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非暴力沟通》第2章:疏离生命的语言
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2章,这一章主要讲了: ①道德评判的定义和现象 ②痛苦的来源是作比较(攀比心理) ③推卸责任的表现及外部因素。
这是粥左罗老师《打造个人IP》一书的第二章,这一章主要讲了: ①定位前要做哪些自我梳理 ②如何确定优势定位 ③如何发散定位思路大量刷对标IP ④如何确定自己的定位。
这是粥左罗老师《打造个人IP》一书的第一章,这一章主要讲了: ①个人IP的概念及本质 ②如何成为持续有影响力的IP ③如何确定自己想要成为的IP量级 ④如何设计一款自己的产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非暴力沟通》
华夏出版社
2021年5月
第2章 疏离生命的语言
作者 | 【美】马歇尔·卢森堡
制图 | 凯歌笔记设计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MindMaster
日期 | 2024年9月11日
道德评判
“疏离生命的语言”
某些语言与表达方式造成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暴力
解读
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价值观不符,我们便认为这个人是错的或是恶的
形式
指责、侮辱、贴标签、批评、比较、分析……
举例
如果我的伴侣想要多一些体贴,我就会说她“要求太多、太黏人” 可如果我想要多一些体贴,我就会说她“太冷漠、太麻木”
如果同事比我更在意细节,我就会说他“挑剔、有强迫症” 反之,如果我比他更在意细节,我就会说他“做事懒散、不严谨”
我们在分析和评判时,其实都是在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和需要
他人遵从我们,很有可能是出于恐惧、内疚或羞愧,而非发自内心
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 因为由于内部或外部压力而屈服的人们一定会心怀怨恨 他们由此失去尊严,在情绪上付出代价,更不可能怀着善意回应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这种表达方式是悲剧性的 引发的是对方的防卫与抗拒
做比较
痛苦的来源
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悲惨,就去学着与他人做比较
攀比是痛苦的催化剂
推卸责任
当我们将行动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时,我们便在试图推卸自己的责任
外部因素
模糊
强制或否决
我做了这件事,因为我不得不做
我没有做这件事,因为我不能做
具体
个人状况
因为我有酒瘾,所以我喝酒
他人行为
我的孩子冲上了马路,所以我才会打他
权威命令
我欺骗客户,因为老板叫我这么做
群体压力
朋友都抽烟,所以我也开始抽烟了
法规章程
因为你违规,所以不得不勒令你停学,这是学校的制度
身份角色
我厌恶上班,但我要工作,因为我是一名丈夫和父亲
冲动行为
我一时没克制住,就把那根棒棒糖给吃了
尝试将模糊表达换成具体表达
我不得不做这件事,因为这是……(命令/规定)
我选择做这件事,因为我要……(对……负责)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
凯歌笔记设计工作室
公众号/小红书/知乎/简书:凯歌笔记设计
知识星球:凯歌思维导图写作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