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中学教资科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讲述了教育的含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功能、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发展、教育的用法等。
这是粥左罗老师《打造个人IP》一书的第二章,这一章主要讲了: ①定位前要做哪些自我梳理 ②如何确定优势定位 ③如何发散定位思路大量刷对标IP ④如何确定自己的定位。
这是粥左罗老师《打造个人IP》一书的第一章,这一章主要讲了: ①个人IP的概念及本质 ②如何成为持续有影响力的IP ③如何确定自己想要成为的IP量级 ④如何设计一款自己的产品。
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2章,这一章主要讲了: ①道德评判的定义和现象 ②痛苦的来源是作比较(攀比心理) ③推卸责任的表现及外部因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含义
“教育”的由来
“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
教育的概念
广义
社会教育
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教育的科学文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
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产生
教育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水平的提高
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
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师的知识分子
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
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以便为统治阶级服务
家庭教育
狭义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中介
包括:
教育内容
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及教育环境等
教育手段
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
永恒性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永恒性,是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
历史性
继承性
长期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相对独立性
教育和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
社会生产性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民族性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最基本功能: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
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表现
个体个性化功能
个体社会化功能
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
又称为教育的派生功能
社会发展变迁
促进社会流动
例:轮岗、调动
按教育功能的性质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
显性功能
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隐性功能
非预期
非事先筹划,很难被察觉到
例:复制现有的社会关系
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
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该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标志着教育开始转向科学化的解释
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社会性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承认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
该学说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意识性,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代表人物:孟禄
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唯一一个正确的教育起源理论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记忆口诀: 利息生本能 心理仿孟禄 米凯爱劳动
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代表人物
朱熹
它认为,教育是神(上帝)创造,体现了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
特点
无阶级性、公平性
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因此决定了儿童是公有的,也是公育的
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社会教育
古代教育发展历程
古代教育总体特征
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发展,具有阶级性
封建社会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了: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道统性
教育服从于统治
专制性
刻板性
学习方法不好,刻板,死记硬背,填鸭式
象征性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近现代社会教育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教育国家化
初等教育义务化
教育世俗化、法制化
内容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德国🇩🇪
教育的世俗化
教育的法制化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征
教育的终身化
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理论》中提出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全体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
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
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 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 评价标准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
核心——实现人的现代化
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
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个性化的特征
关于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
拓展
教育的用法
(1)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
最基本的用法
例:看纪录片学习知识,懂得道理
(2)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例:“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3)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例:“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