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四章学习理论
备考教师资格证,第十四章重点知识总结,包含学习概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十四章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1. 含义: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 言语信息的学习
(2) 智慧技能的学习
(3) 认知策略的学习
(4) 态度的学习
(5) 动作技能的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 桑代克(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联结论
定义:在一定的刺激情景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
学习规律:准备律——预习、练习律——题海战术、效果律
2.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基本观点:一个中性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重复结合,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中性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
3. 华生的行为主义
小阿尔伯特实验:变化来源于环境、刺激—反应(S—R)
4.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有机体做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 教学观
(1)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 动机原则
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 结构原则
动作、图像、符号
3||| 程序原则
4||| 强化原则
2. 子主题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即用感情方式也用认知方式的情知合一的人。
社会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观点
1. 知识观
(1) 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
(2) 知识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
2. 学生观
(1) 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
(2)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具有个别差异性。
3. 学习观
(1)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 知识的建构过程是新旧知识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