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吸虫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归纳总结了关于西虫的知识点。
《人体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9版 第十三章血吸虫
人卫出版社《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第十三章并殖吸虫的思维导图,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卫氏井殖吸虫货物斯氏井吸虫这两种种类的吸虫,给大家一个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13-1、吸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形态
成虫
外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狭窄、后端钝圆、似葵花子,体表无棘、雌雄同体
大小:(10-25)mm×(3-5)mm
吸盘:口吸盘(体前端)大于腹吸盘(虫体前1/5)
消化道:口、咽球形、食管短、肠支分两支直达后端不汇合、盲端
排泄:排泄囊在体后长袋,前达受精囊水平,向前发出左右两支集合管,排泄孔在末端
生殖
睾丸1对,前后排列体后1/3,分枝状
卵巢1个,浅分叶状,睾丸之前
虫卵
外形:似芝麻,淡黄褐色、卵壳厚、有卵盖、卵盖周围卵壳增厚肩峰,有小疣
大小:人体寄生虫最小的蠕虫卵
内含毛蚴
生活史
成虫、虫卵(诊断阶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1)、囊蚴(2)、后尾蚴
侵入途径:人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
宿主:第一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宿主为淡水鱼虾;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狗,猫等保虫宿主)
感染阶段:囊蚴
致病阶段(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哺乳动物的胆总管内
虫体在体内的移行定居:囊蚴被终宿主食用→消化液作用→囊壁软化→幼虫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进入胆总管逆流而行→达到肝内胆管→发育成虫并产卵
离开宿主:成虫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
内外环境:淡水,粪便入水,12宿主
致病
机制
病变主要发生在肝脏的次级胆管
成虫在肝胆管内破环胆管上皮和粘膜下血管→分泌物、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胆管内膜和胆管周围的超敏反应及炎症反应→胆管上皮增生及胆管局限性扩张(圆柱形或囊囊)→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胆汁流通不畅→容易合并细菌感染→胆管炎、胆囊炎、阻塞性黄疸或胆管肝炎
感染严重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肝硬化
并发胆管感染和胆石症,胆石核心往往可找到虫卵;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肝胆管梗阻、胆管肝炎;成虫偶尔寄生胰腺管内,引起胰管炎和胰腺炎;胆管癌;侏儒症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不出现临床表现或无明显临床症状
重度感染
急性:主要表现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临床多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体征有肝肿大,多在左叶,脾肿大少见;晚期病人可出现肝硬化、腹水、胆管癌甚至死亡
实验诊断
问病史,流行区,有无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
病原学(找虫卵,感染一个月即可在大便找)
涂片法:定量透明厚涂片法(改良加藤法)
集卵法:比涂片法检出率高:漂浮集卵法和沉淀集卵法(水洗离心沉淀法、乙醚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检出率接近100%
免疫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间接血凝试验(IHA)
间接荧光抗体实验(IFA)
影像学
B超和CT检查
流行
地方性流行,人畜共患病
传染源:能排出华支睾吸虫卵的病人、感染者、受感染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主要保虫宿主为猫、狗和猪
传播途径:粪便虫卵能进水,水有第一第二宿主以及当地人群有生吃和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关键:当地人群是否有生吃和半生吃鱼虾的习惯
防治
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和感染者。吡喹酮与阿苯达唑。(家养的猫狗等粪便阳性也要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不让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入鱼塘;防止食入活囊蚴是关键
保护易感人群
做好宣传教育,不吃生或半生的淡水鱼虾
生熟砧板分开使用;不用生鱼、虾喂猫、犬、猪等
布氏姜片吸虫
外形:肉红色、肌肉丰富肥厚、背腹扁平、浅窄后宽,体表有微细体棘,雌雄筒体
大小:寄生在人体最大的吸虫
吸盘:两吸盘很近,口吸盘亚顶位,腹吸盘漏斗状,肌肉发达,大口吸盘4-5倍
消化系统:咽和食管短;肠支在腹吸盘前分叉,波浪弯曲到末端
生殖系统
睾丸2个,前后排列占后半部大半,分支珊瑚状
卵巢位于中部稍前方,分3瓣,每瓣再分支,无受精囊有劳氏管;子宫盘旋再卵巢和腹吸盘之间,卵黄腺发达
均开口于腹吸盘前缘生殖腔
外形:长椭圆形,淡黄色,壳薄均匀,一端有不明显小盖
大小:人体寄生虫中最大的蠕虫卵
内含物: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进入宿主:生食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尤其是收摘菱角时,边采边食易感染
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终宿主是人和猪(野猪),以菱角、荸荠、茭白、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为传播媒介
寄生部位(致病阶段):终宿主小肠上段
宿主体内过程:宿主食入囊蚴→消化液和胆汁作用→后尾蚴逸出附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的黏膜上吸取营养
离开宿主:虫卵随粪便排出
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被宿主吸收引起的超敏反应
流行与防治
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
主要流行种植菱角等经济水生植物及其他可供生食的水生植物、地势低洼、水源丰富的地区;猪姜片虫病也流行于种植和喂饲水生青饲料的地区
人体姜片虫病一般以青少年为多见;猪感染姜片虫较普遍,是最重要的保虫宿主;饮生水也可能受感染
季节性,夏、秋季是主要季节
大力开展卫生宣讲,普及本病知识
加强粪便管理
关键:勿生食菱角等水生食品,不喝池塘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流行区开展人与猪的姜片虫病普查普治工作
吡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