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教育史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教育史的思维导图,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有虞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国教育史
奴隶社会
五帝时期 (学校萌芽)
成均:乐教机构
庠:养老兼教育机构
夏 (学校雏形)
序:设在王都,教射的场所→奴隶主教育子弟
校:设在地方,军事训练习武,平民,乡学
商(甲骨卜辞) (正规学校)
学:分大学小学(右学左学)——学校成熟的标志 右学瞽宗都是大学,主乐教
庠:承袭虞舜时期的庠,利用养老进行思想教育
序:承袭夏朝的序,军事体育教育
西周
教育管理:学在官府
简介:西周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学术官守
原因:根本: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 客观:惟官有书,而民无书……器、学
特点:政教一体,官师合一;六艺为教学内容
学校系统
国学
中央政府办理,设在王都
大学
入学资格:贵族子弟,优秀平民——等级性
教育内容:培养统治者,学大艺、履大节,礼乐为重——计划性
名称:天子所设称为辟雍,诸侯所设称为泮宫
小学
入学年龄:贵族子弟早于平民
教育内容:德、行、艺、仪
乡学
王都郊外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
入学对象:下级奴隶主和平民
类型:乡校、州序、党庠、家塾
教育内容:乡三物——六德、六行。六艺
特点:与国学等级有别,但有联系——经考察选拔优秀学生可入国学
家庭教育
先家庭教育再学校教育
内容:基本生活技能和习惯,初步礼仪规则。数的概念、方位、时间观念
特点:重男轻女、计划性
六艺 教育内容
内容
礼: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
乐: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
中心
射:射箭
御:驾驭马拉战车
大艺(大学)
书:文字读写
数:算法
小艺(小学)
特征
文武兼备,诸育兼顾
既注重思想道德、传统文化、文事、礼仪规范 又注重文化知识、实用技能、武备、内心情感修养
意义、影响
符合教育的历史经验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的教育家借六艺教育的经验,解决当时教育的某些弊端,把六艺当做理想模式,为自己的主张做历史论证
特别是在儒家思想支配的朝代,六艺被奉为标准。凡有所主张,要从六艺寻找论据,有所批判,则指斥背离六艺教育传统。
由此可见,六艺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
私人讲学兴起
原因
生产力发展
春秋时期,封建私有制替代了井田制,促进了奴隶制解体,“经济下移”与“政治下移”使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物质基础
官学衰落,文化下移
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官学衰落 ②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周平王东迁) ③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在社会动乱中,文化职官被迫流落四方,并把简册器物带出官府。→打破学在官府,出现“文化下移”
士阶层出现,养士之风盛行
在奴隶制度时,士是贵族下层。在封建制度时,士转化为平民阶层的上层。各诸侯国为了扩张势力,争相养士搜罗人才,大批自由民想成为士阶层,于是出现了培养士的私学机构
意义
打破了教育垄断
打破学在官府 政教分离 教师成为独立职业
扩大了教育对象
孔子 有教无类,少数贵族扩充到平民
丰富了教育内容
突破了西周的 六艺,各家各派自由传授自己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新知识新技能
促进了百家争鸣
各家各派……私学是百家争鸣的摇篮
增加了办学灵活性
教学无固定场所 以教师为中心
开辟了教育新纪元
私学代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
稷下学宫
定义
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学府
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东方教育文化和学术的中心
教育史上的重大创造
性质
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从主办者和办学目的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各派自主,官方不干预,体现了私学性质
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体并兼有资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创办目的是 招贤纳士,这决定了……
特点
学术自由
①容纳百家 学术自由的表现,来者不拒、包容各家是办学方针 ②学术地位平等 不因统治者喜好加以抑扬 ③相互争鸣与吸取 又一表现 促进了学术繁荣 ④学无常师 教师来去自由,学生自主择师且学无常师
待遇优厚
①政治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学者不担任具体职务,不加入官僚系统,却可以对国事提出批评性言论。与君主非君臣关系而是师友关系,拥有更多自由和独立 ②物质待遇优厚:相当于士大夫的俸禄,可以专心学问
管理规范
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促进了战国思想学术发展
各家云集于此,争鸣于此,极大促进了……
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当时学者敢于藐视王公,能在学术与政治领域内纵横思想,无所顾忌,最大限度发挥了知识分子作为整体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它独创的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 集讲学、著述、育才与资政议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 自由游学和听讲的教学方式, 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 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 都显示了其成功之处
教育思想
孔子
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教学理论的奠基者
教育实践
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奠定了儒家教学内容的基础。
开创私学之风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创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
教育作用
子主题
按 Tab 缩进
按 Shift+Tab 取消缩进
主题
学校萌芽条件
生产力发展使劳动有富余
产生培养专门管理社会事务人员的需要
文字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