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酶与酶促反应
这是一篇关于酶与酶促反应的思维导图,包含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工作原理、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调节等内容。
脂质代谢知识导图,知识点涵盖了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脂质的消化与吸收、甘油三酯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血浆蛋白及代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酶与酶促反应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辅因子
辅酶:结合比较疏松,可以通过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
辅基:结合较为紧密,不易通过~~除去。在酶促反应中辅基不能离开酶蛋白。
全酶:酶蛋白+辅因子
活性中心:是酶分子执行其催化功能的部位
同工酶
定义:是指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LDH-乳酸脱氢酶:催化L-乳酸与丙酮酸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LDH1(心肌)LDH5(骨骼肌)
CK-肌酸激酶:心肌梗死诊断指标(CK2)
酶的工作原理
酶具有不同于一般催化剂的显著特点
酶具有极高催化效率
酶对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绝对特异性:有的酶只作用于特定结构的底物分子,进行一种专一的反应,生成一种特定结构的产物
相对特异性:有些酶对底物的特异性不是依据整个底物分子结构,而是依据底物分子中特定的化学键或特定的基团
酶具有可调节性
酶具有不稳定性
酶通过促进底物形成过渡态而提高反应速率
更有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
诱导契合作用使酶与底物密切结合
临近效应与定向排列使诸底物正确定位于酶的活性中心
表面效应使底物分子去溶剂化
酶的催化机制呈现多元催化作用
普通酸碱催化作用
共价催化
亲核催化\亲电子催化
酶促反应动力学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
米-曼方程:
Km与Vmax是重要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
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Km值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Vmax是酶被底物完全饱和时的反应速率
酶的转换数:当酶被底物完全饱和时(Vmax),单位时间内每个酶分子(或活性中心)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的分子数
Km与Vmax 常通过林-贝作图法求取
林-贝方程:
酶浓度:在底物浓度足够时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呈直线关系
温度:双重性,最适温度
pH 值:最适pH值,改变酶分子及底物分子解离状态
抑制剂
不可逆抑制剂与酶共价键结合
可逆性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表观Km增大,V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剂结合活性中心之外的调节位点:表观Km不变,Vmax下降
反竞争性抑制剂的结合位点由底物诱导产生:表观Km减小,Vmax下降
酶的调节
酶的分类与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