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奥迪
这是一篇关于奥迪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归纳总结了奥迪百年发展历程,以心悦心,卓越品质。非常系统全面,有助于我们全方位了解该品牌。
编辑于2021-09-10 10:46:03奥迪
品牌历史
创始人
奥古斯特·霍希
创立时间
1909年6月16日
所属公司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子公司奥迪汽车公司
标志
四环相扣
象征着奥迪与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 漫游者(Wanderer)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
寓意
奥迪是四个公司的联合组成,代表兄弟四人手挽着手, 团结一致,互利协作,奋力向上的拼搏精神。
核心理念
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
核心价值观
进取 尊贵 动感
首次与中国接触的时间
1986年,奥迪公司与中国进行首次正式接触,开始 在长春与一汽共同进行一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奥迪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 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开始组装生产奥迪100车型。 当年共组装了499辆汽车,这是奥迪第一次进入中国。
第一辆奥迪车下线时间
1989年8月1日,第一辆国产奥迪100轿车在长春下线。
发展历程
1899年,霍希在莱茵河畔创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车厂——Augost Horch&CIE 那一年史称奥迪元年。
1901年,他开始自行生产汽车,公司研制的第一辆汽车面世
1902年3月,公司迁至萨克森地区的莱欣巴赫
1904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并再次进行了搬迁
1904年5月10日,A. Horch & Cie.汽车制造公司在茨维考成立。
1909年,霍希毅然离开了自己一手建立的汽车公司,另立门户。
1910年7月,第1辆以“奥迪”为名的汽车诞生了
1919年,后来成为奥迪4环之一的德国生产厂商DKW为机动自行车开发了两冲程发动机,奥迪的技术革新传统开始建立。
1923年,第一辆六缸奥迪汽车问世。该车有一个空气过滤器,这在当时是开先河之举。
1927年,奥迪首席设计师heinrich schuh将第一辆被称为“imperator”的奥迪八缸汽车推向市场
1928年奥迪公司因资金等问题将主要股份卖给了拉斯姆森
1931年开始,他在茨维考的奥迪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前轮驱动的小型DKW轿车,为20世纪30年代最成功的德国小型轿车之一奠定了基础。到1942年为止,这款小型轿车在茨维考共生产了250000多辆。
奥迪历史的转折点是在1932年6月29日,由霍希、奥迪、DKW和漫游者4家汽车公司组成的汽车联盟公司正式成立。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奥迪920车型,它是由霍希公司和总设计室一起设计的全新概念中档轿车。
霍希在30年代产生了若干杰作,包括830、850、930等,不过其中最著名的还是853
1938年以后,霍希还给所有车型装上了一种高档公路挡,成为自动定速技术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霍希的豪华车在德国市场上占据了极大份额。
汽车联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还包括它在30年代赛车运动中的成就。
1933年,联盟集中4家公司的优势,成立了赛车部。
1934年3月,最新研制的A型赛车一露面,就在德国勇夺冠军,而且速度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1939年之前,共参加大奖赛52场,其中32场夺冠,并且创下了15个世界纪录和23个同级别速度纪录
1945年,在进驻德国的苏联军方的命令下,汽车联盟公司的萨克森工厂作为战争赔款而遭到拆除。随后,公司的所有资产被无条件没收。
1948年8月17日,位于克姆尼茨的汽车联盟公司被注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汽车联盟公司正式宣布在英格施塔特成立。
1957年,重新开张的汽车联盟公司生产出第1辆采用“萨克森式”汽车离合器的德国轿车。
1958年,汽车联盟已成为继大众、欧宝、奔驰和欧洲福特之后的德国第5大汽车制造企业。
1958年4月,奔驰收购了汽车联盟公司的88%的股份,正式将汽车联盟纳入戴姆勒——奔驰集团。通过资产重组,汽车联盟渡过了难关,名声再起。
1963年法兰克福车展上,NSU展台的活顶双座车引起了轰动:采用后置式单缸转子发动机的汪克尔Spider。
1964年,汽车联盟与奔驰公司关于企业发展和产品战略上的分歧使汽车联盟又陷入了困境。
1965年8月,一个技术天才路德维希·克劳斯改变了汽车联盟的“大众”轨迹,由他主持的4冲程发动机轿车研制并宣布成功。
1966年,大众公司拥有了新汽车联盟的全部股份。
8月13日,第1辆在英格施塔特制造的奥迪下线。
1969年,汽车联盟公司与NSU汽车公司合并,成立了新的“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奥迪从此开始成为公司的正式名称。
奥迪从1976年推出前所未有的5缸发动机开始,实现了一连串的重大技术突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锻造出了奥迪“技术先进,敢于创新”的品牌和产品形象。
1977年3月,最后一辆NSU R80汽车离开生产线,这标志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NSU品牌完成了使命。
1980年3月,在日内瓦车展的奥迪展台上,四轮驱动运动型双门轿车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985年,考虑到商标和企业理念融为一体,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更名为奥迪股份有限公司。
1986年,奥迪公司与中国进行首次正式接触,开始在长春与一汽共同进行一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于1988年授予一汽生产许可证。当年共组装了499辆汽车。
1989年8月1日,第一辆国产奥迪100轿车在长春下线。
1990年,中国一汽安装了奥迪轿车组装线,日生产能力达50辆
1991年,奥迪推出两款举世瞩目的跑车概念车:法兰克福车展上的奥迪quattro Spyder和东京车展上的奥迪Avus quattro。这两款概念车的车身一致使用铝质车身预示着奥迪未来批量生产轻量化结构的趋势。
1993年的时候生产出第一辆全铝车身的车辆
1993年,奥迪加入一汽-大众合资企业
1994年3月,作为奥迪V8型轿车的改进车型,全铝车身的奥迪A8首次公开亮相。
1995年的秋天推出奥迪TT车型
1995年,一汽-大众开始准备生产专门为中国开发的奥迪200 V6车型。
1996年,奥迪200 V6下线。
1996年,奥迪在北京设立了售后服务部。奥迪的技术人员常驻在一汽的一号服务站,除提供技术支持外还对中国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同年,奥迪在北京建立了一支由汽车销售、市场开发、公关和售后服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以促进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1997年,奥迪展示了一款新奥迪A6和Al2,后者是根据第二代ASF技术制造的一款全铝车身车型。
1998年成功收购兰博基尼
2000年6月,奥迪A2投放市场,该款车型再次巩固了奥迪在轻型铝车身方面的竞争力。同年10月,公司又一个主打车型——奥迪A8 W12在巴黎汽车展上亮相。
2002年,奥迪家族史上又喜添“旧丁”:奥迪 type p型车重新面世。这款车首次于1931年投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奥迪是大功率豪华轿车的代表。
2004年,奥迪两款换代车型陆续亮相并投放市场,2月份,全新奥迪A6在欧洲各大城市率先上市,9月份,新一代奥迪A4、A4 Avant以及S4正式发布。
2005年,奥迪迎来了quattro诞生25周年的历史时刻,配备新一代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全新RS4和高性能SUV奥迪Q7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的全球首发,再一次诠释了“突破科技 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同期上市的另一亮点车型是奥迪A6 Avant,它被认为是奥迪有史以来最富吸引力的车型之一。
2006年1月9日, 奥迪quattro销量逾200万。
2006年1月,奥迪连续第三年力摘德国《汽车与运动》(auto, motor und sport)的多项“最佳汽车大奖”
2006年2月7日,奥迪A3、A6、A8在德荣膺“最佳汽车大奖”
2006年4月6日晚,德国柏林著名的勃兰登堡门前,奥迪公司的又一惊世力作——全新奥迪TT跑车首次向公众亮相。
2006年6月18日,奥迪R10赛车问鼎勒芒。
2010年3月20日,国产奥迪Q5在北京正式上市,国产Q5率先搭载2.0TFSI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器
从2007年项目立项到2011年11月完成新一代奥迪A6L 170辆的预生产,在历时5年的时间里中方做到了开发、规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物流等环节的全参与。
2011年,奥迪全球销量超越奔驰,成为销量仅次于宝马的世界第二大豪华车厂。
2012年,奥迪正式收购了意大利顶级摩托车品牌杜卡迪Ducati
2012年一汽-大众奥迪销量突破40万辆再夺冠
2013年4月8日,奥迪Q3作为继Q5之后的第二款中国国产奥迪SUV,以28.5-42.88万元的售价上市
2016年数据显示,奥迪品牌80、90后的用户比例已高达54%,女性用户比例达到42.4%。
首次与中国接触
首辆奥迪下线
被大众收购
在“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口号中, 奥迪公司开始步入前所未有的成功时期
汽车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