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与发展导图笔记
本图梳理了教育与发展的知识点,包括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可用于教师招聘或教资笔试!
第四章: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节:学习理论;第二节:学习动机;第三节:学习策略;第四节:分类学习; 第五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六节:学习迁移。
下图汇总了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的知识内容,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防治措施、教师心理素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等。
教育心理学基础第二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讲述了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研究的基本原则、作用、发展历程等,值得收藏学习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第三章:教育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规律
一、教育与人的关系
1. 人的可教性
2. 人性与教育
内发论
内容:人身心发展来自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孟子:四端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成熟因素”
桑代克:双生子智商研究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优生论
卢梭:自然主义
柏拉图:知识天赋
善导论
外铄论
内容:人身心发展依靠外在力量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则直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婴儿......
墨子:素丝说
纽曼:分居双生子实验
斯金纳
欧文
规制论
教育万能论
爱尔维修、华生
教育辐合论
施泰伦、吴伟士
3. 个体身心发展特征与教育
1.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
2.具有能动性
标注
二、教育与社会
1. 社会要素与教育
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科技
2. 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
(1) 现代化与教育发展
教育现代化三层次
思想观念
组织制度
物质设施
七大目标
a. 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b. 培养目标的现代化
c.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最具实质性的影响因素
d. 教育结构的现代化
e. 教育设备条件
最具操作性
f. 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关键
g. 管理体制的现代化
(2) 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
(3) 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
特征: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全球化、创新化
(4) 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改革
特征:持久、稳定、可行、协调、综合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教育自身
教育立法
学生
以人为本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育
终身教育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
表现
从......到.......
启示
循序渐进
不可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例子:从翻到坐到爬到走
阶段性
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主要矛盾、发展任务
有针对性
不可成人化
例子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
强调任务
不平衡性
不同年龄阶段,同一方面和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
教育具有关键期,适时而教
劳伦兹:印刻实验(小鸭子)
狼孩
时过然后学,虽勤苦而难成
王阳明5岁还不会说话,却能默背祖父众多藏书
互补性
身缺+身补
身缺+心补
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个别差异性
性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脑功能倾向与全脑教育
因材施教
连续性与终身教育
各个时期相连续
整体性
认知与非认知、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稳定性与可变性
稳定:
可变:不同环境,同一年龄儿童身心有差异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
作用:生理前提、物质前提、可能性、可塑性、制约
环境
1.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起主要作用)
2.提供多种可能
3.是外部的客观条件,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4.有选择的接受环境影响
学校教育
特殊的环境,起主导作用
具体表现
规范个体方向
加速个体发展
即时+延时
开发特殊才能、发展个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
决定作用,是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三层次
生理活动
心理活动
最基本的认识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最高层次
目的性、指向性、程序性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口诀:段容摸狗肚)
1. 制约教育内容与手段
2.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 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4. 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5. 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
教育的经济功能
1. 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
3. 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4. 提高劳动生产率
5. 促进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6. 为经济发展提供可能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决定领导权
决定受教育权
决定教育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政治功能
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治之薄”体现政治功能
培养人才(基本途径)
形成舆论力量,影响政治时局
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民主
教育与社会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影响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
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影响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人们的教育观念
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递、保存
传播、交流
选择、提升
更新、创造
教育与社会人口
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贝克尔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
人口素质影响教育的质量
影响教育结构
老年大学
教育的人口功能
控制人口数量
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有助于人口迁移
教育与科学技术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科技进步
科技对教育的制约
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
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的科技功能
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
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有利于国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推进科学体制化
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与利用
二、教育与我国强国战略的关系
教育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先决条件
经济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