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注意实验
这是一篇关于注意实验的思维导图,主要是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的过滤模型、衰减模型、后期选择理论和多阶段选择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心里统计的思维导图,包含数据类型的分类、统计图表、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简述差异系数的含义与适用条件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周工作总结与下周工作计划
内衣测评
端午节
怎么美白?
财富规划思维导图
家庭战略转移思考
篮球大纲
预警类型
《断舍离》读书笔记
2019年年中总结(闵利利)
注意实验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过滤器模型
提出者:布罗德本特,又称单通道过滤器模型、早期选择理论
实验理论
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加工。
实验过程
双耳播放不同的故事,事先要求被试在之后仅报告追随耳的内容,实验中给非追随耳的声音内容加以多种变化,看被试是否对其察觉
实验结果
被试能很好的在线追随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信息所知甚少
解释现象:
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衰减模型
提出者:特瑞斯曼
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耳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
给被试呈现一类字母材料,规定左耳为追随耳,左耳:There is a house understand the world;右耳:knowledge of on a hill
被试报告听到的为 There is a house on hill,即被试不顾实现规定耳追随完整的意义。说明过滤器能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通过,非追随耳通道实际也得到了一部分注意。
解释显现
鸡尾酒会效应
后期选择理论
提出者:多伊奇和诺尔曼,又称‘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记忆选择理论’
在进入过滤器或衰减装置之前,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已经受到充分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器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追随靶子词】向被试双耳同时呈现一些刺激,包括靶子词。这些靶字词左右耳呈斜线数量相同,但是呈现顺序随机,要求被试不管右耳还是左耳听到靶字词,都要做出分别的反应
左耳和右耳对靶字词的反应率达到59%~68%,两耳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所有输入感觉通道的信息都可以被识别,但只有一部分被认为时重要信息才会引起反应。
解释现象
'stroop'效应
多阶段选择理论
提出者:约翰斯顿
理论观点
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多,所需要的认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与当前的任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