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代史时间线(1840至1949)
近代史时间线(1840至1949),涵盖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转折点,更好的辅助我们了解历史!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4-06-27 21:06:03中国近代史时间线(1840至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
鸦片战争
1840——鸦片战争(中-英)
1842——中-英《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广、福、厦、宁、上)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中)
1858《天津条约》中-英、法、美、俄
1860《北京条约》中-英、法、美、俄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列强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
1851——洪秀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
1852——太平天国——定都 天京(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956——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天京事变
1864——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师夷长技以自强;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民族危机加深
1883——中法战争
《中法新约》——使法国进一步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1894——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更加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戊戌变法
1898.6.11——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
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意义
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0年夏,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中-英、俄、日、法、德、美、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辛亥革命
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6年 萍浏醴起义、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6月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一定的解放,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能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摧毁封建势力。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灭亡
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民国初期
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
1913年 二次革命(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
1915年底,护国运动爆发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
1917年7月,军阀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进北京拥戴溥仪复辟,但复辟丑剧只持续了短短的12天。
1917年7月 至 1918年5月21日 护法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把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中国人民强烈义愤。
1919年6月初,运动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并取得了初步胜利。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相继建立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
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第一国共合作
1923年的“二七惨案”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组织武装力量,对军阀陈炯明进行第一次东征,并取得胜利。
1925年5月30日爆发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
1925年6月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了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历时1年零4个月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并将所属军队编为国民革命军。
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对陈炯明残部进行第二次东征。
1926年7月初,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北伐战争)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湖南、江西两省边界,领导者毛泽东
国共十年对峙
1928年,国民政府举行“北伐”,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阴谋炸死。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
1930年12月开始至1933年4月四次反围剿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3年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开启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可能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937年 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
七七
1938年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1940年 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1年底至1942年初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5年 中国共产党七大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解放战争
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8年9月12日志11月2日,辽沈会战
国民党军被歼灭47.2万人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国民党军:伤亡及被俘55万余
1948年11月29日 至 1949年1月31日
共计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总计52.1万人
1949年1月底,北平宣布和平解放。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通过了有关国旗、国歌、纪年的决定。会议还决定将以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