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城镇道路工程
这是一篇关于城镇道路工程的思维导图,包括道路的分类及分级、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等内容。
编辑于2021-09-01 22:08:51城镇道路工程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道路分类及分级
分级
快速路:完全交通功能
主干路:兼有交通功能
次干路: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完全服务功能
分类
路面结构
沥青路
沥青混合料
沥青贯入式
沥青表面处治
水泥混凝土路
普通混凝土路
钢筋混凝土路
连续配筋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
砌块路
按力学特性
柔性路面
沥青混凝土面层
沥青碎石面层
沥青贯入式碎石面层
刚性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结构组成
基本原则: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结构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而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路基与填料
路基分类
材料
土方
石方
特殊土路基
断面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
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有机质的细粒土,不适合做路基填料
地下水高时,宜抬高路基顶面标高。
路基标高收到限制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沟等降低地下水措施。
基层与材料
基层是承重层,并把面层下传的力扩散到路基
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湿润多雨地区
排水基层
未设置垫层且路基填料为细粒土、黏土质砂或集配不良砂,或为细粒土时,应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料粒、水泥稳定料粒或石灰粉煤灰稳定料粒等。
常用基层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料粒
堑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面层与材料
高级沥青路面: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
沥青路面类型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HMA)
SMA
OGFC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沥青贯入式面层
沥青表面处置
结构层与性能要求
路基
道路的支撑结构物。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主要性能指标
稳定性
变形量控制
垫层
垫层主要设置在温度和湿度不良的路段上,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
出现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设置防冻垫层可以使路面结构免除或减轻冻胀和翻浆病害
基层
承重层,承受车辆竖向荷载,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
结构强度、扩散荷载能力、水稳定性和抗冻性
不透水性好
面层
直接承受行车作用,改善行驶条件
路面使用指标
承载能力
平整度
温度稳定性
抗滑能力
噪声量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垫层
温湿度不良状态下,设置垫层改善路面使用性能
基层
水泥混凝土道路路基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叽泥导致的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
基层材料的选用:根据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
特重
贫混凝土
碾压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重交通
水泥稳定粒料
水泥稳定碎石
中、轻交通
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湿润多雨地区
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基层宽度
机具不同
小型机具
300mm
轨道式摊铺机
500mm
滑模式摊铺机
650mm
面层
素砼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纵向接缝
根据路面宽度设置
应设置拉杆
横向接缝
横向缩缝
胀缝
临近桥梁、板厚改变、小半径平曲线处
横向施工缝
尽可能选择在缩缝或胀缝处
抗滑构造
刻槽、压槽、拉槽、拉毛等方法形成一定构造深度
主要原材料选择
重交通以上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42.5以上道路硅酸盐、普通硅酸盐、硅酸盐水泥
其他道路
矿渣水泥
32.5以上
钢筋符合国家规定、外加剂符合国家规定
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在2.5以上,符合级配规定的中、粗砂
胀缝板20mm,水稳定性好
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
结构组成与分类
材料
沥青
粗集料
细集料
矿粉
分类
按材料
连续集配
间断级配
按孔隙率大小
密集配
半开集配
开集配
工艺
热拌沥青混合料
冷拌沥青混合料
再生沥青混合料
结构类型
悬浮密实
骨架空隙
骨架密实
主要材料与性能
沥青
粘结性
感温性
耐久性
塑性
安全性
闪点
确定沥青的安全使用范围
标号越高闪点越低
粗集料
细集料
热拌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超过集料总量20%
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矿粉
快速路主干路面层不宜使用粉煤灰做填料
纤维稳定剂
250°高温不变质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类型与区别
普通沥青混合料(AC)
改性沥青混合料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改性沥青玛蹄脂混合料
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应用
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指标: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
不同挡土墙的结构特点(需识图记忆)
重力式
衡重式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
钢筋混凝土扶壁式
带卸荷板的柱板式
锚杆式
自立式
加筋土
不同挡土墙的受力
静止土压力(其次)
主动土压力(最小)
被动土压力(最大)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施工特点
露天作业,受自然影响大;工程区域内,专业类型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专业之间社会配合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机械为主,人工为辅;
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需专人指挥;
流水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施工项目
土石方
涵洞
挡土墙
路肩
边坡
排水管线等
准备工作
按照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
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获准的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
施工前,对路基土进行试验
附属构筑物
先地上,后地下,先深后浅
既有构筑物的拆改、加固保护
修筑排水措施,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施工要点
排除路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妥善处理粪坑井穴。
填方段应事先找平,当横坡陡于1:5时,应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m
主控项目
压实度、弯沉值
一般性项目
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及路堤边坡要求
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点
材料与填筑
材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不应使用沼泽、淤泥、泥炭土、冻土、有机土、生活垃圾土
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路基宽度大于设计宽度500mm
过湿土翻晒,过干土加水,最佳含水率之内
压实施工要点
试验段目的
确定预沉量值
合理选用机具
确定压实遍数
确定虚铺厚度
选择压实方式
压实方式
重力压实、振动压实
原则
先轻厚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最快不超4KM/h
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
碾压不到的区域用小型夯压机具压实
岩土分类和不良土质处理
土的性能参数
液限:流动到可塑的界限
塑限:可塑到固体的界限
孔隙率:图的孔隙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
含水量: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
土的强度:指土的抗剪强度,即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不良土质处理方法
淤泥、淤泥质图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黏土统称为软土。
表层处理法
换填法
重压法
垂直排水固结法
具体:抛石挤淤、置换土、砂垫层置换、反压护道、砂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及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土质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
换土法
强夯法
挤密法
预浸法
化学加固法
膨胀土是具有吸水膨胀或失水收缩性的高液限黏土
灰土桩
水泥桩
换填或堆载预压
冻土
季节性冻土
多年性冻土
城镇道路基层施工
城镇道路面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