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串行口学习笔记
本图讲述里串行口的结构、串行口的任务、串行口的通信协议、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串行口的应用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单片机的开关、键盘、显示,知识内容有键盘接口、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结构、段码表,收藏下图学习吧!
下图讲述了单片机的片内硬件结构,知识内容有引脚、CPU、并行IO口、时序、存储器、单片机最小系统等,收藏下图了解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串行口
串行口通信协议
RS232C
EIA电子工业协会
RS推荐标准
C 最新修改
特点 ;15m 20kb/s
9针插口
MAX233
子主题
任务
数据的处理(不同的串行通信有不同的数据格式)
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的转换
数据的传输速度
传输的错误检测(奇偶校验位、校验码...)
串行口结构
特点
51单片机的串行口:可编程、全双工。
1. 可作为UART
2. 同步移位器
3. 帧格式:8位、10位、11位
4. 可设置波特率
组成
SBUF: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缓冲区
SOCN: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98H)
PCON:电源控制寄存器 (87H)
TI:发送中断标志位 (方式0:发送结束硬件置1 发送前软件置0)
RI:接收中断标志位 (方式0:发送结束硬件置1 发送前软件置0)
TXD: P3.1引脚,发送数据口
RXD: P3.0引脚,接收数据口
SCON
PCON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方式0
移位寄存器IO方式
工作
TXD:移位数据IO
RXD:移位时钟IO
原理
发送过程
(1).写SBUF
(2).8位数据发完,TI=1
(3).发送下一数据
接收过程
(1).REN=1
(2).8位数据收完,RI=1
(3).读SBUF
功能
(1)短距离单片机之间数据传输
(2)扩展输出接口
波特率 = fosc / 12
方式1
波特率可变10位异步通信方式
TXD:串行数据发送端
RXD:串行数据接收端
波特率
X为T1的计数初值 T1工作在方式2
10位 数据为一帧,从最低位开始发送 起始位和停止位是自动插入的
使用了T1计数器
方式2
波特率固定11位异步通信方式
波特率固定
11位 数据为一帧,从最低位开始发送
起始位和停止位是自动插入的
第九个数据是TB8、RB8(分别是发送和接收)位提供的
方式3
波特率可变11位异步通信方式 (数据格式同方式2、波特率计算同方式1)
波特率可变
串行口的应用
初始化
工作方式
X0 波特率
SMOD
T1溢
双机通信
单A~单B 2m以内,1.5m左右
方式X0
多机
SM2
1
多机通信
RB8也为1才有效
0
RB8 有效
过程
主机
TB8
1地址
0数据
从机
SM2"1"
中断
RB8“0”接收有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