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效做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关于高效做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万能读书笔记模板九要素,如何使用万能读书笔记模板,读书笔记的三种层次,好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作用,读书痛点。
编辑于2025-10-28 22:59:57高效做读书笔记
万能读书笔记模板九要素
阅读动机
自问: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么多书,我为什么翻开了这本?是什么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我对这本书有什么期待?我想从书里得到什么?这本书能给我什么?
阅读动机决定我们的阅读速度、阅读深度和关注的重点
获得行动指导:想做成某件事,想做某种改变,想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
获得精神力量:在颓丧的时候希望得到鼓舞
满足认知需求:通过阅读增进对自己、他人、社会和世界的理解(无知带来焦虑和恐惧,理解和洞察让人感到愉悦、幸福和有安全感、成就感)
核心概念
论述类书籍:浓缩思想的概念,会被反复提到
小说:核心人物和核心情节
傲慢与偏见4对核心人物:闺蜜和表哥(代表经济适用的婚恋选择)、小妹和花花公子(代表情欲的结合)、大姐和宾利先生(代表美貌与财富的结合)、主角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作者认为理想爱情的典范)
了不起的盖茨比核心情节:请客、重逢、摊牌、车祸、枪杀
金句收集
表达特别到位,让我们惊叹的句子:《红玫瑰与白玫瑰》
思想特别深刻、洞察特别准确、蕴含的意义丰富、能够启发思考的句子(尤其注意那些让我们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之感,以及突破原有认知的句子):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三体》刘慈欣
给我们带来情感冲击、引起我们共鸣的句子(理解本身就能带来治愈力):时间是站在我这边的,胜之不武
给我们带来勇气或动力的句子:掘一个洞,藏起来,勤力修炼,秘密练兵,待有朝一日,破土而出,非得像十七年蝉那样,混着桂花香,大鸣大放,路人皆知。
能塑造我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交给我们为人处世原则的句子: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千万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过你所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故事案例
收集那些触动我们的、给我们带来启发的故事(写作注意,既然能打动自己,就能打动读者,是绝佳的写作素材)-巴菲特和私人飞行员的故事--高手立长志,普通人常立志
联想发散
帮助我们进行深度的理解和内化: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刻意联想发散的习惯。举一反三。当面对抽象的概念和思想的时候,尽可能举出具体的案例,或把原有案例替换成自己的案例,以帮助深度理解和内化。
帮助我们进行快速、持久的记忆:如果我们阅读时进行了大量联想,就相当于我们已有的记忆库伸出了很多小钩子,把这本书的新东西勾住。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书里的某个部分让我们想起了其他人说过的某句话、新闻里的某个故事、职场上的某个体会、另一本书里的某个观点等,把它们写在书上,帮助我们做到上述两点
任何疑问
只要有困惑都要问出来,不管问的问题有多幼稚,多么没有水平
组织答案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提问是启动思考的最好方式
洞见时刻
在认知上经历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时刻
真正有效的阅读一定是不断推到和重建 的,原本根深蒂固的认知可能在阅读中松动,原本困惑迷茫的部分可能在阅读中明晰
作者的洞见时刻
作者举例城市里的孩子和农村的上中学的孩子,都很痴迷数学,城市的孩子提前修习高等数学要去进一步深造,农村的孩子长大要当数学老师。不是农村的孩子没有梦想,而是他想不到除了做数学老师还可以干什么。因此梦想是需要触发的。
要和不同领域的人交往,让他们启发我们的梦想
要在各种生活场景中有意识的收集梦想
梦想不是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它来自阅历和眼界
有些人没有像样的目标和梦想,不完全是思维的懒惰,还可能是因为所处环境带来的信息差和眼界限制
所以不光实现梦想需要努力,找到梦想也需要努力,我们不能等着梦想突然降临,而应该主动去触发
卡尔布勒对此的定义是:思考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愉悦的体验,其间会突然对之前并不明朗的某个局面产生深入的认识
读书是需要阅历的
杨绛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感悟生活吧
洞见时刻是指认知层次的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情绪感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情绪感受
鲜活的情绪感和感受是思考的绝佳入口,要注意捕捉自己的情绪感受,尤其是那些强烈的情绪感受
行动灵感
信息-行动比
选择信息-行动比高的信息。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要有意识的筛选信息源,构建高质量的信息环境,珍视自己的注意力资源,不让自己不知不觉的成为娱乐的附庸
通过追问行动,更大程度发挥信息的价值
很多人读完很多书后,生活上没有任何改变,就是因为接触信息的信息-行动比太低了
在读书的过程有意识的记录自己的行动灵感,读到某个地方、觉得有启发时就需要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将这个启发转化为某种行动
如果只是“哇”,原来是这样,好有道理啊,就结束了,没有进一步认真想如何改变自己的行动,还按照原来的老样子,那就白读了
读书数量≠阅读成果
真正的阅读成果是书对我们的影响和改变,不是阅读数量这个虚荣的指标
阅读量的一部分转化成思考量,思考量的一部分转化成行动量,行动量的一部分转化成改变量
阅读真正的收获在于改变量,要死死地盯住“改变量”这个指标
如何使用万能读书笔记模板
做一个书签
把书当成笔记本
第一遍读书时不要带着记忆的任务去读
第一遍的任务是找出万能读书笔记九要素
要一头扎进书里,和书籍充分地互动,沉浸式的阅读和思考
放弃“我要记住”这个目标
读书笔记的三种层次
局部、碎片化的笔记
万能读书笔记模板:快速提炼重点,充分触发思考
全局概览的笔记
思维导图笔记:可以把握一本书的整体脉络
结构内化的笔记
读书文章:包括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聚焦个人收获和总结
几个问题
读这本书和不读这本书对我来讲有什么区别
读完书我有什么变化
哪些收获让我觉得没有浪费时间
总结收获的公式
旧的我(现阶段的障碍点、卡点,以及旧观念和旧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要联想发散到具体情境
加上从书里或课程中得到的具体启发点(如金句、故事案例、核心概念等)
等于新的我(获得的新观念、新方法、可落地的行动)
写读书文章常见的四个方法
清单式写法,提炼几个最打动我的要点来写
只抓一个最打动我们的要点来写
提出一个我们很关心的问题,然后用从书里学到的知识来完整回答这个问题
结合新闻时事,用从书里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当下的现象和问题
体系化的笔记
对多本书知识体系的吸收
好的读书笔记
重点醒目
误区:贪多求全,什么都记 知识不是一座孤岛,不要以为漏掉什么,就会有不可挽回的损失
重点
新知:本书区别于其它书的、体现这本书独特价值的内容(如果不聚焦新知,在阅读的舒适区打转会导致思想精进的速度非常慢
对自己最有启发、最有帮助的内容(不必是作者或其他读者认为的重点)
根据这两个原则进行断舍离
提炼底层框架
在阅读时不要迷失在细节中,要会俯瞰全局,提炼底层框架和逻辑,对书有个系统性把握
有个好的索引系统
可快速定位到要查找的相关内容
保留阅读过程中被触发的有价值的思考和鲜活的感受
把读书收获固化,也能让阅读输出变顺畅
好的笔记可以让人读完一本书后非常清楚自己的收获是什么,而不是处在好像有收获,但说不出来的朦胧状态
读书笔记的作用
帮助当下的理解
血肉
这本书的内容、主题
作者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最重要的主张是什么
这本书中作者最有洞察力的观点是什么、有哪些重要概念(浓缩作者思想精华)、我理解这些概念了吗
骨架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同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梳理一本书的逻辑脉络
摘录零碎句子和段落
发表点随机感想是远远不够的
天真想法
用眼看、用手翻,从从到尾读一遍,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就完成了,这样只是最简单的理解
深度消化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且非常有必要
帮助以后的记忆
筛选:把对我们有意义的、重要的信息筛选出来
分类
联结及复述:通过联想把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网络、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瞬时记忆(筛选、分类、联结及复述)®短时记忆(重复)®长时记忆
读书痛点
记不住、忘得快
读了前面,忘了后面
读完只有个模糊的印象
过一段时间,重新再读,大大拖慢了读书速度
获得感低
读完之后不知道有什么用,无法把读过的知识转化成见识、思考力、洞察力
没有获得正反馈,导致无法坚持读书,并非是自律问题
笔记无效
画几个段落,抄点好词好句,写几句随笔
抄写,整理麻烦,耗时
笔记碎片化,脱离上下文
管理困难、调用困难、高投入
于读书无益,实为自欺欺人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