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校一网通办整体解决方案
这是一篇关于高校一网通办整体解决方案的思维导图,包括其发展背景阐边,设计思路。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编辑于2021-09-17 22:14:06高校一网通办整体解决方案
1.高校“十四五”如何规划“一网通办”
1.发展背景阐述
可行性分析
1. 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信息化应用逐步成熟、信息化服务日益普及、师生信息化素养逐步提高”,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普遍存在着师生个性化的需求难以满足、信息化现有的技术平台、服务水平不足以支撑高校日益多元化的业务开展。存在很多突出的矛盾。
2.随着“新技术+教育信息化2.0”的不断推进和发展,高校需要积极去探索更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型教育治理模式,涵盖到从“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教学、科研“一体化,"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一体化,"德育教育、学业教育"一体化等建设,实质对于十四五规划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必要性分析
1.总之:相对比与传统的分散式、快速建设“的发展模式、这样很容易去形成“数据孤岛、烟筒式”等应用的现状,阻碍学校整个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2.”十四五“规划建设中提出了关于”集约化"、"统一化"、"精细化"以及多个"一"工程“等等要求,对于高校而言,各类应用的建设也会逐步从”服务、管理、宣传“等方面分类统一汇集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发布“,并实现个性化的“统一门户”,带来全新的智慧校园管理和服务,提升学校师生信息化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所以说高校的"十四五"规划建设,就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去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模式改革,寻求在更深的层次去进行系统性的融合改革。
2.设计思路
1.强化新一代基础建设,提供敏捷基础设施
建设目标
针对在“十三五“规划建设期间,围绕”通讯、网络和计算“等资源都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改变原有的传统交付模式向软件定义的模式进行转变;基于”云原生“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而去构建更加敏捷的资源交付方法,”十四五“规划在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将会探索实现更加智慧化、智能化的资源交付方式。
1.多网融合,构筑一张网,提供高质量的通讯能力
网络是智慧校园的基础。在"十四五"期间,随着“5G、WiFi6以及多种物联网"等多种组网协议的引入,校园内必然会出现"多网"并存的局面。如何去建设、应用和管理的"多网",对外去提供"一张网",是对网络管理运维人员的挑战。
5G、物联网以及组网协议引入、如何对外提供一张网
2.多云融合,构筑一朵云,提升资源的敏捷交付能力
部分高校在"十三五"期间探索公有云的使用,逐步引入混合云。云原生技术抽象了多种底层设备为统一的资源管理界面,进一步弱化了底层算力、存储和网络的交付过程,便于在私有云、公有云等场景中迁移,从而实现了"多云"环境下的无缝融合,构筑成"一朵云",对上层业务提供高效的敏捷交付能力。
探索公有云,逐步引入私有云,云原生提供统一的资源管理页面,实现多云无缝融合,提供上次敏捷交付
3.智慧融合,构筑”零信任"网络,统一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随着社会云服务的引入,高校信息化资源和身份对接逐步外延,传统的"断舍离"安全策略将转向"零信任"安全架构,通过融合"智慧"技术,基于设备和用户的行为分析,提供服务层级和网络层级的安全。这不仅统一提高了网络安全水平,也提高了师生用网的便捷性。
融合”智慧“技术,基于设备和用户的行为,提供服务和网络层级的安全管理,提供上网安全性。
2.集约化建设中层平台,夯实应用基础平台
建设目标
基于在”网络、存储和计算资源“的敏捷交付之上,学校应统一各类业务系统所需要的基础平台;在底层实现学校”网络统一接入、云计算资源统一提供和网络信息安全统一防护“的基础平台建设。 同时,还需要实现学校层面项目”统一建设运维,数据统一治理,身份统一管理,信息通讯统一平台,智慧学习资源统一提供,校园生活统一智慧化“等多种的中层平台。
1.加强信息化项目治理,建立集约化项目全周期运维
为减少数据孤岛和业务孤岛,学校应当统筹规划信息化项目申报、建设和运维,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从网络资源、硬件设施、应用系统、基础平台服务等方面统筹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化项目的生命周期决定了运维的重要性。学校应当明确统一运维部门,各业务部门只负责使用,使得业务系统向专业化运作转变。最终促进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应用推进、运维服务的全方位治理体系优化。 学校应当严格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立项。应当充分发挥"一网通办"的作用,面向师生服务的业务"应归尽归""一网通办"办理,面向管理人员的业务通过建立轻应用的方式构建,数据必须按照"一校一库"的原则建设。
1.统筹学校信息化项目管理,完善制度、明确业务源头职责,理清业务和管理权限,从“网络资源、硬件设施、应用系统、基础平台服务”等方面促进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应用推进、运维服务"的全方位治理体系优化。 2.学校应严格控制信息系统建设立项,充分发挥"一网通办"的作用,面向师生服务的业务"应归尽归""一网通办"办理,面向管理人员的业务通过建立轻应用的方式构建,数据必须按照"一校一库"的原则建设
2.学校数据统一治理,充分挖掘发挥数据价值
"十四五"期间应继续坚持和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从根本上重构数据治理框架,坚持"一校一库、一数一源、一数多用、动态更新"的原则,做好数据的统一采集、归集、共享、开放和使用,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赋能。 数据治理工作重在学校顶层设计,依赖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应精确梳理数据源头,调研数据应用,既提高数据质量,又要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1.坚持和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坚持一校一库、一数一源、一数多用、动态更新"的原则。围绕数据的“产生、采集、使用、共享和运维”,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赋能。 2. 加强学校数据治理顶层规划与设计,落实管理制度,梳理调研、明源、提应用、强质量、激发数据活力价值。
3.用户身份统一管理,实现统一身份验证全覆盖
"一网通办"和业务系统的整合离不开用户身份的统一,学校须加快用户中心建设,梳理师生数据来源,明确数据源头部门职责,完善相关管理规定,统一管理师生数据,为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验证服务,实现一人一号、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全校通行。配合上级要求实现全市教育单位逐步实现全面互信认证,以推动资源共享和深度应用。 学校需要完善人员识别方式。除学工号识别身份外,应当适度采用先进技术辅助识别人员身份,增加免密验证方式,如短信验证码技术、移动终端识别技术(如微信号)、智能卡识别技术(如一卡通)、人脸识别技术等,可在移动终端、校内建筑物门禁、校园出入口等地方采用便捷的身份识别技术。
1.一网通办和业务系统的紧密结合依赖于用户身份的统一管理,学校需加强用户中心建设,(梳理信息—确源—完善规定——统管数据——为业务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实现(一人一号......)推动教育的全面互信认证和资源共享和深度应用。 2. 完善人脸识别方式,支持(学号、短信、微信...聚合身份认证).可在移动终端、校内建筑物门禁、校园出入口等地方采用便捷的身份识别技术。
4.完善信息通讯统一平台,提高学校与师生交流效率和质量
学校与师生之间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互通和收集的手段,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可以自建系统或者借助社会化交流工具,完善统一的信息通讯平台,打通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为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思政提供更高效的交流平台
围绕师生的信息沟通,需要去借助消息/资讯平台,打通师生之前的沟通渠道,为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提供更加高校的交流平台。
5.归集智慧学习资源统一供给平台,提供便捷的资源访问方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各类学习资源和电子资源更加丰富。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应归集各类资源为一个平台,便于师生快捷访问,并切实做好相关身份权限认证。
“十四五”期间建立学校统一的资源访问平台,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服务内容,加强身份权限的认证管理。
6.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园生活统一智慧化
完善并实施数字学校建设标准,推动各部门各业务向数字学校整体建设目标聚拢,以面向师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为理念,推进基于"新基建"技术的校园感知环境、智慧安防、智慧后勤建设、智慧餐饮管理、智慧广播系统、智慧弱电管理,提升学校安全管理能级,推进数字场馆、智慧学习中心的建设。 智慧校园要求充分挖掘智慧化附带产生的数据的价值,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校园的智慧化。
推动各部门的业务逐步向学校整体的智慧校园去靠拢,面向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推动基于“新基建”的智慧校园建设,涵盖到“智慧安防、智慧后勤、餐饮管理、广播系统、弱电管理,提升学校安全管理能级;推进数字场馆、智慧学习中心”等方方面面。
智慧校园要求充分挖掘智慧化附带产生的数据的价值,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校园的智慧化。
3.强化“一网通办”促进学校综合改革和治理
建设目标
1.工作流引擎是技术,"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是服务和运管的治理理念,对于高校信息化而言,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更多的还是偏向于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保守原有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2.行业趋势和新技术倒逼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学校信息服务更加的开放和融合。 3. "十四五"规划,对于高校的信息化服务是机会更是挑战,面向全校师生的“服务窗口进一步减少,管理职能进一步减弱”,更需要逐步从服务、管理、宣传等方面"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发布"全面去进行过渡。
工作流引擎是技术,"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是服务和运管的治理理念。自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对政务服务的治理体系的坚持和完善,以及治理能力的加强和优化,社会上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放管服",重视和关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举措越来越多。这些举措既是党对改革实践进行理性反思的成果,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的具体体现。反观高校的信息化应用,在整个"十三五"阶段,还处于探索新技术,抱守老模式的阶段。 信息化在社会上的推广经验,必然会在高校中得到应用。只是这种模式要么是高校自发革命,要么是社会服务便利化倒逼高校服务改革。这种倒逼促进了高校与社会信息化服务的开放、融合。 "十四五"期间,信息化服务必然面临许多重要变革,服务窗口进一步减少,管理职能进一步减弱,并逐步从服务、管理、宣传等方面完成向事项"一网通办",运行"一网统管"、宣传"一网发布"过渡。
1.坚持和完善"一网通办"治理体系,提高"一网通办"服务能力
一网通办治理体系
既包含业务流程的再造,又包含服务模式的改革创新,“十四五”期间,一网通办将从侧重“行政权力事项”向“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并重”去进行逐步转变,进一步落实“可信验证”和“可信计算”,提高线上的办理消息和材料审批等比例;彻底从“能办”向“好办”愿办"去转变,并且线上线下充分协作,真正去实现"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使得师生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十四五规划赋予内涵及强化措施
1.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针对学校发布"一网通办"平台层面的相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进一步优化管理运行机制。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推动多方评价,尤其是事项申诉复核机制的保障。
2.升级改版总门户
全面升级改版"一网通办"总门户,优化整体页面布局和服务提供方式,明确"一网通办"门户的定位。
3.业务流程持续优化再造,提升跨部门业务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
尤其是加大无人干预自动办理的力度,推动事项"全程网办",推动办事指南标准化、精细化、场景化,并全面拓展和优化校内业务以及面向校友的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
4.加强电子印章应用和电子文件归档管理
提升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的应用度,减少纸质材料递交,切实减少师生和校友的跑腿次数
5.推动线上线下服务的深度融合
切实做到线上线下办理一套业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尤其是线下平台实现"综合窗口"全覆盖。
6.做优做强"一网通办"移动端,
实现业务流程PC端和移动端同步推出,并优化移动端的使用体验。有能力有条件的向社会资源整合。
2.坚持和完善运行"一网统管"治理体系,探索一流校园治理模式
"一网统管"是智慧校园的控制中心,是智慧校园的大脑。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校园生命体进行数字孪生,实现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预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带动校园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赋予校园更多"自我感知""自我判断""自我调整"能力。 在"十四五"期间,学校重点研究校园治理要素一张图、互联互通一张网、数据汇集一个库、学校大脑一朵云、系统开发一平台、移动应用一门户的技术支撑体系,营造"观全面、管到位、防见效"的智能应用生态。 学校需要完善网站管理办法,规范网站域名,严格开办流程,加强监督考核,推进资源集约,实现网站有序健康发展。在"十四五"期间,高校需要理清网站资产,集约化建设系统,提高网站的安全性。
1. “一网统管”是智慧校园的核心,可以基于“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去实现校园治理的“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库、一朵云、一平台和一门户”的建设目标,进而去营造"观全面、管到位、防见效"的智能应用生态。
“十四五”规划围绕“一个门户”的建设内容
1.完善"一个门户"的业务治理体系
"一个门户"重在抓总体、组架构、定标准,依靠兼容开放的框架,汇集数据、集成资源,赋能支撑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的智慧应用。
2.集约化建设各类业务系统。
基于"一网通办"对新建业务系统进行拆分,面向师生的服务业务借助"一网通办"实现,面向管理人员的查询、处理以微服务的形式对接总门户。新建业务系统重点以轻应用、小程序的方式构建。
3.坚持和完善学校数据治理体系
在"十四五"期间,坚持"一校一库、一数一源、一数多用"的原则,做好数据的统一归集、共享、开放和使用,为总门户赋能数据查询和大屏展示功能。
4.加快"一个门户"移动端轻应用开发和应用
推进"一个门户"移动端整合,逐步推进各部门现有App整合,实现"全校一个移动端入口"的统一移动应用。
2.学校需要完善网站管理办法,规范网站域名,严格开办流程,加强监督考核,推进资源集约,强化网站的安全管理和有序发展;在"十四五"期间,高校需要理清网站资产,集约化建设系统,提高网站的安全性。
一个规划的有效执行,必须有强有力的各类保障措施,信息化专项规划也不例外。为了能够保障"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发布""一个门户"的顺利建设和运行,学校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化领导体制,完善信息化运行体系,制定信息化工作团队激励措施,加强资金保障,以信息安全保障为前提,分阶段攻坚克难,保障信息化规划的有序有力有效地执行。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