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家园合作与幼小衔接
这是一篇关于家园合作与幼小衔接的思维导图,包括家园合作的意义、原则、方式,和幼小衔接的含义与必要性、任务和措施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家园合作与幼小衔接
第一节家园合作
一 什么是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支持、配合,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B二 家园合作的意义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重要环境。二者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一)家庭合作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业机构,一方面能够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增进亲子关系
(二)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的有力保障。家庭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首先,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够帮助幼儿获得很多来自家长的支持,包括人力和物力。第二,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够促进家长认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与要求,减少幼儿园教育的阻力。第三,家长是最了解幼儿的,良好的家园关系能够使家长为教师提供更加全面的幼儿信息,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提高教育的质量。
B三 家园合作的原则
1.尊重家长的原则。尊重是家园合作的首要原则。 2.平等互惠的原则。平等互惠的原则是指家园合作是以家长自愿为前提的,家园关系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3.公平对待的原则。幼儿园教师应公平对待每一个家庭,在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家庭。
A四 家园合作的方式
(一)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1.家长老师——家长来园和教师一起组织幼儿教育活动。 2.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观摩幼儿园活动。 3.亲子活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运动会、联欢晚会、亲子郊游活动等。
(二)家长间接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1.面向全体家长的方式。 (1)家长学校——通过各种讲座、经验交流会、育儿咨询会等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家长居委会——由家长民主推举产生,反映家长的意见与需求,协助幼儿园工作。 (3)家园宣传栏——设立“家长须知”“幼儿园活动计划”“幼儿园食谱”等宣传栏,供家长了解幼儿园保教情况,向家长宣传教育学教育知识的。 (4)家长会——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不定期召开,向家长汇报幼儿园工作,反映幼儿园情况,发动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 2.面向个别家长的方式。 (1)个别谈话——利用接孩子的时间,教师与家长进行个别的,简短的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电话,微博,短信方式,不定期的进行家园交流。 (2)家纺——在开学之初或遇到特别情况时,教师到幼儿家庭中了解幼儿的情况,与实施有尖对性的教育。 (3)家园联系薄——家长与幼儿园沟通的记录手册,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第二节幼小衔接
A一 幼小衔接的含义与必要性
(一)含义: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帮助幼儿较快的 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新生活。
(二)必要性。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相互联系又具有很大差别的教育机构。一方面处于两个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 存在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儿童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突变。儿童对这样的变化感到不适应。
二 幼小衔接的任务与措施
B(一)幼小衔接的任务
1.情感准备。2.规则意识。3.学习品质。4.学习能力和习惯。5.生活能力。6.人际关系。
C(二)幼小衔接的措施
1.利用日常教学活动。幼小衔接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幼儿园可以利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来帮助幼儿提高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 2.幼儿园与家庭、小学合作。幼小衔接是家庭、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幼儿园要加强与家庭和小学的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a.幼儿园教师可以与附近的小学建立联系制度,间对过度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双边互相配合做好过渡阶段的教育工作。 b.幼儿园与小学也可以协商制定大班后期和小学一年级初级的生活作息制度。 c.双边还可以共同举办有意义的活动,如前小学教师来源讲座,带孩子到小学观察体验等。 d.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联系,通过家长会等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的意义,内容和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从而使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有效、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
35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