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导游证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
编辑于2021-09-15 13:09:56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建筑文化概述
中国古建筑发展简史
周代
西周及春秋:瓦的出现
战国 :砖和彩画的出现
秦汉
东汉 : 全部石造建筑物的出现
抬梁式、穿斗式已发展成熟
隋朝
南北大运河
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石拱桥-赵州桥
唐朝
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的实物)
宋朝
北宋《营造法式》
现存宋代建筑:(龙保圣母清净 )
河北正定隆兴寺
浙江宁波保国寺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福建泉州清净寺
元朝
现存 元代 建筑 :(光胜永乐)
山西洪洞广胜寺
芮城永乐宫
辽代 “ 减柱法 ” 特点
明朝:计成 《园冶》
清朝:《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敬天祀祖:祭天,祭祖,祭社稷
皇权至上 : 北京明清故宫( 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
以中为尊 :北极星崇拜
阴阳五行 : 天坛在南 、 地坛在北
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特征
巧妙而科学的木构架结构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形式
抬梁式 :大型宫殿
穿斗式 :最能抗震(南方民居和较小殿堂楼阁)
井干式 :最原始而简单(山区林地)
丰富多彩的 艺术 形象
子主题
古代建筑的等级
屋顶
外观特征 : 大屋顶和飞腾的挑檐
形式(按等级)
庑殿顶 (五脊顶)
四坡五脊
单檐和重檐之分(官式建筑里重檐庑殿顶规格最高-故宫太和殿)
歇山顶(九脊顶)
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两整坡、两半坡、有山花
单檐和重檐之分(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故宫保和殿、天安门)
攒尖顶
无正脊、数条垂脊
四角六角八角及圆顶(故宫的中和殿天坛的祈年殿)
悬山顶(挑山顶)
五脊二坡,屋檐悬伸出山墙之外
硬山顶
五脊二坡,山墙和屋面平齐或高出
卷棚顶
双坡,无明显正脊
面阔
含义
间:古建筑四根柱子所组成的空间
面阔:一间的宽度正面若干间加起来的宽度
进深:侧面间的深度
级别
面阔间数越多,建筑物级别越高
面阔 间数为奇数
以九五象征帝王至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
台基
作用
承托建筑物 、 防潮防腐
等级
根据材料,层数和结构区分
材料(汉白玉、普通石头、土)
层数(三层、二层、一层)
结构(须弥座、普通座)
材料越好,层数越高的台基级别就越高
须弥座台基级别高于普通座台基
柱色和门色
柱色
(按级别高低)金色、红色、黑色
门色(清)
皇宫 正殿 门:红色
一至三品官员府第门:红色
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黑色
彩画
等级
(由高到低)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明代庶民民居不得饰彩画
宫殿与坛庙
宫殿
布局特点
严格的 中轴 对称
左祖( 祖庙/太庙)右社(社稷坛)
前朝后寝
附属建筑
华表
标志和装饰用
体现皇家尊严
顶部:承露盘和 朝天吼
位于皇宫和帝王陵园,标志皇家建筑
石狮
辟邪
显示尊贵和威严
左雄右雌
日晷
嘉量
标准 量器,(大到小)斛 hu斗升合 ge龠yue
统一度量衡,象征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吉祥缸:古称“门海”,扑灭火灾
鼎式香炉
铜龟、铜鹤:象征 长寿 (龙头龟、仙鹤)
现存著名宫殿
北京故宫
地位:世界上现存规模 最大最完整的 古代木构 建筑群
历史
始建于 1406年,历经 24位皇帝
1925年建立故宫博物院
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5万平方米
结构
前朝:太和殿 、 中和殿 、保和殿
内廷
乾清宫 、交泰殿、坤宁宫 及两侧十二座宫院
宁寿宫花园 、 慈宁宫花园 、 御花园
沈阳故宫
概况
努尔哈赤、皇太极 建造
福临(顺治帝)在此即位称帝
结构
东路:努尔哈赤:大政殿 、十王亭
中路:皇太极:(崇奉二清)大清门、崇政殿 、凤凰楼、清宁宫
西路:乾隆:戏台、嘉萌堂、文溯阁
布达拉宫
含义:译作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
历史
始建于 7 世纪松赞干布时期
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重建
结构
白宫 是冬宫
红宫 是灵塔殿和各类佛殿
坛庙
现存著名坛庙
北京太庙
用途:天安门东,今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布局:南北向,由南向北祭祀(太难)
建筑
北京社稷坛
用途: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
布局:按五行,中央为黄、东方为青、南方为黄、下、西方为白、北方为黑
建筑:由北向南设祭(北极)
天坛
地位:中国礼制建筑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群
布局
圜丘坛(南北轴线上)
皇穹宇(中部)
祈年殿(北部)
斋宫、牺牲所、神乐署(外墙西门以内)
主体:圜丘坛和祈年殿
寓意:天圆地方
地坛
地位: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
布局:方形,现存方泽坛、皇祇室
设计: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
曲阜孔庙
用途: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
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学家称为世界建筑史奇迹“唯一的孤例”
建筑:棂星门、闺文阁、杏坛、大成殿、诗礼堂
古城、古镇和古长城
古城
明南京城
城垣内侧33公里,为世界第一
四门保存至今(聚会时神清气爽)聚宝(中华)、石城、神策、清凉
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
明西安城
黄土分层夯筑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明平遥城
外墙青砖砌筑、内墙土筑
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资料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南宋丽江古城
纳西民族特色的唯一城镇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文化古镇古村
古镇(首批10个)
山西:静升
江苏:周庄、同里、甪lu直
浙江:西塘、乌镇
福建:古田
重庆:涞滩、西沱、双江
古村(首批12个)
古长城
历史演变
春秋时:楚国最早修筑,称 ‘方城 ’
战国:齐魏燕赵秦
秦统一后:秦、赵、燕
概况
秦长城:临洮-辽东
汉长城:蒲昌海-辽东(三条中最长)
明长城:甘肃嘉峪关-辽宁丹东虎山
长城景观
八达岭
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居庸关
山海关
东北华北间的咽喉要冲
老龙头长城有“中华之魂”的盛誉
嘉峪关
明万里长城的起点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天下第一雄关”
古墓
封土的沿革
秦汉
方上(秦始皇陵)
唐代
以山为陵(唐乾陵)
宋代
方上(北宋陵)
明清
宝城宝顶(明孝陵、清东陵)
建筑布局
祭祀建筑区
秦始皇陵设寝殿,开帝陵设寝的先例
神道
唐前:少数石刻
唐朝:“石像生”仪仗队石刻
唐乾陵:1公里
明清(高峰)
明十三陵:7公里
清东陵:5公里
护陵监
墓室结构
土穴墓
原始社会早期
木椁guo墓
阶级社会(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
砖石墓
汉代:普遍(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一次划时代大变化)
最著名的地下宫殿: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
现存古代陵寝
秦始皇陵
陕西西安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
汉茂陵
陕西兴平
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
唐乾陵
陕西乾县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
北宋陵
河南巩义
北宋九皇帝七个在此
明帝陵
明孝陵
南京
朱元璋和马皇后
明十三陵
北京
长陵:朱棣和徐皇后
定陵
明显陵
湖北钟祥
嘉靖皇帝及父母,“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绝无仅有
清陵
辽宁新宾
永陵(肇、兴、景、显)
辽宁沈阳
昭陵(皇太极)
福陵(努尔哈赤)
湖北遵化
清东陵
河北易县
清西陵
古楼阁、古塔和古石桥
古楼阁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
湖北武汉
三国
新建全部采用黄瓦
岳阳楼
湖南岳阳
三国
为中国现存最大盔顶建筑
滕王阁
江西南昌
唐朝
腾王李元婴始建
古塔
古塔类型
楼阁式塔
特点
历史最久、形式最为壮观
典型代表
应县木塔、西安大雁塔、泉州开元寺双塔(楼门应该大开)
密檐式塔
特点
外檐层数多、间隔小
第一层巨高,以上各层距离近
实心,不能登
典型代表
西安小雁塔、嵩岳寺塔、崇圣寺三塔(密密麻麻的小松虫)
覆钵式塔
特点
又称喇嘛塔,藏传佛教独特建筑形式
高大基座+巨大圆形塔肚+塔刹+华盖、仰月、日轮、宝珠
典型代表
妙应寺白塔(白钵)
金刚宝座式塔
特点
基座+五座密檐方形石塔(五佛)和一个圆顶小佛殿
最早的实物始建于明代
典型代表
北京真觉寺塔(真金)
现存著名古塔
西安大雁塔
又名慈恩寺塔
玄奘设计,纪念玄奘建筑
应县木塔
辽代,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一座木结构大塔
嵩岳寺塔
北魏,我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岳父搬砖)
西安小雁塔
唐代,义净佛教大师
我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典型作品
崇圣寺三塔
南诏,云南古代历史文化象征
北京妙应寺白塔
元朝,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传佛塔(藏白钵)
北京真觉寺塔
明代,我国金刚宝座塔中年代最早、雕刻最精美
古桥
类型
梁桥
又称平桥、跨空梁桥,应用最普遍
浮桥
又称舟桥、战桥,用于军事
索桥
又称吊桥、悬索桥,建于水流急的峡谷
拱桥
古桥中最富有生命力
著名古桥
安济桥
又名赵州桥,隋代李春设计,是世界桥梁工程中的首创,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敞肩桥
苏州宝带桥
唐代,53孔,我国孔数最多的连拱石桥
泉州洛阳桥
北宋,蔡襄建造,我国古代著名的梁氏石桥,采用“种蛎固基法”(萝莉)
潮州湘子桥
宋代,我国第一座启闭式桥梁,800年,“十八梭船廿nian四洲”(开启箱子)
卢沟桥
金代,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联拱石桥,501个石狮
程阳永济桥
又称风雨桥,广西三江侗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