导图社区 《资本论》理论框架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资本论》理论框架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资本论》是卡尔·马克思创作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经济学巨著,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其内在矛盾与运行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趋势,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观,马克思主义人学/人类学,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资本论理论框架思维导图
研究总起点·商品
二因素:使用价值 & 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商品的物质属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交换价值:商品之间交换的比例关系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形式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内容
价值量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反比于生产力)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平均所需的社会劳动时间
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态
价值形式四阶段:简单→扩大→一般→货币
简单价值形式:单个商品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
扩大价值形式:一个商品与多个其他商品交换
一般价值形式:一种商品成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
货币形式: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五大职能:尺度、流通、贮藏、支付、世界货币
尺度: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
流通:商品交换的媒介
贮藏:价值保存的手段
支付:清偿债务的手段
世界货币:超越国界进行国际支付的手段
资本·运动的增殖价值
资本总公式:G–W–G′(ΔG 为剩余价值)
G–W–G′:货币转化为商品,再转化为更多货币的过程
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 剩余价值源泉
劳动力商品化:劳动者出卖劳动力以获得工资
剩余价值生产·第 1 卷核心
不变资本 c vs. 可变资本 v
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部分
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部分
剩余价值率 m′=m/v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两种生产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工时
相对剩余价值: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工资形式:计时工资 & 计件工资(劳动力价值转化形态)
计时工资:按工作时间支付工资
计件工资:按生产的产品数量支付工资
资本积累
简单再生产 → 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资本循环中保持原有规模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资本循环中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资本积聚 & 集中 → 垄断趋势
资本积聚:个别资本的增大
资本集中:资本向少数大资本家手中集中
相对过剩人口(产业后备军)→ 贫困积累
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需求而言的过剩劳动力
资本流通·第 2 卷核心
三种循环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循环:G–W–G′
生产资本循环:P...W′–G′–W...P
商品资本循环:W′–G′–W...P...W′
周转速度:周转时间 ↔ 年剩余价值率
周转时间:资本完成一次循环所需的时间
年剩余价值率:一年内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两大部类:Ⅰ生产资料 Ⅱ消费资料
第Ⅰ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
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实现条件:Ⅰ(v+m)=Ⅱc 等三组交换公式
Ⅰ(v+m):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
Ⅱc: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第 3 卷核心
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剩余价值→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与总资本的比率
生产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利润分化形态
产业利润
产业利润:产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
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
利息 & 银行资本
利息:资本家向银行支付的使用资本的费用
股息 & 虚拟资本(股票、债券)
股息:股份公司向股东支付的利润分配
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级差地租Ⅰ、Ⅱ
级差地租Ⅰ:由于土地肥沃程度或位置不同产生的地租
级差地租Ⅱ: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生产率不同产生的地租
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地租
“三位一体”公式批判: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
“三位一体”公式:资本产生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产生工资
方法论与总体逻辑
唯物史观: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生产力:生产物质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
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分析经济现象
历史–逻辑统一:价值规律展开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历史–逻辑统一: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与逻辑分析相统一
结论与历史趋势
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 vs. 私有占有
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由社会共同使用和管理
私有占有: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
周期性经济危机与利润率下降趋势
经济危机: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衰退
利润率下降趋势:资本积累导致的平均利润率下降
资本主义自我否定 → 社会主义替代的历史必然
资本主义自我否定: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导致其自身否定
社会主义替代: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