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展心理学知识大纲
本图系统摘录了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胎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婴儿的心理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等,值得收藏学习哦!
编辑于2021-09-28 15:17:07发展心理学
胎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第一节 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
零、关键概念简述
1、胎儿:从受孕到子宫娩出之前的小儿
2、胎儿期研究的意义: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阶段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的最早阶段和奠基阶段
3、对胎儿发育研究的四种基本方法
对早产儿的研究
(1)因治疗需要而将胎儿取出放在育儿箱内(5个月以上胎儿可成活,5个月以下胎儿可延缓死亡,5个月以下胎儿的自然行为和其对光电的反应对我们而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对早产儿的研究(6-8个月出生的胎儿,可以用于研究他们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和行为能力)
无伤害研究
(3)采用某些设备仪器对子宫内的胎儿进行研究
(4)动物模型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控制实验
一、胎儿宫内发育分期
斯滕伯格
(一)胚芽期(0-2周)
合子着床及基本结构的形成
(二)胚胎期(3-8周)
从绒毛到胎儿身体部分的一般形式的的基本结构均在此阶段形成
i、这种发育具有不可逆性,如果某器官在此阶段未形成,则形成永久残疾
ii、发育速度快,发育结构化,胚胎在此阶段末期除大脑外的各器官、系统亦有雏形
iii、神经系统方面已形成了发育后的脑泡,有初步的反应能力
此阶段胚胎较为脆弱,约有30%的胚胎在此阶段流产
(三)胎儿期(8-40周)
关键期
第24周末,各脏器均已发育,但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第28周末,呼吸系统发育完善,胎儿具备了子宫外存活的能力
第36周末,胎儿肾的大体结构发育完全(但功能与成人相比差距显著)
胎动
最早胎动——妊娠五周,基本形式为自主的横向弯曲动作
最早胎动之后——自发运动,基本形式为游泳样动作
2个月——摆动身体,撞击母亲腹部,表达好恶
28-30周——胎动最活跃的时期,基本形式为三种
缓慢蠕动或扭动(3·4月易察觉)
剧烈的踢脚或冲撞(6个月起增加)
剧烈的痉挛动作
二、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育
(一)神经元的形成和发育
胚胎发育期——神经元通过数量增加的方式生长
胚胎期后期神经元生长主要靠细胞增大和轴突的分支以及髓鞘的形成
(二)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发育
基本概念
神经:人体内传达知觉和运动的束状组织,由结缔组织将其包捆在一起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100亿神经元左右)
脑(1000亿个神经元)
皮层(140亿个神经元)
皮层表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
每平方厘米内有约4000万个突触
皮层下结构(860亿个神经元)
外周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脊髓神经(31对)
自主神经系统
发育次序
孕三周开始形成神经板
不久后神经板两侧隆起形成神经褶
两褶中央内凹形成神经沟
神经沟不断加深,两侧神经褶逐渐靠拢愈合成一条中空的神经管和神经冠
神经管——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冠——外周神经系统
孕四周,胚胎形成脊髓
孕五周,胚胎能分出前脑(主体是大脑)、中脑、后脑(小脑和延髓)三个主要部分(注:这些结构和成体大脑结构并不一一对应,只是胚胎神经发育的过程中,相对于身体从前向后的排列位置)
孕八周末,神经系统的大体结构形成
2-3个月,前脑迎来发育高峰
前四个月,脑发育迎来关键期
怀孕五个月起,轴突和树突的增粗和延长、突触的形成、神经元空隙的选择性消除、神经回路建立和膜兴奋性形成
出生后,髓鞘化
(三)反射机能的形成和发育
无条件反射
反射种类
巴宾斯基反射(胎儿脚底受触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向内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3个月形成,出生6个月消失)
吸吮反射
抓握反射
防御性反射
反射特点
8周左右,反射活动所必须的解剖结构已经形成
2个月左右,胎儿已经可以对尖细刺激反应
4-5个月,可以形成抓握反射和刺激反应
胎儿可能能保有部分记忆直到出生后两个月(未证实)
条件反射
三、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
(一)感觉的形成
1、视觉
妊娠7周,眼睛形成
妊娠10周,连接眼球和大脑的视神经出现
妊娠12周,眼睑出现
妊娠28周,眼睑打开
注:胎儿在4个月时就对光线表现的较为明显
2、听觉
耳蜗发育
妊娠10周,胎儿耳蜗在形态学完全发育
妊娠20周左右,耳蜗达到成人大小
妊娠22周,耳蜗神经成熟程度达到成人水平
听细胞神经发育
妊娠6周(1.5个月),听神经开始发育
妊娠11(2.75个月)-14周(3.5个月),听力细胞发育基本完成,并固定在基底膜上
妊娠24(6个月)-25周(6.25个月),出现声振刺激引发的反射
9个月以前,听分析器的神经通路除丘脑皮质外完成髓鞘化
3、触压觉
妊娠两个月,胎儿出现皮肤感觉
妊娠10周(2.5个月),胎儿皮肤已有压觉和触觉
妊娠14周(3.5个月),胎儿大部分身体能对触摸做出反应
4-5个月,胎儿的触觉与出生后的孩子相当
4、嗅觉
妊娠9周(2.25个月),嗅上皮发育形成
11周,胎儿出现分化的嗅觉细胞
18(4.5个月)-19周(4.75个月),胎儿有同成人一样的分层嗅球(此时的气味分子溶解在子宫液体中与胎儿嗅上皮细胞结合)
28周(7个月),婴儿会对剧烈气味做出反应
5、味觉
8周时,出现味蕾
13周时(3.25个月),口腔均充满了味蕾
味觉26周形成
8月,婴儿能够鉴别苦和甜
30周(7.5个月),形成发达味觉,可以鉴别羊水味道
(二)思维和记忆的形成
思维发育的生理基础
20周(5个月)-脑结构的形成(此时记忆功能开始工作(此时脑部神经元开始大量形成突触))
32周(8个月)-大脑皮质已经相当发达,基本接近新生儿
通过脑电波,可以判断婴儿处于睡眠/觉醒状态,一般认为这是胎儿意识的萌芽
胎儿思维的三种基本方式
习惯化
通过对声振刺激的研究表明,胎儿可以对一定的刺激形式产生适应
经典条件反射
通过对猩猩和小白鼠胎儿的研究,我们认为胎儿可能具备形成经典条件反射的可能
暴露学习(类似于婴儿期的社会学习,属于内隐学习范畴)
未定论研究
通过对孕妇起乳名并呼唤胎儿的研究表明,婴儿可能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记忆力
通过实施催眠技术(年龄退行),部分人声称其可以回忆起分娩时甚至出生前的记忆
四、胎儿生理和心理发展中的主要异常
(一)胎儿生长受限(FGR)
定义:胎儿在子宫内未能达到其遗传的生长潜能(一般指胎龄准确的足月胎儿体重小于2500克或体重处于同孕周平均胎儿体重的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平均胎儿体重两个标准差)
影响: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而且远期影响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体能发育与智能发育,此外,成人后,个体在心血管、神经、代谢等方面发生疾病的概率也远高于常人(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
问题成因:
早孕期间,胎儿生长受限主要由遗传因素或基因异常引起(占生长受限总数的38%)
其中,某项研究显示,此病患者中约17%有染色体异常,并呈现典型的家族聚集倾向
中晚孕期间,胎儿生长受限主要是由于母体因素和胎盘因素(占生长受限总数的62%)
(二)脑——智能以及其他精神行为发育异常
由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导致的问题(胎儿大脑隔绝毒物能力弱)
由脑发育不完全导致的问题(对缺氧、低血糖的抗性弱,会导致神经传导功能的损害-树突结构异变,以产生广泛的、不可逆的认知功能损害)
由胎盘功能不全导致的问题
氧传输乏力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
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足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如B12缺乏导致的髓鞘化阻滞)
(三)甲状腺功能发育异常
运作机理及相关影响
甲状腺素(T4)作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前体物,对小儿脑发育至关重要,具体影响面有:神经元的生成(3-4个月)、神经组织的移行(3-5个月)、轴突及树突的形成(5个月以后)、髓鞘的形成(出生后)、神经突触的发生和神经递质的调节等
移行:数百万神经元从室及室下经过一系列步骤移行到中枢神经系统某区永久存在(高峰期在3-5个月,此时神经元迅速移行至皮质和脑中枢)
相关器官发育步骤
最早于2-3周,胎儿自身的甲状腺原基开始发育(位于1、2咽囊之间之后下移)
妊娠7周,到达甲状腺的正常位置(气管喉部下方与甲状软骨相连)
妊娠8-9周,甲状腺成型(蝴蝶状)(截至前三期,甲状腺发育均不依赖TSH(促甲状腺激素))
妊娠8-10周,甲状腺激素受体开始形成并逐渐增多
妊娠4周起,即将发育为甲状腺滤泡的细胞就开始产生甲状腺球蛋白
妊娠11周,才开始摄碘形成T4
异常种类及诊断
胎儿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可通过胎儿心动过缓、脐带静脉血穿刺(THS升高)、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降低超声波检查胎儿甲肿、发育迟缓及畸形等确诊)
影响:智力、精神运动能力障碍或减退、骨骼发育不良、严重时可引起克汀病,如果母婴均患甲减,会导致显著的不可逆的神经认知障碍
第二节 胎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因素
异常情况总览
总体上,有25%的卵子和30%-40%的精子发生染色体的增多和丢失,相应的,有1%和5%的个体发生染色体结构异常
人体约有5万对基因,基因的错误或变异均可导致遗传病变,目前被证明在7000多种疾病中,遗传变异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先天因素
遗传病
约有一半的遗传病出现了神经功能异常(2000种左右)其中,约有2/3因神经系统异常而出现症状,多见于智能发育障碍
先天代谢缺陷
二、表观遗传
定义:由非DNA序列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
主要表现形式:DNA的甲基化、RNA干扰、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等
意义:表观遗传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参与发育编程,如早期发育重编程、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和组织分化等事件
相关异常引起的问题
MeCP2基因的突变使甲基化DNA识别异常
三、环境因素
(一)物理因素
1、电离辐射
致病机理
电离辐射可导致胶质神经细胞和神经元死亡、迁移终止,影响神经元间建立相互联系的能力,并影响树突发育
父源接触史会导致精子畸形或遗传物质改变,母源接触史会导致胚胎或胎儿DNA损伤或染色体异常
影响结果
妊娠3-8周,胎儿对放射线最为敏感,高剂量会导致流产,低剂量会导致基因损伤,超过10毫戈瑞,易导致胎儿畸形,常见小头、小眼睛(第七周开始发育眼睛)、泌尿生殖器以及骨骼畸形
妊娠8-15周,胎儿尤其是大脑对电离辐射较为敏感,此时接受辐射会导致小头畸形或出生后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等
2、噪声
致病机理
孕母
孕妇长期处于强烈噪声环境,会导致子宫经常性收缩,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等的供应
孕妇较长时间接触100分贝大噪声,易发生妊娠剧吐、妊高征
胎儿
胎儿长期处于大噪声会导致胎儿躁动不安并胎动活跃,易脐带绕身、绕颈
耳蜗从20周(5个月)开始发育,25(6个月)-42(10个月)周是功能部分发育的关键阶段,此后便继续成熟直至出生,此阶段极易于受到高强度噪声的损害,并造成日后更大比例的学习问题
界定标准
居住环境在日间DNL(昼夜平均水平)55分贝,夜间为45分贝,医院日间为45分贝,夜间为35分贝
3、超声波
致病机理
对大脑的发育影响,在B超的作用下胎儿的神经元产生震动,从而影响正常发育
震动新生儿耳膜,造成长期、严重、甚至是永久性的损伤
超声力学效应可能使得血液产生气泡以及辐射压力
影响结果
可能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
可能导致胎儿体重的下降(早期研究)
4、温度
致病机理
高温可以造成细胞死亡,妨碍细胞的增长和损害微血管
组织的温度升高也可能导致大范围的结构和功能缺陷
影响结果
高温可能导致流产、死胎发生率增加、出生后智力低下以及胎儿畸形
5、电磁场
致病机理
高频电磁波(以产生热效应为主)
会损伤人的神经、血液、免疫系统以及眼部和胚胎
会导致父亲的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动不足等,对女性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异常、胎儿畸形、死胎等
低频电磁波(以产生非热效应为主)
对松果体的影响,低频电磁波会影响松果体的合成,影响褪黑素分泌的昼夜节律
改变膜细胞电位,使外表离子流和离子分布发生变化,并且使细胞内的生物离子浓度改变
影响结果
可能导致胎儿流产、胎儿发育不良和生殖泌尿道畸形
可能会导致后代的脑瘤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率
(二)化学因素
1、汞及其化合物
作用机理
甲基汞在体内优先聚集于神经胶质细胞内,改善细胞通透性,导致细胞膜肿胀
低浓度的甲基汞就可以抑制神经元细胞颗粒的生长,并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促生长作用
甲基汞对脑形成阶段的神经元黏附分子的发育-调控的毒性作用,可能会影响神经突触的固有结构,导致神经发育的形态学异常
甲基汞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进入胎盘的汞不能返回母亲的血液循环,因此,胎儿体内的甲基汞总是超过母亲,胎儿对甲基汞极为敏感,产生的神经损伤也很敏感
影响结果
孕妇感染甲基汞后可导致胎儿的脑神经麻痹和智力低下(日本水俣病)
2、铅及其化合物
作用机理
铅经过呼吸道和肠道进入孕妇体内,其中2%分布于血液,95%沉积于骨骼、毛发、牙齿中,并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进入部)
铅暴露会使婴儿脑细胞的增殖、神经纤维的延伸和突触的形成均受到损害
铅对上皮细胞的异型性诱导以及结构蛋白的重修饰加速了晶状体的退化,引起晶状体的浑浊和某些眼部缺陷性疾病
影响结果
铅还可能导致妊高征、胎膜早破和早产
3、有机农药
影响结果
可能对哺乳动物具有神经性毒性
4、吸烟
作用机理及相应结果
含有4000种以上的化合物,这些都可以使得胎盘的血管受损
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使子宫肌肉和血管收缩,导致子宫缺血,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此外,尼古丁还可以抑制细胞凋亡,使上皮细胞变薄过程延续,血管内皮细胞更新滞后,吸烟者的胎盘间质增生并纤维化,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减少,绒毛和血管总面积减少,进而导致胎儿慢性缺氧
吸烟还是除了高血压外的引起胎盘大面积坏死的主要原因
烟草中以尼古丁为代表的有害物质还能引起母体反复释放儿茶氨酚,导致胎盘血流灌注减少,降低了绒毛胎盘的血供,同时增加了一氧化碳的浓度,减少正常胎儿供氧
此外,吸烟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均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增加自由基损伤,影响胎儿抗氧化状态
5、嗜酒
作用机理
乙醇为致畸物基本是研究公认,在法国,3000例器官和精神缺陷小儿中,至少有1/3是由于母亲酗酒引起的
可能的机制是乙醇破坏了胎儿维生素A的动态平衡,使其大脑发育迟缓
影响结果
轻度嗜酒会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而重度则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是以智能发育受损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发育障碍,表现为小头畸形、上颌骨发育不全、眼睑间隙较小等等)
6、饮用咖啡
作用机理
孕妇清除咖啡因能力低,导致咖啡因大量残留、积累,并在妊娠条件下,成倍的延长生物半衰期
影响结果
直接影响胎儿发育,造成胎儿生长缓慢、瘦小,严重者还会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
7、吸毒
作用机理
由于胎儿肝肾系统、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解毒和抗毒能力也差,导致毒品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抑制,严重者可致死
毒品对胎儿的免疫系统也能产生直接毒性作用,成瘾母亲产下的婴儿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均下降
此外,吸毒还可能导致氧浓度降低并随之引起低血糖、情绪不稳等症状,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健康
孕妇吸毒还可诱发遗传物质突变,危及婴儿大脑、心脏等器官,导致胎儿畸形
孕妇吸毒还可能导致使得婴儿染瘾并出现相应的戒断症状
8、大气污染
作用机理
主要通过携带传播介质(如多环芳香烃、某些重金属)来实现对胎儿的发育影响
室内污染也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甲醛、苯和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影响结果
低体重新生儿、自然流产、死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9、妊娠期用药
作用机理
孕妇体内代谢和酶系统均有一定改变,使某些药物进入体内不能像未孕时那样去氧化、还原、分解、清除等等,从而使药物毒性相对增加
胎儿正处于发育阶段,各种器官发育的并不完善,特别是肝肾功能发育不全面,对药物的解毒和排泄作用都不如成人,药物进入胎体后,易于积蓄而产生毒性
(三)生物因素
作用机理
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壤后,孕妇可能感染某些疾病并可累及胎儿
病毒感染母亲导致相关并发症
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形成母体败血症,经血液循环造成胎盘感染、胎盘绒毛炎、血管内皮损伤或小血管阻塞症,导致胎盘功能低下,阻碍胎盘的物质代谢及气体交换。这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原因
相关病毒通过破坏胎盘组织导致相关并发症
此外,血内游离病毒可以导致胎儿病毒血症、广泛性血管内膜炎,造成胎儿循环障碍,影响营养和供氧,或者病毒的毒素直接作用于胎儿,使细胞数目减少、生长缓慢、死亡或细胞的有丝分裂受到抑制,以及染色体异常,从而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胎儿畸形
相关病毒直接导致胎儿患病
影响结果
感染时期对感染后果的影响
前三个月(0-12个月)感染
因为正处于器官发育期,所以此期最容易导致胎儿畸形
孕期宫内感染
早孕期
造成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死胎、畸形或胎儿发育受限
晚孕期
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常见的病原体
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孢疹病毒、弓形体、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
相关后果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自然流产)、风疹病毒感染(白内障(先天型)、耳聋和心脏畸形)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性畸形(小头、脑积水、中耳及外耳畸形、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单纯孢疹病毒感染(小头、小眼、脑积水、动脉导管未闭、短趾等畸形)、弓形体感染(脑积水、脉络脑膜炎、小头、先天性心脏病)一些寄生虫对胎儿出生缺陷也有影响
(四)地理因素
作用机理
在高原上,由于空气中含氧量不足,人体可出现代偿性血色素增多,以改善和增加携氧能力,但是过多的红细胞又会造成血液流变学变化,使得全血比黏度增高、血流缓慢
此外,血液流变变化加之缺氧所导致的毛细血管内皮受损,使子宫胎盘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并可影响胎微循环系统,导致胎盘及脐带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损,使一氧化氮产生减少,血管紧张性增加,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及血管形态的改变
四、母体因素
(一)情绪
作用机理
孕妇可以把她所思所想转变为胎内环境的变化信息,在不知不觉中传给胎儿,孕妇不良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营养的摄取、激素的分泌和血液的生化成分,以致血液中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的、器官的物质剧增,并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进而导致胎儿畸形
影响结果
孕妇情绪过于紧张时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有明显阻碍胚胎某些组织联合的作用,所以会导致胎儿唇裂、腭裂、先天性幽门狭窄等)
孕妇严重焦虑时
常常伴有恶性的妊娠呕吐,易导致早产、流产,孩子出生后往往多动,易激怒,好哭闹,甚至影响喂奶和睡眠
孕妇情绪激动时
胎动即明显增加,最高时可达平时的10倍,如果胎儿经常不安宁,体力消耗过多,出生时体重会比一般婴儿轻450-900克
孕妇情绪不安时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胎儿智力
孕妇压力过大时
可能会在更大概率上导致孩子畸形
孕妇的紧张和焦虑与出生儿低体重及胎儿早产相关
(二)应激
结论
孕妇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孩子情绪不安、性格怪癖、有些出现精神异常
孕妇早期精神受刺激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影响,同时使胎儿的神经内分泌出现神经异常
(三)营养
作用机理
一般来说,胎儿大脑发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大脑细胞数目要多、大脑细胞体积要大、大脑细胞间互连增多,而根据人类大脑发育的特点,脑细胞分裂活跃有三个阶段,一是妊娠早期、二是妊娠中晚期的衔接时期,出生后的出生后的三个月,所以在关键期内如果营养供应不足,会导致严重的胎儿发育问题
影响结果
按时期划分
10(2.5个月)-18周(4.5个月)胎儿锥体细胞增长最快,这时胎儿要从母体获得大量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必须脂肪酸(特别是DHV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以便合成锥体细胞的核蛋白,使细胞核迅速增大并分裂
按物质分
蛋白质是智力发育的必要物质
能维持和发展大脑功能,增强大脑的分析理解和思维能力
磷脂是脑神经元传递信息的桥梁物质
可以增进大脑的记忆力
碘被称之为智力元素(我猜和甲状腺素有关)
适量摄取有益于胎儿智力发展
糖是大脑唯一可以利用的能源
几乎广泛影响胎儿发育
维生素能增强脑细胞蛋白质的功能
有利于锥体细胞的分裂和正常功能
(四)患病
1、妊高征
作用机理
由于孕母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及血小管活性增加,同时子宫、脐血流入胎盘循环阻力上升,使子宫胎盘血流减少,导致发生胎儿窘迫、宫内生长迟缓、新生儿窒息,严重者发生死胎、死产等
影响结果
孕母所生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可受到影响,通常被动运动时阻力下降或缺失,可因大脑、脑干、小脑损害等引起
母亲发生妊高征,全身小动脉痉挛,可导致全身各重要脏器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母女均处于应激状态
2、妊娠剧吐
作用机理
主要是导致孕母食欲不振、呕吐频繁、胃纳差进而导致母子二人均营养不良
影响结果
可能导致胎儿生长迟缓和孕母妊高征
3、妊娠糖尿病(GDM)
作用机理
糖尿病导致妊娠期胎盘产生大量多种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同时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产生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本身所导致的孕母代谢紊乱和血糖过高也会导致胎儿致畸
影响结果
主要影响结果是胎儿致畸,平均胎儿畸形率是正常对照组的3-4倍
4、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
作用机理
胎儿脐静脉血清肝胆酸(CG)于肝内合成,在肠道被吸收,经门静脉大部分被肝摄取,被溢流进入体循环的总量小于1%。当肝细胞受损伤,肝有疾病或者胆汁淤滞时,CG代谢就会紊乱,血清中的CG浓度就会增高。经产后的胎盘病理检查发现,绒毛及羊膜均有胆盐沉淀,胎盘绒毛间隙狭窄。绒毛间隙狭窄造成胎盘灌注不足,加之合体细胞血管减少,更影响氧及其他物质的吸收交换,使胎盘功能减退,会出现胎儿缺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羊水污染、胎死宫内等状况
影响结果
该病可能导致早产(18.42%)、胎儿窘迫(36.84%)及低体重儿(足月小样儿发生率13.16%)
5、孕期甲状腺功能降低
作用机理
甲状腺素有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和发育的作用。在人类胚胎期,甲状腺对胎儿脑的发育非常重要,如果甲状腺素分泌不足,脑的发育会出现明显障碍
影响结果
甲减时期造成影响
早期甲减
对后代智能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孕中、晚期甲减
也可能阻碍胎儿的正常发育
其余注意事项
患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其有正常功能的甲状腺滤泡会减少,甲功事实上在朝甲减的方向发展
从程度上讲,母亲孕期的轻度甲减或亚临床甲减也可以引起后代低智商
6、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
作用机理
HCMV属于疱疹病毒科乙组疱疹亚科,是疱疹病中最大的一种DNA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的一种全身感染综合征
孕妇感染后,轻者为隐形感染,妊娠期时潜伏的病毒可被激活,表现为HCMV活动性障碍,同时约40%还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病毒侵入胎盘,损伤内皮血管,引起绒毛膜胎盘炎,导致胎儿病毒血症,病毒直接阻止细胞繁殖
此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堵塞性病变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胎儿发育
影响结果
妊娠早期胎儿感染HCMV,通常可导致神经系统障碍,如感觉神经听力丧失
妊娠晚期胎儿感染HCMV,通常临床表现有小头、听力缺陷和微小神经系统障碍等等
7、乙肝病毒感染
作用机理
妊娠期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多,胎儿的代谢和解毒作用要依靠母体肝脏来完成
此外,孕期内分泌变化所产生的大量性激素,如雌激素需在肝内灭活和代谢,均加重肝脏的负担
妊娠合并肝炎可引起胎盘产生的甾体激素灭活减少,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增加,重性肝炎还可以使凝血功能降低,甚至发生胎盘绒毛间隙微血栓形成,使胎盘血循环下降,胎儿宫内血氧供给降低
影响结果
慢性乙肝肝功能异常对妊娠有显著影响,其死胎率、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均较乙肝病毒携带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
8、吸毒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
作用机理
毒品可引起胎儿低体重和发育不良,也可增加母体HIV的复制,从而增加病毒母体载量
毒品还可损伤胎盘屏障,降低胎儿的免疫功能,增加胎儿细胞对HIV的敏感性,进一步影响母婴传播
影响结果
静脉吸毒感染HIV的妇女所生的孩子的3/4已经患艾滋病或感染HIV
9、重症肌无力(MG)
作用机理
MG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慢性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重症肌无力的母亲的一过性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高,通过胎盘向胎儿转运,是引起胎儿肌无力的主要原因
影响结果
胎儿肌无力,引起子宫内胎儿运动减少,导致先天性非进展性挛缩、颅面畸形、肺发育不全及生长发育迟缓
10、口腔卫生
作用机理
母亲牙龈中的细菌能进入血液并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
影响结果
早产妇女严重牙周病的患病率是对照组的5倍,患有牙周病的患者比对照组发生早产的危险度高出3-7倍,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与早产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此外,母亲牙龈疾病感染胎儿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并进一步影响胎儿脑发育
五、父源因素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来说,在各式分类体系中,各类别之间都会有较清晰的边界,使得分类工作较容易完成,但是考虑到本部分各式原因之间交错混杂,界限不清晰,故本部分以主导因素作为划分标准而不是进行孤立归因,这也导致最后的各主导因素中依旧免不了其余因素的影响,为防止误解,特此说明
(一)父源
遗传主导因素
1、年龄
作用机理
基因
精子DNA的新生突变和表观遗传两部分因素导致(尤其是DNA甲基化)
环境因素(主要是解释年轻男性(一般小于20岁)生育质量偏低的问题)
由于这个年龄段男性的生活方式、心智成熟程度等因素对其生殖系统和给女性妊娠过程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关
影响结果
胎儿出现不良出生结局的风险与父亲的年龄呈J型曲线,对于45岁以上的父亲,其后代出现早产、死产、低于胎龄儿、低体重儿的概率要比30岁左右的父亲高10-30%,尽管这也可能包含与父亲年龄相关
老年男性的子代的健康状况也较同龄人较差,其罹患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的概率较同龄人明显偏高,主要包括以自闭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智力偏低为代表的神经认知障碍,以软骨发育不全、亚伯特氏综合征为代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腭裂、手足畸形为代表的出生障碍,另外还包括癌症和某些代谢性疾病等后天形成的疾病
另外,近几年男性年龄因素与其后代对神经精神疾病的易感性也受到较多的关注,其中以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最为突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很早就被认为与父亲的生育年龄太大有关
2、疾病及药物
作用机理
可能的作用机理包括“基因印记的作用”,即来自父亲的与糖尿病发病相关的基因趋向于表达,而来自母亲的基因趋向于抑制
比较确定的作用机理包括受孕前男性对叶酸的摄取量偏低,会使得其精子和子代的表观遗传改变,从而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服用低剂量的叶酸阻滞剂甲氨蝶呤会导致不良的出生结果
影响结果
可能在多发硬化、麦胶性肠病、风湿性关节炎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以及其他如乙型肝炎等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方面父亲与子代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影响能力
3、肥胖
作用机理
超重或肥胖男性的生殖激素水平低于正常男性,其精子DNA会发生损伤加剧、甲基化程度降低,组蛋白修饰改变等一系列变化,这使得受精卵中父源基因异常,胚胎和胎盘的发育随之改变,胎儿的出生结局将受到不良影响(如宫内生长受限、激素水平和代谢改变、早产发生率增加)
影响结果
近期有研究认为,父母肥胖对胎儿的不良出生结局和后天罹患各式疾病的影响几乎是相等的
社会环境主导因素
4、生活方式
作用机理
吸烟
吸烟一方面可以使父亲精子浓度下降、运动力变弱、氧化应激加剧、DNA损伤和甲基化改变
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妊娠母亲吸入的二手烟来影响胎儿,有研究认为二手烟会导致死胎、胎儿体重降低、先天畸形等不良结局
酗酒
可能的作用机理包括印记基因和表观遗传修饰
此外,受孕前男性饮酒会导致精子浓度降低、形态异常、运动能力降低、雌二醇与睾酮的比值增大等
影响结果
机理中已经部分叙述可能导致的不良结局,这里主要想补充生活中抽烟和酗酒往往同时出现,二者叠加的影响远甚于单一因素的影响能力
5、环境暴露因素
作用机理
诸如辐射、高温等物理因素以及烟酒、药物和重金属等化学因素能够改变精子的生物学特征,尤其造成DNA的氧化损伤而导致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改变,并将其遗传给后代
影响结果
使后代出现畸形和罹患某些先天或后天疾病
6、其他
作用机理及影响结果
父亲在母亲受孕前的消极心理状态会增加胎儿不良出生结果的发生率和后天某些疾病的发生率,其后代还可能会有行为和情绪方面的异常,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消极的心理状态使得精子发生了表观遗传改变
妊娠期间,父亲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对母亲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胎儿发育
母亲妊娠时若没有父亲的陪伴会显著增加其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可能与无父亲陪伴的妊娠母亲情绪低落、缺少护理、不良生活习惯增加有关
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胎儿发育,受教育程度低是后代早产的一项风险指标,不同职业父亲的子代出现先天性畸形的概率和种类亦不相同
主要影响了妊娠母亲的生活环境和质量,进而通过影响母亲生理和心理状态来影响胎儿发育
总结
男性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是广泛的、多维度的、非生理专一性的,此外,男性种族、免疫学指标、个体差异等因素也会对胎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 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胎儿期心理卫生的机理
(一)胎教
1、概念地位
胎教是胎儿期心理卫生的基本形式
2、作用机理
正常孕妇在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休息的条件下,从胎龄满6个月后开始对胎儿实施每天定时的声、光、触摸刺激,使胎儿的听觉神经通路、视觉神经通路、触觉神经通路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在大脑细胞间传递,这些通路上细胞得以伸展出更多的突触,以促进它们和周围的锥体细胞建立传递信息的突触联系,由于突触是大脑神经网络丰富的物质基础,使与感觉、运动、思维、记忆等密切相关的大脑神经更丰富,有利于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开发
也有研究认为,胎教主要是通过孕妇的情绪对胎儿产生影响,而不是直接针对胎儿
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胎教的对象既是孕妇也是胎儿
3、胎教实质
在产前对胎儿大脑生长发育的一种来自环境的干预,目的是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心理卫生过程
4、注意点
胎教不是教育,而是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心理卫生过程
二、胎儿期心理卫生的种类
(一)音乐胎教
1、技术地位
音乐胎教是各种胎教方法中的首选措施
2、作用机理
总述
音乐是一种有节奏的空气压力波,音乐胎教是通过音乐对母体内的胎儿施教,对胎儿不断传输优良乐性声波,可以促使其脑神经元的轴突、树突及突触的发育,为优化后天的智力发展及发展音乐天赋奠定基础
心理学视角
音乐能够激起人们无意识超越的幻觉,使孕妇产生恬静的美感和愉悦的的情绪,产生良好心境,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胎儿,从而改善大脑功能水平
生物学视角
人体内有一百多种生理活动具有音乐的旋律,有节奏的音乐可刺激身体内的细胞分子发生一种共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对孕妇的听觉神经器官的刺激会引起大脑细胞的兴奋,改变下丘脑递质的释放,促使母体母体分泌出一些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激素,从而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3、注意点
胎儿特别喜欢大提琴演奏,因为大提琴音域宽广,特别容易与胎儿形成和谐共鸣,还有柔美的小夜曲、摇篮曲、圆舞曲和中外古典音乐,都会使胎儿心境平和,精神愉快,从妊娠16(4个月)周开始,孕妇和胎儿可以听以C调为主的音乐磁带(频率250-500赫兹 强度70分贝左右),每天1-2次,每次5-20分钟
音响过大的音乐会导致细胞的破裂而死亡,有害于胎儿的健康,突发中,低频打击乐的强节奏声音会引起胎儿的惊吓反射,不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其有害性不亚于噪声,甚至强于噪声
(二)抚摸胎教
1、技术方法
妊娠4-5个月后,母亲睡前可以慢慢地沿着腹壁抚摸胎儿或轻轻弹扣、拍打、触压腹壁,刺激胎儿活动,使胎儿做宫内体操,每天5-10分钟
2、作用机理
胎儿的皮肤和皮肤感觉发育的最早,胎儿在母腹中经常受到触觉刺激,抚摸通过皮肤感应传入大脑,促进大脑发育,还可促进胎儿触觉、平衡觉、肢体运动的发育,这样反复训练,可使胎儿建立条件反射,为出生后的协调动作和运动打好基础
(三)言语胎教
1、技术方法
通过聊天和给胎儿讲故事,与胎儿一起欣赏文学作品、画册等,借此可使孕母保持愉快的情绪,也有利于胎儿情绪健康发展,语言讲解要视觉化,将形象和声音同时传递给婴儿
2、作用机理
言语胎教通过胎儿父母与胎儿讲话,给大脑新皮质输入最初的语言印记,促进胎儿听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发育
(四)光照胎教
1、技术方法
妊娠28周以后,当胎儿醒着,母亲可以用电筒贴在腹壁上进行明-暗的照射,每次2-5分钟
2、作用机理
可以训练胎儿的昼夜节律,即夜间睡眠、白天觉醒,促进胎儿视觉系统功能及脑的健康发育
婴儿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婴儿的生理发展及其心理学意义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一)对婴儿大脑功能的新认识
1、婴儿大脑的形态发展
(1)头重
婴儿大脑从胚胎期开始发育,出生时已重达350-400克,是成人脑重25%(而此时的体重仅占成人的5%)
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最快,6个月已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已达800-900克
第二年时增长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第三年脑重已接近成人水平此后发育速度变慢,15岁才达到成人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阶段大脑内部结构发育和成熟的情况,与大脑皮质面积的发展密切相关
(2)头围
刚出生时头围已达34厘米左右(约占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46-47厘米
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小(小于32厘米或3岁后仍小于45厘米。称小头畸形)则其大脑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智力发育易受障碍
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大(超过37厘米,称巨头畸形),则表明婴儿患有脑积水或巨脑畸形,必须尽快检查治疗
两年时达48-49厘米。此后增长速度变慢,10岁时才达52厘米
(3)大脑皮质
胎儿6或7个月时,脑的结构就已具备,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细胞构筑区和层次分化已基本完成,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脑岛已被邻近脑叶覆盖,脑内基本感觉运动通路已髓鞘化(白质除外)
此后,婴儿皮质细胞迅速发展,层次扩展,神经元密度下降且相互分化,突触装置日趋复杂化,到两岁时,脑及其各部位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大脑,白质已基本髓鞘化,与灰质明显分开,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整个皮质广度的变化与髓鞘化程度密切相关
2、婴儿大脑的功能发展
(1)脑电
意义
脑电常作为婴儿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展过程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脑电活动,8个月则呈现出与新生儿向相同的脑电图,脑电活动开始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形成睡眠和觉醒的脑电图
其中同步节律波α波常作为婴儿脑成熟的标志
新生儿在睡眠或向睡眠过渡时表现出6次/秒的节律波群,而这种波被认为是α波的原型,这表明新生儿皮质神经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熟的
研究者在新生儿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其中最成熟的是运动分析器投射的反应(已与成人相似),而视觉投射区的诱发电位则与成人有很大区别(常表现为正负波动,被认为是诱发电位的早成分表现)诱发电位的早晚成分是两种皮质机制
诱发电位的早成分与信息的接受有关
晚成分与信息的加工有关
晚成分(信息加工机制)在新生儿时期还不成熟
这两条通路接受信息的机制从出生时就起作用
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脑电逐渐皮质化,伴随产生皮质下的抑制
5-12个月,外部刺激引起的诱发电位发生变化
视觉诱发电位构型变得复杂化,潜伏期缩短
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逐渐成熟,主要表现为安静觉醒状态下脑电图上的主要节律的频率有较大提高(达到7-8次/秒)脑电图的性质也复杂化、前中央部位出现高振幅慢波,觉醒状态下脑电图个体变异开始增大
(2)皮质中枢
总述
婴儿大脑是按照其基因结构的顺序来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刚出生时大脑两半球及其皮质尚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还处于弥漫状态,而只要触动新生儿任何身体部位,就会引起其头、手的乱动
此后,在婴儿脑的发展过程中速度最快的区域是脑干,脑干中的中脑等具有控制性的先天反射和呼吸、消化、排泄等主要生物机能的作用,随着皮质的发展,婴儿的反射动作将越来越少,高级智力活动进一步发展
(3)大脑单侧化
定义
婴儿大脑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功能上也存在着差异,大脑单侧化的过程就是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相关内容
有人认为大脑单侧化是个渐进性的发展过程
如左脑对于语言系统的逐步控制这一过程
也有人认为大脑的单侧化进程是恒定不变的,从出生起,左右球就分别控制着不同功能
一种更加折中和反映事实的观点是,两种观点均反应了部分事实,事实上,新生儿阶段就可以观测到某种大脑单侧化倾向,但是这种倾向只能反映两半球在功能上存在着量的差异,而非质的区别,之后随着婴儿大脑的逐步成熟,这种单侧化倾向逐渐发展,并最终导致两半球在功能上出现质的更大差异
3、后天环境影响与婴儿脑的发展
总体发展变化
早期观点
婴儿脑的生长是一个恒定过程,当其生长到某一特定水平后就不会再有变化,脑的生长决定了行为变化
现有观点
婴儿大脑发展再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制约,婴儿后天受到的对其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刺激影响对其大脑相应区域的生长,婴儿大脑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
(1)婴儿脑的可塑性
生命早期,大脑的发展并不单纯是成熟程序的展开,而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两者结合的产物
婴儿脑的大小和功能都其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在突触形成处于高峰的时期,婴儿大脑所受到的恰如其分的刺激对这一过程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
大量动物和人类婴儿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验剥夺将会导致中枢神经发展停滞甚至是萎缩,并构成永久性伤害
早期营养不良(如胎儿期营养不足)也会对婴儿脑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使脑发育不正常
(2)婴儿脑的修复性
在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一般来说,脑损伤是难以弥补的,其原因之一就是脑细胞的生长不同于身体其他细胞的生长,一旦完成就不会再增殖
但是婴儿大脑可以通过某种类似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一侧半球受损后,另一侧半球可能会产生替代性的功能
5岁以前大脑任何一侧半球的损伤都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语言功能丧失
(二)婴儿生理发展过程及正常值
1、体重
刚出生时,足月男婴体重为3.3-3.4千克,足月女婴体重为3.2-3.3千克
正常喂养情况下,到5个月时,婴儿体重增加一倍(7千克),12个月(首岁)时增加两倍(10.5千克)30个月时(2.5岁)达到出生时体重的四倍(13-14千克)
2、身高
刚出生时,足月新生儿身高约为50厘米,其中男婴比女婴略高,头胎比二三胎略矮
婴儿身高没有体重增加的快,一般来说,第一年内增长25厘米(75厘米),第二年增长10厘米(85厘米)左右
研究发现,新生儿身高和成年之后身高没有密切关系
3、上部量、下部量
自婴儿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为上量部,由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的长度为下量部
上下量部的比值
出生时
男
1.64
1岁时
男
1.45
2岁时
男
1.34
女
1.32
女
1.40
女
1.62
4、胸围
意义
反映了婴儿身体形态与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
婴儿刚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到18个月才超过头围,其后胸围逐渐较大
5、牙齿
根据牙齿的位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
切牙(门齿)
犬牙(尖齿)
乳磨牙(臼齿)
婴儿乳牙在出生后6-9个月开始生长
6、骨骼
婴儿骨骼发育很有规律。我们常用X光拍片检查婴儿腕骨骨化中心,以了解其骨骼发育状况
将婴儿实际出现的骨化中心与正常标准相比,可得其骨龄,这也有助于内分泌和其他一些疾病的诊断
一般来说,12个月时婴儿腕骨已发育出头状骨和钩状骨,36个月长出三角骨,13岁时,腕骨骨化才能全部完成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的发生和新生儿动作研究
婴儿动作最早发生在新生儿期,其最初的无条件反射便是“最早产生的第一批动作”
虽然其实更严谨的说,胎动才是“第一批”
2个月胎儿,便会使用头、臀部旋转,使身体弯曲,从而离开刺激(最早胎动)
3个月胎儿已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和其他类似吮吸反射及抓握反射的活动
胎儿5个月之后逐渐获得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颈强直反射等对其生命有重要作用和价值的本能动作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婴儿软弱无力,其动作能力仅限于一些先天的反射活动,但是今年来的一部分研究发现
婴儿早期共存在73种无条件反射,新生儿阶段的反射就有40多种,常见的有20多种,而不限于我们常说的6或7种
新生儿还具有躲避外来物、够取物体和同步模仿与反应等动作能力,新生儿对迎面而来的物体有明显的躲避行为,如缩头、后仰、眨眼等,这已被反复证实
但是新生儿的够物行为到底是视觉诱发还是视觉指导,目前仍存在激烈的争论
关于新生儿对成人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同步模仿问题,目前还只观察到一些事实,对于模仿是否为天生的事实,模块间匹配理论和联结序列假说有不同的解释
(二)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进程
1、行走动作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扶两手走
10.1(月)
独走几步
15.6(月)
独走自如
16.9(月)
《从初生到六岁儿童智能发展规律的探讨》
扶两手走
9.8(月)
扶一手走
11.8(月)
独走几步
13.7(月)
2、手的动作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能松手
7.5(月)
双手端
21.6(月)
用勺好
29.3(月)
《心理学报》
积木倒手
6.4(月)
双手端
17.1(月)
一手端
27.0(月)
三、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概述
预先成熟与可能成熟之争
预先成熟:动作对于心理发展存在着助长作用
可能成熟:动作对于心理发展存在着诱导作用
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对于动作和婴儿心理发展的关系,应进行动态的、细致的、发展性的分析,不能简单的、静态的一言蔽之。也就是说,从心理的起源与发展来看,动作对于个体早期心理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的关系
发生认识论视角
认识并不源于个体与生俱来的简单感知觉,而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只能是动作
主体要认识客观外界就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施加动作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改变
通过与物质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取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主体可以获得社会经验,认识人的主观世界
对感知运动智力发展的刨析
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4.5个月至9到10个月)
婴儿开始对自己动作所导致的结果感兴趣,并会为自己感兴趣的结果重现而重复相应动作,表明个体行为的“手段”和“目的”开始分化,感知运动智力初见端倪
在范型之间、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协调阶段(9或10个月至11或12个月)
动作作为个体实现目的之手段的功用性进一步明确,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已有动作范式开始可以组合起来以达到新的目的
婴儿通过偶然的尝试发现新的动作方式(11或12个月至18个月)
在实施动作过程中获得对客观外界的最初认识
在个体思维、智力的发生过程中,动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动作在个体心理内化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心理发展初期,外显动作是婴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工具,向客体施加动作,并根据动作的结果进一步调整动作方式是婴儿认识客体的基本途径
随着婴儿与客观外界进行有效交往的动作不断丰富、复杂、熟练化,到18-24个月,婴儿开始具有表征能力,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动作及客观事物进行内部表征,开始了心理的内化过程
此时,婴儿可以通过在头脑中组合动作范式构型来达成目的的新动作,而不需要外显的试误动作
尽管此时婴儿在解决问题时无须完全依赖外显的试误动作,但是动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因素
一方面是由于婴儿内部心理活动得以进行的工具是动作性再现表象,即婴儿通过动作来组织、再现外界事物的特征和过去经验
另一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面临新的问题时,婴儿仍需要求助于外显动作,通过与客体直接的相互作用来解决问题、拓展认识
动作是个体心理不断内化的基础,并为个体内化的心理活动提供丰富素材,使得个体的内化过程得以持续进行
动作和主体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动作是个体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动作对于大脑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动作不断练习、丰富、提高,可以促进大脑在结构上的完善从而为个体早期心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动作使个体对外部世界各种刺激及其变化更加警觉,并使感知觉精确化
(3)动作使得婴儿的认知结构不断改组和重建,动作既可以促使个体认知结构的内涵不断充实,还可以通过提供新经验来引起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的环境刺激间的冲突、不协调,为打破原有认知结构并促使其向新结构转换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4)动作改变着个体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使个体从被动接受环境信息变为主动获取各种经验,这既促进了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社会交往特点,进而对个体的情绪、社会知觉、自我意识等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节 婴儿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零)前导语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婴儿认知发展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一)视觉的产生与发展
1、视觉的发生
最早发生期
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婴儿期表现
此时的新生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基本视觉过程,视敏度达20/200-20/400。并具备了颜色知觉。
2、立体觉的发生
最早发生期
目前尚无定论
婴儿期表现
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具有立体觉(相较多数研究者结论)
3.5个月的婴儿已有明显的立体觉(福克斯和艾斯利研究结论)
也并不能说3.5个月以前的婴儿就生活在一个平面的、没有深度的世界里(沃克结论)
3、颜色视觉的发展
最早发生期
尚无定论
婴儿期表现
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就已经发生的很好
4个月时已表现出对于某种颜色的偏爱,且已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
且此时的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二)听觉的发生发展
1、听觉的发生
最早发生期
听神经从胎龄6周开始逐渐发育。24周耳蜗形态和听神经的分化基本完成,15-20周胎儿开始具有知觉,25周几乎与成人相等,28周时则对音响刺激已具有充分的反应能力
婴儿期表现
在出生后的24个小时内,就具有听觉
2、听敏度的发展
最早发生期
尚未定论
婴儿期表现
1个月婴儿已经能够辨别200赫兹与500赫兹纯音的差别
5-8个月婴儿在1000-3000赫兹范围内能察觉出声振2%的变化(成人是1%)
在4000-8000赫兹范围内的差别阈限与成人水平相同
3、试听协调能力的发展
最早发生期
尚无定论
婴儿期表现
刚出生的婴儿就具有最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
3-6个月婴儿的视听协调能力已发展到能使他判别信息是否一致的水平
另有研究表明,6个月以前婴儿已能辨别音乐中旋律、音色、音高、调性以及转化模式的不同,并初步具有了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
(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生发展
1、味觉的发生发展
最早发生期
味觉感受器在3个月时开始发育,15周时已初步成熟且能发挥作用,4个月胎儿已能感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
婴儿期表现
新生儿的味觉已经发展的足够好了,味觉在其防御机制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新生儿已明显“偏爱”甜食,且对甜、酸、苦和白开水的面部表情已明显不同
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时期最发达,之后逐渐衰退,这与味觉在人类种系演化进程的趋势是一致的
2、嗅觉的发生发展
最早发生期
7-8个月的胎儿已具有相当成熟的嗅觉感受器,且具有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已经能大致区别几种不同的气味
婴儿期表现
新生儿已经能对各种气味做出相应的典型反应,如“喜好”好闻的气味等,还能由嗅觉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并有初步的空间定位能力
3、触觉的发生发展
最早发生期
胎儿在第49天就已经具备初步的触觉反应,2个月时能对细而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
婴儿期表现
新生儿已能凭口腔触觉辨别软硬不同的乳头,4个月时则能同时辨别不同形状和软硬程度的乳头
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在婴儿刚出生时便可表现出来,但至于幼小婴儿是否能够够物,目前仍存在激烈讨论
但四个月大的婴儿具有成熟的够物行为,视触协调能力已发展起来
(四)空间知觉的发生发展
1、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
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就具有基本的听觉定向能力,并成为婴儿早期空间定向的主导形式
2、距离知觉的发生发展
新生儿已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反应,并具备原始的深度知觉,2-3个月时已具有对来物的保护性闭眼反应。近年来,视崖装置被大量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恐惧感。并引发了关于恐惧感产生和发展机制的激烈争论
(五)物体知觉的发生发展
1、形状知觉的发生发展
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剧烈争论和发展变化之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而且事实上可能比这还要早
2、大小知觉的发生发展
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两难困境”之中。目前可以肯定的结论是,4个月以前婴儿就已经具有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二、注意的发生发展
(一)注意的发生
婴儿一出生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际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是无意识注意的最初形态,新生儿已具备注意的选择性,并具备对外界环境进行扫视的能力
(二)注意的发展
总述
婴儿期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具体发展表现
1-3个月婴儿
明显偏向曲线、不规则图形,对称的、集中的或复杂的刺激物,以及所有轮廓密度大的图形
这些证据支持轮廓密度理论和图形视觉理论
3-6个月婴儿
视觉注意能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平均注意时间缩短,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而且更加偏爱复杂和有意义的视觉对象,可看见和可操作性的物体更能引起他们特别持久的注意和兴趣
事实上融入了对事物的理解,物体的功用和事物本身建立联系
6个月以后婴儿
睡眠时间缩短,白天经常处在警觉和兴奋状态,这时注意不再只像之前那样只表现在视觉等方面,而是以更广泛和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在吮吸、抓握、够物、操作和运用等日常感知活动中,这时的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意识经验的支配,受当前事物或人在婴儿的社会认知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婴儿所知道的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支配和影响
基本上是对第二部分的发展,说明事物和具体功用间越来越能建立联系
共同注意相关(9个月-1岁)
定义
共同注意是指在三方的互动中,一个人和他人建立眼神接触,跟随或指示他人注意同一个物体或事件,两个人指向同一物体和事件的共享注意的过程
难点
共同注意是一种较复杂的社会认知能力,它的发生包含一系列分化与协调的过程,婴儿既要注意他人,又要关注目标物,还要将空间上完全分离的他人与目标联系起来,利用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将注意力指向第三个物体,这就需要婴儿对注意力进行分配和协调,因此,在一岁之前,婴儿的共同注意水平较低
具体发展情况
9个月-1岁
婴儿的共同注意有了很显著的变化,但整体水平较低
1岁以后
婴儿共同注意发展水平逐渐提高
共同注意与婴儿社会性发展有关,所以比较重要
言语与注意(1岁以后)
总述
言语的产生与发展使婴儿的注意又增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广阔的领域,使其注意活动进入了更高层次——第二信号系统
具体发展表现
当成人说出某个物体的名字时,婴儿便选择性的注意那个物体,而不管其物理性质如何、是不是新异刺激、是否能满足个体的需要
也就是说,物体的第二信号系统开始制约、影响着婴儿的注意活动
三、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一)记忆的发生发展
1、记忆的发生
最早发生期
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节省等判别指标的研究显示:婴儿最早在生后几小时内产生了记忆
近些年胎儿研究工作者发现,人类个体在胎儿末期(妊娠后8个月)就已有了听觉记忆,出生后有再认表现,对其他动物的比较心理学研究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综上,一种折中的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的记忆发生时间在胎儿末期,而不是在出生后不久
2、记忆的发展
帕波塞克的研究(以经典条件反射作为研究手段)
诺韦-科利尔及其同事(以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式进行研究)
证实
(1)新生儿末期已具备特定的长时记忆能力
(2)3个月婴儿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记忆能保持达4周之久
12个月以后,婴儿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为他们带来了很多重要的变化,如符号表征能力的产生、再现和模仿能力的迅速发展、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等
符号表征能力的出现使得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
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则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及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二)学习的发生发展
0、前导内容
婴儿学习的定义
婴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或由此引起的个体倾向与能力变化的过程
学习的三层次
(1)习惯化
习惯化是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的减少现象,与适应与熟识截然不同,是婴儿早期重要的学习形式,也是记忆发生的重要标志
(2)经典或工具性条件反射
(3)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等各种复杂类型的学习
这一分类反应了婴儿学习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较好的揭示了学习的实质
1、学习的发生
人类胎儿在妊娠末期已可接受言语、乐音等外界刺激并获得经验,且该经验能保持到出生后并对其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这表明人类个体在胎儿期已能进行颇有成效的学习,学习活动最早发生的时间是在胎儿末期
2、学习的发展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最根本特点就是明显地倾向于认识环境中某些特定的联系,婴儿最初几周内的学习活动明显地受到这种具有种系特点的倾向性制约
婴儿具有明显的表情/神态模仿能力(微笑、撅嘴、吐舌头)(2天-2、3周新生儿)
3个月时,婴儿已能顺利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学习范围和种类越来越广泛,学习技能越来越多样,并且能对社会性刺激和非社会性刺激进行记忆和学习
3个月婴儿已能顺利进行操作性行为反射的学习,而且经过复习可保持4个月之久
此后,婴儿的信息编码能力迅速发展起来,这使得婴儿能够更快、更有效地从外界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更有成效的学习
6个月以后婴儿的学习能力又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
再认能力继续加强(长时记忆能力继续发展)
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学习有长足进步(出现了“认生”现象)
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分类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婴儿的学习更加接近概念学习
10-12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进行基本的数概念学习
同时能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高级的分类
四、思维的发生发展
(零)前导概述
思维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有许多方面和多种形式,从其活动本身来看,人的思维有概念形成、理解和问题解决等重要形式,而概念形成和理解往往带有问题解决的性质
因此可以说,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一般形式
其中,通过对思维目的性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冲击和发展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并使得其理论的绝对权威性遭到挑战
(一)思维的发生
皮亚杰观点
在婴儿认知的前三个阶段(0到9/10个月)内不存在真正的问题解决行为
不过后来他自己也质疑这个观点
后期研究发现
协调行为
新生儿期或稍后便表现出来
有目的性的行为
最早在5个月前就产生了
巴特沃斯和霍普金斯发现,婴儿胳膊运动中的32%的行为不仅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还运用式启发策略,具有问题解决的性质
帕博塞克和伯恩斯坦关于婴儿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以及其他人的大量研究证实,3个月的婴儿就已具备了比较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思维的发展
皮亚杰观点
9-12个月的婴儿的问题解决行为还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手段与目的间的协调
12-24个月的婴儿能够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计划性
对于婴儿“计划性”的质疑
(1)皮亚杰未能观察到一个不经试误就把问题解决的事例
(2)皮亚杰常把速度和成功次数作为判断婴儿问题解决行为计划性的指标,但此二者和计划性之间无必然联系
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材料种类和材料熟悉性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成功可能
后期研究发现
威拉茨和布伦纳(够物行为研究)
7-8个月婴儿能根据不同情况的任务而调整自己的够物行为
9个月的婴儿在用支持物够物时已很少犯“A、B错误”
对于婴儿计划性的研究
缺乏计划性派
12个月婴儿还不能事先计划好问题解决行为,缺乏计划性
计划性提前派
12个月婴儿为了某一目的至少已能计划好两部以上的动作
Diamond、庞丽娟等
婴儿并不是只具备简单的感知运动反射,其知觉整合、表征及关于客观事物的关系方面的内隐知识方面均迅速发展
启发式搜索策略的问题解决行为在婴儿早期(至少是在3个以前)就已产生并贯穿整个婴儿期
6个月时,婴儿已能进行模仿,12个月以前已能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并获得了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婴儿的表征能力在很早的时候(12个月以前)就已产生,推翻了皮亚杰“表象是感知运动阶段的最终成就”的结论
Meltzoff等
对于婴儿模仿的研究
Mandler
关于再现记忆的研究
Hodd和Hatts等
关于客体永久性的研究
第三节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零)前导概述
1、语言发展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语言在婴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对日后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获得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英文“infant”一词意思正为“不能说话”
2、语言研究的历程
50年代以前,人们对婴儿语言研究较少
50年代以后,随着心理语言学的产生,人们才逐渐从语言获得的角度来研究婴儿语言的发生发展
(一)言语与语言
1、语言是以词为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而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它具有社会性和生成性等其他符号系统所没有的特征
2、言语——“实际的话语”,实际上就是语言的传递过程,包括听、读(感觉和理解的过程)、说、写(表达过程)
3、语言只有通过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其作为交流工具的职能,成为“活的语言”
4、语言过程(构成)
言语感知
言语理解
言语表达
婴儿言语发展,主要就是指这三个方面能力的发展过程,其中,言语感知是言语活动的首要环节
(二)婴儿言语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
0、前置导言
言语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发展语言心理学中最复杂的课题之一
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
认知(尤其是思维)与言语的关系
1、强化说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
基本观点
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斯金纳特别强调“强化依从”在婴儿语言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评价
乔姆斯基
认为婴儿不可能通过强化而最终获得语言
后继研究者
强化说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释清楚某些低级语言的发生过程,如最初的语音和单个单词等
2、转换生成说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基本观点
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的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
每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变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评价
后继研究者
认为其语言获得装置只是一种假设,尚未也很难获得证实
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低估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略语言的社会性,有唯心主义倾向
乔姆斯基的后继补充
背景
70年代“人工野孩”吉妮的个案研究公布后
内容
作为语言获得基础的这种先天机制,后天必须及时地暴露于语言的刺激下而被激活,否则就会失败
3、模仿说
代表人物:奥尔波特、哈里斯和哈塞默、班杜拉、怀特赫斯特
基本观点
奥尔波特
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
班杜拉
婴儿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语言模式的观察学习(模仿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哈里斯和哈塞默
对模仿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婴儿言语活动中有模仿成分
怀特赫斯特的发展
“选择性模仿”,认为婴儿对成人的模仿是有有所创造、有所选择的
评价
后继研究者
在婴儿获得言语的过程中有各类型的模仿在起作用,而不仅仅是直接模仿(观察模仿)或选择性模仿单独作用所能承载的
对模仿类型的总结
即时的、完全的临摹
即时的、不完全的临摹
最早期起作用的模仿
延迟模仿(有变形或创造性因素)
随后用于代替前两者的模仿
两岁前的主要模仿方式
选择性模仿(可以按照语言范型的结构、功能在新情景中表述新的内容)
2岁以后逐渐取代前三者
4、认知学说
代表人物:皮亚杰
基本观点
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认知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动作的发展与协调导致逻辑的产生,从而导致语言的产生
语言并非逻辑的根源,语言乃是由逻辑所构成的
5、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无主要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强调内部经验和环境输入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强调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
一个有语言天赋的儿童会观察并参与到与他人的社会交流中,从这些经验中,儿童建立了一个将语言的形式、内容与社会意义联系在一起的交流体系
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应该将与他人交流的先天能力与丰富的语言、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帮助婴儿去发现语言的功能和规则
争论焦点
儿童先天才能的争论
乔姆斯基派
尽管儿童首先要弄懂语言,但他们会详细地阐述并重新提炼那些假设,语言是以接收到的输入结构为基础的
其余学者
儿童将普遍认知的强大的分析工具应用到语言中,而不是将那些被特别调和的工具应用到语言中来理解复杂的语言环境
评价
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表达能力来自交流的经验
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语言技能的应用和其他方面显示出很大不同的儿童
但是对智力发育迟缓的儿童的研究表明,他们的语用技能落后于其他方面的语言成绩
总的来说,应动态、发展的考察婴儿言语发生的过程,而不是静止、一般地来概括什么是决定性因素,这样会流于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语言发生的过程,实质上应该看作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的活动过程,在系统发生的初期,即时性模仿和强化依随可能相对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在系统发生的中、晚期,选择性模仿和婴儿自发的言语实践活动则可能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所独有的符号表征能力、适宜的发声器官及其活动则是言语系统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前语言的发展
(零)总述
婴儿掌握语言前有一个较长的准备阶段,也就是前语言期
一般来说,时间段为从婴儿出生到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产生前的这一时期(0-12(9)个月)
前语言行为
咿呀学语、非语言性姿态交流
(一)语言知觉的前语言发展
语言的知觉能力,为后续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属于输入端和理解端的研讨范畴
代表性研究资料
总述
婴儿在最初的几周内就已经听完了人类语言所拥有的绝大多数的语音差异
西方研究资料
出生后一周内
区分人声和其他声音,而且这种区分是类别型的
3-4个月的婴儿
能对辅音进行范畴性知觉,区别清浊辅音的不同
10-12个月
婴儿区分、辨别各种语音的基本能力已基本成熟,能够辨别出母语中的各种因素,并且认识到这些因素所代表的意义
我国研究资料
辨音水平(0-4个月)
辨调水平(4-10个月)
辨义水平(10-18个月)
后继研究者研究成果
1、妊娠中、后期(出生前5-8个月)
胎儿已具有初步的听觉反应和原始的听觉记忆能力,能大致区分出乐声、噪音和语音,并表现出对母语语音的偏爱,个别胎儿还表现出对语音的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
2、新生儿期(0-1个月)
此时婴儿已经能对声音进行空间定位,并能根据声音的物理特征来辨别各种声音的细微差别,表现出对语音(尤其是母亲)声音的明显偏爱
有研究发现,刚出生1-2天的新生儿对成人的言语就有明显的“同步反应”
3、发音游戏期(2个月至3/4个月)
此时开始理解言语活动中的某些交往信息,能和成人进行互相模仿式的“发音游戏”,能够辨别、区分并模仿成人语音,并能辨别清辅音和浊辅音,获得了语音范畴性知觉能力
4、语音修正期(5个月-8/9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辨别言语的节奏和语调特征,并开始根据其周围语音环境改造、修正自己的语音体系,那些母语中没有的声音在这一阶段逐渐丢失
5、学话萌芽期(9-12个月)
这时婴儿已能辨别母语中的各种音素,能把听到的语音转换为音素并认识到这些语音所代表的意义,这使他们能够经常地、系统地模仿和学习语音,为语言的发生做好准备
(二)语音的前语言发展
语言的发声基础,属于输出端的研讨范畴
吴天敏和许政媛(1979)将婴儿语言前期的语音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E.卡普兰和G.卡普兰(1971)的四阶段划分法
哭叫(0-1个月)
叽叽咕咕(1个月-5/6个月)
咿呀学语(6-10个月)
标准化语言(11-18个月)
朱曼殊和张仁俊(1987)三阶段论(个案追踪研究)
单音节阶段(0-4个月)
多音节阶段(4-10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11-12个月)
周兢(1994)(纵向追踪和横向补充)
单音节发音阶段(0-4个月)
音节发音阶段(4-10个月)
前语词发声阶段(10-18个月)
国外部分研究者
反射性发声(0-2个月)
非重叠学语(2.25-4.5个月)
咿咿作声(2-5个月)
玩弄语言(4个-7.5个月)
重叠牙牙学语(6-7.5个月)
(三)前语言交流的发展
属于在语言功用端和反馈端的前置发育基础
0、总述
定义
在能使用语言交流前以特定的声音和姿态进行信息交流,这就是前语言交流
基本特征
目的性
指代性
约定性
注意点
在语言功能初步具备后的一段时间,前语言仍在某些场合发挥着语言替代物的作用
1、前语言交流的目的性
贝茨及其同事发现
婴儿9个月时就能有目的的进行交流,其标志是两类
原始祈使
交错注视
更正交流失败信息
工具性姿态的仪式化
这种仪式化原本是工具性行为的姿态失去原有功能,只作为该行为的符号而参与交流
原始陈述
呈示
给予
2、前语言交流的指代性
指示
前语言交流指代性的典型外在表现,在前语言交流过程中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
指示的起源问题
婴儿9周后就出现类似指示动作的姿态,这说明人类生来具有产生指示动作的某种”生物准备性“
指示动作的出现标志着随后语言能力的大发展,二者有一定正相关
3、前语言交流的约定性
发展脉络
一些研究者认为,9个月时出现的工具性行为的仪式化现象,实质上是婴儿语言交流约定性的最原始的开端
婴儿主要是通过模仿和仪式化这两个途径来学习、掌握语言系统中的约定性指代关系的
发展时点
出生后头半年里,婴儿就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逐渐实现其交流行为的仪式化过程
9个月时,婴儿能真正通过模仿来学习、掌握各种约定性
三、语言的发生
(零)言语发生标志
西方标准
婴儿说出第一个与某一事物有特定指代关系的母语的词,就标志着言语的发生,时间在出生后9-11个月
我国标准
婴儿说出具有概括性意义的词,才是言语发生的标志,时间是11-13个月
综合多种材料,我们认为婴儿言语的发生时间是10-14个月
(一)第一批词的产生及生态学分析
第一批词产生时间
婴儿最早可以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最晚则在出生后16个月
第一批词的生态学特点
很强的场景约定性(他们只能用于指代很有限的特定场景下发生或出现的某一特定事物,还不具备概括性意义,只具备原始的指代性、对应式的象征性和一定的交流意义)
就好像是某一特定场合下特定事物的伴随物一样
不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婴儿说出的第一批词中,有一些已经具备了概括性意义(表明语言发生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一发现推翻了第一批词不具有概括意义这一论断,并将严格意义上的词语发生时间推进到出生后10个月
(二)词语的获得与运用
婴儿词语的获得和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
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性,并获得初步的概括意义
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功能的词语
可以看到,词语的去场合性是婴儿真正掌握词语获得概念的重要途经,具体表现为原本只用于特定场合、特定事物的词语现在迁移、运用到与此事物有关的不同场合
后续研究
原型理论(Nelson,1983,1895;Barrett,1983,1986)
主要解释了“外延缩小”“外延扩大”“匹配错误”等婴儿获得词语过程中所特有的现象
同时也得到了实验研究和实际观察结果的有力支持和证明
四、言语的发展
(零)总述
婴儿词汇掌握数
10-15个月
平均每个月掌握1-3个新词
这样到15个月就能说出一批词了(5-15个)
15-19个月
这四个月掌握词汇速度迅速加快(月均9-10词)
到19个月约能掌握50个词
19-21个月
词汇爆炸现象,月均掌握25个词
到21月已经能掌握近百词(100左右)
之后两个月,婴儿说出第一批有一定声调的双语词,从而结束了单词句阶段,进入词的联合和语法生成时期
(一)双词句的生成及其机制
双词句特点
表达意思更明确,已经具备语句的主要成分
但是仍然简略、断续、不完整
例句
那书、嘿、皮球、更多牛奶、要抱抱、坏xx等
生成规则
中轴开放式
即以常用词为中轴,在其前或其后联结一个关于事物、动作和属性特征的词,组成主词句
范畴对应式联结
由来自两个不同范畴(种类和性质不同)却有内在实际意义或特定关系的词语联结,从而组成电报句
(二)语法的获得
关键期
20-30个月
基本成熟期
36个月(三岁)
此时婴儿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谈话能力了
基本特点
过度规则化和规则扩大化现象
这与婴儿的自我中心思维的绝对性有关
获得语法的内在机制
乔姆斯基的生成转化说
麦克温尼的类推生产法等等
第四节 婴儿的气质
零、前导综述
气质概念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观察到的婴儿个人特点
体现时间
通过记录分析婴儿哭声,发现新生儿的气质在出生后的两天就已经显现出来
研究意义
气质在婴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了解和预测婴儿个性发展和社会相互作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气质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传统的四类型说
1、多血质
特点:感受性较弱,反应性、兴奋性、平衡性很强,可塑性大,外倾,爱交际;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
2、胆汁质
特点: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和主动性很强、兴奋性比抑制占优势,刻板,外倾,情绪兴奋性强;灵活性差,反应速度快
3、黏液质
特点:感受性很弱,反应性很弱、主动性很弱、不灵活、内倾;灵活性差、情绪兴奋性弱
4、抑郁质
特点:感受性很强,反应性和主动性弱;刻板,内倾;兴奋性强;情绪抑郁,反应速度缓慢,不灵活
(二)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普洛夫观点
高级神经活动是三种基本特性的不同结合,可以形成四种神经活动类型
强型
平衡型
灵活型(多血质)
不灵活型(黏液质)
不平衡型(胆汁质)
弱型(抑郁质)
(三)托马斯和切斯的三类型说
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气质理论
较为深入细致的揭示了气质类型和特点,且更贴近实际
1、容易型
大多数婴儿属于这一类,约占托马斯、切斯全体研究对象的40%
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
一般有愉悦的情绪,爱玩,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
由于他们生活规律,情绪愉悦且对成人的抚养活动给予大量积极反馈(强化),因而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2、困难型
这类婴儿人数较少,约占10%
这类婴儿时常大哭大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机能活动方面缺乏规律性,对新事物、新食物、新环境接受很慢
情绪总是不好,也不愉快,安抚困难,这使得他们的家长难以获得正面反馈(强化)
这种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麻烦,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
3、迟缓型
这类婴儿约占15%
他们生活水平很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总是消极,而且不甚愉快,但也不像困难型婴儿那样总是大哭大闹,而是常常安静的退缩,情绪低落
他们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环境和事物变化适应较慢,但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他们对新事物也会慢慢发生兴趣,在新情景中能逐渐地活跃起来,这类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的不同而分化
4、中间型(过渡交叉型)
约占婴儿总数的35%
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不能被简单划归上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
(四)布雷泽尔顿的三类型说
1、活泼型
出生表现
连哭带闹
基本特点
睡醒就哭,哭完就睡,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界限,每次喂奶对母亲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2、安静型
出生表现
安安静静,不哭不闹
基本特点
反应一般比较小,安静,不喜欢哭闹,即使是打针也是一样
3、一般型
出生表现
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基本特点
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不是很能闹腾,也不是很安静
(五)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1、情绪性婴儿
基本特点
他们更可能对细微的厌恶性刺激做出反应并不易被安抚下来,他们的恐惧水平和愤怒水平存在负相关
恐惧态婴儿
伴随一般唤起水平或悲伤水平
愤怒态婴儿
伴随较少恐惧和悲伤
2、活动性婴儿
基本特点
乐于探索外在世界并做出一些大肌肉动作,乐于并经常从事一些运动性游戏,有些活动性婴儿会显得很霸道,另一部分婴儿则经常从事一些有益而有刺激性、启发性但不带攻击性的活动
巴斯认为,活动性婴儿在儿童期表现为坐不住、爱活动,到青年期则表现出精力充沛、活动能力强、有事业心、竞争心强等等
3、社交性婴儿
基本特点
这类婴儿乐于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独处,在社会交往中反应积极,追求家庭成员和不相关人员的接纳上同样积极,但是这种强烈的社交需求经常受到挫折和伤害,有时甚至被当作神经过敏而遭到拒绝
4、冲动性婴儿
基本特点
在各类场合或活动中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消失都很快,这类婴儿的活动、情绪都不稳定而多变化,冲动性强
(六)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背景
卡特经过长期追踪研究后发现,在婴儿期气质中只有抑制-非抑制才有可能是划分婴儿气质真正的、实质性的内容,才有可能是划分婴儿气质类型的可靠标准
气质特点
抑制
拘束克制、谨慎小心且温和谦让
非抑制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精力旺盛
(七)后续相关研究
气质结构
外倾性
消极情绪
控制力
三因素高度相关
二、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婴儿气质发展的稳定性
前后气质类型和相关系数研究(父母报告法)
3-6个月(0.23)
6-9个月(0.59)
9-12个月(0.69)
近些年的一些研究
比上述研究所得的相关系数偏低
综合来看,婴儿气质有较大的稳定性
(二)婴儿气质发展的可变性
卡特的相关研究(100名被试、4年追踪)
总结论
非抑制性胎儿
4年内很少发生变化
抑制性胎儿
有一半减少了抑制性
其中,早期测量心率慢而变化的抑制型胎儿更容易改变抑制性
其余结论
30个月属于极端抑制型的胎儿,由于后天的家庭教养和社会环境影响,到5岁时转变为一个非抑制型男孩
卡特在此个案中非常强调社会环境和后天教养的影响
普法伊费尔
结论
学步期保持抑制、非抑制性行为的情况较少,而改变则更加常见
目前的多数研究都有力的证明了气质是可变的,至于这种变化的实质和内在机理是什么,目前尚无定论,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气质对早期教养和发展的意义
气质对生理发展的影响
婴儿的身高、体重和气质显著相关,容易性及混合型气质的胎儿体重显著高于困难型和缓慢型气质的婴儿——婴儿的气质和母亲的喂养习惯间也存在相关关系
气质对儿童认知发展、情绪控制和行为调节等方面的发展均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
易怒性
可以有效预测男性行为问题
勇气
可以有效预测女性行为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和过于活跃
儿童学习情况不好
高度活跃
善于交往也容易卷入冲突
情绪敏感、容易激动
容易打人、抢玩具
害羞内向
喜欢采取阻碍交往的手段
内向、高焦虑
做错事后会很自卑
易怒、冲动
更可能有冲动和反社会行为
气质对早期教养的影响
根本机理
不同气质的儿童对于早期教养的适应性和要求不尽相同
具体影响
容易型
对各种教养方式都较容易适应,但是这种容易适应性也会导致一些行为问题的发生
这些婴儿早年容易接受并适应父母的期望和管教标准,并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而当父母的标准和其所进入的新环境(如幼儿园)之间存在明显的规则差异时,就容易出现各式行为问题
困难型
该型婴儿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处理问题
为了使得家庭关系得以维系下去,父母必须着手处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结局
如果父母没有耐心,经常性的斥责、惩罚孩子,那么这些孩子就更容易出现烦躁抵触、易怒和消沉
如果父母能饱含爱心且热情耐心,并能全面考虑它们的气质特点因材施教,孩子才能健康、良好的适应、发展
迟缓型
关键在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顺其自然
如果给予过分的压力,则只会激发他们的本能倾向——回避
不过他们也确实需要鼓励和机会去尝试新环境,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一过程中的热情帮助和具体指导
结论
根据婴儿气质随年龄变化的具体客观现实,说明环境并非总是支持某种气质类型
托马斯和切斯提出了拟合优度模型——婴儿气质与相对应的教养模式契合的越好,则婴儿可预期的发展越好,反之则越差
第五节 婴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
一、最初的情绪反应
各种情绪出现时间
出生后即有
各种情绪的基本特点
初步分化
遗传性因素起主导作用
最早的情绪种类
惊奇
厌恶
伤心
最初的微笑
最早微笑是自发性的,与中枢神经系统皮质下的神经冲动自发发放有关,与脑干或边缘系统的兴奋状态变化有直接关系,因此,它通常发生在婴儿的睡眠或困倦时,并且是突然出现的、低强度的,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
又称内源性的笑
3周左右,在婴儿清醒时,轻轻地抚摸其面颊、腹部,也能引起婴儿微笑
4-5个月,让他双手对拍、让他看看不见的纸板或听各种熟悉的说话声,都能引起婴儿微笑
又称反射性微笑
兴趣
情绪的发展
基本情绪发展
5-6周时
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社会性微笑)
3-4个月
婴儿出现愤怒、悲伤
6-8个月
婴儿出现对最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
1.5岁左右
各种最初的情绪反应不断分化、发展
哭逐渐分化为因饥饿、寒冷、疼痛等引起的哭
恐惧也逐渐分化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哭
各种情绪逐渐与知觉、经验相联系,并越来越多和人际交往、想象、语言等联系在一起
自我意识情绪
包含
尴尬
一种负性自我意识情绪,是当个体察觉到自己违反了社会规则或出乎意料地被迫成为他人关注焦点时,所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慌乱
发生时间:19-23个月
典型动作单元
暂缺
自豪
正性自我意识情绪,是当积极事件或成功事件发生时,个体将注意指向自我,对事件的结果进行积极的自我表征,从而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情绪
发生时间:27个月
典型动作单元
微笑、头稍微后倾、舒展身体姿势和双手叉腰
羞耻
负性自我意识情绪,是个体在行为与社会标准或自我期望不一致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沮丧、痛苦的情绪
发生时间:29-35个月
典型动作单元
身体塌陷或倾斜、嘴角向下、从任务中撤回和消极的语言评价四个方面
内疚
一种负性自我意识情绪,是当个体察觉到自己做错了事或伤害到别人,感到局促不安,同时倾向于向受害者道歉或采取某些措施来弥补自己犯下错误时的情绪
发生时间:27(开始)-28个月(普遍出现)
典型动作单元
目光回避、消极的情绪状态、弥补行为和身体紧张四个方面
内涵
是对自我逐渐产生认知,形成自我表征,并通过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而产生的一类情绪
自我意识情绪在激发人类思想、情绪和调节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情绪信息觉知
最早发生期
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即可利用同步呈现的面孔与语音刺激成功探测出情绪信息
这表明情绪辨别能力可能出现在面孔或语音加工的神经通路成熟之前
后续发展
5个月
区分不同情绪的语音
7个月
辨别情绪面孔并表现出(对)负性(情绪的注意和保持)偏向
这些证据可能表明,社会认知和情绪加工相关的神经网络可能早在1岁前就开始形成和发展
情绪性语音加工的脑成像研究成果
2-3个月的婴儿尚未形成对情绪性语音加工敏感的脑区
7个月,婴儿语音加工脑区的激活模式与成人基本类似
婴儿的选择性情绪注意
5-7个月婴儿对恐惧情绪面孔给予比快乐情绪面孔更长的注视时间
与快乐情绪相比,婴儿对负性情绪的注意更难转移
基本推论
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备与成人相似的社会和情绪脑网络
不仅如此,婴儿还具备了初步的恐惧条件化学习的能力(后续相关研究发现)
二、婴儿情绪的社会化
(一)社会性微笑
功用
常用来辨别婴儿是否患有孤独症
与早期微笑的区别
早期微笑
最早微笑是自发性的,与中枢神经系统皮质下的神经冲动自发发放有关,与脑干或边缘系统的兴奋状态变化有直接关系,因此,它通常发生在婴儿的睡眠或困倦时,并且是突然出现的、低强度的,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
又称内源性的笑
3周左右,在婴儿清醒时,轻轻地抚摸其面颊、腹部,也能引起婴儿微笑
4-5个月,让他双手对拍、让他看看不见的纸板或听各种熟悉的说话声,都能引起婴儿微笑
又称反射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
发展过程
5周始,婴儿开始区分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对人的声音和面孔开始有特别反应,大人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微笑
此时婴儿如果听到大人对他点头或说话,婴儿会显得特别高兴,微笑时十分活跃,眼睛明亮
8周,婴儿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的微笑
5周-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其对主要抚养者、家庭成员、陌生人的笑容是没有区别的(此时婴儿的面孔知觉和记忆能力可能尚未发育完全)
但是婴儿对正侧脸可以很好的区分,正脸无论表情,几乎均报以微笑,侧脸则停止微笑
3.5-4个月(在4个月表现的较为明显),婴儿逐步具有分辨熟悉人的脸和其他人脸的能力,开始对不同人抱以不同的微笑(差别性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
熟悉的人
熟悉排名:主要抚养者(母亲)-其他家庭成员-其余熟悉者-陌生人
无拘无束的笑,且笑的更多
陌生人
包含警惕的注意,且笑的更少
发展影响因素
(跨文化研究研究资料)
有丰富面对面交流的场景
社会性微笑发展的较好
面对面交流不足的场景
社会性微笑发展不佳
与抚养者的教养方式高相关
(二)陌生人焦虑
第一种焦虑
基本表现
陌生人的到来会使得婴儿过分焦虑,表现为紧张、恐惧甚至是哭泣,并且这种焦虑会随着陌生人的离去而消失
陌生人焦虑的发生发展
最早发生时(6-8个月发生)
4个月起,婴儿可以分辨陌生人和熟人
此后,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逐渐由友好逐渐向害怕迁移
6个月,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达到一定水平
6-7个月,婴儿对陌生人开始较显著的害怕
表现高峰(8个月及稍往后)
婴儿此时明显怕生
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婴儿在头脑中建立了母亲的表象并进行对比,进而敏锐的感觉到和母亲的区别
也有研究表明陌生人焦虑的发生依赖于当时父母是否在场、婴儿与父母的距离、环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点、陌生人与婴儿的距离等因素
婴儿是否产生产生陌生人焦虑和婴儿是否能对当时的情景做出反应有关
研究价值
如果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理解陌生人焦虑产生的机制、条件,可能对我们更有效地减弱、消除婴儿的陌生人焦虑。减轻婴儿的痛苦是非常有益的
(三)分离焦虑
第二种焦虑
基本表现
当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
发生发展过程
2个月产生的原始分离焦虑
此时的分离焦虑实际上是因为与另一个人愉悦交往的终止所带来的,不具有选择性,并且出现另一个人陪伴玩耍后,这种焦虑体验会迅速消失
6-7个月产生
婴儿现在明显的抗拒特定依恋个体(主要是母亲)的离开
并且特定依恋个体离开后,即使换一个人和他玩,他也表现出明显抗拒
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方面重要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
提取记忆的能力
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能力
预期可能在最近发生的事件的能力
6岁前,类似能力发展不佳,故分离焦虑表现不明显或不表现
婴儿应付情景的能力有关
与婴儿与母亲分离时的即时情景有关
支持性证据包括母亲离开时婴儿所处的环境和婴儿具体表现的焦虑有关
(四)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基本表现
在遇到特定任务情景(多是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
功能
情绪的社会化参照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通信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对于0.5-1.5岁的婴儿而言,其语言能力尚未发展,情绪的社会性参照能帮助婴儿超越仅仅回应他人信息的阶段,能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和偏好,并依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婴儿与成人的情绪交流,能使婴儿避免和摆脱许多险境和危险物体,并有利于婴儿行为的调整和改变
人际通信交往功能
婴儿经常与成人分享情绪体验,共享同样的情感,有助于丰富婴儿的情感世界,密切母子、父子情
积极的社会参照更能成为认知发展的媒介,促进婴儿探索新异情景和事物,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发展智慧能力
同时要避免消极的社会性参照,因为不适宜的参照信息既会导致婴儿不良的情绪、行为体验,使他们形成消极、懦弱的性格,又会限制婴儿的探索和操作,阻碍其智力的发展
情绪的信号作用
发生发展(4个基本层次)
0-2个月
无面孔知觉
2-5个月
不具备情绪理解的面孔知觉
5-7个月
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
7/8个月-10个月
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符号
4个水平互相联结、逐步递进发展
三、婴儿的依恋
(零)前导性概述
定义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通常表现
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
功用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基本注意点
依恋不是突然发生的,依恋的性质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比尔、安斯沃思等)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特点
对人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不存在对任何个体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特点
对人有了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虽然有偏爱反应,但并不怯生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特点
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和母亲在一起,形成对母亲的特殊偏爱
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见到陌生人不再是微笑,而是紧张、恐惧甚至哭喊、大哭大叫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特点
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反应
此时母亲离开一段时间,婴儿会表示理解,而不是大哭大闹,他可以自己较快乐地在那玩或通过言语、目光与母亲交流,相信过一会母亲一定会回来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斯沃思)
1、安全型依恋
特点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可以较自如、安逸的自行活动,并不总依偎在母亲身旁
多是和母亲进行眼神、微笑、有距离的交谈等方式进行交流
母亲在场时能使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全,母亲离开时操作探索行为受影响,回来时又可以很快进行安抚
能在陌生的环境进行操作,对陌生人的态度也比较积极
占比
65%-70%
2、回避型依恋
特点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场与否并不敏感,母亲离开不反对,母亲回来不理会
又称无依恋婴儿
实际上这类婴儿并未与母亲间形成密切的情感联结
占比
20%左右
3、反抗型依恋
特点
这类婴儿在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很警惕,对母亲的离开表现出极度的反抗
母亲回来时对母亲的态度又很矛盾——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占比
10%-15%
(三)对依恋类型的分析评述
安斯沃思
安全型依恋
处事更为灵活,判断客观性更强
不安全型依恋(回避、矛盾型依恋)
回避型更倾向于较少依赖母亲提供的信息
矛盾型更倾向于较多依赖母亲提供的信息
卢珊、王晓瑜(新异玩具范式)
验证了“领域专家”假说
另有研究者(视觉习惯化范式)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预期婴儿会从看护者哪里寻求安慰,并且预期看护者提供安慰
反抗型依恋的婴儿预期婴儿会从看护者哪里寻求安慰,并且预期看护者拒绝提供安慰
回避型依恋的婴儿预期婴儿避免从看护者哪里寻求安慰,并且预期看护者拒绝提供安慰
(四)依恋类型的稳定性
大部分研究者均认为,婴儿依恋类型具有较强稳定性,但在家庭环境面临较大变故时、母亲与婴儿的交往方式产生较大转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有相当数量的婴儿在12-19个月时改变了依恋的类型
有约1/3的安全性婴儿在七个月后转变为了不安全型依恋
也有一部分正好相反
(五)其余相关研究成果
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
依恋类型的代际遗传(遗传因素)
母亲自身的依恋类型和母亲的敏感性对于婴儿安全性依恋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依恋形成的非遗传因素
母亲与婴儿相处时间的绝对量并不能单纯决定婴儿依恋性质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中形成的
在依恋形成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是否关心是最重要的方面,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状态,注意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正确理解并做出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出对母亲的信任,形成安全型依恋
相关研究证据:安斯沃斯——对婴儿的需要、信号高度敏感的母亲的孩子,几乎都是安全型依恋而对婴儿相关需求不敏感的母亲,仅有1/5发展为安全型依恋
其余相关成果
林青、王争艳、卢珊
人类在学步儿时期就已经能够根据母婴互动中的母亲行为自我生成对母亲的预期反应模式,凸显了学步儿自身认知能力的参与和作用
内部工作模式在母亲敏感性和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之间起着重要的内部机制作用——母亲的敏感性行为的积累促进了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对母亲的预期,这种预期又进一步引导着学步儿的依恋行为
四、早期的同伴交往
意义
婴儿的同伴交往对婴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发生发展
最早发生(出生后的半年后出现真正的社会交往行为)
发展三阶段
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此时的婴儿更多的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对方
简单交往阶段
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
互补性交往阶段
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的模仿已较为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阶段具体特征
客体中心阶段
婴儿通常互不理睬,只有短暂接触,如看一看、笑一笑、抓抓同伴
大部分的社交行为是单方面发起的,一个婴儿的社交反应往往不能引发另一个婴儿的反应(约占60%)
但是当一个婴儿的社交活动成功引起了另一个婴儿的反应时,婴儿之间简单的影响就产生了
简单交往阶段
婴儿的行为有了应答的性质
针对这个阶段的婴儿的交往行为提出了“社交指向行为”的概念
社交指向行为——指婴儿意在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
婴儿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
行为内容包括:微笑、大笑、发声、说话、给拿玩具、身体接触等等
婴儿在进行独立活动时,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留意来取得对同伴的信息,并且由于观察或模仿同伴的行为,婴儿之间有了直接的相互影响、接触,简单的社会交往由此而生
互补性交往阶段
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其内容和形式也更为复杂,出现了婴儿之间合作的游戏、互补或互惠的行为
同伴之间的社会性游戏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相关支持性证据:艾克曼及其同事的研究(P204)
其余研究成果
香农等人
以变量为中心的分析
强调交往行为促进婴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普遍有效性(如让婴儿把物品给同伴等等)
以人为中心的分析
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我们应该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婴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缪勒和范德
四阶段同伴交往划区法
简单社交行为
社会性相互影响
同伴游戏
早期友谊
作为婴儿社交能力发展的顶点,它表现为同伴之间出现亲近、共享、积极情感交流和共同游戏、玩耍等等,并且婴儿之间出现偏爱,有些同伴在交往中具有明显的互选性
婴儿游戏在后期发展的四个显著特征:主动加入、轮流替换、重复和灵活性
社会性影响发展的困难之处
婴儿的行为必须具有指向性
这种行为能引起另一个婴儿的反应
目标婴儿还得做出即时的有效应答
五、婴儿自我的发展
自我概念
“自我就是自我史”
自我地位
是婴儿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婴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我组成
自我知觉
自我认知
自我调节
自我监控
自我评价
自尊
自我概念发展
詹姆斯
主体我
认知者的“自我”,是在主体内,主观上构成的自我,主体我体验着自己的身体、心理和关系,具有调整、控制、组织的功能,对客体我起支配作用
客体我
把主体作为客体存在来认识的自我,是个体在与环境、他人之间的运作产生的,是主体通过客观反映、客观评价而产生的自我
米德
主体我
客体我
客体我是一种社会自我,因为自我是在个体与他人、环境的互动中产生的,因此也是社会的
库利
镜像我
从外界获得的关于自己外表、形象的认识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和人格等方面的评价
社会我
是在他人印象和自我印象之间相互交换、协调的过程中产生的
研究范式
通过研究婴儿是否在镜子前产生自我指向行为,或者自我指向行为是否增加为标志来确定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研究成果
迪克逊
自我认知四阶段论
4个月左右出现
“妈妈阶段”
表现为对妈妈而不是自己的镜像感兴趣,对妈妈镜像微笑、观看和发出咿呀声
4-6个月左右
“同伴阶段”
表现为对自己的镜像的行为和对待伙伴类似
7-12个月
“伴随行动阶段”
随着自己的动作镜像而作出相同的动作,这表明婴儿似乎是该动作的发出者
1岁以后
“主体我阶段”
1岁的婴儿能够把对自己镜像的重复动作与其他婴儿的玩耍区分开来,开始对自己的镜像感兴趣
阿姆斯特丹
巧妙的借用了研究黑猩猩时用的红点法
13-24个月的婴儿开始对镜像表现出一种小心翼翼的行为
20-24个月的婴儿显示出比较稳定的对自我特征的认识
他们对着镜子触摸自己的鼻子和观看自己的身体,阿姆斯特丹认为这是婴儿出现了有意识的自我认知的标志
刘易斯
9-24个月的婴儿在鼻子上涂上红点后,婴儿都表现出更多的自我指向行为
只有到15个月,婴儿才出现触摸自己鼻子上红点的行为,说明15个月是婴儿客体我发展的转折点
哈特
自我认知五阶段论
5-8个月
婴儿显示出对镜像的兴趣,他们注视它、接近它、抚摸它,但是他们对自己的镜像和对其他婴儿形象的反应没有区别,说明他们并未意识到镜像是自己的像,可以认为此时婴儿没有萌生自我认知
9-12个月
婴儿表现出了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表现为他们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中的动作相匹配,说明婴儿认识到自己是行动的主体,这个阶段的婴儿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12-15个月
婴儿已能区分自己做的动作和他人做的动作,对自己的镜像与自己的动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有了清楚的觉知,说明婴儿能够把自己与他人分开,主体我有了明确的发展
15-18个月
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对主体某些特征有了稳定认识,这反应了客体我的发展
18-24个月
婴儿已经具有了用语言标示自我的能力,如使用代词来标示自我与他人,婴儿在此年龄段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性,能从客体中认识自己,用语言标示自己,表明婴儿已具有明确的客体我
刘凌
自我认知能力一般在15-24个月时发生发展
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视觉自我认知在17个月时发生
视觉自我认知对言语自我认知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言语自我认知一般在21个月时发生
经历了用名字表述自己到第一人称表述自己的发展
另有研究者
用视觉偏好方法来探究视觉和触觉在自我认知中的贡献
结论:视觉和触觉是个体早期自我认知发生的重要方面,此外,该研究还解释了婴儿对人的身体形态的偏好及敏感性
综上总结
婴儿的自我认知是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这种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婴儿在处理自己与外界事物、自己与他人关系上更符合社会交往准则
婴儿自我意识和言语的发展,是婴儿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一步关键转化和重要标志
幼儿的心理发展
第零节 关键概念简述
幼儿期定义
幼儿期是指儿童3-6/7岁这一时期,因此时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之前的时期,又称学前期
幼儿期个体身心特征概述
幼儿独立性增强,对周遭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升
初步产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开始面对成人的要求
了解基本生活常识
独立完成简单自我服务
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
能力相对有限,需要成人帮助
知识经验缺乏,认识事物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虽然幼儿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是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展
生理发展程度有限,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有限,不能长时间稳定注意力
游戏成为这一时期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言语能力不断发展,这使得他们能更好的表达和解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幼儿最初的个性开始形成,社会性进一步发展
逐步掌握社会规范,学会与同伴或是成人相处,并为其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准备了必要条件
第一节 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一)脑重继续增加
3岁脑平均脑重1011克,7岁脑平均脑重1280克,和成人平均脑重1400克已经相当接近,并且脑重日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二)大脑皮质结构日趋复杂
此阶段脑重的增加主要是神经元结构的复杂化以及神经纤维分支增多和长度增加
额叶表面积增长率在2岁左右达到高峰后,在5-7岁又有明显加快,此后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是增长率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这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
(三)脑电波的变化
脑电波形变化
国外研究
5岁前儿童脑中的θ波(4-7次/秒)多于α波(8-13次/秒)
5-7岁儿童脑中的θ波(4-7次/秒)与α波(8-13次/秒)数量基本相等
7岁之后α波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研究
1-3岁时,儿童δ波(0.5-3次/秒)减少,θ波增多,同时出现少量α波
4-7岁时θ波减少,α波增多
8-12岁时θ波开始从枕叶、颞叶、顶叶消失,α波占主要地位
发展顺序变化
O-T-P-F路线(枕-颞-顶-额发展顺序)
发展加速期
5-6岁,α波和θ波斗争最为激烈,α波逐渐超过θ波
13-14岁,除额叶外,θ波基本上被α波所代替
幼儿大脑结构的相对成熟为幼儿智力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新的、复杂的行为的形成提供了生理上的保证
二、皮质抑制机能的蓬勃发展
地位意义
皮质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一功能既保证了反射活动更精确、完善
又可使得脑细胞获得必要的保护
故可认为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和调节控制自身行为的生理前提
内在发展过程
3岁以前的儿童内抑制发展很慢
4岁开始,随着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
外在表现
睡眠时长变化
新生儿
16-20小时
1岁儿童
14-15个小时
3岁儿童
12-13小时
5-7岁儿童
11-12小时
尽管幼儿的兴奋和抑制机能都在不断增强,但是相比之下,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此,对幼儿过高的抑制要求,往往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如幼儿小学化行为)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理论
(一)早期游戏理论(19世纪-20世纪初)
霍尔复演说
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复演祖先的本能特征
席勒和赛宾斯的精力过剩说
游戏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彪勒夫妇的机能快乐说
强调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悦的手段
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
把游戏看作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拉扎勒斯和帕特里克的娱乐放松说
认为游戏不是源于精力的过剩,而是来自放松的需要
博依千介克的成熟说
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三种欲望分别为
排除环境障碍获得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
适应环境,与环境一致的愿望
反复练习的欲望
游戏的特点与童年的情绪性、模仿性、易变性、幼稚性相近,由于有童年,才会有游戏
(二)当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游戏中含有无意识成分,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游戏使儿童能逃脱现实的强制和约束,发泄在现实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解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的环境
埃里克森
认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
目前这一理论已被应用至投射技术和心理治疗中
2、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
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
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而是努力的使自己的经验适合先前存在的结构——即同化
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
感知运动阶段
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操作具体物体来进行游戏
前运算阶段
儿童发展了象征性功能(语词和表象),就可以进行象征性游戏(即把不存在的想象为存在的),之后便可以进行简单的有规则的游戏
具体运算阶段
出现真正的有具体且相对严格规则的游戏
3、学习理论
桑代克
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率,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
各种文化和亚文化对不同类型行为的重视和奖励,其差别将反映在生活于不同文化社会的儿童的游戏中
这些游戏理论从各自不同角度解释了游戏的实质和功能,对我们从不同侧面全面认识游戏现象有一定的启示
中国心理学家认为
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
支撑性证据
游戏的社会性
游戏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的模拟形式,反应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
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而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如愿,游戏便解决了这一矛盾
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倾向,学会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想象和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
游戏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
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景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打针、过家家)
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如体力、工具、技能等)的制约
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翅膀,又能真实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游戏是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
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
且不追求创造财富,也没有参与强制性
故能充分得到儿童喜爱
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相关能力的发展
游戏可以使儿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
游戏也可以促进幼儿发展生活适应和问题解决能力
游戏还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游戏也能充分训练儿童的各项运动器官的发展
游戏还能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
游戏对于儿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有重要作用
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但是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自然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组织和正确引导,游戏不仅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游戏的种类及发展
游戏的种类
主流分类法
(一)创造性游戏
分类标准
由儿童独自想出来的游戏,有利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种类
角色游戏
儿童通过扮演角色,借助模仿和想象来创造性地反应周围生活的游戏
建筑性游戏
儿童利用积木、沙、石等材料建造各种建筑物,从而发展设计创造才能,培养有关技能技巧的游戏
表演游戏
儿童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意义
创造性游戏通过多种形式,为儿童提供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氛围,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二)教学游戏
分类标准
这类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
意义
它有助于增长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提高儿童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品格
从长远看,教学游戏是儿童对于未来生活所作出的准备和适应现实的一种手段
(三)活动性游戏
分类标准
这类游戏能发展幼儿体力
意义
它可以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攀登和投掷等等
尤其对婴儿来说,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适宜形式
此类游戏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关系集体等个性品质
皮亚杰分类(根据认知阶段进行划分)
练习游戏
象征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
帕滕分类法(儿童社会性发展)
1、无所用心的行为
2、旁观者行为
3、单独游戏
4、平行游戏
5、联合游戏
6、合作游戏
游戏的发展特征
基本特征
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游戏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尽管不同年龄的儿童可以玩同一主题的游戏,但其内容、组织形式、时间长短以及参与成员多少等都反映了不同年龄特征
游戏内容的发展特征
游戏的内容反映了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和想象能力,从游戏的主题看,由幼儿熟悉的家庭、幼儿园日常生活逐渐扩大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
由反映人们运用物体的外部活动发展到反映人们在活动中的相互练习以至人们的内心情感和道德品质
由简单、自由到较复杂、有特定内容
从零星片段到较系统、丰富且有一定创造力
游戏形式的发展特征
游戏的形式反映了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
一般是从模仿性游戏发展到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进而发展到有规则的游戏
幼儿从不会分配角色到能自行分配角色,甚至能带别人玩,组织能力也得到发展
游戏时间的发展特征
一般由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延长到40-50分钟甚至更长
游戏的集体性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从独自一人的游戏发展为合作游戏
儿童在游戏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上的变化都反映了其认知发展趋势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以及质变与量变的统一,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儿童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年龄儿童游戏的特点,以便给儿童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第三节 幼儿言语的发展
零、前导总述
语言功能
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概括和调节作用
幼儿期语言发展意义
儿童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幼儿期语言发展原因
与成人不断交往所积累的经验
日益复杂的活动实践的要求
幼儿期语言发展的独特地位
幼儿期是儿童语言不断丰富的时期
是熟练掌握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
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
一、词汇的发展
(零)前导总述
基本特征
儿童词汇的发展具有先后顺序,且对情景的依赖性较强
儿童词汇发展的不均衡,呈现阶段性
主要表现
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
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词类范围的扩大
积极词汇的增长
(一)词汇数量的增加
基本结论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也各有差异,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研究成果
幼儿的词汇量呈直线上升趋势,3-4岁幼儿词汇量的年增长率最高
18个月到6岁的幼儿在清醒的每个小时内都能学会一个新词(Gelman&Kalish)
(二)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基本结论
幼儿词汇内容非常广泛
名词
人物称呼
交通工具
生活用品
身体部位
自然常识
形容词
物体特征描述
个性品质的描述
动作的描述
事件、情景的描述
表情和情感的描述
幼儿词汇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增加
使用最频繁和掌握最多的词汇
与他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词汇
幼儿对所掌握的每个词的外延和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刻
儿童句式不断复杂化
形容词的迅速发展(时轴发展)
2岁
掌握的多为描述物理特征的形容词
2.5岁
开始使用描述动作、味觉、温度和机体觉的感觉词
3岁
能使用描述人的外貌特征、情感和个人品质的形容词
4岁
形容词的快速发展期
4.5岁
儿童开始使用描述事件情景的形容词
形容词的迅速发展(特征顺序)
描述物理特征到描述事件情景
描述单一特征到描述复杂特征
从方言到普通话,再到书面语言
从形容词的简单形式到形容词的复杂形式
现象反映
体现了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幼儿的年龄特点
词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增加使幼儿有了进行初步抽象思维的可能性
(三)词类范围的扩大
幼儿词类掌握顺序
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虚词
连词
介词
助词
语气词
掌握的较晚,掌握的数量也较少,没有明显增加
掌握顺序背后的意义
名词、动词、形容词
反映事物及其属性,幼儿较容易掌握
副词
比较抽象,幼儿较难掌握
虚词
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起来就更困难
但是总的来说,幼儿已经可以掌握各种最基本的词类
(四)积极词汇的增长
定义
积极词汇
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消极词汇
儿童不能正确理解或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儿童能说出的词汇并不等于儿童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解释
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常有失之过宽或失之过窄的问题(内涵和外延掌握的不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理解的愈发准确
单词义到多词义
词的表意到词的转意
用词积极性提高
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受到思维发展水平的制约
过于抽象的词掌握困难
远离幼儿生活的词掌握困难
甚至出现造词现象
二、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零)基本概念
语法
组词成句的规律,词汇必须按照一定的语法组成句子,才能表达思想,幼儿在掌握词汇的同时,也开始学习语法,口语表达能力随之得到发展
(一)语法的掌握
基本评价指标
句子的长短
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国外相关研究
2岁平均句长3.23词
4岁儿童平均句长4.75词
6岁儿童平均句长5.22词
本土化研究(中国)
(1)从单句到复句
表现
幼儿主要使用单句
2岁前儿童虽已使用复句,但是比例相当小
复句
联合复句
幼儿比较容易掌握
并列复句比重最大
偏正复句
要求用关联词反映事物间因果、转折、条件、假设等关系
幼儿掌握较少
(2)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掌握较好的主要是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逐渐掌握
双重否定和被动句掌握较差
(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基本表现
1.5岁-2岁婴儿开始说出结构完整但无修饰语的单句
2.5岁婴儿已开始使用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语
3岁婴儿的词汇量大幅增加,句子中的修饰语明显增多,并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则
3.5岁幼儿使用复杂修饰语的句子的数量增长最快
6岁幼儿在句子中基本都使用修饰语
基本特征
儿童最初单句缺少修饰语,后面逐渐出现简单和复杂修饰语
幼儿期的儿童虽然已经能够熟练的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但并不能把语法作为认识对象,他们只是从语言习惯上掌握它,专门的语法知识的学习要到小学才能进行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基本表现
三岁前儿童与成人的言语交际,往往局限于回答成人体出的问题,有时也向成年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或问题,所以主要为对话言语
幼儿期随着儿童活动的发展,儿童独立性极大增加,他们常常离开成人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获得自己的经验、体会、印象等,在与成人的交际中,他们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告诉他人,这样就促进了幼儿独白语言的发展
在正确的教导下,一般到幼儿晚期,儿童就能较清楚、系统、绘声绘色地讲述看过或听过的事件或故事了
基本特点
情景性
想到什么说什么,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听话人要边听边猜才能明白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景语言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语言的比重逐渐上升
也有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下会比在实验室中表现出更好的沟通技能
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本土研究)
3-5岁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快速期
口语内容由可视的、外在的特征逐渐转化为内在特征
呈现出由固有属性向关系属性发展的趋势
幼儿期动作表达以发展核心动作并进行扩展为主
4岁是动作表达的转折时期
第四节 幼儿认知的发展
(零)基本概念
认知
认知是儿童发展的中心任务
信息加工观点
认知的发展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
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
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幼儿大脑结构和内抑制机能的发展、言语和实践活动的发展在幼儿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阶段教育的任务
积极引导幼儿认知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从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从而为幼儿进入学校从事正规学习做好准备
一、记忆的发展
(零)基本概念
记忆
人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高级认知过程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信息加工观点
记忆就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储存、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发展的内在原因
活动的复杂化和言语的发展
记忆发展的外在标志
幼儿的信息存储容量相应增大,对信息的接受和编码方式也在不断改进,记忆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
(一)记忆容量的增加
前导说明
一般认为,儿童的记忆容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由于短时记忆在记忆理论和生活实践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所以短时记忆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研究结论
成年人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组块),而幼儿尚为达到这一标准
洪德厚(1984)
3岁(3.91)4岁(5.14)5岁(5.96)
6岁(6.10)7岁(6.09)
黄硕(2011)
短时记忆容量3+-2个组块
短时记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Pascual-Leone,1970等
工作记忆是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
短时记忆约持续30秒,在这段时间内一个人能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信息越多,他可同时利用的新旧信息的量也就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工作记忆中持有信息的能力也在增长,他称这种能力为m空间
也有人用加工速度解释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
对目标的加工与处理也会影响儿童记忆容量的增加
儿童记忆容量的绝对值可能并未增加,所增长的也可能是儿童运用心理能力的效能
(二)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基本结论
幼儿初期的儿童无意识记占优势,凡是感兴趣的、印象鲜明和强烈的事物,儿童就容易记住
但是让记忆服从于一定目的方面还有所困难
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晚期的儿童有意识记和追忆能力猜逐步发展起来
有意识记最初是被动的,记忆的目标通常是由成人提出的,而后儿童才能主动确定目标,进行记忆
有意识记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记忆发展的一个质变
研究成果
陈千科(前苏联),1954
卡片回忆法
天津幼师心理组
两种识记效果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有意识记效果优于无意识记
后一结果与陈千科结论相反,后人认为是与儿童的活动动机有关,也可能与儿童参与识记活动的感觉通道数量有关
陈千科实验不仅仅是识别记忆,而且还要手操放入,多感觉通道记忆利于儿童进行无意识记
(三)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发展
基本结论
幼儿初期的记忆还带有很大的直观形象性
而词的逻辑识记还很差
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的语词记忆也在发展,但在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占有主要地位
相关研究
卡尔恩尔(1955)
差异材料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比较法
研究结果
无论在幼儿的哪个阶段,形象记忆均优于语词记忆
语词记忆的发展速率要高于形象记忆
注意点
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不是完全独立区隔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形象记忆中,物体或图形起主要作用,词语也起着标识和组织记忆形象的作用
语词记忆中,语词所标识的事物的形象也起一定的作用
(四)自传式记忆的发展
基本概念
自传式记忆
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基本研究结果
儿童的自传式回忆在3岁以后才有一定的准确性,而其准确性在随后的整个幼儿期逐步缓慢提高
通常而言,年龄较小的儿童比年龄较大的儿童需要更多的提示或指示性帮助,在这种帮助下,他们能像儿童一样回忆起更多的事件
相反,成人难以回忆起发生于3岁或4岁以前的事件,这种现象叫婴儿期记忆缺失
此外,婴幼儿对事件的记忆非常容易被误导,他们会认为一些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和原先虚构的事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当同一个问题被反复问题时,儿童回答的错误率将会提高
问题具有很高的暗示性的时候,儿童在回忆时更容易出错
对儿童作为目击证人是否可取的反思
(五)记忆的策略和元记忆的形成
1、记忆策略的形成
(0)前导概念
记忆策略
人们为有效地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基本结论
记忆策略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弗拉维尔1966)
没有策略(5岁及以前)
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是经过诱导可以使用策略(5-7岁)
能主动自觉的使用一些策略(10岁以后)
(1)复述策略
策略地位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存策略
策略发展
复述策略使用率
7-10岁幼儿能更有效的使用复述策略
复述方式
5-8岁会按原来顺序每次复数一个单词
12岁儿童则会成组的复述单词,也就是每次复述前面一组单词
相关问题
为什么年幼儿童不能进行更有效的复述
奥恩斯坦(1985)
假设
执行更复杂的聚类复述时占用了工作记忆容量的大部分资源,以至于不能提取足够的信息形成词语组
证据
试图教会7岁儿童使用聚类复述策略时,只有前面的单词仍然在他的视野中,他们才会使用聚类复述策略
12岁的儿童无论先前的单词是否呈现在眼前,12岁儿童都会使用聚类分析策略,很显然,这种有效的复述技巧对12岁儿童来说是自动化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可以完成,这给他们的工作记忆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复述提取的项目
结论
不需要花费意志努力就可以完成时,儿童就能把项目聚类,从而执行更复杂的复述策略
keeney、cannizzo(1976)
结论
不能自发复述的儿童在接受复述能力训练之后,其记忆成绩与那些自发复述的儿童接近
为什么复述策略能够帮助儿童进行有效记忆
kinsley、Hagen
研究方法
不同复述方式对回忆率的影响
结论
复述组的成绩之所以优于其他组,是由于复述为儿童提供了提取信息的练习机会
(2)组织(系统化)策略
策略概念
指个体要找出识记材料所包含项目之间的意义联系,并且根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包括对信息存储和提取两方面的系统化
相关研究
hasselhorn(1992)
9-10岁,儿童对在语义上能进行组织的项目的记忆成绩才会好于难以分类的项目
年幼儿童在回忆时很少对信息进行组织
弗拉维尔(1969)
图片临近摆放概率比值研究法(P231)
结论:
10-11岁儿童基本上自发应用归类策略以提高记忆效果,其他组儿童则没有此能力
经过短暂归类训练,低年龄组儿童也能达到10-11岁儿童自发归类的水平
维果斯基(对儿童学会对材料进行组织的原因的解释)
组织策略是从儿童的经历中演变而来的
这些经历包括
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把高度相关的事物和事件归为一类
观察教师按高度组织的方式呈现材料
2、元记忆的形成
元记忆
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元认知成分
(1)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
(2)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
(3)有关记忆策略方面的知识
相关结论
学前儿童和一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记忆能力表现出过分自信。并且过度自信的水平显著高于三年级儿童
对于元记忆,幼儿是有所知的,比如3-4岁儿童就可以认识到人的思维是有限的(有关记忆主体方面的知识),并且有些信息更容易记忆和保存(有关记忆任务方面的知识)
对于遗忘,学前儿童了解的也远远不够,他们认为在短期内能回忆起来的东西,在很长时间后依旧能回忆起来,而且回忆的难易程度与前面是相同的
4-12岁儿童关于记忆的知识显著增长,他们逐渐把大脑看成是一个主动的、建构性的单位,它存储的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复制,还有对现实的解释
儿童在7岁前还不知道复述、组织化等记忆策略能帮助他们记忆
而且他们即使知道相互关联的项目比不相关的项目更容易记忆,但还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7-9岁儿童能够意识到复述策略和分类策略比仅仅观察项目更有效
但是直到11岁或更大的时候,儿童才知道组织化策略比复述策略更有效
总述
记忆可以存储个体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反过来,个体的知识经验也会参与记忆活动,影响记忆的发展
此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等)也会影响记忆的发展
二、思维的发展
(零)基本结论
幼儿的思维是在婴儿时期思维水平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以语言为前提逐渐发展起来的
(一)幼儿思维的特点
0、总述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发展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基本概念
具体形象性
儿童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
而不是凭借对事物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
具体表现
3+3不能回答,但是3个苹果+3个苹果可以回答
不能直接理解复杂的抽象关系与情感,但是可以理解形象生动的动画片和童话画册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基本结论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思维水平是不断提高的
发展基本脉络
幼儿初期
直觉行动思维
幼儿中期及以后
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相关研究:缅钦斯卡娅(1954,P234)
实物-语词杠杆研究法
小班儿童只能通过实物杠杆进行研究
中班和大班及以后的儿童才逐步学会在词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注意点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并不是彼此孤立和相互对立的,他们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概括性比婴儿期有明显提高,而抽象逻辑思维只是刚刚发展
对于在经验范围内,而且又是简单的事物,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如解简单谜语,知道一些简单因果关系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
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最初只是行动的总结,然后能够伴随行动进行,后来才能主要依靠言语来进行,并开始带有逻辑的性质
相关研究:柳布林斯卡娅(1959,P234)
拼图行为表述研究法
小班儿童不能预知自己将会拼出什么(缺乏计划性,直觉行动思维主导)
中班儿童边拼边说(计划性还比较差,直觉行动思维主导)
大班儿童能在拼之前就表述出自己所预计要拼的事物(抽象思维萌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基本结论
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和对行动的自觉调节作用是人的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幼儿的思维开始具有这些特点
(二)皮亚杰关于幼儿思维的研究
0、基本结论
皮亚杰认为2-7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这是儿童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逐渐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
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表象性思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相对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和刻板性
1、三山实验
研究基本地位
幼儿自我中心性特点验证实验
基本实验内容(p235)
基本上只有8岁及以上儿童才能完成换位思考的任务
研究结论(皮亚杰结论)
幼儿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采纳别人的观点
后续补充研究
博克(1975,农场主?(格罗斯)视察农场实验)
实验结果
孩子可以很好的完成博克的换位思考任务,但是三山成绩却很差
解释
当场景熟悉、问题容易理解时,儿童是能够考虑到他人的观点的
唐纳斯(1978,警察小孩实验)
实验结果
基本与博克实验类似
解释
任务中人物的动机和意图都是儿童完全理解的,任务富有人情味,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后期主要观点
随着儿童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特别是有关他人和他人行为原因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他们逐渐会减少自我中心,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观点,也就是说,观点采择能力并不会在某一阶段完全不存在而在另一阶段又突然出现,从儿童期到成年期,他是缓慢发展并且日益成熟完善的
个人观点
各种能力本身就是发展的,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还相当差,所以在有较高理解难度的三山实验中,理解的高阈值极大的限制了儿童的换位思考能力体现,而在较简单的博克实验中,儿童就能发挥的相当好。此外,幼儿的各项思维能力发展不均衡,即使这些研究都主要体现“儿童换位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实验场景、实验任务各异,本身也可能由于幼儿该项能力发展的不均衡而带来不同的结果。
2、守恒
研究基本地位
幼儿不可逆性特点验证实验
基本实验内容(P237)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维度,注意的是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征,具有中心化的特点
研究结论(皮亚杰)
基本概念
守恒
指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时,有关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知
儿童一般在8岁左右达到守恒,这时儿童能意识到一个维度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维度的改变,他们用同一性、补偿性和可逆性证明自己理解了其中的逻辑关系
后续补充研究
研究者不详
小熊纽扣下摘实验
实验结果
一半多的孩子认为把玩具小熊的纽扣摘下堆叠在一起小熊纽扣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解释
皮亚杰低估了幼儿的实际能力
格尔曼、巴亚尔容
较小数研究实验
实验结果
幼儿可以认识到数的一一对应关系和数的守恒
解释
儿童具有天生的数数能力,就像使用语言一样,是普遍的和遗传决定的
后期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为守恒直到前运算阶段结束才出现,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晚,但是研究表明,儿童经过一定的训练和体验后,便能学会正确回答守恒任务中的问题
达森及其同事研究表明,对幼儿守恒的训练结果和文化背景有关(首都儿童与土著儿童能力对比实验),他们认为,这种跨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儿童的教养经历、发展目标和发展环境差异导致的
个人观点
1、守恒能力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具备
幼儿全期应该都有所具备,但是幼儿全期此能力都发展的相当不好,所以稍高理解难度的实验幼儿都无法正确回答,但是当实验环境足够日常化和熟悉化,孩子也能表现出一定的守恒能力
2、训练后幼儿迅速掌握守恒能力能否作为推翻"儿童不具有或者守恒能力很差?"
不能,至少不是充分或必要条件,因为短期训练其实相当于补足了幼儿此前一直严重缺失的“守恒内容相关的活动实践”经验,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可能能够证明,幼儿期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来培养守恒能力——但是需要相关实践经验训练,但是不能反驳在日常生活环境下(缺乏守恒相关实践经验),幼儿天然缺乏守恒能力的论断
3、类包含
研究基本地位
幼儿类包含能力缺乏验证实验
基本实验内容(红花和花比多实验,P239)
研究结论(皮亚杰)
基本概念
类包含
一类物体与其子类的关系,原则上,总类物体的数量必然大于任意一子类的数量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这种推理能力,不能同时想到一个子类和一整个子类
皮亚杰认为幼儿不能区分一个物体表面看起来像什么和真的是什么,不能进行因果推理
后续补充研究
Flavell et al.(1983)、bullock(1984)、bullock&Gelman(1979)
后期主要观点
皮亚杰低估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他的研究手段过多地靠言语呈现问题和推理判断,给儿童理解问题本身带来了困难
事实上,如果以一种简化的方式呈现、内容是幼儿熟悉的,幼儿就能像学龄初期儿童那样进行较复杂的推理
Flavell et al.(1983)、bullock(1984)、bullock&Gelman(1979)
幼儿表现的认知困难是注意不集中、记忆力有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局限性造成的
Siegler,1986
个人观点
皮亚杰为什么会犯“他的研究手段过多地靠言语呈现问题和推理判断,给儿童理解问题本身带来了困难”这样的错误?
皮亚杰之前的人一直容易犯将孩子看作“缩小化的大人”这样的错误,事实上,这一问题也正是从皮亚杰的研究成果出来之后才得到改善,然而问题是,皮亚杰本身便是处于前皮亚杰时代的人,故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此类局限性,即其由于此前所积累知识惯性的影响,他并不知道哪些是孩子可以理解的“内容”或是孩子不能理解的“内容”,而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简化询问孩子所用的语言和问题孩子便能够理解——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简而言之,皮亚杰犯的错误是皮亚杰用“缩小化的大人”式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这样的一种错误也是皮亚杰这类先行学者所必然面对的历史局限性
(三)最初概念的掌握
1、最初词的概括和概念的掌握
基本概念
概念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成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概念的形成
概念从无到有的历史演变
概念是在人类社会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概念的掌握
对个体而言,掌握社会上业已形成的概念
成人运用语言工具,通过与儿童的言语交际及教学手段,把概念传授给儿童
注意点
儿童掌握一个概念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和思维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改造,因此,每个儿童所掌握的同一概念的深度与广度也是不同的,概念掌握的过程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他们概括水平的制约
发展逻辑
儿童概括特点
(1)概括的内容较为贫乏
一个词起初只代表一个或某些具体事物特征,而不是代表某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到了幼儿晚期,概念所概括的内容才逐渐丰富
(2)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
幼儿大多使用功能性特征说明关于事物的概念
(3)概括的内涵往往不准确,有时失之过宽,有时又失之过窄
基本结论
幼儿初期儿童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很差的,他们一般只能掌握比较具体的实物概念,而不易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性质概念、关系概念、道德概念
只有到了幼儿晚期,儿童才有可能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野兽、动物、家具、勇敢等
2、最初实物概念的掌握
发展逻辑
小班儿童实物概念上的内容基本代表他们所熟悉的某个或某些事物
中班儿童已能在概括水平上指出某些实物比较突出的特征,特别是功用上的特征
大班儿童开始能指出某一实物若干特征的总和,但还是只限于所熟悉的事物的某些外部和内部的特征,而不能将本质和非本质的特征很好的加以区分
后续补充
在正确教育下,大班儿童也有可能初步地掌握某一实物概念的本质特征,如马是动物等等,但这要取决于这些实物是否为儿童所熟悉,也取决于儿童是否掌握了进行抽象概括所需要的词
3、最初数概念的掌握
基本结论
数概念和实物概念比较起来,是一种更加抽象的概念,因而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掌握数概念比掌握实物概念晚些,也比较难些
数概念的几个维度(如何算掌握数概念)
数的实际意义
在具体情景中,数所代表的实际含义(3个苹果,指有三个“苹果”物体)
数的顺序
数的组成
如3可以拆分为2+1
相关研究
林崇德(四个阶段)
口头数概念
给物说数
按数取物
掌握数概念
凯里(2001、2004、2007)
理解者水平理论(给数取物研究法)
前数词知识水平
儿童未给数词赋予任何意义,取物数量与所报数字毫无关系
子集水平
儿童对数词的理解水平是他们数数范围内的一个子集
基数原则水平
该水平的儿童获得了自身数数范围内的所有数词的含义
韩瑽瑽(继凯里研究)
2-3岁的大部分儿童还处于子集水平
4岁后绝大多数儿童达到了数概念发展的最高水平,即基数原则水平
3-4岁是儿童概念快速发展的时期
4、类概念的掌握
基本发展逻辑
主题概念
把玩具猫和椅子放在一起,因为玩具猫一般和椅子放在一起
链概念
幼儿不断改变分类的标准,一会以颜色划分,一会以大小,不唯一
充分必要特征
相关研究
樊艾梅和李文馥(1995)
3岁儿童,已能按基本类概念进行正确的种类匹配
3-5岁儿童对上级类概念的匹配能力较差
6岁基本达到掌握水平
这一结果与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吕静(四级分类法)
一级:不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不能根据事物的某个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二级:开始能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他们已了解事物的某些特征和属性,也能根据某些特征来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但是他们所依据的特征常常是表面的、具体的和简单的
三级:能根据事物内部的特征来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但是还是脱离不了具体情景
四级:开始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进行抽象概括,他们能够看到事物的多种属性或特征
(四)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0、前导综述
相关概念
抽象逻辑思维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的过程
推理
判断和判断之间的关系,是在已有判断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
基本认识
幼儿的思维具有极大的具体形象性,但是由于经验的积累,特别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幼儿晚期,在其经验所及的事物范围内,幼儿也开始能初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幼儿因为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所限,导致许多推断非常可笑,而到幼儿晚期,在所能理解的事物范围内,幼儿一般都能很好地合乎事物本身的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基本表现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表现在儿童对事物的性质、内容或关系的理解上,也表现在儿童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上,但是限于文本数量,以下主要分析推理能力发展
1、关于幼儿类比推理的研究
相关研究
杨玉英、朱法良(1987,P244)
配盘-组盘实验法(类似瑞恩智力测试)
4-7岁儿童类比推理的发展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4岁儿童大多数只能根据一种表面属性完成操作任务
5岁儿童有近半数能根据两种或三种属性完成操作任务
而绝大多数6-7岁儿童都能根据三种属性完成操作任务
李红(2015)
4岁儿童已经能够正确的完成类比推理任务
存在分心干扰时,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下降,下降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6岁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优于4岁组和5岁组,但是4、5岁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戈斯沃米、布朗(1990)
4、5、9岁正确解决经典类比问题(鸟配鸟窝、狗配狗窝之类的)的比例分别为59%、66%、94%(猜中概率25%)
西格勒和思维蒂娜(2002)
复杂化类比问题(引入朝向、颜色、大小等等维度)对6、7、9岁儿童进行研究
结论:6岁是儿童掌握这一复杂类比推理问题的关键期
2、关于幼儿推理过程发展的研究
杨玉英(1983)
玩具得奖游戏研究法(被试任务)
归纳游戏的规则
分析形成规则的原因
归纳推理
运用规则认识具体的事物和现象
运用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演绎推理
基本结论
虽然四步实验中儿童进行的推理内容和形式不同,但是表现出了共同的发展趋势
具体成果
推理活动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岁组儿童基本上不能进行推理活动
4岁组儿童的推理能力开始发展
5岁组儿童中大部分(62%以上,平均为75%)可以进行推理活动
6岁组和7岁组儿童全部可以进行推理活动
推理能力的阶段性发展
一级水平
只能根据较熟悉的非本质特征进行较简单的推理活动
二级水平
可以在提示的条件下,运用展开式逐步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最后做出正确结论
三级水平
可以独立而较为迅速地运用简约的方式进行正确的推理活动
推理水平的提高体现在推理内容的正确性、推理的独立性、推理过程的概括性和推理方式的简约性等方面
儿童过程推理的方式由展开式向简约式转化
5岁以前主要运用展开式
5岁以后简约式占优势
5-6岁是两种方式迅速转化的时期
第五节 幼儿个性的初步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零、前导性内容
导言
人是个性和社会性的对立统一体
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极简史
出生时
只是一个生物个体,无所谓个性和社会性
婴儿期
还是片段的、无系统的、易变的,仅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性的萌芽
幼儿期
个性初步形成,社会性也在此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形成机制
儿童的个性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社会化
定义
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社会文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变量
内在机制定义
意义
个人轴
规范人的行为,培养人对身份、地位的认同,影响人的价值和行为取向、传递知识经验和技能
社会轴
保证了社会文化的累积和传递,既有利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个体的社会适应
社会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形成的基本模式,对抗和顺应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有时会体验到个人愿望与社会要求间的尖锐冲突
儿童需要在这种对抗中逐渐学会按照理性的、社会群体认可的行为规范行动,并将自己逐步融入更大的社会群体中,与其他社会成员共享一种文化
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个性形成的前导性基础:气质
儿童出生时就有着不同的气质类型,这种先天的差别在社会化过程中又进一步扩大了
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以高度个体化的方式传递给儿童,儿童有选择的接受外界信息,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个性与社会性紧密的交织在一起
幼儿在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显露出“个性”的花纹,其社会性的发展也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零)总述
韩进之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意识各因素(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的总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
7岁以前的孩子对自己的描述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
早期儿童的认知能力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很容易把自我、身体与心理混淆起来,对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外在的物理体验也通常不加区分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
发展过程
3岁及以前
基本不具有自我评价能力(当然,此时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并不很强)
3.5-4岁
关键转折期,达到发展速度峰值
5岁前
绝大多数儿童已经能够进行自我评价
这与苏联的研究结论:自我评价产生于学前前 相一致
自我评价特点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判断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从带有主观色彩的评价到逐步客观的评价
(5)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
总的来说,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人必须善于对幼儿做出适当的评价,对婴儿评价或高或低都是有害的
(三)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自我情绪体验的产生
当幼儿产生自我意识,并且能够理解和评价自己行为的规则和标准时,他们就会产生自我情绪体验,如愧疚、内疚、骄傲等
发展过程
3岁前的儿童已经能够评价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产生相应的自我情绪体验
比较明显的情绪体验包括内疚和羞愧,3岁前幼儿如果未完成相应任务就可能出现
幼儿的自我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绪体验(委屈、自尊羞愧)不断深化、发展,同时又表现出易受暗示性
关键情绪体验
自尊
意义地位
自尊是自我意识中最具有评价意义的情感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用
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人感到自信,体验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
儿童时期的自尊与其未来的学业成就、对生活的满意和幸福感相联系
发展过程(韩进之等人的相关研究/体验比例)
3岁左右产生自尊的萌芽(10%)
如犯了错误感到羞愧,怕别人讥笑,不愿被当众训斥等
4-4.5岁(63.33%)
5-5.5岁(83.33%)
6-6.5岁(93.33%)
此后自尊水平逐渐趋稳
相关影响因素
自尊与儿童的能力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有关,受到父母的育儿风格和对儿童有重要意义的他人评价的影响
高自尊的孩子的父母一般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温暖和支持,为他们树立了生活的典范,在有关他们的决定中听取他们的意见
部分西方国家和国内研究者的相关研究都发现,高自尊和民主教养方式之间的高相关
但是这些研究基本都只是相关研究,并未揭示内在机理,不过可以相对肯定的是,对孩子更愿意做正性评价肯定比经常表现出负面评价或者冷漠和操纵要更容易建立良好自尊
结论
培养富有建设性的未来公民,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尊
(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发展历程
3-4岁儿童
自我控制能力还不明显
4-5岁儿童
自我控制能力的快速发展期
5-6岁儿童
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控制能力
发展阶段论
科普
发展形式
儿童自我调节的早期形式
伯克威兹及其同事
自我控制感的三个维度
抵制诱惑
控制冲动
延迟满足
罗特巴特
努力控制
专注性
抑制控制
知觉敏感性
低强度愉悦
史密斯等人(总结前人研究)
情感自我控制
注意力的自我控制
行为的自我控制
国内学者杨丽珠等人
自觉性
坚持性
自制力
自我延迟满足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零)前导概念
道德概念
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品质概念(品格)
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特性
意义与地位
每个社会都希望它的社会成员能按照该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行事,因此,品德发展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核心内容
(一)国外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1、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的历史地位
皮亚杰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儿童道德认知问题的心理学家
其采用独特的临床谈话法,着重从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说谎和过失的认识以及对公正的认识等方面,揭示了儿童道德的开端与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观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前道德判断阶段
此时,年幼的儿童对于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由行为的结果所支配,故称不上道德,也算不上不道德
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碎杯实验)
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
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态度,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坏的,认为“公正就是服从权威”按是否遵从权威来判断是非
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后果,而不根据主观动机
第二阶段的幼儿道德认知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因而具有从他性和情景性的特点
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幼儿晚期开始出现萌芽,直到幼儿入学开始正式形成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是相对应和平行的,幼儿道德的他律性就是幼儿认知的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的反映
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
幼儿对意图的理解比皮亚杰所构想的更为复杂
新碎杯实验(此实验几乎所有年龄组的儿童都考虑到了碎杯者的意图)
2、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前导背景简介
科尔伯格受到麦独孤和皮亚杰等人观点的影响,提出了新的道德理论(主要研究范式为两难故事法,被试72名)
道德理论
第一水平 前习俗水平
科尔伯格认为幼儿主要处于这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服从与惩罚定向
服从规则以避免惩罚
第二阶段
天真的利己主义
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第二水平 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
"好孩子"定向
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第四阶段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遵从权威,避免受到谴责
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第三水平 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
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第六阶段
普遍的伦理原则
遵从良心原则,避免自我责备
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二)中国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
李伯黍的验证实验(对偶故事法,被试2788名)
结论
关于意向性与行为后果的道德判断,5岁被试所根据的大多是财务损坏的程度,7岁被试对意向性行为的判断超过了对财务损坏的判断
关于成人惩罚的公正性判断,大部分5岁和7岁被试对成人不公正的判断持肯定态度
关于人身伤害和财务损坏的道德判断,在行为意向(有意或无意)相同的情况下,大多数被试认为人身伤害较财务损坏更为严重
研究者认为儿童这种判断和年龄无关
但是国内部分研究者发现,7-9岁认为人身攻击更严重的有所增长
该研究支持了皮亚杰等人的理论,不过,中国儿童从不成熟判断转入成熟判断的年龄,普遍早于皮亚杰提出的转折年龄
三、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零)前导综合简述
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最早均出现于婴儿期
婴儿在社会的要求下,抑制攻击行为,从而促进其社会化的进程
(一)攻击行为
0、前导概念简述
攻击行为定义及特点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针对(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人(或其他生物)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这种行为是受害者试图回避的)
攻击行为可以是身体的攻击、言语的攻击或者是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攻击行为的基本特点
受害者知觉不友好的、消极的行为
攻击者有意实施生理或心理的伤害
攻击行为基本概况
攻击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
集群性攻击行为包括各种规模的战争,个体性攻击行为包括口角等等
攻击行为的基本分类
工具性攻击
指向渴望得到的东西(如财务或权利),以伤害他人作为达到非攻击性目的的手段
敌意性攻击
以人为定向,旨在伤害他人(身体、情感和自尊等),如报复和支配
攻击性行为研究意义
人类社会只有一定程度上抑制攻击行为,才能逐渐走向文明
1、关于攻击行为的理论
精神分析
人生来具有的死亡本能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是敌意的、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
这种攻击性行为有时也指向内部,如自我惩罚、自残、甚至自杀
生态学理论
人有基本的攻击本能
洛伦茨
所有本能都是进化的产物,它保证了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攻击本能是进化的产物,动物靠支配等级制的形成减少同类的攻击行为
动物的攻击是仪式化的搏斗
殊死搏斗只有在维护社会等级、保护领地、争夺资源中才会出现
但是人不一样,出生不久,个体的攻击倾向就会受到人的社会经验的影响
一方面靠成人的监控
另一方面靠儿童自发内化成人的社会规范
新行为主义
认为攻击行为是挫折的结果,攻击行为可以减轻挫折的痛苦,被攻击者发出的痛苦信号成为二级强化物
(但是这个观点被拼板玩具实验所质疑)
Berkowitz
修正了挫折-攻击假说,强调攻击者的经验、内部情绪状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强调认知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认为一个人对挫折或明显的挑衅的反应并不过多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他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
这一观点被儿童攻击实验所证实,即经常攻击他人的儿童往往把他人的非攻击性行为也解释为攻击的,并因此高估对方的敌意,进而采取报复
2、攻击行为的发展
基本发展规律
一定水平的攻击性行为是正常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这类攻击到童年中期就很少了
原因
父母与教师不允许攻击行为,鼓励分享与合作
儿童从自身经验中懂得,协商、谈判是达到同样目的的有效手段,他们已经学会用友好方式解决大多数争端
只有一部分儿童儿童在童年中期攻击水平仍旧偏高
相关研究
国内一部分研究
幼儿园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报复性攻击(这种攻击一般在3-9岁比较稳定)、打抱不平的攻击、为控制他人的攻击、嫉妒性攻击和挫折攻击
张文新(被试163名,济南,小班幼儿)
攻击形式
身体攻击(主要)、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次要)
攻击方式
主动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主要)
男女差异
男孩攻击性行为出现的更多,女孩间接攻击行为更多
个体差异
3-4岁时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个别差异
哈特普
随着年龄的增长,攻击性行为减少,但是敌意攻击却略有增加
大一些的儿童正在学习社会认知技能,这使得他们更多的去推断他人意图,并报复那些自认为伤害了自己的人
3、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基本研究成果
男孩比女孩拥有更多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2-2.5岁的儿童已经表现出性别差异
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反击的男孩是女孩的两倍
攻击性冲突更多的出现在男孩和男人之间
尽管男性对向他挑衅的女性会有语言攻击,但是身体攻击的强度会相对降低
对于相关结果的解释
生物学观点
(1)几乎所有男性都比女性富有攻击性
(2)性别差异出现早(约2岁),很难归结于社会学习或育儿经验
(3)在与人类相近的物种中也存在这种性别差异
(4)有证据表明雄性激素与攻击性行为相关
社会学观点
强调父母与其他社会动因在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形成中的重要因素
相互作用论
性别差异反应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若考虑到社会攻击或关系攻击的话,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也许并没有那么显著
4、影响攻击行为的社会因素
基本结论
儿童的攻击行为倾向部分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
同一文化或亚文化中成员间的个体差异来自儿童的家庭环境
武断、冷淡、拒绝的父母经常允许儿童表达攻击冲动,更可能培养出敌意的、攻击性的儿童
父母的冷淡、拒绝使儿童的情感需要受到挫折,并为儿童树立了一个对他人漠不关心的榜样
放任型的父母不约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实际上使得这种行为合法化,同时没有为儿童提供控制冲动的机会
当对儿童行为忍无可忍的地步才对儿童予以惩罚结果可能同样适得其反
一是用反复无常、不一致的方式惩罚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很难矫正,尤其是父母双方自己都不一致时
二是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榜样,恰恰鼓励了家长制止的行为——儿童知道父母不高兴了会打自己,那么他不高兴了也会试图教训让他不高兴的人
家庭的情绪氛围也影响儿童的攻击倾向
来自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的儿童常有情绪方面的困扰和大量的情绪问题,包括攻击行为
相关研究
帕特森
高攻击性儿童基本成长于不正常的家庭
“高压统治家庭”——家庭成员间经常冲突
所以对于高攻击性儿童的治愈,需要对整个家庭进行改造
沈鉴清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以及培养积极良好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部分研究者
父母对孩子的生理虐待也会导致孩子日后的攻击性行为
虐待不仅仅对男女孩均可造成同样重要的影响,而且可以直接预见他们以后的高攻击性行为
对大众媒体中介作用的研究
目前最大的暴力来源已经不再是电视而是视频游戏
玩视频游戏的儿童更可能表现出攻击性
暴力内容给儿童提供了攻击性榜样,削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控制,使儿童曲解了幻想与现实,增加了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容忍度,甚至对发生在周围的攻击性行为视而不见,鼓励了攻击性行为
5、攻击行为的控制
消除对攻击行为的奖赏和关注
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其余的部分措施
(二)亲社会行为
0、基本概念
亲社会行为
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
如帮助、安慰、捐助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甚至包括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
亲社会行为又称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自主的利他行为
指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出于对他人的关心
部分研究者认为,此类亲社会行为才是真正的亲社会行为
规范的利他行为
期待个人报偿或避免批评
亲社会行为发展极简述
人类发展早期
人们已经懂得集体或部落的形成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共同采集、狩猎、分享生活必需品增加了种族生存、繁衍的可能性
人类发展后期
而为大多数文化中的大多数人所采纳的社会准则之一就是社会责任规范,即你要别人怎么对待你,就先得怎么对待别人
研究地位(意义)
过去,心理学家过多的强调了人类利己的一面,并未给亲社会行为应有的地位
环境的恶化,促使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培养方面
1、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社会生物学观点
族内适宜性来解释利他行为的进化
种族的生存繁衍需要牺牲个体以换取族内适应性
坎贝尔
亲社会行为部分来自遗传,合作的社会群体中的合作的、利他的个体更可能受到保护,并将基因传递下来
对利他基因的探究
霍夫曼
利他基因可能是移情或共感能力背后的生理基础(移情能力先天说)
无意识的,有时是十分强烈的对他人情绪状态的体验
支持性证据:新生儿对同室其他婴儿的哭声的反应和双生子研究
支持性解释:移情能力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和亲社会行为间因变量的研究
部分研究者
通过双生子研究——随着双生子年龄的增长,共享环境的影响减少,而基因的影响增加
基因的作用解释了亲社会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非共享环境主要解释了双生子亲社会行为的差异
古典精分理论
弗洛伊德
将幼小的、未经社会化的儿童看作是由本能、享乐原则驱使的利己生物
自私的个体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利他原则内化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个体为了避免未提供帮助而产生的良心惩罚,也就是出现亲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往往重复被强化的行为,从而避免重复付出代价和受到惩罚的行为
悖论——对解释的质疑:为什么人们常常选择冒险甚至损害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他人呢?
再解释:所有的亲社会行为,包括付出极大代价的,都是社会学习和强化的结果,尽管强化并不都是有形的奖励(如自尊)
对亲社会行为形成的解释
(一)移情反应的条件化
亲社会行为使得助人者感到了愉快或减轻了痛苦,因而强化了亲社会行为
(二)直接训练
操作学习理论
个体不期待即时报酬的条件下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是由于先前的奖赏已经使其得到内部强化
例如成人的教诲和奖赏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逐渐与儿童得到奖赏的亲社会行为相联系,亲社会行为成为二级强化物
(三)观察学习
班杜拉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榜样
认知发展理论
随着认知的发展,儿童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行为的动机
亲社会行为在学龄期有较大发展,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亲社会行为也有相应的年龄特点,受到认知水平的影响,但是认知水平不是充要条件
社会规范理论
社会规范是个体行为的价值标准,对人的亲社会行为有引导作用
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三种重要社会规范是回报、社会责任、公平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主要研究成果
基本发展过程
1-3岁
儿童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增长显著
6-12岁
亲社会行为数量增长显著
其余结论
表现出相对多的同情和利他行为的年幼儿童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们更容易表现出积极情绪,较少表现出消极情绪,也更受同龄人欢迎
在幼儿园时期表现出较高水平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在成年期也继续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部分研究也指出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和其发展模式有关
一部分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另一部分亲社会行为则在较低年龄群体中出现的较为普遍
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社会责任感和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皮尔(短片求助实验)
被试在帮助线索较为清晰时更愿意提供帮助
彼得森(开锁实验)
孩子拥有帮助能力时更愿意提供帮助
角色扮演能力发展比较好的个体通常会比相应技能更差的儿童更愿意提供帮助,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能更好的推断同伴对帮助和安慰的需求
3、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角色扮演法
行为强化训练
父母通过强化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并抑制反社会行为是非常有效的
常用的强化手段有
表扬
物质奖励
发代金卷
忽视
暂停
惩罚
自我概念训练
个体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与其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显著负相关
自我概念训练对8岁以下儿童效果不明显
榜样示范
模仿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增加
移情训练
李幼穗(双冲突助人实验,108名幼儿)
移情前,无冲突场景下幼儿的助人行为显著高于冲突情境下幼儿的助人行为
移情后,无论是在无冲突情景下还是在冲突情景下,幼儿助人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四、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零)前导内容
概念地位
性别
性别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几乎在每个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分类就是性别
概念价值
父母侧
性别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父母或其他人对待儿童的方式(如取名、挑选服饰等)
此外父母对于不同性别儿童的标准期望也是不同的
儿童侧
所有的社会都期待男女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并将这类信息整合到自我概念系统中,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相关概念
性别化
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就是性别化
这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性别化又称性别类型化
儿童的基本生物特征、社会经验和认知发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儿童的性别化
(一)性别角色认同的一般概念
1、性别认同
概念定义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 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内容包含
正确使用性别标签
理解性别的稳定性,如男孩长大后成为男人
理解性别的坚定性,如一个人不因发型、服装或喜爱的玩具是异性的而改变自己的性别
理解性别的发生学基础,知道男女生理上的差别
2、性别角色标准
概念定义
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社会责任分配期望)
具体期望
女性富于感情、温柔、友好、合作、服从、谦和,对他人的需要敏感
男性独立、果断、自信,具有支配性、竞争性和强烈的成就动机等
注意点
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历史的变迁,每个社会的性别角色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3、性别角色认同
概念定义
性别角色认同(sex-role identity) 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相关概念
认同
精神分析理论的术语,指一个人接受并内化另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的过程
认同一个人并不意味着与他完全同一,而是增加了对他的忠诚和亲密感,这是社会化的重要机制
幼儿期大多数儿童开始认同父母,内化父母的标准、价值、态度和世界观。性别角色认同是其中的一部分
同时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男孩偏爱认同父亲,女孩偏爱认同母亲
认同动机研究
害怕失去爱假说
自我保护说
父权母权地位崇拜说
父母体验类似认同说
但是无论如何,亲子关系质量极大影响儿童性别角色认同
4、性别角色偏爱
概念定义
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产生角色偏爱的影响因素
(1)自己的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偏爱成为其成员
(2) 对同性别的父母越喜欢,越偏爱成为同性别的成员
随着儿童自我概念的日益分化,在他们能评价自我与性别角色标准的类似或差别、自我与同性别父母的相似或差异后,上述两种因素开始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偏爱产生重要影响
(3)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关于某一性别的价值的线索
许多文化更重视男性,给男性以较高的地位,这种文化决定的有关性别的价值观通过家庭、同伴、其他对儿童有影响的成人或大众传播媒介灌输给儿童,影响了儿童的性别角色偏爱
(二)性别化的发展
1、性别认同的发展
2岁儿童能够按照自己的刻板印象给照片上的人贴上男或女的标签,然而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2.5-3岁儿童中的大多数能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
3~5岁儿童还不能理解性别的稳定性,认为一个人只要换换衣服和发型就能变成另一性别的人
5岁前儿童对性别刻板印象的信念变得越来越强烈,尽管到7岁时这些信念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刻板,但是不会消失
学前儿童对性别的认同缺乏灵活性,对于男孩和女孩应该怎样有着严格的想法并且事实上,学前儿童持有的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上传统的成年人很相似
5-6岁儿童开始明确性别是永久的,也正在寻求男孩和女孩应该如何表现的行为准则
2、性别角色标准的获得
基本结论
父母都有一套性别角色标准,在孩子出生后,父母就把自己的性别角色标准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子女。他们鼓励那些符合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制裁那些不适当的行为。儿童几乎在会正确使用性别标签不久,就获得了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对于性别角色心理维度标准的认识要到学龄期以后儿童才能获得,而且相对于幼儿的性别角色标准要灵活得多
儿童通过观察成年人、看电视等方式获得知识(如男孩不能哭 )。最初,儿童将这些视为完全的道德准则。之后,他们意识到这是社会习俗,性别观念也开始变得更灵活,同时原型印象有所下降(Katz & Ksansnak,2011 )
相关研究
Kuhn, Nash, & Brucken(1978 )
给2.5~3.5岁儿童两个性别不同的娃娃,问他们这两个娃娃分别从事什么活动,如做饭、缝衣服、玩娃娃、开火车或卡车、打架、爬树等。几乎所有2.5岁儿童都有一些关于性别角色标准的知识,而 3.5岁儿童知道得更多。
其余一部分研究成果
2 岁儿童一般通过性别区分某些财产和任务,如吸尘器、食物与女性关联,汽车、工具与男性关联
3~4岁时,儿童可以安排与性别原型相对应的任务、玩具和活动
5岁时,儿童开始将某些人格特质与男性或女性相关联,如警觉性和修养程度
Damon (1977 )
戴蒙与4 ~ 9岁儿童交谈,以确定他们怎样用性别角色标准评价其他儿童的行为。例如,一个叫乔治的男孩喜欢玩娃娃,为什么人们告诉他不能玩?乔治玩娃娃是否对?如果继续玩下去会怎样?结果,6 岁之前大多数儿童都认为男孩玩女孩气十足的玩具是不对的,他们关于性别角色标准的观念是刻板而严厉的
3、性别化行为的发展
基本结论
性别化行为的表现
对玩具的选择(最早的表现形式)
14-22个月的男孩就偏爱小汽车之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玩娃娃和毛绒玩具
18~24个月的婴儿即使在没有其他玩具的情况下,也通常拒绝玩异性孩子的玩具
在活动方面
在整个童年期,男孩更喜欢在同性别群体中活动,女孩更关注个体,更乐意以同性别一对一的形式活动(Benenson & Heath, 2006)
在性别化过程中
男孩比女孩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现代社会,父母往往更注意培养男孩不要有“娘娘腔”,而不太在意女孩的“假小子气”
因而,男孩的行为稍微偏离性别角色标准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他们很快就知道了社会对男孩期望的是什么
相关研究
有研究表明,男孩到3 岁时更可能对女孩的活动表现出厌恶。例如,当实验者给他们洋娃娃时,他们会明确地拒绝。另外,研究者发现,通过塑造与强化的方法很难改变男孩对游戏的偏爱(Paley, 2009; Weisner & Mitchell,2013)
4-9岁的男女儿童对性别角色标准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遵从这些社会要求。然而,女孩比男孩对异性玩具、游戏和活动的兴趣保持得更久些。有人( Richardson & Simpson, 1982 ) 记录了 750名 5 ~ 9岁儿童在给“圣诞老人”的信中表达的玩具偏爱。尽管他们的要求大多反映了各自的性别偏爱,但女孩比男孩要异性玩具的更多些
一项追踪研究(Kagan & Moss, 1962)还考察了儿童早期几种性别化行为的稳定。结果表明,凡是与社会的性别角色标准一致的行为,由于在儿童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受到强化,因而有可能保留下来,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而那些与社会的性别角色标准不相符的行为,则因得不到强化甚至受到谴责而可能逐渐消退
(三)性别化的理论
主流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认为性别化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产生认同的结果之一
性别图式理论
论认为儿童会建构一种自我性别图式,并根据性别图式评价信息、环境刺激等对自己是否合适
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获得性别化态度和行为的两种机制是直接训练(强化适当的性别行为,惩罚不适当的性别行为)与观察学习
认知理论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部分依赖于儿童的认知发展
这些观点增进了我们对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解,各种理论强调的不同过程似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分别具有特另外的意义,所以就出现了一种整合理论的倾向
社会生物学理论认为
出生前的生理发展是人们判定一个孩子的性别并依照性别采取相应抚养方式的主要依据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
年幼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与其性别相一致的行为,主要原因是他人强化了他们的此类行为,形成了基本的性别认同
再综合
2.5-3 岁儿童获得了基本的性别认同,并开始形成性别图式
6~7岁之后,他们能够理解性别恒常性时,就不再完全依赖于性别图式,他们开始对同性别榜样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学习、判断更适合自己性别群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对其性别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青春期及以后,青春期生理的巨变与新的社会期望(性别强化)一起,使青少年重新审视自我概念,形成和成人一样的性别认同
这一阶段,青少年的性别化发展可以用各种理论综合解释
其余理论
家庭结构
父母对子女数学能力的预期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双维度理论
五、同伴关系和社会技能训练
(零)前导概述
同伴关系概念
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概念地位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就是同伴世界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之一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
基本作用
1、同伴关系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是绝对必需的
2、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作用机理
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3、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4、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关系不良儿童相关研究
有关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 Harlow, 1969; Suomi & Harlow, 1975 ) 和人类的相关研究支持了这样的假设,即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以后社会适应困难。
有研究指出,6%~11%的儿童在班上没有朋友(Gronland, 1959; Hymel& Asher, 1977)。比起其他儿童,这类儿童更易出现下列问题
(1 ) 退学(或逃学)
(2 ) 孤僻、退缩、冷漠、压抑或其他心理障碍
(3 ) 加人不良团伙乃至犯罪
很多研究表明,在学校里被同伴拒绝的儿童比有良好同伴关系的儿童更易参与不良社会活动,到青年期或成年期也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Parker & Asher, 1987; Parker et al.,1995 )
缺少同伴是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被同伴拒绝的经历对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有病理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男孩中更为显著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基本发展逻辑
在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
进人幼儿园,儿童与同伴的接触次数增加,他们不再把成人作为唯一的依靠对象。他们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和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与同伴的交往比以前密切、频繁和持久。
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经常与同性同伴一起游戏、活动。
3~4岁,儿童依恋同伴的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语言的发展也使同伴间的交往更加有效,儿童从事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大大增多了
幼儿同伴关系特点
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对幼儿同伴关系的评定
可以通过研究人员的观察、教师的评定或社会测量法的运用。运用社会测量法时,研究者常让幼儿从本班幼儿的照片中进行选择或现场提名
(三)社会技能训练
概念地位
社会技能训练是同伴关系研究中又一新兴领域
训练对象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
训练目的
通过干预方案的实施,改进儿童的同伴关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基本训练方法
社会技能训练法(最早采用、运用最广泛的方法)
理论基础(假设)
社会交往不足主要源于社会技能的缺失
训练方法
该方法既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交流技能的训练,也包括塑造行为和解决问题的训练。训练方式包括介绍、模仿、行为练习(或表演)、反馈、积极强化和有关的家庭作业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行为练习。其基本原则是,提供适合辅导社会技能的环境,在自然游戏中示范社会技能,设计和实施结构式的游戏,让儿童积极参与
训练成果
社会技能训练确实改进了一部分儿童的同伴关系(Ladd&Asher,1985;Oden&Asher,1973)。有一项针对幼儿设计的认知训练计划(Shure&Spivak,1982)实施了两年,结果表明,接受训练的儿童在三种技能上都优于未接受训练的控制组
其余训练方法及研究成果
王争艳等人对46岁被拒绝和被忽视儿童使用了三种训练方法(行为训练法、认知训练法、情感训练法)。研究表明,三种训练方法都可以促进同伴交往水平,对被拒绝儿童采用认知训练法效果好,对被忽视儿童采用行为训练法效果更好。从4岁到6岁,行为训练法的效果逐渐减弱,而认知训练法和情感训练法的效果则逐渐提高
(四)综合总述
同伴关系只是整个人际关系网络的一个分支,同伴交往经验总是与儿童从其他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的经验交织在一起影响着儿童的发展
这一事实表明,将同伴关系从作用于儿童发展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相当困难
在儿童的行为表现、同伴关系、情绪反应和人格发展之间存在着多通道的反馈联系。儿童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可能引起同伴关系障碍,同伴关系障碍容易导致消极情感的产生。为摆脱消极的情感体验,儿童有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从而改善同伴关系,也可能逃避或敌视同伴,使同伴关系更趋恶化,进而增强了消极情感。长期的消极情感最终会造成人格障碍,引起社会适应困难。因此,儿童的同伴关系状况只是一个信号,它提醒我们应更多地关心那些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积极促进幼儿同伴关系健康、和谐地发展,为幼儿进人学校集体做好准备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第零节 前导概述
年龄时间段
6 或 7 岁到12或 13岁
年龄段地位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年龄段基本特征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
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
故小学时期往往被称为前青春发育期
年龄段其余特征
在小学时期,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表现出均匀和平稳的特点,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的社会关系开始趋于复杂多样
因此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其思维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实现了思维过程中的质变
同时,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表现出协调性的特点。小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比较开放的,他们的经历有限,心理活动纯真、直率,没有明显的闭锁性,其情绪情感的表达比较外显,不善于修饰和控制,没有显著的动荡性
因此,成人与儿童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容易融洽,小学儿童言与行、动机与行为相对一致,个性、社会性和品德易于培养
基本结论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处于快速、协调发展的时期,小学阶段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作用
(零)前导概念
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人自从降生以后不久,就能建立条件反射,改变个别行为。人在一生的整个生活过程和实践中,也在不断地积累知识经验,改变思想行为,所有这些都包含着学习的意义
狭义的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提升学习能力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0、基本总述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并引起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结构的变革。作为特殊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学生学习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学生的认知或认知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在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他们往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这一阶段,较迅速而直接地把从人类极为丰富的知识宝藏中提炼出来的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这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特殊本质
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知活动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因此,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教主要是一个传授知识、激发学习行为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根据社会的需要传授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到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
3、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在学校里,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学习策略的问题。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或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学习策略受制于学生本人,它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识技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主体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同时,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前提,是造成其学习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一些研究发现,与学困生相比,学优生的学习策略更为有效,对问题解决有积极指导作用
此外,学习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使用、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动。已有研究发现,学习时间分配反映学习者的决策水平,可以制约其学习效果。小学二年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已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其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小学六年级儿童的决策水平巳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接近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表现
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或认知活动,是一种思维或信息加工的过程
4、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动机系统所引起的心理因素主要是需要及其表现形态,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等,其次是情感因素等。除此之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它们共同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意向,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动力。其诱因可能来自学习活动本身获得的满足,也可以来自学习之外所获得的间接满足。前者称为学习的内部动机,后者称为学习的外在动机
5、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过程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和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是一致的,是人类认识活动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和阶段,但是,这种学习过程与一般认知或认识过程又是有区别的,是一般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0、基本总述
从小学开始,学习活动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具体维度
首先,学校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与学前儿童的游戏相比,小学儿童的学习不但具有更大的社会性、目的性和系统性,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因此,儿童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兴趣行事。儿童在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责任感和义务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儿童的意志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这些都对儿童个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其次,学校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施的。儿童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掌握人类的知识打下最初的基础,在掌握这些知识经验的过程中
儿童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自觉性都明显地发展起来
其思维活动也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最后,学习活动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
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这不仅有助于儿童发展社会交往的技能,提高社会认知的水平,培养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而且有助于儿童掌握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形成并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
由此可见,进人学校,开始以学习作为主导活动,对儿童的心理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1、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
0、基本概念
动机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们由某种需要而引起的对一定事物的向往( 意向或愿望)
1、概念地位
儿童的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2、基本成果
儿童的学习动机是多种多样的
按照与社会需要的联系可分为直接动机、长远动机等多种表现形式
按照与智力的联系可分为具体动机、抽象动机等多种形式
按照价值可分为正确动机和错误动机等多种形式
学习动机是分层次、成系统的,其中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动机,往往决定或支配着儿童的学习活动,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
动机不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独特的特点
对我国四至六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回报动机、求知动机、交往趋利动机、利他动机、学业成就动机、生存动机、实用动机,这些动机在我国小学生中广泛存在,并对学生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外部动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内部动机还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四、五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构基本上没有差别,六年级小学生则开始形成具有长远社会意义的自我实现动机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总强度随年级升高呈下滑态势,年级越高,表层动机、深层动机和成就动机越低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内容增多,任务加重,外部压力较大,这也是导致动机强度减弱的原因
3、基本结论
上述研究提示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一方面,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大量采用合理奖赏、及时反馈、定期考察、适度竞争等教育方式,激发其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从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
(1)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2)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步分化
学科兴趣的分化时间一般从三年级开始
小学儿童对于学科兴趣的分化是很不稳定的
引起小学儿童学科兴趣分化既有客观原因(是否喜爱老师等等),又有主观原因(个人好恶、是否觉得有用等等)
(3)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有建构性、探索性
低年级学生是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言文字
高年级学生则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语文
语文学习兴趣发生了改变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性随着年纪的升高而显著下降
而在数学学科观与数学交流的素养方面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即随着年龄提高而提升
(4)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在扩大和加深
这种加深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性对电器、机械、运动等更有兴趣
女性对厨艺、园艺、针织更有兴趣
男性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性明显高于女性
女生的数学学科观与数学交流的素养明显好于男性
3、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
(1)对教师的态度
基本结论
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由于儿童尚不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因而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关研究
一年级儿童对教师和学校的态度与其学业技能有高相关
中年级儿童逐渐对教师产生选择性的、怀疑的态度,只有那些思想作风好、教学好,对儿童有耐心、公正的教师,才能赢得儿童的信任,对儿童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2)对集体的态度
初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班集体,同学之间很少互相关心。在教师的组织和教学的影响下,儿童开始互相交往、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形成班集体
从中年级开始,儿童开始有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行为品质
(3)对作业的态度
初入学的儿童还未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经常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作业
在教师正确的教育下,儿童逐步形成对作业自觉负责的态度,表现为能用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按一定顺序细心地完成作业,并排除外在诱因的干扰
(4)对评分的态度
从小学开始,儿童已经认识到评分的意义。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低年级儿童逐渐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并树立对分数的正确态度
中年级起,儿童开始了解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因而把优良的分数看成是高质量地完成这一社会义务的客观表现
4、小学儿童的学习策略
基本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学习策略不断丰富,他们逐渐学会使用有效的策略
但小学生的策略使用具有不完善、不稳定和刻板的特点
相关研究
在获得策略的早期阶段,儿童多使用单一的策略;当学习任务从非技能性向技能性过渡时,策略运用的多重性表现得特别明显
例:儿童初学一位数加法时,均以数手指的策略解决问题;当对问题完全熟悉时,儿童会采用记忆恢复策略,直接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答案;在这其间的过渡阶段,儿童可能采用数手指、记忆恢复、将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等多种策略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扩展了小学生的学习领域,影响着学习策略的选择。而基于互联网的网上学习策略(online learning strategies ) 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可能由于互联网的丰富性而消耗学生过多的认知资源,降低学业成绩
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
(零)基本概念与共识
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指个体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等涉及多个心理过程的活动中存在明显的困难或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认知障碍、脑损伤、轻度脑功能障碍、发展性失语等,而不包括由视觉缺陷、听觉缺陷、运动性残疾、智力缺陷、情绪障碍,或者环境、文化、经济等原因造成的学习不良
基本共识
尽管人们对学习障碍的定义还有许多分歧,但许多人都同意学习障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学习障碍者的特征
一是差异性。许多儿童的实际行为与所期望的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如尽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实际学习成绩远低于其实足年龄和智力水平应该达到的成绩
二是缺陷性。学习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这种儿童在很多学科方面能学得很好,但不能做其他儿童很容易做的事
三是集中性。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因此,他们常常在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或算术方面出现障碍
四是排除性。学习障碍的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
五是可逆性。学习障碍是可逆的,依靠合适的教育训练可以加以改变,这与智力落后、感官损伤所导致的学习问题根本不同
六是贯穿性。学习障碍可以贯穿于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不仅儿童存在学习障碍,成人也可能具有学习障碍,并且开始成为研究关注的一个热点
其余共识
在美国,所有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都被认为有学习障碍,约占所有在校儿童总数的4%
学习障碍主要出现在学龄期,研究者认为小学二至三年级为发病的高峰期,一般男生多于女生。但一些研究也发现,学前儿童如有言语和语言障碍,往往伴有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问题,进入学龄期以后也更易于出现学习障碍。
(一)学习障碍的分类
以障碍的特殊领域作为分类方法
听觉障碍
视觉障碍
执行功能缺陷
注意缺陷
计算障碍
阅读障碍
书写障碍
非言语学习障碍
美国联邦教育署特殊教育处归类法
归类方面包括在口头表达、听讲的理解、书写的表达、阅读的基本技巧、阅读的理解、算术运算、数学推理七个方面
(1)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
(2)阅读和书写方面的障碍
(3)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
柯克夫妇归类法
发育性学习障碍
发育性学习障碍主要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离
包括
原始性缺陷(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视动协调、知觉等方面的缺陷,可能引起许多其他学习困难)
衍生性缺陷(包括思考力缺陷、语言缺陷,通常和注意、记忆以及对概念、对象和空间关系的理解等方面有困难相联系)
学业性学习障碍
学业性学习障碍包括阅读缺陷、算术缺陷、书写缺陷和拼写缺陷等
其余一部分研究者(聚类分析研究法)
第一种类型(占33% ) ,言语技能一般,序列和空间能力缺乏,概念能力较强,独立性较差,注意力不集中
第二种类型(占 10%),算术和图形排列及一般能力较好,学习成绩较差,在教师评价的行为量表中排名较低,在学校中比较自私,攻击性较强,注意力很不集中
第三种类型(占47%),概念能力高于平均水平,学习成绩中等,注意力不集中,性格较外向
第四种类型(占 1 0 % ),学习成绩中等,言语能力中等,序列和空间能力缺乏
吴增强等研究者(Q聚类分析)分类法
(1)暂时性困难学生,只是暂时性出现学习困难,总体能力和个性发展水平没有偏差
(2)能力型困难学生,表现为学习基本能力方面的问题
(3) 动力型困难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与态度方面的问题
(4) 整体性困难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动力方面明显低于普通学生
(二)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1、在感知、思维、语言和数学方面存在障碍
感知缺陷
学习障碍儿童在认知、语言、思维和数学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如视觉记忆受损,有空间定向障碍,听觉辨别能力很差,信息加工过程有障碍,语音意识方面有缺陷等
研究发现:汉语学习障碍学生需要更长时间整合瞬间视觉信息,由此造成其基本视觉加工速度缓慢,效率低下;对图形记忆与加工能力及分词语和一般信息理解能力的缺损是汉语阅读困难者的主要认知特征
对学习障碍学生认知加工机制的研究揭示,学习障碍学生与学优生在工作记忆容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习障碍学生工作记忆容量低主要是存储能力欠缺造成的
语言缺陷
语言障碍往往是学习障碍的一个重要症状。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都发现,学习障碍儿童有各种语言和言语加工的障碍,如在发声和发音系统语法或句法、词汇或语义、会话交流等方面有各种障碍
学习障碍儿童在交谈数量上与一般儿童没有差异,但在质量上不如一般儿童
例如,学习障碍儿童经常会使用一些幼儿语言,往往用词不当,交谈中使用的句子往往很短、很简单。他们不能灵活地调节自己说话的主题、内容、目的,在解释、判断他人言语时也会发生困难。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在言语交际策略的理解和运用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思维缺陷
思维障碍与语言障碍有密切关系,有口头语言障碍的儿童尽管运动表达能力相对正常,但其听觉接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听觉联想、语法完整性和内部语言方面最为困难。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往往难以用语言表达思想,其社会交往能力极差,常常对人际关系产生错误的理解,对社会交往采取回避、不介人的态度
数学缺陷
通常,数学认知障碍主要包含获得性计算障碍和发展性计算障碍。前者是脑损伤所导致的数学认知障碍,后者是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并无明显脑损伤的数学认知障碍。尽管数学学习障碍在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总体而言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 ) 在掌握计数、运算等方面存在障碍
(2 ) 不能完成相对简单的测量、口头报告时间、估计物体数量等基本操作
(3 ) 在数学智力运算、问题解决策略方面存在困难
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
行为与情绪障碍
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表明
(1)学习障碍的出现率与年龄有关,在小学阶段,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学习障碍的出现率也有所增加
(2)学习障碍与行为障碍有关,约一半以上的学习障碍儿童有某种行为障碍,其中注意力缺损是最普遍的症状
(3)约四分之一的学习障碍儿童有情绪问题,最普遍的是情感障碍
可见,在一般性精神卫生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的问题显著多于正常儿童。很 多研究指出,有学习障碍的儿童通常存在注意力缺损、活动过度、违法犯罪、忧郁、焦虑、控制点不适宜、自我概念较差、自我评价较低、受同伴的欢迎程度较 低、社会技能缺损、人际关系不良等方面的问题
小学期间,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违纪行为。许多青少年违法者在早期都有学习障碍现象,并且有学习障碍的违纪者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会更大
学习障碍儿童更有可能遭遇学业失败,并发展消极的自我概念,从而导致行为问题甚至违法犯罪
社会性障碍
总述
学习障碍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方面也存在问题,容易错误理解社会性线索,做出不适当反应、消极反应或攻击性反应
发展逻辑
他们很容易对其学业进行错误归因,更有可能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而不是缺乏努力,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任务难度小等,在学习中缺乏坚持性
此外,学习障碍儿童对身体语言和表情的社会意义缺乏敏感性,在判别口头语言的意思上存在困难
学习障碍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方面的缺陷,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他们在社交、活动(男孩较明显 )、学校等方面的社会适应水平较低,大多有社会与环境适应不良的问题
其余情绪性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常有明显的情绪问题。很多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他们在学校环境中会经历更多的压力感和内部失调,表现出更高的焦虑水平。学习障碍儿童及青少年的自杀率比非学习障碍者高
3、其他方面的问题,如发育迟缓和品行问题等等
发育迟缓问题
有研究者曾用X 光片来比较儿童的骨酪年龄,发现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60%的学习障碍儿童表现为骨龄较小。他们开始走路、说话的年龄也较晚,从学前期过渡到学龄期的时间较正常儿童要长
品行问题
一些调查指出,有行为问题或违法犯罪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大都表现出一定的学习障碍,特别是阅读障碍。在学校里的失败和挫折会引发儿童的攻击行为,并扩大到校内外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往往很冲动,缺乏良好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然而,品行问题与学习障碍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绝对的,学习障碍可能是以直接的方式(如认知特点)或间接的方式(学校生活和社交关系的失败)而引起行为问题。
学习障碍与行为问题也可能是双向联系的模式,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或某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引起行为问题,导致学习障碍,并因此进一步增加了问题行为
学习障碍儿童的性别差异
在学习障碍儿童中,男孩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孩,男孩的外向性行为问题较多,以冲动、多动、攻击和违纪等外向性行为问题更为突出,女孩则以多动、抑郁和社会退缩为主要特征,行为更趋于内向
研究者认为,男女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的性别差异可能与他们对付挫折的行为反应模式不同有关
(三)学习障碍的产生原因
0、学习障碍研究史
早在1937年,心理学家奥顿(S.Orton)就提出了大脑皮质控制理论。他假设,当大脑两个半球中一个半球失去对另一个半球控制的时候,儿童就出现符号颠倒,如把ON看成NO ,把SAW看成WAS
尽管奥顿当时提出的观点与现在的观点有所不同,但他将学习障碍与神经病学联系起来是一个重大贡献
目前,对学习障碍的原因尚无确切定论,只有下列假设
1、胎儿期、出生时、出生后的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
假说地位
一般学者认为,轻度的大脑功能失调是引起学习障碍的一个常见原因
假说局限
但脑功能轻微失调的产生机制尚不清楚,是由脑下部的实际解剖或生理病变引起还是由脑部在进行信息处理时的缺陷所致,尚缺乏实验研究
支持性证据
不过某些已知可以引起脑损伤的事件与以后学习困难之间的关系巳经被证明
(1)母亲妊娠期间出血、酗酒、服药或营养不良,母亲患有败血症、感染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或其他慢性病,胎盘脱落,子宫不良及Rh血型不配等
(2)出生时由于产程过长或难产造成的脑缺氧,早产体轻,脐带绕颈,胎位不正,臀产或羊水早破,用产钳或骨盆狭窄引起颅压增高,以及产程太快致使新生儿忽然接触新的空气压力等
(3)出生后婴儿期的高烧、脑炎、脑膜炎、铅中毒、药物中毒、呼吸器官疾病引起的窒息、严重营养不良或头部外损伤等
2、遗传-素质假说
假说地位
国内外许多研究指出,学习障碍儿童存在脑发育迟缓、脑皮质功能不成熟、觉醒不足、左右脑发育不平衡等现象
支持性证据
国外有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儿童P300 (脑皮质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波幅变宽
国内研究结果与国外有所区别,国内研究者采用ERP技术检测学习障碍儿童脑认知功能,结果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脑区P300潜伏期延长,但是波幅低,P300波形、地形图分布异常发生率高
上述研究都从实证角度说明了学习障碍儿童存在脑认知功能缺陷
对多动症儿童脑电图的研究发现,正常组儿童的α活动、β活动节律部明显高于活动过度组活动过度组儿童的脑电有过多的慢动作,这可能是由脑功能成熟迟缓而非脑损伤引起的
感觉综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imction) 可能也是儿童学习障碍的重大原因。感觉综合能力是依年龄以自然的次序发展的,正常儿童到7 岁时发展已臻完善,但某些特殊儿童由于一些我们至今尚不清楚的原因,无法正确处理自身与外界的信息,从而产生种种学习行为与情绪上的障碍。不同感觉系统的失常会引发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
一些研究者认为遗传可能是学习障碍的一个原因。赫尔曼(Hermann,1959 )对有诵读困难的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对照研究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异卵双生子同时出现诵读困难。由于同卵双生子中每对双生子同时有诵读困难的发生率高于异卵双生子,因此,赫尔曼认为,阅读、拼写和写字等方面的学习障碍是可以遗传的
3、生物学假设
假说地位
有些研究者认为,轻度脑功能失调是中枢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改变的结果
支持性证据
已有不少研究提出,轻度脑功能失调的发病机制是中枢神经系统之间某种神经递质不足或过多
4、心理与环境假设
假说地位
很多学者都认为,环境因素不是学习障碍的一个直接引发因素,却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支持性逻辑演绎
较低的家庭经济收人、营养不良或疲劳、早年缺乏各种环境刺激和教育、缺乏母爱或其他成人所给予的感情、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对儿童的态度与期望、亲子沟通方式、教师的偏见、不适当的教学方法或教材等,均可能是儿童产生学习障碍的因素
5、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赶不上智力因素的发展
假说地位
有些学者指出,有些学生在智力上并没有问题,他们的学习障碍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缺陷所致,如缺乏学习兴趣、不够用功、缺乏学习方法等
支持性逻辑演绎
不良的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儿童学习潜能的发挥。不良的家庭、社会因素与学习困难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目前,许多特殊教育专家提出许多适合各种特殊学习障碍的矫正方案,如神经心理学习障碍的补偿方法、动觉训练法、语音一书写一发音方法、视一听一动觉法等。这些不同形式的矫正方案对于一些特殊的学习障碍有较好的成效
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零、前导概述
概念地位
小学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发展内容
儿童就开始正规的学习活动
系统地掌握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
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
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随之获得发展
发展动力
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种种新的需要,并和儿童已达到的原有心理结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矛盾,构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
在教育影响下,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小学儿童的思维不断地向前发展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零)前导概述
整体简述
在学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小学儿童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新的发展
整体特征(朱智贤)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一)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研究成果
朱智贤(定义、种属概念研究法)
林崇德(图形推理策略研究法)
研究方法
对儿童在进行推理时使用的六种策略— 分析策略、不完全分析策略、知觉分析策略、知觉匹配策略、自主想象策略、格式塔策略进行了分析
研究成果
发现小学二年级开始出现图形推理能力发展的飞跃,二年级儿童开始能够同时观察到两种规则
五、六年级儿童能够不受题目形式的影响,从本质上把握逻辑规则
总的来说,知觉分析策略在儿童进行图形推理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年长儿童或高水平儿童在面临困难的图形推理问题时,他们首先借助的往往就是知觉分析策略
知觉分析策略的特点就是个体不能明确抽象出规则,但是能够发现整体上的一种联系。这体现出小学儿童思维的过渡性特点
吴国宏(成分分析法)
研究方法
建立“有限三项系列问题” 的成分模型,证实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论述
研究成果
一年级儿童才步入具体运算阶段,而三年级儿童巳进人较成熟的阶段
一年级儿童不具有形式运算思维的能力,三年级儿童已开始进八形式运算阶段的前期,五年级儿童正式步入形式运算阶段
辛自强、韩玉蕾(等值概念发展研究)
研究成果(等值分数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1) “整体量概念”,儿童借助直觉性的整体量图式解决非符号化的等值分数问题
(2)“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 ,儿童对相对量的认识从笼统的、直觉性的状态发展为具体的、量化的状态,能够克服整数等值思维的干扰,同时考虑两个维度的数量变化来进行等值判断。但由于受加法思维的限制,经常采用相对多少比较或是加减运算,不能进行比例运算
(3 ) “正式的等值分数概念”,儿童发展起成熟的乘法思维,能够同时关注两个维度,并计算两者的比例关系。一年级儿童处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期。二年级儿童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期,已发展起数量化的相对量概念,但不具有成熟的乘法思维
成果解读
实践轴
入学以后,教学以及各种日益复杂的新的实践活动向儿童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新要求,这就促使儿童逐渐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促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开始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新旧事物更替轴
小学儿童思维的这种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它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 与改造而实现的。这种显著的质变,是在思维发展的外部条件作用下,在内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
因而,小学儿童的思维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并不意味着他们入学以后,具体形象思维立刻全部“消亡”,不再发挥作用
发展轴
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要经历很长过程。低年级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学生指出概念的本质常常是比较困难的
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形象性,并不等于说,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抽象性,没有任何抽象概括的成分
事实上,小学儿童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随着年级高低以及不同性质的智力活动而变化
正因为如此,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才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以及主要的东西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同时,达到这样的思维活动水平,也离不开直接的和感性的经验。小学儿童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期
基本认识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一般认为,这个关键期在四年级(10~11岁 ),也有的认为在高年级。也有的教育性实验报告指出,如果有适当的教育条件,这个关键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
概念地位
强调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要求我们适应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飞跃期来进行适当的教育
基本成果
有关研究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点在何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效果
在注重思维的智力品质的教学影响下,儿童在三年级就可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
而在教学不甚得法的控制班里,则到五年级才实现数的概括能力的“飞跃”
对小学四年级儿童形成合取概念的策略进行训练,结果发现:训练不仅能够促进儿童形成合取概念的能力发展,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元认知水平,使他们在相关的问题解决中表现出能力的迁移
可见,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有一定伸缩性,可以提前或挪后,可以加快或延缓。只要教学得法,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可以提前到三年级。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存在很大的潜力
(三)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基本认识
进人小学后,,儿童逐渐具备明确的思维目的性,表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有着较完善的思维材料和结果,思维品质的发展使个体思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儿童思维的监控或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在日益加强
这表明小学儿童思维的过渡性显示出思维结构从不完善向完善过渡
相关研究成果
尽管小学儿童的思维主要属于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它具备了一切逻辑思维的形式,包括辩证逻辑思维的萌芽
早期研究发现,9-11岁儿童在进行左右概念的初步抽象思维时,就已经萌发了辩证思维
对一至六年级小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实验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小学生初步具备了辩证思维能力
小学一、二、三年级是辩证思维的萌芽期
四年级是辩证思维发展的转折期
五、六年级为辩证思维的稳步发展期
但是,六年级学生中能具备高水平的辩证思维能力的仅为93%
所以,小学阶段只是辩证思维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辩证思维能力要到中学乃至大学阶段才能更完善
小学生辩证思维形式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辩证概念的发展优于辩证判断和辩证推理的发展
(四)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基本认识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儿童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成分的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是一般趋势
但是,具体到不同的思维对象的时候,这个一般的发展趋势又常常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有关小学儿童假设检验策略发展的研究发现,一年级被试在遇到较简单问题的时候,能运用较高级的有效策略,但是在遇到较困难问题的时候,则又退回到相对不成功的策略上
不平衡方面
解题策略应用的不平衡性
有关小学儿童假设检验策略发展的研究发现,一年级被试在遇到较简单问题的时候,能运用较高级的有效策略,但是在遇到较困难问题的时候,则又退回到相对不成功的策略上
差异学科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对小学儿童思维的研究也发现了这种不平衡性。例如,对同一批小学生给字词概念下定义、综合分类和数概括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其思维发展表现出的趋势是不一致的
文化教育环境导致的不平衡
文化环境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儿童认知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在解决相同问题的情况下,不同教育状况的地区的儿童在认知水平上存在着差异
二、小学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一)概括能力的发展
基本认识
在教学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概括能力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概括能力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般来说,小学儿童的知识经验还不十分丰富和深刻,因此,他们只能利用某些已经理解了的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进行概括,而不能充分利用某个概念的所有特征或属性
相关研究
五级数概括能力划分法
第I级:直观概括水平。儿童依靠实物、教具或配合掰手指头来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离开直观,运算就中断或发生困难
第II级: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儿童进人了 “整数命题运算” 阶段,掌握了一定整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尽管有的运算的数的范围可以超过儿童的生活范围,但由于缺乏数表象,儿童不能真正理解运算中数的所有实际意义
一年级(7-8岁)主要处于这个阶段
第III级:形象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儿童处于从具体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数表象的丰富与数的实际意义的扩大形成了数概括的新特点:
(1)不仅掌握了整数,而且掌握了小数和分数的实际意义、大小、顺序和组成;
(2)能掌握整数和分数概念的定义
(3)空间表象得到发展,使儿童能够从大量几何图形的集合中概括出几何概念,并掌握一些几何体的计算公式和定义,因此,这一级水平又可称为初步几何命题运算
二、三年级(8-10岁)主要处于由具体形象概括向形象抽象概括过渡
第IV级: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即初步代数的概括运算水平。其特点为
(1)能用字母的抽象代替数学的抽象,如能初步列方程解应用题
(2)开始掌握算术范围内的“集合” 与 “并集合” 思想,如通过求公倍数与公约数的运算掌握“交”与“并”的思想
(3)能够完整地解答各种类型的典型应用题,出现组合分析的运算
四、五年级(10-12岁)进入初步本质抽象概括
第V级: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儿童根据假设进行概括,完全抛开算术框图进行运算。只有极少数小学儿童能达到这一水平
相关概念延伸
直觉行动
书面定义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
个人理解(读者自行审视)
直觉行动思维是工作记忆不发达时,孩童的记忆、提取、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有限,必须依赖于现实的外界刺激来去激活和维持孩童较低水平的正常思考,故表现为直觉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
书面定义
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学前期
表象是外部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的保留
个人理解(读者自行审视)
相较于直觉行动,该水平的儿童有一定的工作记忆容量,能够较好的提取脑内的各种认知资源,但是该水平儿童因为其实践经验的有限、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往往可提取的认知内容的处理程度和深化水平相当有限,也就是以表象类的认知资源为多,故表现为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
书面定义
别称
抽象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
抽象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定义
是指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个人理解(自行审视采择)
在更大量的实践活动训练后和严峻的现实要求下,儿童不仅在信息记忆、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方面有了长足的长进,其所存储的认知材料的数量与品质也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此阶段孩童已经拥有丰富的认知材料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以供其去进行更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具体则表现为判断、推理等高水平思维活动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广泛运用
概括水平三阶段划分法
第一阶段 直观形象水平
低年级儿童的概括和幼儿的概括差不多,主要属于直观形象的概括水平。他们虽然能够进行概括,但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物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他们更多注意的是事物的外观和实际意义
第二阶段 形象抽象水平
中年级儿童的概括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在他们的概括中,直观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减少,形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多
第三阶段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概括为主。由于在过去几年中的知识经验积累和智力活动的锻炼,他们已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属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但是,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概括也只是初步接近科学的概括,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距太远的高度抽象概括活动,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
(二)比较能力的发展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情境性
具体内容
发展性
从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具体到抽象)
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的关系的异同(个别到普遍)
从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直接到间接/直观到抽象)
情景性
在某些条件下,儿童对某些对象进行比较时,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又能找出其细微差别
在另一些条件下,对另一些对象进行比较时则又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重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儿童进行比较
注意点
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比较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对于小学儿童来说,事物的相异点要比相同点容易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儿童从相异点开始,然后过渡到相同点。进行比较时,应从较为鲜明的特点人手,然后再比较细微的差异
(三)分类能力的发展
研究结论
( 1 ) 小学二年级学生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的字词概念分类。绝大多数小学儿童是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根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学生中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根据的人数有所增加
( 2 ) 解决同一课题,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年龄特点是明显的,三、四年级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 3 ) 同一年龄组的儿童在解决难度不同的课题时,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分类材料的难易程度对分类水平的影响是明显的。通过三、四年级水平的人数总的发展趋势是随课题难度的增加而减少;反之,下降为一、二年级水平的人数逐渐增多
( 4 ) 从四年级起,儿童出现组合分析分类的表现。从五年级起,这种组合分析分类的能力有较明显的发展。这说明组合分析分类的能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只有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保证儿童对思维对象的属性有全面的了解,才能促成儿童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他们可能进行多种组合分析的分类
(四)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趋势
不仅表现在解决问题成绩的提高上
还表现在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上
研究成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更高级的规则解决问题,即
运用信息的灵活性不断提高
对信息的加工更为彻底
考虑更全面
执行控制也变得更加有效
虽然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随年级增长而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其思维发展并未完善,难度等级比较高的问题仍然超越其能力范围。有关四至六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发现:五、六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正确率和使用图式表征策略的程度明显高于四年级学生
总之,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在逐渐发展,并日益完善。分析、综合及其 派生的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等思维过程最初只能在直接观 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而且也很简单,之后逐渐能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的基 础上进行,最后向以概念为材料的理性过程较全面、深人且范围广泛地进行。言 语在小学儿童的基本思维过程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其思维的深刻性、 广阔性、批判性、自我监控的水平获得迅速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零)基本认识
儿童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过程
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完成的,随着知识经验的发展,儿童对已掌握的概念要不断加以充实和改造
小学低年级儿童和高年级儿童对同一概念的掌握水平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在低年级儿童和高年级儿童对同一概念的掌握水平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在同一概念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是不同的
(一)小学儿童概念的逐步深刻化
前导概括
小学儿童逐渐从事物的直观属性中解放出来,而以本质的、一般的因素为基础,逐步形成深刻而精确的概念
发展逻辑
起初,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以及智力发展的限制,小学儿童往往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来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概念,儿童虽然可以说出某一概念,实际上并不真正理解这个概念
在经验增长和智力发展的条件下,儿童掌握的概念才逐步深刻起来
研究成果
早期研究认为,儿童掌握概念的类型可以概括为八种,这八种类型反映了儿童概念深刻化的程度
图表信息
图表解读
小学儿童的概念掌握表现出阶段特征。低年级儿童“不能理解”的概念较多,较多应用“具体实例” “直观特征” 掌握概念高年级儿童“不能理解”的概念较少,逐渐能根据非直观的“重要属性” “实际功用” “种属关系”掌握概念,而且 “正确定义” 占极大比例。小学中年级正处在概念掌握的过渡阶段
在实验研究中,一方面“具体实例” 和 “直观特征”两种类型在各年级都占有很大比例,另一方面“正确定义” 在整个小学阶段迅速发展,所占比例随年级升高而明显增加。这两方面的现象表明小学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但抽象概括性不断增长
实验中还发现,小学低年级儿童就能以“正确定义” 掌握概念,尤其对抽象概念,比掌握具体概念更多应用“正确定义”。这说明了教育对儿童概念掌握起着积极作用,只要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采用适当的教材和适宜的教法,完全可能使小学儿童更早一些、更好一些掌握科学概念
小学儿童概念的深刻化是其思维发展的重要方面。小学儿童只有正确而深刻地掌握概念,才能顺利地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判断、推理,理解客观事物,并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儿童概念的逐步丰富化
0、前导概述
儿童入学以后,概念在日益丰富
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对儿童的各类概念(如数概念、空间方位概念、自然概 念、社会概念、时间概念、科学概念、自我概念、美学概念、幽默概念等)发展 的特点及他们掌握各类概念的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 学儿童所掌握的这些概念不断丰富
心理学家认为,字词概念发展和数概念发展可以作为研究小学儿童概念丰富性的突破口
1、字词概念的发展
对小学儿童字词概念发展的研究发现,小学儿童选择不同字词概念的定义或下定义时表现出五种不同的水平
(1)错误的定义
(2)概念的重复
(3)功用性或具体形象的描述
(4)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具体的解释
(5)本质的定义
小学儿童字词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从直观特征到具体形象特征占相当的比重,再到初步揭示概念的一般特征并接近本质特征,最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研究中还发现,同一年龄的小学儿童对不同字词概念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维特点
第一,小学儿童对不同字词概念的理解水平并不一致,这说明儿童思维活动的不平衡性
对于某些字词概念,儿童能够揭示它的一般特征,反映其本质属性;对另一些比较困难的材料,又回到较低的水平,拘泥于具体形象,而不能理解字词概念的抽象属性
第二,小学儿童对不同字词概念理解的差异性,既决定于字词概念本身的难度,又决定于思维对象与儿童生活经验的一致性程度
一般来说,儿童对日常生活概念容易理解,对社会政治生活概念会感到困难;对物质概念容易掌握,而对精神概念比较费解;对直观具体的概念容易揭示内涵,而对抽象的概念往往把握不了实质。由此可见,字词概念本身的难易性及与儿童生活的接近性对于儿童理解概念的水平是有很大影响的
第三,实验研究材料的性质对思维特点的影响并不排斥年龄特征。事实上,无论什么样的字词概念,小学儿童理解的水平总是随年级的上升而提高的
2、数概念的发展
基本认识
在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中,小学儿童的数概念迅速地获得发展,数概念日益丰富、不断深刻
相关研究
等值分数概念理解研究
我国心理学家对于小学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例如,对五、六年级小学生掌握分数的情况进行的研究发现,五、六年级小学生能够掌握分数所代表的部分和整体的意义,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分数所代表的测量的意义和等值分数的概念。六年级学生的等值分数的概念较五年级学生有显著的发展
数字线估计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儿童数字线估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数量范围内,估计精确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即年龄越大,估计的绝对误差百分比下降;估计模式由对数、对数和线性混合向单纯线性过渡。幼儿阶段可以形成对10以内数字线估计的线性表征,二年级学生可以形成0~ 100的线性表征,六年级学生出现对0~1 000的线性表征
发展特性归纳
(1)发展的顺序性
儿童在大小概念的理解或产生上有一个大致的年龄顺序,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同一个概念常会因出现的情境不同或研究方法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反应水平
(2)发展的不匀速性和阶段性
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在概念的理解或产生上增长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时快,有时慢,显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在4岁时,儿童对大小概念的理解还处于萌芽状态,到5-6岁时发展相当迅速,到7岁时发展又相对慢一些
(3)概念的逐步分化和概括化
儿童4岁时只能区分大与小,5-6 岁时概念迅速分化,一方面逐步精确化,另一方面不断整合,使概念的理解逐渐达到成熟水平
(4)概念的巩固与形成
儿童7岁时对大小概念的理解程度接近成人水平,到8岁时已理解大小概念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小学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一个更新的过程。儿童不断掌握新概念和改造旧概念,所掌握的概念不断丰富,并日益系统化
(三)小学儿童概念的逐步系统化
概念发展的两个维度
单概念横纵向发展维度(概念内容的丰富化和概念认识的深刻化)
对概念集群之间联系与区别的把控(概念系统化)
概念系统化逻辑
在对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小学儿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逐步掌握复杂的数概念系统和运算系统。小学儿童逐步掌握数学的系统性,并形成其思维的系统性
小学儿童思维系统化的发展,也必然地表现出组合分析的结构,即 “格”的结构
在解答应用题时,他们将原有条件重新组合分析,然后综合列式。这使小学儿童在解答应用题时思维系统、完整与全面
研究表明,由于儿童掌握了丰富的数概念,到中年级,有半数儿童具有组合分析的能力
但从根本上看,小学儿童对概念的组合分析能力还是不高的,其概念的系统化还有待以后进一步发展
小学儿童概念的深刻化、丰富化和系统化三者的发展是互相制约、彼此联系的
儿童掌握概念系统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应用巳往丰富的概念材料去同化(领会 )深刻而有系统的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某个概念和其相近的概念的区别,通过比较、变式等方法使儿童正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同时掌握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
每个概念都在概念系统中占有一定地位,我们只有在概念系统中去掌握概念,才能掌握得更好
因此,我们要根据儿童知识经验的水平和儿童概括发展的水平,及时地帮助儿童掌握概念系统,并使儿童的概念系统日益丰富、广阔而深刻,使他们的智力活动从孤立、片面日益向精确、全面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四、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零)前导概述
基本概念
抽象逻辑思维
指正确地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活动
推理
是由一个判断或许多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比较完善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的推理能力,是随着儿童掌握比较复杂的知识经验和语法结构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董奇、林崇德基于全国代表性数据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推理能力在11岁之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11岁以后发展变缓(董奇、林崇德,2011)
(一)直接推理
前导简述
小学儿童首先掌握的是比较简单的直接推理。直接推理是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
(1)小学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 、 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 、 四年级为一个阶段,五年级为另一个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
(2)儿童掌握三种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不是同步的,依次为换位一换质一换质位
(3)以不同类型的判断为前提的直接推理成绩不同,特称判断的成绩高于全称判断的成绩,肯定判断的成绩高于否定判断的成绩
近年来,关于儿童的直接推理能力及策略发展的研究有以下发现
(1)6岁和7岁儿童初步发展了语言条件下的直接推理能力,8岁儿童形成了这种能力。从6到8岁,儿童的这种推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提高
(2)否定前提和肯定前提没有给儿童的直接推理造成影响,反义词的转换也没有增加任务的推理难度
(3)从6岁到8岁,儿童的有效生成能力和使用能力都在明显提高。6 岁、7 岁儿童在直接推理时有效策略和无效策略并存,但几乎所有的8 岁儿童都使用了 “重复或解释前提” 这一有效策略
(二)间接推理
基本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儿童需要间接推理。间接推理是由几个前提推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幼儿只能在一些有限的、熟悉的事物范围内,不很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在教学的影响下,小学儿童逐渐在较广泛的知识范围内学会从一般(如规则、公式)到特殊(如具体事例)、从特殊到一般、从特殊到特殊,比较自觉地掌握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儿童推理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数学成绩差异对比实验)
普通组儿童有关推理能力已有初步发展,但推理过程仍经常受具体内容的束缚
数学成绩优异组儿童假设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协调发展,“形式” 从 “内容” 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理思维活动能较好地符合有关逻辑规则
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第一,小学儿童的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能力的发展既存在着年龄差异,又表现出个体差异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推理的抽象程度也在加大,推理的步骤愈加简练,推理的正确性、合理性和推理品质的逻辑性和自觉性也在加强
第三,在运算能力的发展中,小学儿童掌握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形式的趋势和水平是相近的
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辩证关系
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相关研究
有研究者根据推理的发生范围、步骤、正确性、抽象概括性四项指标,把小学儿童运算中归纳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分为四级水平
归纳推理能力的四级水平为
算术运算中直接归纳推理
简单文字运算中直接归纳推理
算术运算中间接归纳推理
初步代数式的间接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能力的四级水平为
简单原理、法则直接具体化的运算
简单原理、法则直接以字母具体化的运算
以算术原理、法则和公式为大前提,合乎逻辑地进行多步演绎和具体化,得出正确的结论,完成算术习题
以初等代数或几何原理为大前提,进行多步演绎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完成代数或几何习题
3-11岁儿童类比推理研究发现
4-5岁儿童开始能进行类比推理
6-7岁儿童进行类比推理的依据主要是外在特征相像
8-9 岁儿童能完成半数以上的类比推理任务,类比推理的依据更多地转向事物之间的关系
10~11岁儿童的类比推理水平较高,已经较为稳定地以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依据
对小学儿童一维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研究发现
7-11岁各年龄组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7-9 岁和9~11岁是儿童推理能力飞跃发展的阶段
对小学生日常事件关系的推理能力的研究发现
儿童对事件时序关系的推理从7岁到9岁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对儿童归纳推理发展的有关研究表明
初入学儿童能在所理解的事物或现象的范围内确定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因果联系
如果要求儿童从许多类似的个别事物或现象的因果联系中,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找出一般的规律和定律,他们常常不能抓住本质联系,不能从许多特殊中概括出一般,在教学的影响下,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中高年级儿童的归纳推理能力迅速发展
在小学儿童掌握思维规则的研究中,研究者以杠杆装置模型图为器材,测定小学儿童概括杠杆平衡的条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论
(1)小学儿童在解决杠杆平衡问题时,其思维活动受一定规则的支配
(2)小学儿童的思维规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其发展总趋势是
由简单到复杂
由单因素到多因素
由不正确到逐渐接近正确
由极低水平的定性定量到较高水平的定性定量再上升到更高水平的定性定量
(2.5)此外,各年级儿童
存在的思维规则的种类多少不同
处于各规则的人数多少不同
各规则出现和消亡的时间不同
各规则发展变化的模式不同(有下降、上升和升降三种)
各规则的发展是并行式而非接替式的
(3)小学儿童的思维规则随年级的升高而以渐进形式稳定地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不存在发展的加速期
每经过三年,儿童的思维规则就发生显著的变化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思维规则的发展存在三个层次,与之对应的年级是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
概要
从上述的小学儿童各种间接推理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到小学儿童的抽象思维在全面地发展着,并逐渐成为他们思维的主要形式
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学的有效指导,是促进小学儿童推理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零)基本认识
基本概念
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
概念地位
思维品质体现了个体思维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
培养儿童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其思维与能力的突破口
概念成分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
(一)小学儿童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的思维敏捷性是不断发展的,表现为运算速度不断提高,运算能力产生明显的分化
儿童思维的敏捷性是可以培养的,合理的教学与要求可以适当地加快思维敏捷性发展的进程
儿童思维的敏捷性依赖于一系列的条件。儿童的知识结构、技能技巧及思维结构,以及思维客体的难易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思维的敏捷程度
(二)小学儿童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在运算过程中思维灵活性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一题多解的解题数量在增加
小学儿童的智力活动水平在不断提高,分析、综合的思路逐步开阔了,因此他们逐渐能产生较多的思维起点,促使他们在运算中解题数量越来越多
二是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在增加
儿童不仅能做到一题多解,而且可以做到解题正确,逐步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根据思维对象、材料的特征和类型去加以灵活运算
三是儿童的组合分析水平在不断提高
小学儿童的思维灵活性稳步发展,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思维灵活程度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三)小学儿童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在运算过程中思维深刻性不断发展
发展路径
首先,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
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在解答应用题时,寻找 “标准量” 的水平可分为三个等级
(1 ) 不会寻找,或寻找不准
(2 ) 能够找出两步或三步应用题的“标准量”
(3 ) 能够找出多步应用题的“标准量”,且能扩大步骤,综合列式。其次,小学儿童不断掌握运算法则,认识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
小学阶段掌握运算法则也有三级水平
(1)在数学习题中运用运算法则
(2)在简单文字习题中运用运算法则
(3)在代数式和几何演算中运用运算法则
再次,小学儿童不断提出“假设”,独立自编应用题的抽象逻辑性在逐步发展
最后,三、四年级是小学儿童在运算中思维深刻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四)小学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在运算过程中思维独创性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对具体形象材料的加工发展到对语词抽象材料的加工
通过分析小学儿童自编应用题的水平,研究者发现小学儿童自编应用题的能 力落后于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儿童根据直观实物编题与根据具体形 象编题的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根据具体形象编题与根据数字材料编题的数量 之间却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四年级是思维独创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2、先模仿,经过半独立性的过渡,最后发展到独创性
小学儿童自编应用题,一般是从仿照书本例题开始,从模仿人手,经过补充 应用题的问题和条件,有一个半独立性的过渡,逐步地发展为独立地编拟各类应用 题。但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完成较复杂的编拟应用题的任务还有一定困难。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三年级是从模仿编题到半独立编题的一个转折点,四 年级是从半独立编题到独立编题的一个转折点
综上所述
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
思维品质是统一的整体,其发展存在着一致性,而思维品质的不同成分的发展又存在各自的年龄特征
一般来说,小学儿童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稳步发展的,在小学阶段,儿童运算过程中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没有出现“突变” 或 “转折点”
思维的敏捷性往往易变化,不稳定,其年龄特征更易表现出可变性
思维的灵活性则相对较稳定,在发展中其表现形式也比敏捷性丰富
小学儿童思维的深刻性,既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又有一个三、四年级的转折或关键期
小学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比其他思维品质的发展要晚,要复杂,涉及的因素要多
在教育中,我们既不能忽视小学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与培养,也不能过高地估计他们思维独创性的水平
第三节 小学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零)基本认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所谓的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地受社会文化影响,是角色意识建立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我国心理学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
(1)一年级到三年级处于上升期,一年级到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
(2)三年级到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年级间无显著差异
(3)五年级到六年级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随着小学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可见,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但不是直线的、等速的,既有上升的时期,又有平稳发展的时期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基本概念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概念意义
自我概念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概念地位
自我概念在儿童发展的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在儿童教育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构成部分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的自我描述反映其对自我的认识
一些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
如回答 “我是谁” 这样一个问题时
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提到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活动特征等方面
而到小学高年级,儿童则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以及动机等特点来描述自己
但即使到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绝对性
对小学高年级儿童自我认识的研究发现
四至六年级儿童自我认识的积极程度表现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城市儿童的自我认识得分高于县镇和农村儿童
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儿童的自我认识得分高于欠发达地区儿童(董奇、林崇德,2011)
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视性别而定
女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相貌,同时性成熟使容貌和身材成为女生间重要的比较内容,她们注重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表现,开始对身体的许多方面不满意
因此,女生的自我接受程度与自我谐和程度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渐减的趋势:年龄越大,自我接受度越弱,且真实自我符合理想自我的程度也越小
相反,男生身体迅速发育,运动能力的增强、性魅力的出现提高了他们的身体自我概念水平
因此,高年级男生身体自我概念水平明显高于女生
另有研究表明,父母和教师对孩子数学能力的评估是有性别偏见的,这种偏见会进而影响孩子对数学的态度和数学能力,也就是说,父母和教师对儿童能力的评价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
不同群体儿童的自我概念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如再婚家庭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的自我概念发展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在同伴关系、亲子关系、阅读、数学、一 般学校表现、总体非学术、总体学术和总体自我八个方面,再婚家庭儿童均明显差于完整家庭儿童
在运动能力、生理外貌以及自我的一般性看法上没有显著差异
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自我概念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学习不良儿童自我调节总体水平较差
同时,学习不良的女生在自我概念的发展上优于男生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基本概念
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大量研究证明,自我评价能力在学前期就已经产生了
基本认识
进人小学以后,儿童能进行评价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都进一步扩大,其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起来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儿童逐步减轻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不断发展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3)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小学高年级,儿童所进行的抽象性评价 (如我认为一个好学生应该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能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如表里一致、谦虚、热情、诚实等 )仍然不多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儿童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都在迅速发展
(5)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哈特和巴丁( Harter & Buddin, 1987 ) 通过调查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儿童至少从五个重要而各自独立的领域来直接评价自己: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性、身体外表、行为表现
(2)儿童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能力和抱负与志向之间的差异。同时,他人对儿童的态度对其自我评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3)对每个儿童来说,上述五个领域的重要性并不是相等的,因而各领域能力的高低对儿童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身体外表对小学儿童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行为表现则是最不重要的
(4)某些社会支持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对小学儿童来说,对自我评价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父母和同学,而不是朋友和教师
(5)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喜欢自己的小学儿童是最快乐的,对自己评价不高的儿童经常产生悲哀、沮丧等消极情绪。情感评价分数的高低与自我评价分数的高低有正相关
戴蒙和哈特(Damon & Hart,1982 )认为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系统包括四个自我的范畴
即身体的自我
活动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
儿童关于这四个方面的认识是其能力感的基础。小学时期的成败经验与成年后的自信心有关,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的关系比与非学术活动的关系更为密切
自我评价与儿童的交往也有相关
有的研究结果认为
高自我评价的男孩更富创造性,能更快地被社会团体所接受并成为领导者,他们更为自信、坦率,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接受批评,学业成绩也较好
而低自我评价的男孩往往比较孤独,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不好
(三)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基本认识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包括对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
一般来说,愉快感和愤怒感发生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生较晚
研究指出,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在小学阶段,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可见,在这个时期,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儿童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情绪体验也逐步深刻
自我体验的一个表现形式即儿童的自尊心。自尊心强的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缺乏自尊心的儿童往往自暴自弃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零)前导简述
基本概念
社会认知
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基本认识
儿童对物质世界的理解是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儿童对社会的认识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
如前所述,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具体的、片面的认向抽象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过渡
与此同时,随着儿童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分的逐渐减少,儿童对他人的认识也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
学前儿童受自我中心的限制,尽管能区分自己与他人,但仍然认为他人对世界的看法和自己相同3 随着社会交往经验的日益增多,小学儿童逐渐注意到他人与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是不同的,开始认识到他人不仅有与自己不同的思维和情感,而且在相同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儿童开始理解他人行动的目的性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雇具有如下几个趋势
(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对更深刻的品质特征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即从看到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
(3)从呆板的思维到灵活的思维
(4)从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
(5)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一)角色采择能力
基本概念
角色采择能力
所谓角色采择能力,也称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概念地位
在小学儿童认识、理解他人的行为过程中,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概念发展
在小学时期,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有了显著的发展
相关研究
塞尔曼(Selman, 1980).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
阶段0 : 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 岁)。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出反应
阶段1 : 社会一信息角色采择(6~8 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
阶段2 :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 10岁 )。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儿童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但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 : 相互角色采择(10~ 12岁 )。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
阶段4 :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 15岁 )。儿童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显然,塞尔曼所提出的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张文新、林崇德采用经过标准化处理的观点采择故事,考察了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结果表明
6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初步克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主义,能够初步认识到个人对于某一事件的观点取决于其所得到的特定信息,但在准确推断他人观点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困难
6〜10岁为儿童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10岁儿童已经能够根据有关信息准确推断他人的观点,基本具备了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10岁以后,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处于一个相对较稳定的阶段,发展速度相对减慢
研究者对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发现儿童社会观点采择包含认知观点采择和情感观点采择两种亚类型。儿童认知观点采择能力和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后者的发展水平显著地落后于前者
情绪理解力中的对他人情绪的理解是小学儿童情感观点采择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小学儿童情绪理解力发展的研究表明
7~11岁儿童在不同层次情绪理解的发展上存在差异
7岁时在面部表情的识别、情绪原因的理解、基于记忆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上处于较高水平,而在情绪调节、混合情绪和道德情绪的理解上则相对处于较低水平
8岁可能是混合情绪理解和道德情绪理解发展的关键期
10岁和11岁儿童在道德情绪理解任务上的得分显著高于7 岁和 8 岁儿童
另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儿童能够借助情绪类型和情绪成分理解情绪概念,儿童提名的一般情绪词平均为3~4个,女生提名的数量显著多于男生
儿童识别他人情绪的线索主要是表情、言语及副言语和身体动作
儿童对积极情绪的理解具有社交性和亲社会性的特点,对消极情绪的理解具有攻击性和消极破坏性的特点
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情绪隐藏能力的理解存在明显差异,认为自己的情绪隐藏能力高于他人
一项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社会观点采择的特点编制了一套心理活动课程,并实施了为期半年的干预
活动课程包括合作活动训练、认知训练、情感训练等,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技术、移情训练技术,综合采用讲故事、做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方法
扮演技术、移情训练技术,综合采用讲故事、做游戏、多媒体教学等方法
经过半年干预训练,实验班在认知取向的移情、情感取向的移情和总的情感观点采择能力方面均有极为显著的提高,而对照班在各方面与半年前相比无显著的差异
基本认识
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
角色采择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是与儿童社会经验有关的认知发展的技能
有些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低于同龄人,这是其产生过失行为或不良行为的一个影响因素
(二)对社会关系的认识
基本发展逻辑
儿童对他人的认识首先是了解其外部的、具体的特征,如姓名、身体特征、财产及公开的行为
7 岁以下的儿童通常处于这个水平。他们也通常使用普通的评价词,如 “好” “坏” “一般” 等
从 8 岁开始,儿童逐渐增加使用描述行为特征、心理品质、信仰、价值和态度的抽象形容词
儿童开始较少局限在人们的外表方面,越来越能抽取不同时间和场合下的行动规律,推论他人行为的动机
在12~14岁,儿童的描述较少考虑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多地使用限定词,如 “有时” “常常” 等,表明他们开始理解人的特质不是绝对的、不变的
基本认识
儿童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往往受情境因素和人格品质的影响
5-6 岁的儿童在考虑他人的行为原因时开始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但给予这两类原因的比重在变化
成人和较大的儿童则往往将他人的行为归于稳定的品质因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于情境因素
在小学时期,儿童开始根据他人的行为来了解其观点,并进行评判。随着自我意识的加强,儿童更加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儿童的友谊概念反映了儿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主要反映了儿童对同伴关系的认识,这在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中可以看到
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由五个维度组成
个人交流
冲突解决
榜样与竞争
互相欣赏
亲密交往
对友谊不同维度的认知发展趋势有很大的年龄差异
6~8岁儿童只能认识到友谊:特性中一些外在的、行为的特征,以后才能逐渐认识到那些内在的、情感的特征
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好友群体逐渐趋于稳定,这样有助于他们从交往经验中形成对好友可信度的稳定期望,从而提高自身信任水平
儿童对权威关系的认识则更多地反映了儿童对成人一儿童关系的认识
儿童对父母的服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儿童对父母权威的评价及服从有所不同
例如在道德方面,儿童认为父母规定具有至高的合理性,但在生活习惯和个人交友方面,认为父母是权威的儿童的人数明显下降
在每个领域,儿童对父母规定的听从率都高于对其合理性的评价,这反映了父母权威的强制性
服从意识的发展逻辑
大约在8岁,儿童出现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看法,认为权威是一种相互关系,应该服从权威人物,因为他对儿童有所帮助
到9岁,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基本上是自愿的和合作的,权威人物和地位低的人具有相同的权利,但前者对后者的幸福负有责任
到 11或 12岁时,儿童认为权威关系是完全合作性的,是由同意建立起来的,并和特殊的情境有关,在接受某人为权威时,除了需要考虑特殊的能力和知识外,还要考虑情境的要求
三、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零)前导概述
基本认识
与幼儿相比,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同样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但其交往关系、性质与幼儿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随着小学儿童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增长,他们从对父母、教师的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与此同时,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有研究表明,随着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他们对维持交往的情境能够提出最有效而恰当的策略,言语沟通、提供利益和分享物品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维持交往的最主要策略
(一)亲子关系
基本认识
进入小学以后,亲子关系发生了变化。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母子依恋安全性得分和对父母的信赖有显著下降,但仍然高于父子依恋
与亲子关系不良的儿童相比,与双亲建立双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社会交往、友谊质量、学业成绩水平等方面获益最大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预测儿童较少的违纪、犯罪行为以及较低水平的抑郁、焦虑
亲子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
一方面,儿童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减少
另一方面,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有所减少
(2)在小学时期,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在学前期,父母主要处理的是诸如儿童发脾气、打架等问题
当然,有些问题在小学时期依然存在(如打架)
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更为复杂的问题,如父母是否应该要求儿童做家务,是否应该给他们安排家务,是否应该监督儿童的友谊模式,是否鼓励儿童与特殊个体交往,应如何监控儿童在家庭之外的活动,父母和儿童如何处理情感关系的变化等
(3)在小学期间,儿童与父母的冲突数量减少了。当冲突产生时,父母与儿童开始具有解决冲突的选择性模式
(4)在纪律约束技术和控制过程方面,父母通常认为学龄儿童比学前儿童好控制一些,因为可以对他们采用推理的方式
(5)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也在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做出决策
在儿童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做出
儿童在6~12岁时,父母主要有三个职责
在一定距离内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
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
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如解释行为标准,说明如何减少危害),让儿童学会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12岁以后,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二)同伴关系
0、前导概念
活动地位
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同伴交往及其影响早在学前期就巳经存在
基本认识
进人小学以后,同伴交往的形式及特点都产生了新的变化
与幼儿相比,小学儿童相互交往频率更多,共同参加的社会活动也进一步增加,其社会交往也逐渐富有组织性
小学儿童的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是影响同伴交往的主要因素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得到发展,他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目的,能更好地对他人进行反馈,因而其同伴间的交流更加有效
儿童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是逐渐建立的
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前期,儿童与其他儿童的交往稳步增加,而与成人的接触则相对减少
儿童更多地与同性别伙伴玩耍的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强
与幼儿的同伴交往相比,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
(1)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
(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
(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
(4)儿童更善于协调自己与其他儿童的活动
(5)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1、小学儿童的友谊
基本概念
友谊
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概念地位
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并对友谊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机会,提供了儿童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源泉,为以后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基础
小学儿童很重视与同伴建立友谊
基本认识
儿童对友谊的认识是逐渐发展的
6~7岁儿童认为朋友就是一起玩耍的伙伴
9~11岁儿童强调相互同情和相互帮助,认为忠诚是朋友的重要特征,朋友关系应该是比较稳定的
儿童选择朋友的理由包括朋友的积极人格特点(如勇敢、善良或忠诚)及志趣是否相投
一般来说,儿童对其朋友的特征非常了解
儿童先认识同伴与自己的相似性,大 约 4 岁以后的儿童都能非常准确地说出自己与同伴之间的相似性
而认识朋友与自己的相异之处则要在9 岁以后才能达到
友谊是安全感或社会支持的重要源泉,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减轻儿童的情感压力和应对反应
友谊的质量影响儿童的适应和发展
研究表明,在青春前期建立了友谊的儿童在成年后有更多的优势,如积极健康的心理、很强的自我价值感、与配偶亲密牢靠的关系等
在交往活动中,有的儿童更善于结交朋友,心理学家认为,这可能与其社会认知发展水平较高有关
与同伴的交往促使儿童发展角色采择能力,而较高的角色采择能力又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角色采择能力较高的儿童更社会化,更受同伴欢迎,更善于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
同伴交往,尤其是更为亲密的友谊的建立,使儿童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增强
这种影响是通过同伴的强化和榜样作用而实现的
同伴往往是儿童的榜样,他们模仿、学习榜样的行为
相关研究
塞尔曼(Selman, 1980 )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朋友往往与实利和物质属性及邻近性相联系。这个时期的友谊还很不稳定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 ),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 15岁 ),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发展了朋友的概念,认为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分享,朋友要互相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他们开始从品质方面来描述朋友,认为自己与朋友的共同兴趣也是友谊的基础。儿童的友谊开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儿童出于共享和双方利益的目的而与他人建立友谊。在这种友谊关系中,朋友之间可以倾诉秘密,讨论、制订计划,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但这一时期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班杜拉(Bandura,1972 )认为,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原因使得榜样能够影响儿童的行为
一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方式,儿童学会了这种行为方式
二是通过榜样,儿童了解采取某种行为方式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是榜样可为儿童提示在陌生环境中所能采取的行为方式
2、小学儿童的同伴团体
基本认识
小学儿童巳经有了明显的群体认同。小学时期是开始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因而也称为“帮团时期”
同伴团体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具有交往与归属的需要
儿童的同伴团体能满足儿童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在促进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同伴团体有这样几个特点:
(1)在一定规则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
(2)限制其成员的归属感
(3)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
(4)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同伴团体对儿童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1)提供了学习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在闭体活动中,相互交往技能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社会问题,学会按照同伴团体的标准来建立适宜的反应模式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反应和同伴的拒绝与接受使儿童对自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儿童的同伴团体可能结构松散,也可能结构严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有组织的集体
有组织的集体一般是在学校或其他组织的帮助下形成的
小学儿童的集体就是班集体,班集体一般有如下特点
第一,集体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共同行为。每个集体成员都是为共同目标而行动着,因而相互关心,相互督促
第二,集体具有统一的领导
第三,集体有共同的纪律,每个成员都要使自己的意志服从集体的意志,使自己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
第四,集体具有共同的舆论。舆论是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监督着每个集体成员是否按集体的预定目标行动
组织集体相关研究
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关系和集体生活,还没有形成集体意识
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到一年级下学期,儿童初步形成集体关系和集体意识
小学二年级儿童已能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名成员,能逐步把集体的要求转变为自己的要求,把班集体的荣誉当作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班集体内部成员也逐渐分化,一部分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儿童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班上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逐步成为集体的重要支柱和教师的得力助手
另一部分儿童则成为班里的基本群众
这就使小学儿童的班集体在组织和纪律上得到巩固和加强,形成真正的集体
随着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集体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他们的集体意识日益提高,初步懂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并能自觉服从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小学儿童集体观念发展的研究发现对
在行为结果不变的条件下,一年级儿童已能分辨出为集体和为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都未把个人的行为动机看得高于集体的行为动机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选择为集体的行为动机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这说明,小学儿童在教育的影响下已形成较强的集体意识
自发的团体
自发团体的组织结构通常是松散的,形式是多样的,可能是有组织的集体的补充,也可能是集体的对立面
按社会倾向性不同,自发团体可分为几类
(1)亲社会团体,社会上予以肯定的,如学雷锋活动小组、社会公益服务小组等,有益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
(2)非社会团体,置身于基本的社会问题之外、建立在共同的娱乐活动基础上,如各种兴趣小组
(3)反社会团体,社会上予以否定的,虽然也和娱乐交往联系在一起,但是以危害社会为目的,如偷窃集团、流饭团伙等
自发团体相关研究
一般来说,同伴团体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学前期,儿童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同伴团体
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同伴团体往往是非正式的,通常是由儿童自发形成的,同伴交往缺乏正式的规则,团体成员经常变换
从中、高年级起,同伴团体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同伴团体的压力日益显著,开始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
无论是有组织的集体还是自发形成的团体,都会对儿童的个性品质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集体的舆论而实现的
如果儿童能遵守团体的规则,其行为符合团体的标准,则往往得到同伴的好评和尊重
相反,则受到团体的指责与批评
因此,儿童为了获得在团体中的地位就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与此同时,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团体成员对自己的评价等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也起很大的作用
同伴接纳是同伴关系的一种形式,反映了群体对个体的态度
同伴接纳水平是影响同伴团体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的社会行为、学业成绩、社交策略以及教师接纳是影响其同伴接纳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在同伴群体中有受欢迎的、被忽视的和被拒绝的几类儿童
受欢迎的儿童往往是安静的、随和的、友好的,能够成功发起和维持交往,友好解决冲突,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较少破坏和攻击行为
被忽视的儿童往往害羞或退缩,不善言谈,较少尝试进入同伴群体,也较少让别人注意自己
被拒绝一攻击的儿童常常狂妄自大,喜欢捣乱,经常利用武力挑衅,其亲社会行为水平较低。被拒绝一退缩的儿童一般很害羞,有许多不成熟的行为,对同伴群体的任何批评都表现出敌意
(三)师生关系
0、前导内容
概念地位
小学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
基本认识
小学教师与其余阶段教师的差异
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儿童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与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业、品行
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小学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更具有权威性
小学教师对小学生可能的影响
由于小学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小学教师对儿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小学儿童的积极发展
研究发现,师生关系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效能感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积极的师生关系能够通过创新效能感促进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交往观念、交往行为都在发生变化
人际交往通常都是双向的,师生交往也同样如此
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情绪,而学生的学业成绩、活动表现、外貌等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小学生的年级、性别、学业表现对师生关系均有重要的影响,女生在师生关系上比男生更为积极,学业表现好的学生有更积极的师生关系
相关研究
对三至六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特点的研究发现
小学生的师生关系具有亲密性、反应性和冲突性三个方面的特点
在不同年级,师生关系在这三个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五年级学生表现出高亲密、高反应和高冲突的特点
而六年级学生则表现出低亲密、低反应、低冲突的特点
1、小学儿童对于教师的态度
基本认识
几乎每个学生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
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威力
对小学儿童而言,教师的话是无可置疑的
低年级儿童的这种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并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逐渐增长
从三年级开始,儿童的道德判断进人可逆阶段,他们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
“不一定都听教师的话”的要求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做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
调查还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学生着想的教师
对教师的评价影响小学儿童对教师的反应
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报以积极反应,极为重视所喜欢教师的评价
而对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往往予以消极的反应,对其做出的评价也可能做出相反的反应
由此可见,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比较重,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教育思想的有效实施
相关研究
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小学儿童为 100% )认为要听教师的话
这和皮亚杰所认为的6 ~ 8岁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属于权威阶段相符
2、教师的期望
相关研究
罗森塔尔效应
后续研究
尽管罗森塔尔的研究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许多研究结果都证实,教师的期望可能至少会影响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
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相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改善更为明显,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第一,低年级学生关于学业的自我表象较为肤浅,对教师的不同对待方式更为敏感
第二,低年级学生没有累积的背景信息,教师更相信测验的结果
基本认识
许多有关研究都指出教师期望具有广泛的影响
当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扬、鼓励而知觉到较高的教师期望时,学生会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而那些知觉到较低教师期望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并且学习成绩下降
对教师期望传导至学生路径的研究
有关研究发现,教师期望从两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
其一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其二是通过影响学生的心理特质,如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等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当教师对学生有高期望时,他们就表现出更和蔼、愉快的态度,更经常表现友好的行动,如微笑、点头和注视学生,与学生的谈话更多,提供更多的学习线索,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也更长,更经常赞扬学生
教师通过上述种种方式传递了这样一种思想,即认为自己寄予髙期望的学生的失败是由于没有好好努力,而自己寄予低期望的学生的失败是由于缺乏能力
教师期望与学生关系之间所受的因素影响
教师自己的态度、人格,儿童的外表、性别、种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能力、兴趣、人格、学业等
此外,对学生的控制程度也影响教师的期望。如果学生的表现是可预见的,学生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能交作业、参加考试、阅读课外书等,会给教师留下好印象,并提高教师的期望
第四节 小学儿童品德的发展
一、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基本认识
从小学开始,儿童逐步形成系统的道德认识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但这种系统的道德认识带有很大的依附性,还缺乏原则性
部分研究成果
小学儿童道德认识表现出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发展的趋势
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小学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情境性较强,概括性较差
在道德品质的判断上,小学儿童从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但常常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所制约。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为依据,缺乏道德信念,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
小学儿童已初步掌握了道德范畴,不过对不同范畴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对他人、对己、对社会三方面的道德认识的比较发现,对己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较高,对社会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次之,最低的是对他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的发展水平
总之,小学儿童的道德知识已初步系统化,即初步掌握了社会范畴的内容,开始向道德原则水平发展
(二)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基本认识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在品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相称的
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步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年龄大小的差异化表现
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比较简单,品德的组织形式也比较简单、外露
就品德定向系统而言,他们还不能意识到一定道德情境的作用,往往按教师和家长的指令来定向
就品德操作系统而言,他们缺乏道德经验,动机比较简单,缺乏道德活动的策略,还不善于掩蔽自己的行为,自我调节技能较低,较难按原先制订的计划去行动
就品德反馈系统而言,他们的行为主要受教师和家长的强化,还难以进行自我反馈
因此,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认识、言论往往直接反映教师的教育内容,他们的行动也制约于这些内容,于是在表面上看来,他们的言行是一致的,而这种一致性的水平是比较低的
年龄较大儿童的行为比较复杂
就品德定向系统而言,他们有了一定的原则性
就品德操作系统而言,他们产生了一定的策略和自我设想,日益学会掩蔽自己的行为
就品德反馈系统而言,他们会对他人的评价进行一定的分析,儿童的行为与成人的指令产生一定的差异。这样,言行一致与不一致的分化也必然会越来越大
当然,一般而言,小学儿童言行的分化只是初步的,即使高年级儿童,还是以协调性占优势。他们所存在的言行脱节不是来自内部的道德动机,而是限于品德的组织形式及发展水平
(三)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
基本概念
自觉地位
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纪律
概念地位
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儿童的道德知系统化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表现形式,也是小学儿童出现协调的外部和内部动机的标志
基本认识
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纪律行为从外部的教育要求转为儿童内心需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般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的行为依靠外部教育要求,依靠教师制订的具体规定和教师及时的检查
第二阶段,儿童还未形成自觉纪律,但已经体会到纪律要求,一般能够遵守纪律
第三阶段,儿童把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
研究指出,在教师的细心引导下,低年级儿童也完全可能形成自觉纪律
当然,小学儿童违反纪律或缺乏自觉纪律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儿童出现违反纪律行为,常常是由于不了解纪律的性质,或出自对某一行为的好奇心而分散了注意,或因疲劳而不能坚持
年龄大的儿童,原因更加复杂,明知故犯的现象也存在,但有意捣乱是个别的,更多的是出自个体差异,如:
(1)不理解或未正确理解纪律要求,或者对纪律要求的正确理解尚未转化为指导行为的自觉原则
(2)对教师持有对立情绪
(3)意志、气质上有缺陷
(4)没有养成纪律行为所必须的习惯
(5)特殊爱好没有得到适当满足,或旺盛的精力无法发泄等
概括总结
总之,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这个时期品德的发展比较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冲突性和动荡性较少
二、小学儿童道德动机的发展
道德动机发展基本特点
一是由服从向独立发展,尽管高年级儿童的自觉道德动机占主导地位,但他们还离不开对成人指令的服从
二是由具体、近景向抽象、远景发展,尽管高年级儿童以社会需要作为道德动机的基础,但还离不开具体形象性
三是逐步产生道德动机的斗争,但激烈的冲突较少
对小学儿童遵守纪律问题的想法
(1) 服从教师的要求
(2) 为了获得表扬,成 为 “三好生”,不落人后
(3)为履行学校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的义务、各种制度要求,或为集体、组织争光
(4)体会到这是社会公德的要求,应该自觉遵守纪律
这四种不同的守纪动机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地发展着。它反映了小学儿童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具体的、, 不稳定的守纪动机向自觉的、富有原则性的、比较稳定的、富有社会意义的守纪动机过渡
这种守纪动机或道德动机,同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特别是自制力密切相关。这些动机也随着不同年龄阶段和受教育的不同程度而发展变化
在整个小学阶段,前三种比较突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尤其到了高年级,第一种动机在减弱,第四种动机在增强,但第四种动机一般只能在高年级出现
低、中年级儿童的守纪表现,常常是出于对纪律的服从、听教师的话,动机斗争并不突出
他们一般还不善于把遵守纪律和道德需要联系起来,他们的纪律表现往往与教师的要求、学校制度和及时的检查直接联系在一起
可见,小学儿童的道德动机具有直接性、具体性
三、小学儿童品德心理特征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特点
0、基本概念
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主要指对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观念的认知,包括对道德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1、道德观念
相关研究成果
我国小学儿童公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在行为意向性不变的情况下,5岁儿童已能初步根据公私财物的损坏做出好与坏的判断,而能正确分辨公私关系的转变年龄是7-9岁
(2)在公私财物损坏形式不变的情况下,5~11岁儿童均能根据行为的动机意向做出好坏判断,且这种判断能力的发展显然早于5岁
(3)在行为意向性和公私财物损坏形式同时变化的情况下,各年龄组的大多数儿童首先着眼于对行为意向性的判断,而不是对公私财物的判断
(4)在充当故事中个人财物被损坏者的角色而身临其境地进行判断时,5 ~ 9岁儿童中一些原来认为损坏公共财物更坏的人转而认为损坏个人财物更坏,11岁儿童基本无此逆转现象
(5)小学儿童阐述的理由说明,不同年龄儿童公有观念发展的水平不同,最初是快乐与痛苦的水平,其次是笼统地区分公与私的水平,然后是初步具备集体意识的水平,最后是从抽象的集体主义原则进行评价的水平
对小学儿童集体观念的研究指出
(1)7 岁儿童开始出现集体意识,但是他们只是初步具有把为集体和为个人的行为动机分化出来的能力
(2)集体观念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选择为集体的行为动机的人数比例逐渐增加,大约在9岁前后出现重大变化
(3)在执行集体委托和维护集体利益等方面,各年龄组儿童选择为集体的行为动机人数均占绝对优势,但在关心集体荣誉的行为方面,7岁组儿童根据行为结果做出判断的人数比例要多得多,这种判断在其他各年龄儿童身上也有不同的反映
对小学儿童分享观念的研究有以下发现
(1)分享的物品与人数的关系是影响儿童“均分” 与 “慷慨” 两种分享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的说来,小学儿童的分享倾向是“慷慨”
(2)在分享一般物品时,各年龄组儿童主张分给“能者” 的人数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而主张分给“需者”的人数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9 岁组儿童判断反应的差异已达显著水平
(3)是否参与活动对分享物品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4)小学儿童对于荣誉物品的分享观念和对于一般物品的分享观念是一致的,但 在 “慷慨” 的分享上,5 岁组、7 岁组儿童大多认为付出较多劳动、做出较大成绩的人更应该分得荣誉物品,9 岁起儿童大多认为应让这方面需要迫切的人分享荣誉物品
来自同伴、权威和自我的积极反馈可以促进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分享行为,例如同伴和权威的积极反馈可以提高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自我评价的积极反馈可以提高四、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
对小学儿童利他观念的研究有以下发现
(1)利他观念在小学六年级儿童中尚未得到完全的发展
(2)不同年龄组儿童的选择反应存在着显著的年龄差异
小学二年级儿童已能在有选择的条件下有意识地助人,摒弃互换,能够理解不需要外部奖赏而做出以行为本身为结果的利他行为
直到四年级,儿童才基本上能够摆脱遵从权威的束缚,自愿引发助人行为,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3)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助人行为的认知判断从混沌一片向不断分化发展
对小学儿童公益劳动观念的调查研究表明
小学儿童在6.5岁时巳初步具有了公益劳动的意识,对公益劳动的情感体验尤为突出,但真正形成这种观念则在9.5岁
对小学儿童纪律观念的研究指出
(1)小学儿童纪律观念的认识发展具有年龄阶段性。小学三年级儿童大多数处在自我中心阶段,纪律观念较差;小学五年级儿童基本上能从常规习俗和伦理道德上来考虑纪律问题
(2)小学儿童对纪律观念的不同内容,在认识难度和发展速度上有明显差异。对个人与集体、下级与上级关系的认识较早,而对少数与多数、纪律与自由关系的认识发展较迟
(3)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是小学儿童纪律观念发展的关键期
对小学儿童谦虚观念的研究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没有谦虚观念的人数比例显著减少
有谦虚观念的9岁和11岁儿童的比例显著高于7岁儿童
且11岁儿童出现了一种新的观念,即他们认为做了好事就应该承认,没有必要谦虚
对7-17岁儿童在与权威威(父母、教师和社会上的成人)发生矛盾冲突时的认知水平的研究发现
儿童对有关权威的规则与命令并不是盲目服从或不服从,而是依据自己对权威的认知来采取行动
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处于发展中,不同年龄的儿童对权威的认知水平不同,且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对象差异
总之,小学儿童的道德观念迅速发展,尽管各种道德观念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具有差异性,但在小学高年级儿童已经形成各种基本道德观念
2、道德判断
基本认识
我国心理学家早就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小学儿童在很多情况下,判断道德行为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
相关研究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对5 ~ 7岁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研究
发现小学儿童往往以造成损坏的大小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不管出于什么动机
莫雷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增大原来材料中的行为动机错误程度的差异或缩小原来材料中行为后果严重程度的差异,对我国5~ 7岁儿童的道德判断依据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儿童由原来的后果判断转为动机判断的人数均达到显著水平
儿童的年龄越大,转变的人数就越多
莫雷认为
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受到行为后果和行为动机两个方面的影响,只不过是行为后果的影响要大大超过行为动机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大,两者的相对影响逐步会此消彼长
关于儿童对行为结果的道德判断的一些研究认为
儿童的道德判断从行为的直接结果(把好事等同于直接使人满意的事)向行为的长远结果(倾向于期待来曰的奖赏)过渡
从行为的个人结果(把自己受到称赞或惩戒的行为说成是好的或坏的)向行为的社会结果(考虑到同伴会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过渡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只是影响儿童道德判断较为重要的两个因素
其他如结果预期(行为者是否预先知道做出某一行为而导致的结果)、结果反应(行为者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反应)、行为情境、言语情境、意图线索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道德判断
一项不同情境下小学儿童对说谎或说真话的理解和道德评价的研究有以下几点发现
(1)绝大多数小学儿童都是按事实成分来对说谎和说真话做出判断的,但集体观念对11岁儿童有关说谎的理解产生显著影响,有 26.3% 的儿童认为集体 谎(相对于个人,说谎更有利于集体,且主人公说了谎)不是说谎
(2)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对个人真话(相对于集体,说真话更有利于个人,且主人公说了真话)的评价越来越消极,对集体谎的评价越来越积极,对集体真话(相对于个人,说真话更有利于集体,且主人公说了真话)、个人谎(相对于集体,说谎更有利于个人,且主人公说了谎)的评价基本保持不变
(3)当诚实原则和集体观念发生冲突时,7 岁儿童更看重诚实原则,主要受到诚实原则的支配,9 岁儿童的集体观念与诚实原则几乎是并驾齐驱,11岁儿童主要受到集体观念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更多地从诚实原则和集体观念两个方面陈述评价的理由
另一项关于说谎的研究发现
5 岁儿童在进行说谎或说真话的概念判断与道德评价时,还不会利用意图线索,而意图线索明确与否却影响7岁或9岁儿童的概念判断与道德评价
意图明确明显地促进了 7 岁儿童对白谎(为了不伤害他人情感而说的假话)的积极评价,也促使9 岁和11岁儿童对直率真话的评价更为消极
从儿童7岁开始,意图线索影响他们对伤害性说谎程度的评定,他们在意图不明确的条件下更倾向于评定说谎程度为更大,但意图线索并不影响儿童对伤害性说谎的道德评价
儿童的道德判断还存在从众现象
(1)在属于社会认知的道德判断方面,8-12岁儿童存在明显的从众心理倾向
(2)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比年长儿童有更为强烈的从众心理倾向
此外,权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
在模糊道德事件中,成人权威的观点和意见对小学儿童的道德判断有重要影响,同龄权威和无权威的同龄人的观点、意见对儿童的道德判断影响很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抵制权威影响进行独立道德判断的能力不断增长
(二)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
基本概念
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与人所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是一种高级情感
发展路径
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主要是在新的集体生活下发展起来的
班集体和少先队集体在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主要的作用
在集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和达到共同的目标,儿童逐渐意识到个人和集体、祖国的关系,并在学习等日常活动中产生了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等
相关研究
我国心理学家对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爱国主义、良心、荣誉、义务和幸福五个道德情感范畴,并将道德情感的发展划分成五级水平
(1)自然的、直接的情感( 以直接感受到的痛苦与快乐为依据)
(2)由对直接的个人得失的预测引起的情感(对直接赏罚的预测)
(3)不是个人意愿,而是按照社会反应而行动的情感(社会奖赏的作用,借助于行为理想)
(4) 不管自愿与否,由必须遵守道德行为准则的外部作用力引起的情感(不论愿意或不愿意,都必须服从外部作用力)
(5)以被内化并结合成为自我的抽象道德观念为依据,不仅是自觉的,而且已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具有高度概括性、理论性的道德情感)。
研究者认为,品德的发展应该是多层次、多水平、多深度的,所以道德情感发展不应以单维度来表示,其研究成果表明以下几点
(1)每个年级都有道德情感的五级水平。随年级的递增,高级水平逐步增加。低年级被试处于从第三级向第四级转化,中年级被试以第四级为主,高年级有半数左右的被试达到第五级水平
(2)小学三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期,即一、三年级之间道德情感水平的差异较显著,而三、五年级的差异没有如此明显
(3)小学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表现是义务感最强烈,荣誉感次之,良心和爱国主义再次之,幸福体验最差
国内外心理学家都对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过研究
海斯和托尼( Hess & Tomey, _[967 ) 曾对美国小学儿童进行调査,发现儿童忠于祖国的情感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1)低年级儿童处于“国家象征期”,即儿童对国家的依恋或热爱表现在尊敬国家象征(如国旗、国歌及领袖)的言行之中
(2)中年级儿童处于“抽象国家观念期”,即儿童以有关国家的抽象观念,如言论自由、竞争选举等作为爱国的根据
(3)高年级儿童处于“国际组织系统期”,即儿童以国家为国际成员之一,以国家所担任的角色为其忠诚或热爱的对象
我国学者对小学儿童爱国主义情感的研究有以下几点结论
(1)从小学末期起,儿童对祖国山河、领土的热爱逐渐加进了自豪感、依恋感等感情色彩
(2)小学低年级儿童是从朴素的乡土观念出发,体验到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工作,中、高年级儿童则能初步理解个人和国家的利害关系
(3)小学儿童的国家尊严感是在初步的国家自豪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达到这种初步的国家自豪感的,一年级只占12%,二年级占25.9%,五年级占31%。五年级有20.7% 的被试明确地表现出国家尊严感
(4)小学儿童区分爱国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能力并不强,他们只是从一般人际交往道德原则出发来看待国际交往及国际矛盾冲突,而且达到这个水平的人数也并不多
(5)小学一、三年级之间和三、五年级之间是爱国主义情感发展较快的转变时期
移情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情感形式,对我国6~10岁儿童道德移情特点的研究发现
(1)面临特定道德情境,6~10岁儿童已能产生相应的道德移情反应,且这种反应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强的趋势
(2) 面临个人和集体两类道德情境,6~10岁儿童对集体情境的道德移情反应强于对个人情境的道德移情反应,这种差异在相同感和气愤感的移情反应上表现较为显著
(3)面临人身伤害、财物损坏和声誉损害三种道德情境,6~ 10岁儿童对声誉损害情境的道德移情反应最为强烈,其次是对人身伤害情境的道德移情反应,最后是对财物损坏情境的道德移情反应
(三)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
0、前导内容
基本概念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基本认识
佩克和哈维格斯特(Peck & Havighurst) 认为道德行为可分为不同的等级,小学儿童的道德行为属依从传统惯例行为型,其特点是依随社会的风尚,遵从集体的决策,自己不采取单独的主张与果敢的行动
1、亲社会行为
基本概念
亲社会行为,即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的行动,如助人、合作、分享等
基本认识
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很早就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不断接受各种社会强化,亲社会行为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角色扮演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因为能更好地推断同伴对帮助或安慰的需求,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和同情心
我国6~12岁儿童均能做出一般助人倾向的反应,但8岁儿童的反应更强烈,也较为成熟
对利他行为的研究也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行为的一致性程度逐渐增加,年长儿童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观念更趋于一致
我国5岁儿童已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
9岁儿童同情和重视他人“需要” 已占支配地位
2、攻击行为
基本概念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一种经常性有意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
欺负
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通常情况下是指力量占优势的一方(一人或多人)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重复实施的攻击行为,其根本特征在于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和重复发生性
概念地位
攻击行为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
欺负是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均产生不良影响
基本认识
一些研究表明,儿童在3~10岁时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能够很好地预测以后是否容易出现攻击和其他反社会倾向
儿童的攻击性水平具有很大差别,不同攻击类型的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认知偏见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能更熟练地、友善地处理纠纷,小学生的身体攻击有所下降
由于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越来越善于区分偶然的和有目的的激怒行为,能够更好地推断他人的意图,并常常宽容他人无意识的伤害行为,对有意识的攻击行为也常还以言语攻击而非身体攻击
但是,小学儿童在他人动机模糊、不明确的情况下,仍然缺乏良好的辨别能力
欺负行为一般划分为三种类型
直接身体欺负
直接身体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踢人及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
直接言语欺负
直接言语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起外号等
间接欺负
间接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借助于第三方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造谣、离间和社会排斥等
儿童的欺负行为可以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同伴欺负行为通过个体的自我知觉和同伴知觉产生不良的心理作用
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为20%左右,大致低于意大利和英国,高于挪威
总体上我国小学生欺负与受欺负问题的发生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其中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
男生主要以直接身体欺负为主,女生主要以直接言语欺负为主
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
有近半数的欺负行为发生在教室,其次发生在操场、走廊或大厅等其他地方
多数欺负行为发生在同班同学之间
3、道德意志行为
基本认识
道德行为一般是由道德动机引起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 S. Bruner) 认为,意志活动的努力程度取决于动机。儿童人学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学会了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
对小学儿童道德意志行为的有关研究指出,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小学儿童的道德意志控制力和自觉性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这种控制力和自觉性还不能完全离开外部的检查和督促
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延迟满足能力在逐步增强,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
4、道德行为习惯
基本认识
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相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
相关研究
根据研究发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呈马鞍形,低年级和高年级较高,中年级较低
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处于一种依附性很强的家长和教师权威阶段,其行为习惯具有不稳定性
随着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中年级儿童可能因破坏了原有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导致行为习惯水平下降
而高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已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见,整个小学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道德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自觉行为
一般来说,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越高,儿童道德行为的表现水平也就越高,但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有的研究者将儿童在假设情境下的言语反应与其在相似的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反应相比较,发现儿童的实际行为水平低于道德推理水平
此外,大量的研究证明,社会强化、榜样、行为目标、行为结果以及短期训练都可能影响儿童的道德行为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零节前导总述
基本认识
青少年期从11或12岁开始到17或18岁结束,历时6年
11或12岁到14或15岁这段时间可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个阶段的个体正处于初中阶段,这三年时间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
青春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其心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也在发展,但相对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平稳,因此青春期个体的身心发展出现种种特殊矛盾,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从14或15岁到17或18岁也可称为青年早期,这个阶段的个体正处于高中阶段
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青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发育上巳达到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第一节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零、前导概述
基本认识
青少年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
然而,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因而容易产生挫折感
总之,由于此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因而青少年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
(零)前导概述
基本认识
青少年期的身体发展主要出现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急剧增长以及第二性征的发育均在青春期发生
进人青年早期后,个体逐渐达到性成熟,青少年的心、肺和神经系统等也继续发育,这些生理发育过程在青年早期结束时基本完成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髙峰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身体外形的变化
体内机能的增强
性的发育和成熟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三大巨变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
0、整体概述
青春期的个体身体发育很快,其身高、体重及面部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
青春期的个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在1岁左右,那时身高一般增加50%以上
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期,在这个阶段,个体身高增长异常迅速
青春期的个体身高发展能力
在青春发育期之前,个体平均每年长高3-5 厘米
而在青春发育期,个体每年至少要长高6~8厘米,甚至可达到10~11厘米
青春期身高发育的各种差异
青春期身高发育的男女差异
男孩进人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2岁左右,14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然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
女孩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孩,大多数女孩从10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
尽管女孩比男孩更早达到生长高峰,但相对来说,男孩的生长速度更快一些
青春期身高发育的同龄差异
有些男孩的青春发育期开始于10.5岁,有些则迟至16岁
有些女孩的青春发育期开始于7.5岁,有些则在11.5岁才开始
正常发育差异
青春期身高发育的城乡差异
12岁前,城市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起伏变化,农村男孩的身高增长则缓慢上升
而女孩的身高增长不存在城乡差异,增长的趋势一致
图例
2、体重的增长
体重增加的生理意义
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体重增加图例的解读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城乡差异不显著,增长趋势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图例
3、第二性征的出现
基本认识
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青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开始从童年的中性状态进人到两性分化的状态
男女的性征差异
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腋毛和阴毛等
在女性身上,第二性征则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骨盆宽大、皮下脂肪较多、臀部变大、体态丰满、出现了腋毛和阴毛等
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得男女青少年的差异日益明显
4、头面部的变化
进人青春期的个体,头面部特点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童年期的面部特征在逐渐消失,以前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顶部及两鬓后移,嘴巴变宽,原来较为单薄的嘴唇开始丰满
而且,随着青春期身体其他部分骨骼的迅速增长,头部骨骼的增长速度却在显著减慢,童年期那种头大身小的特征逐渐被头身比例协调的身体形态所取代
(二)体内机能的增强
在青春发育期,个体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都在迅速增长并逐渐达到成熟
1、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
整体概述
青春期个体的心血管系统出现了一些新的机能特点
具体变态
在形态上,为了保证青春期生长发育突增的需要,作为人体运输系统的心血管系统也出现了第二次生长加速
在 9 岁时,儿童的心脏重量为出生时的6 倍
在青春期开始后,则增长至12~14倍
同样,心脏密度也在青春期成倍地增长
而且,青春期个体活动量增加,构成心室壁的肌肉增厚,心肌纤维更富有弹力,这就为心脏每次收缩时能压挤出更多血液创造了条件
具体机能发展
在机能方面主要表现为心律、脉搏开始减慢
这一方面是因为支配心脏活动的神经纤维已发育健全,能更有效地调节心脏活动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心脏本身机能增强,所以每次心搏所排出的血量增多,每分钟只需搏动70~ 80次便能满足机体的需求
心脏收缩力的增强以及内分泌系统变化的影响使血压升高,青春期少年的高压一般为90~ 110毫米汞柱,低压为60~75毫米汞柱,已接近成人水平
心血管系统发展的性别差异分化
女孩在心脏重量、大小、每次收缩所排出的血量和血压等方面,均比男孩低10%左右
而心率、脉搏则比男孩快8~10次/分
2、肺的发育
在青春期,肺的发育也明显加速
12岁左右,肺重量为出生时的10倍,肺小叶结构逐渐完善,肺泡容量增大,与呼吸有关的某些肌肉发育加快,使呼吸功能进一步加强
在整个青春期,肺活量将比青春期前增加1倍多。男女肺活量存在显著的差异
3、肌肉力量的增强
青春期个体体重的增加表明肌肉和骨骼发生了变化。在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上,男女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4、大脑的发育
基本认识
在量的方面,青春期个体脑重及脑容量的增长不显著,因为儿童在10岁以前,其脑重已为成人的95%
脑重增长的性别差异
女孩在10.5岁左右时,其脑容量达到最高值,而男孩脑容量的最高值出现在14.5岁左右
发展质变
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白质和灰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在青春期个体的额叶皮质与顶叶皮质中,白质体积更多,灰质体积更少
在童年晚期到青少年早期这一阶段中,额叶灰质体积与顶叶灰质体积持续增长,大约在12岁达到峰值,到了青春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颞叶区灰质体积的发展同样呈现非线性的变化,直到17岁时个体的灰质体积才达到峰值状态
相关研究
我国的脑电波研究表明
个体在4-20岁存在两个脑发展的加速期
第一个发生在5-6岁
第二个发生在13岁左右,即青春期
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基本上与成人没有什么差异,大脑皮质沟回组合完善,神经纤维完成髓鞘化。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青少年的兴奋和抑制也逐渐趋于平衡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
0、概念地位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性激素的增多
性激素分泌是整个内分泌系统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青春期前后的性激素分泌变化
在青春期之前,无论男女,都仅分泌少量的性激素
进人青春期后,个体下丘脑的促性腺释放因子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使垂体前叶的促性腺激素分泌也增加,进而导致性腺激素水平相应提高,促进性腺发育
男女性腺
女性的性腺为卵巢
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
男性的性腺为睾丸
男性出现遗精
2、性器官的发育
女性性器官发育概述
女性性器官
女性的性器官包括卵巢、子宫及阴道
在青春期之前,女性的性器官发育缓慢,8~10岁发育加快,以后的发育速度则直线上升
子宫的发育从10岁始到18岁止,长度增加了1倍,其形状及各部分的比例也有所改变
男性性器官发育概述
男性的性器官包括睾丸、附睾、精囊、前列腺及阴茎
男性的性器官发育比女性要晚些,在 10岁以前发育很慢,进人青春期后发育加速
3、性机能的发育
女性性机能发育内容
性器官的迅速发育使青春期的女孩出现月经
月经初潮的年龄一般在10-16岁。女性月经初潮出现得早与晚,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月经初潮后,由于卵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在一个阶段内,月经周期并不规律,一般在一年内可达正常
男性性机能发育内容
男性首次遗精的时间也有个别差异,一般发生于12~ 18岁
(四)总结概述
影响青春期个体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营养、运动、生活条件、气候环境等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现代文明的普及以及全球性气候条件的变化等,个体青春发育期普遍存在提前的趋势,这使青春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矛盾性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进入青年早期后,个体身体的发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身高、体重增长速率减慢,18岁以后个体的身高增加得很少。其他生理结构和机能也在此阶段发展减缓,并在不同的时段进人成熟状态。个体的心肺、肌肉、骨骼等方面的生理机能大概到19岁达到成人水平;神经系统处于缓慢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要到20~25岁才达到完全成熟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零)前导内容
基本认识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青少年期作为个体发展的过渡时期,生理、认知和社会性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其心理发展表现出一些与其他阶段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又集中体现在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个体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 2~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发展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青春期个体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打击
基本认识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必然给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来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人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就在这种种新的追求中,他们感到种种困惑
其次,由于性的成熟,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二)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0、总括概述
青春期个体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来自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
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法、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青少年的思维虽然已经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时期
由于辩证思维刚开始萌发,所以,他们在思想方法上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
在人格特点上,他们还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他们的社会经验也十分欠缺
由于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青春期少年在心理上表现出种种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1、反抗性与依赖性
青春期个体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依赖性
但是,青少年的内心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青春期时,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反抗性
存在于少年身上的反抗性也带有较复杂的性质。有时是想通过这种途径向外人表明,他巳具有了独立人格;有时又是为了做个样子给自己看,以掩饰自己的软弱。实际上,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青少年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2、闭锁性与开放性
闭锁性
进入青春期的个体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减少了,加上他们对外界不信任和不满意,这种闭锁性的程度又增加了
开放性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青春期个体在表现出闭锁性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3、勇敢与怯懦
勇敢
在某些情况下,青春期的个体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
首先,他们在思想上很少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和束缚,在主观意识中没有过多的顾虑,常能果断地采取某些行动
其次,他们在认识能力上具有局限性,使其经常不能立刻辨别危险的情况
怯懦
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青春期的个体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是常见的
这种行为上的局促是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以及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状态分不开的
4、高傲与自卑
由于青春期的个体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因而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
高傲
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而沾沽自喜
自卑
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
在青春期的同一个体身上,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出现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否定童年
进人青春期的个体,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成人意识越发明显。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与幼小儿童的表现区分开来,力图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童年加以否定,从兴趣爱好到人际交往方式,再到对问题的看法,他们都想抹去过去的痕迹,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眷恋童年
但在否定童年的同时,这些少年的内心又留有几分对自己童年的眷恋。他们留恋童年时那种无忧无虑的心态,留恋童年时那种简单明了的行为方式及宣泄情绪的方式,尤其当他们在各种新的生活和学习任务面前感到惶惑的时候,特别希望仍能像小时候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照
以上所列的这几方面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都可归结到青春期所具有的既成熟又幼稚这一根本性特点上
进人青年早期后,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其思维、社会性逐渐发展并成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虽然还具有一定的动荡性和矛盾性,但不再显著
他们的独立性逐渐增强,获得了成人感;个性逐渐定型;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道德观变得成熟,这为他们进人心理成熟而稳定的成人阶段做好了准备
第二节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零、基本认识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上
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主要特点是思维逐步符号化
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相比,他们发展了抽象的、科学的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
思维的概括能力增强;能使用假设检验和更加一般的逻辑规则进行思考,不再借助于具体事物和事件
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成分增多,思维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明显提高
辩证思维能力增强,看问题不再那么绝对化;思维的创造性也迅速发展
一、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征
基本认识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知,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思维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比例、排除、概率及因素分析等逻辑课题
青少年期两个阶段— 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个体又各有自己的思维特点。少年期个体的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因此,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青年早期个体的形象思维已完全发展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进人了成熟期
到高中二年级时,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因此,逻辑思维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点
按照思维中所遵循的逻辑规律与所用的逻辑方法的不同,逻辑思维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大类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也是抽象逻辑思维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辩证逻辑思维以形式逻辑思维为基础,且高于形式逻辑思维
这两种思维形式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较为稳定而匀速,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则比较迅速
在此阶段,其形式逻辑思维获得了相当完善的发展,在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低于形式逻辑思维,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使得青少年的思维水平更高、更成熟、更完善
二、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基本概念
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假设进行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这种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二是思维具有预计性
三是思维形式化
四是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
基本认识
青少年正处亍中学阶段。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发展有一个过程,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思维是不同的
在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而青年早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表现为个体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能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或解决各种问题
青年早期的思维过程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提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知识的过程
因此,青少年的思维是过渡型的,即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获得了高度的发展
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在其运用假设的能力上有所体现
皮亚杰认为,在形式运算阶段,“现实性” 和 “可能性”在个体思维中的主导地位发生了逆转。“可能性” 已不像形式运算阶段之前那样,仅仅是个体行为或经验的延伸,它可能先于“现实性” 出现
事实和实验均表明,初中生在面临智力问题时,并不是直接去抓结论,而总是通过首先挖掘出隐含在问题材料情境中的各种可能性,再用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的方法对每种可能性予以验证,最后确定哪种可能性是事实
因此,初中生已认识到现实只是包含在由事实和假定构成的总体中的一个子集,它通常并不直接出现在我们面前,而需要用逻辑方法去搜寻
正是由于初中生已具有了这种建立假设及检验假设的能力,他们的思想相对于童年期才更具有深度、广度、精确性和灵活性
虽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 12岁 )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时,也能产生一些初步的、与实际经验密切相联系的假设,但他们运用假设、检验假设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最明显的表现是,一旦他们产生了一个对问题情境的可能性解释,就会立刻将它认定为事实
而初中生的情况恰恰相反,他们常用十分怀疑的态度认真地检验每个假设,甚至对那些看起来很怪异的假设也不放过,决不轻易地承认任何一种可能性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
从高中阶段开始,学生在思维中运用假设的能力不断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就是要求人们撇开具体事物,运用概念和假设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它要求思维者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抽象逻辑的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思维假设性的发展,又使得高中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预计性,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之前,他们能事先形成打算、计划、方案以及策略等
对思维活动的自我调节是思维)概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从高中阶段起,学生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更加明显化,这就使其思维活动具有内省性,具体表现为,他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自己智力活动的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一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明确
整个青少年期,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并进入成熟期。其标志为,从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几年内,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完成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青少年的思维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首先是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了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
其次是个体的思维差异,包括在思维品质和思维类型上的差异已基本上趋于定型
最后是从整体来看,思维的可塑性已大大减少,与成年期的思维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思维能力还高于成人
相关研究
研究者做了一个有关可能性推理能力发展的实验,充分揭示了青春期前后儿童思维的发展性变化
标注
青春期孩子的这种发展性变化为与可能性有关的推理打开了大门,同时,这种变化也恰如其分地回应了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
(二)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0、基本认识
形式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形式
青少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发展和推理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1、概念的发展
基本认识
进人青少年期之后,个体日益掌握了更多的抽象概念和更复杂的概念系统
相关研究
关于在校青少年字词概念发展水平的研究表明,初、高中学生理解字词概念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
大多数初中一年级学生是从功用性的定义或具体的描述水平,向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具体的解释水平转化
大多数初中二、三年级学生达到接近本质的定义或具体的解释水平,或者是由这两类水平向对概念做本质定义的水平转化
这说明,初中二年级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
进人高中阶段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和本质定义水平的人次要比初中阶段多,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也比初中多,同时,高中生还能较正确地对社会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做出定义
这说明,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高中生能够对他们所理解的概念做出比较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的、合乎逻辑的定义
关于儿童和青少年获得几何概念认知操作的发展研究表明
到初中三年级,大部分被试可以运用恰当的语言符号来描述某一几何概念的有关性质
到高中一年级时,大部分被试在上述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某一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正确评价相应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而且许多髙中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某一几何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给出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
初高中分类水平四级划分法
一级水平— 不能正确分类,也不能说明分类的依据
二级水平— 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确切地说清分类的依据
三级水平一 能够正确分类,但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依据,仅能从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的依据
四级水平— 能够正确分类,并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的依据
研究表明
初中生对有关概念的分类处于从三级水平向四级水平过渡的状态中
高中生对概念的分类达到四级水平的居多,所说明的分类依据能揭露事物的本质,理论性较强
所以,高中生所掌握的概念逐步摆脱了零散、片断的现象,日益成为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
2、推理能力的发展
基本结论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青少年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
基本认识
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体来讲,归纳推理的能力高于演绎推理的能力
在对各种演绎推理的掌握上,也有一个发展顺序,最先掌握的是直言推理,其次是复合推理和选言推理,最后是连锁推理
初中生运用推理水平的发展顺序是,最先掌握的是推理中干扰的排除,其次是改正错误,最后是运用推理去解决问题(朱智贤、林崇德,2002)
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个体差异方面
国内有研究考察12~ 18岁中学生类比推理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中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随年龄及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男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在整个初中阶段发展都比较快,女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只在初一发展较快
此外,理科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要好于文科生,高二时这种差异接近显著,高三时这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中学生在类比推理、传递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方面发展并不均衡
该研究发现,类比推理能力可能是传递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等其他推理能力的综合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推理能力的好坏受实验材料影响,在该研究中类比推理材料从易到难分别为故事类比、数字类比、结构类比
相关实验
有研究者结合行为实验与脑成像技术,采用激活外侧前额皮质的关系推理任务探究青少年推理能力的发展状况
结果发现,从青少年中期到成年期,外侧前额皮质及额内侧回的激活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该研究结果表明,从青少年中期到成年期,个体的认知神经策略不断成熟,推理能力不断发展
(三)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基本概念
辩证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
辩证逻辑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
基本认识
最早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进行研究的是皮亚杰
从 1928年研究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特点起,他先后研究了儿童“长短” “大小” “兄弟” 等概念,并做了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解释。这种思维形式在高中阶段迅速发展并开始占优势地位
处于青年早期的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与其自身的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学习、生活、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需要他们有新的思维形式和思想方法,需要他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分析问题,需要他们发展辩证逻辑思维
在高中生的思维过程中,抽象与具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一
其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这种思维过程既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也包括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也就是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去获得具体知识的过程,这是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
而且,高中生在实践与学习中,逐渐认识到一般和特殊、归纳和演绎、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关系,并逐步发展以全面的、运动变化的、统一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标志
相关研究
国内的研究表明,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是
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辩证逻辑思维,但水平较低
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
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
初中一年级学生所掌握和领会的还是较为简单的知识,缺乏广度和深度,他们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深人了解,因此,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水平不高
初中三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系统、深刻,他们开始知晓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另外,他们的形式逻辑也有较大的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为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辩证逻辑思维得以加速发展
高中学生学习内容更加繁复、深刻,各种课程的教学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而且开设的哲学基础课使其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样使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也开始占优势地位
二方面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还具有依赖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维能力,特别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三年级学生逐步克服了依赖性,提高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尤其到了高中阶段,高中学生已经开始走上独立的生活道路,未来的理想成为他们新需要的组成因素,整个社会、学校、家庭要求他们自觉从事学习和劳动,学会正确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及各种问题,这不仅要求他们能够独立进行思维活动,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方法
以上这些主客观因素使高中生对事物及世界的认识更趋于深刻、完善,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必然随之发展,并逐步占据优势
三、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前导概述
基本概念
思想监控
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能力
元认知
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概念地位
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
基本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断进行反思,即青少年思维活动中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逐渐明显化
基本认识
思维的自我监控是整个思维结构的统帅和主宰。思维的自我监控有以下六大功能
(1)确定思维的目的
(2)管理和控制非认知因素
(3)搜索和选择恰当的思维材料
(4)搜索和选择恰当的思维策略
(5)实施并监督思维过程
(6)评价思维的结果
检査当前的思维结果是否与既定目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对前五种功能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实现既定目的为止
在初一至高一期间,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速度比小学生快得多,其计划性、准备性、方法性和反馈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青年早期个体与成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即时监控表现差异不显著,他们的思维监控能力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自我监控中的计划性和监视性也影响认知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因此,年龄小的青少年花较少的时间思考,因而操作中的停顿次数和悔步次数增加,说明他们的监控水平较低,表现出无计划性,影响了思维效率
而年长的青少年花较多的时间思考、计划、分析任务、选择策略,操作时的停顿和悔步次数就减少了,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自我监控
相关研究
有人曾报告说,思维过程的计划和监控实际上属于元认知的范畴
因此,用元认知监控思想来解释思维监控是比较恰当的,因为思维是认知的一个核心部分
一些认知发展研究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不断地反思和自知,也就是说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在逐渐增强,并且这种能力会影响其他认知能力
研究者通过真实事件材料考察了初中生的元认知能力对其产生事后偏差的影响,以及此影响是否仅存于假设型范式中。结果发现
在两种范式下,元认知能力较高的初中生所表现出的事后偏差均显著低于元认知能力较低者
在不同范式下,起显著预测作用的元认知能力成分有所不同
在回忆型范式中,初中生的元认知技能和元认知体验能力越强,其事后偏差越小
而在假设型范式中,初中生的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技能越强,其事后偏差越小
有关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自我监控水平不断提高,表现为
在计划性方面,初步思考时间延长,停顿次数减少
在有效性方面,认知操作的总时间减少,错误数也逐渐减少
有关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发现
在正常学校教育条件下,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及数学知识的积累而不断发展,这种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符合
从局部监控到整体监控
从他控到自控
从不自觉到自觉最后到自动化等基本规律
敏感性、迁移性逐渐增强
总结陈述
因此,青少年对自己思维的反思和监控是不断发展的
思维监控在整个思维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少年能否全面地、有效地发挥思维的自我监控功能,决定着其思维自我监控水平的高低
思维自我监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他们思维过程的效率和思维结果的优劣, 进而也影响到个体智力的差异
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基本概念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概念地位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多种思维(如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等)的综合表现
基本认识
创造性思维过程有五个阶段
(1) 定向阶段一创造性思维的开始阶段,对问题进行定义和确定问题中的重要维度
(2)准备阶段— 尽可能多地搜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3)酝酿阶段— 在大多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出现的无奈期,即所有能想到的方案都无法解决问题,问题解决被移入无意识中进行,看似不再去想,而实际上仍在继续思考
(4)顿悟阶段— 思想火花的闪现阶段,顿悟或一系列顿悟的产生标志着酝酿阶段的结束,一下子发现问题解决办法
(5)验证阶段— 检验并批判性地评价在顿悟阶段获得的问题解决方案。如果方案是错误的,思考者就返回酝酿阶段
这只是典型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实际的创造性思维要复杂得多
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呈连续性
小学六年级到初一为发展的关键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呈下降趋势,变通性平稳发展,独特性逐渐提高
乡镇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有相似的特点
在性别方面,女生创造力水平明显高于男生,具体而言
小学阶段男生水平略好于女生
进人初中后,女生好于男生且两者间差异增大,高中阶段两者差距减小,但女生水平仍高于男生
初一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较低,原因有很多
在生理方面,此时正是个体由儿童向青少年期过渡的年龄
青少年对行为规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趋向,思维变得较为稳健、平常
原有的认知结构也已远远不适应于初中。而高中二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迅速,原因在于
生理上,这一阶段青少年巳经发育成熟,并且已经接近成年
基本上完成了知识的学习任务,已经积累了较为完备的创造性思维所要求的有关领域的技能
有关创造性思维的组成成分有不同的观点
但是创造性想象和发散思维是两个重要的成分
发散思维
概念定义
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
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概念地位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上述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多以发散思维为重要指标,因此青少年发散思维的发展趋势与上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
青少年的发散思维在小学五年级出现低谷后到初三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初三为其发展的顶峰
其后到高三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创造性想象
概念定义
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概念发展
在幼儿和儿童期,创造性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
到了青少年期,则成为创造性思维表现形式的一种
有研究对我国4320名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三的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水平测量。结果发现:
我国青少年的创造性想象水平是随着年级升高而不断发展的,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二一直呈增长状态,高三略有下降
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速度不同,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初一到初三年级发展的速度较快,高中阶段发展呈稳定状态
小学阶段的创造性想象水平明显低于中学阶段
此外,在不同的年级,青少年对想象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在低年级时更多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高年级时更加擅长用语言来表述想象
除创造性想象和发散思维外,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表现在顿悟、类比迁移及假设检验等方面
青少年期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处于高度发展阶段,个体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对其创造力的表现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零、前导综述
随着青少年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他们在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
总体来讲,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基本认识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青年早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祝蓓里(1986) 将其总结为以下六点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青少年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这种独立性的要求是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的,与初中时期的反抗性特点有所区别。多数青少年基本上能与父母或其他成人保持一种肯定的、尊重的关系,反抗性成分逐渐减少
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青少年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两个部分。正是这种分化才使他们形成了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
第三,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青少年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己进行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
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
青少年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的一致性情况等,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
青少年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总之,到了青少年中晚期,个体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发展逻辑
个体在进人青春期以前,曾出现过一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年龄在1~3岁,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 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
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还在继续发展着,但发展的速度则是相对平稳的
阐生逻辑
生理剧变使得青少年或自觉或不自觉的自我关注
自我关注使得主体重新体验和发展自我,自我意识逐渐高涨
高涨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将主体关注点推向“我”,进而完成主体在身心均彻底成年前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个体个性的主观偏执性,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个体对于突然的自我内部指向的不适应以及先前自我体验过少导致的可供分析的客观标的过少而引起的极端化倾向
而这种极端化倾向最终会因与客观现实的不适应而剧烈反馈于青少年,青少年们为了适应于客观现实加之可用于自我认识的认知材料已有不少的积累,或自觉或不自觉的拔高和发展自己的自我认并识最终在心理成人前完成对“我是谁”问题的回答
(二)自我概念
基本概念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这个认识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
认识成分,对自己品质和特质的了解和认识
情感成分,对自身品质的评价及与此相关联的自尊体验
品行成分,从上述两个成分派生出的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态度
概念地位
个性的形成也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或自我形象。一个人是否具有一个适当的自我概念对其个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基本认识
青少年期个体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能以更加抽象、复杂和独特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因此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与早期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我概念更加抽象。皮亚杰的理论认为,个体在11或12岁的时候,从具体运算思维向形式运算思维转变
进人青春期的个体已经不再用很具体的词语(如“我喜欢食物” )描述他们的特征,而是更经常用概括性的词语来描述(如 “我是一个真正的人” )
到了青年早期,个体的自我概念则更抽象,不仅关注人格特点,同时也关注重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及信念(如 “我是一个伪自由主义者”)
二是自我概念正负性的转变
进人儿童中期,由于社会比较信息及外部反馈,儿童的正性自我评价会有所下降。到 11-13岁期间会出现另一次回落,此后,自我价值整体评价和具体领域自我价值的积极性会在青春期逐渐上升
三是自我概念更加具有整合性和组织性
青少年期的个体在进行自我描述时,不仅仅像早期儿童一样列出自我各方面的特点,而且将自我知觉一包括那些看起来是互相矛盾的方面——整合成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统一体
四是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
青少年不再像儿童期个体那样概括地使用某些特质描述自己,而是认识到了自我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青少年会根据自己的父母、朋友等不同的交往对象来对自我进行不同的描述,而且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分化出不同的自我概念( Santrock, 2001 )
影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生理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形态上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影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或消极程度
第二种是认知水平,具有较高认知水平及成熟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特点的青少年往往具有更适当、更稳定的自我概念
第三种是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它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是同方向的
第四种是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这也是影响青少年自我概念性质的一个因素
(三)自我评价
基本概念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心理与行为
具体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所做的评价,它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
基本认识
自我评价的能力只有在青年早期才开始成熟
虽然个体在童年时就开始产生了一些简单的自我评价,但那时的自我评价多是由别人的态度和反应折射到自身而产生的,缺少内省性
到了青年早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青少年逐渐学会了较为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分析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才变得全面、主动,而且日趋深刻
主要表现在他们不仅能分析自己一时的思想矛盾和心理状态,能认识到自己对某一具体行为起支配作用的个别心理特点,还能经常对自己的整个心理面貌进行估量,能认识到自己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自我评价能力的增长及对自我分析要求的提高,不仅是青少年个性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有目的地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
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不完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而在相当程度上是出自实现理想自我的愿望,或是对失败和挫折的反省
所以,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青少年更好地实现自我监督和调控及自我改造和完善
青少年在自我评价的发展上表现出个体差异
大部分青少年能够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但相对而言,青少年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因而导致他们行为表现上的自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自我评价与其实际表现会日趋一致
此外,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儿童中期或晚期开始,女性的整体自我价值水平都低于男性,并且这种差异在青春中期至晚期最为明显
(四)自我同一性
基本概念
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
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
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 “我如何适应社会” 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概念地位
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并且认为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
为了获得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整合自我知觉的许多不同方面,使其成为一致的自我感
基本认识
男性和女性的同一性形成过程在很多方面没有区别,但女性在人际关系领域的发展较为突出。女性定义和描述自己的时候更倾向于考虑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而男性则更多地依靠竞争和能力给自己定位
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过程至少受四个因素的影响
(1) 认知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些对形式运算思维掌握牢固并且以复杂和抽象的方式思考的青少年比那些认知不那么成熟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提出和解决同一性问题
(2)与父母关系的远近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青少年同一性的建立
(3)和同伴群体的相处以及友谊的建立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4)学校、社会以及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同样会对同一性的建立以及发展产生影响
相关研究
马西娅(Marcia, 1993 ) 根据青少年探索和投人的程度对个体同一性的发展状态进行了评定,分别把个体归人了同一性的四种状态,即个体解决同一性危机的方式
同一性扩散
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既没有探索( 即个体还没有探求有意义的选择),也没有自我投入
同一性早闭
同一性早闭是指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进行探索。他们的人生选择常常由权威性的父母做出,没有经历自我探索
同一性延缓
同一性延缓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但是成人或社会没有给予他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
同一性完成
同一性完成是指青少年已进行了探索,并且也进行了积极投入
同一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扩散状态向早闭或延缓状态转变,早闭状态向延缓状态转变
同一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扩散状态向早闭或延缓状态转变,早闭状态向延缓状态转变新考虑童年期的价值观和身份。同时,不断调节和巩固这些变化,并把这些变化整合到不断完善的同一性中(Kroger, 2007)。这个时候同一性的发展往往处于扩散和早闭状态。在初、高中阶段,同一性处于扩散或早闭状态的人数大幅度减少,同时,同一性处于延缓或完成状态的人数增多。青少年同一性冲突的解决是在 18-22岁,尽管整个青少年期都存在对自我的探索,但自我同一性最重要的变化发生在中晚期,特别是20岁左右,这是建立同一性的关键时期
二、情绪特点
(零)基本认识
青少年的情绪表现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
随着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了,但还远不如成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
(一)情绪表现的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
基本认识
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来形容这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
但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也不是一味强烈,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
情绪的温和性是指个体的某些情绪在经过文饰之后,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幼年和童年期的儿童相比,青少年巳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了解了不同的情绪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不同作用的事实,因此,他们的情绪表达不是很开放和充分,他们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
情绪的细腻性是指个体情绪体验上的细致的特点。青少年已逐渐克服了儿童时期情绪体验的单一性和粗糙性,情绪表现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而且,有些情绪感受并非直接由外部刺激引起,而是加入了许多主观因素。例如,许多青少年在阅读了一部文艺作品之后,会长时间地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这种情绪的产生不完全是由于书中的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他们的主观思考和遐想
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基本认识
情绪的可变性是指情绪体验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情绪的这种特点一般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而造成的。青少年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并不与此成正比,一种情绪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
情绪的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上的顽固性。青少年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这也带来了他们情绪上的固执性。例如,一些青少年会因为几次挫折便完全陷人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之中,很长时间不能摆脱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基本认识
情绪的内向性是指情绪表现形式上的一种隐蔽性。青少年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他们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而不予表现
情绪的表现性是指在情绪表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了表演的痕迹。青少年在团体中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会给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即在情绪的表露上失去了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造作痕迹
(二)心境的变化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个体要达到身心和谐,就必须完成心理整合过程。心理整合过程至少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持续性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个体能意识到现在的我是由过去的我发展变化而来的,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的一切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统一性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各方面统一、协调的整体
一般认为,个体要到25岁甚至再晚一些,才能完成这种心理整合任务,达到心态的稳定和平衡。随着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青少年在心理整合的持续性环节和统一性环节都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结果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出现一些消极心境
消极心境
1、烦恼突然增多
进入青春期后,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使青少年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增添了许多烦恼
(1)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
外观形象的变化,是青少年产生要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形象的迫切需求。但对于如何改变,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喜爱’ 他们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
青少年越发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的某些愿望及要求还常遭受来自父母的阻止和干涉,因而他们与父母感情疏远。怎样才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怎样才能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再度恢复到儿童时期那种亲密的程度?与父母关系的不融洽到底是谁的过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青少年
(3)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
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某些青少年在小学时各方面的表现都很突出,一向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许多原因,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相对降低了,这使他们难以接受,强烈希望能在同伴中维持自己过去曾拥有的优越地位,但很困难
另一种情况是,某些青少年过去在同龄人中未曾有过优越的地位,但在当时,他们对此似乎没有太深的消极感受。进人青春期后,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青少年增加了获得自尊的需要,他们希望同伴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这种愿望困扰着那些从没有过上述切身体验,而且各方面能力略显不足的学生
2、孤独
基本认识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将青春期到青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 时期
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从青春期开始的“心理上的断乳”,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
青少年的内心冲突及在现实中所遇到的挫折都较多,对许多问题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解决,又不愿求助于父母或其他人,担心有损独立人格,因此产生一种孤独的心境
另外,此时青少年产生了对亲密感的需求,但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当陷人孤独状态时,常常难以自拔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孤独感既有情境性,也有一定的稳定性,人格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外向性、宜人性都很低的退缩型个体和情绪性低的情绪型个体要比和谐型个体更容易感到孤独
3、压抑
基本概念
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基本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时是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有时是社会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有时是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
因而,青少年的自尊心易受到打击,但又有争强好胜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他们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总结
但总体来讲,在这个年龄阶段,心境中的消极成分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父母及社会其他教育力量要对青少年予以悉心指导和帮助
基本认识
除上述所列出的几种心境外,青少年也具有一些积极的心境
如憧憬就是该阶段很典型的积极的心境
青少年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桑标等人(2015) 同时采用追踪研究法及时间取样的研究方法,对当前中国青少年情绪状态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青少年期个体的正性情绪体验频率逐渐减少,情绪调节的发展以减弱调节策略的运用为主导,并逐渐形成非享乐主义的调节模式
时间取样的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日常情绪体验分布遵循正态分布,即日常情况下以中性情绪为多,极端正性与负性情绪相对较少
(三)反抗心理
0、基本认识
反抗心理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1、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基本衍生逻辑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青少年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一个原因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青少年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二个原因
生理学家曾指出,只有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身体外周相应部分的活动达到协调时,个体的身心方能处于和谐状态。但在青春期的初期,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青少年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在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刺激强度与神经系统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性,两者应是相互协调的。但在青春期,这种依存关系受到了影响,致使青少年对于较弱的刺激也给予很强烈的反应,常因为区区小事而暴跳如雷
独立意识是青少年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
青少年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关爱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受,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所以,可以说青少年的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是儿童,而确认自己已经是成熟的个体
2、反抗心理的表现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
第一个反抗期出现于2-4岁,几乎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重叠。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指向身体方面,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活动的约束
第二个反抗期则出现于青春期。这时的反抗主要针对某些心理内容。例如,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
青少年一般在下列具体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第一,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青少年内心的独立要求很强烈,但父母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或尚未来得及适应这种情况,仍以过去那种十分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结果导致反抗行为
第二,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例如,父母不听取青少年的意见,将他们一味地置于支配、从属的地位
第三,个性伸展受到阻碍
这将引起青少年的反感
第四,成人强迫青少年接受某种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会表现出对抗的倾向
青少年的反抗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第一,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有相当一部分青春期的少年是以一种“暴风式” 的方式对抗某些外在力量的。这种反抗行为发生得十分迅速,常使对方措手不及。当时的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态平息后,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将较快地随之消失
第二,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青少年的反抗不表现在外显行为上,只存在于内隐的意识中。这种情况常出现在性格内向的青少年身上。他们不直接顶撞反抗的对象,却采取一种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置若罔闻。这种反抗态度和情绪不易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转移,具有固执性
第三,反抗的迁移性
青少年反抗行为的迁移性是指,当某个人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他们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个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盘否定;同样,当某一成人团体中的一个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体的所有成员均予以排斥。这种反抗的迁移性常使青少年在是非面前产生困惑。在情绪因素的左右下,他们常常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道德发展
基本认识
前导理论
科尔伯格(Kohlberg,1976)继皮亚杰之后,从认知发展角度提出了道德推理发展的系统理论
他采用开放式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他认为道德发展阶段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结构的差异性
不变的顺序性
结构的整体性
层级的整合性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与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而且道德发展阶段是交叉的,即在某一年龄阶段通常会并存几个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当个体开始越来越能够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甚于自己的观点时,他的道德推理就从前习俗水平(对个人幸福的自我中心的关注)发展到习俗水平(对其他人,包括父母、朋友、自己个人社交圈中的其他人观点的考虑)
直到最后达到后习俗水平(协调多种观点以及根据所有人的观点来决定什么是对的)(Sigelman & Rider, 2003)
不同文化群体的道德判断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10岁时以前习俗水平为主
到16岁时习俗水平占优势,这时道德判断发展主要表现为
处于较低的道德发展阶段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处于较高的道德发展阶段的比例则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青春期表现
青春期的道德判断主要以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主
即天真的利己主义和“好孩子” 定向
在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遵守规则的个体是为了得到奖赏和满足个人的需要。虽然对于他人的观点有一些考虑,但是归根结底这还是受到得到回报愿望的驱使
到了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所谓的正确就是取悦、帮助,或者说得到他人的认同,主要是根据人们的意图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这时自我物质利益还决定着他们大多数的价值选择
但与10岁儿童相比,他们的前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有所下降,第三阶段道德判断将起主要作用
青少年处理问题时多考虑人际期望、人际关系,缺乏应对关于自己及道德规范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到青年早期,第三阶段的道德判断逐渐占据优势。在这一时期,处于第二阶段道德判断的人数迅速下降,同时也出现了第四阶段的道德判断,即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观”
在第四阶段的道德判断中,所谓的正确就是遵从合法的权威提供的规则,而遵守规则的原因是为了保持一个值得维持的社会规则和法律的信念
处于第三阶段的个体进行道德推理主要参照社会群体,其思维受到他人支配;到了第四阶段,个体思维就受到内部支配,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
到了青年期,处于第四阶段的人数明显增加,对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持等在道德判断中所占的比例也更多
总结陈述
基本结论
总而言之,青少年期个体道德推理的发展趋势是从前习俗推理向更为习俗化的推理转变
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个体似乎不断超越对外部奖励与惩罚的考虑,开始对父母与权威人物提供的道德标准表示出一种真正的关注,对确保人类关系和谐与公平的法律做出了认真的思考,同时也成为法律的维持者
一些青少年也开始把道德看作他们身份特征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诚实、公正以及关心他人的人。后习俗推理直到成年期才开始表现出来
由于青少年所面对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他们要逐渐形成对家庭、同伴和更广泛的社会(如学校系统等)中不同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考虑到他们所面对的不同对象和所处的多重环境的影响,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模式会呈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
也就是说,在道德标准评价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环境进行分析,更进一步说,道德水平虽然从根上来说是由周围环境塑造的,但是相应的,被塑造的道德水平往往也最适应塑造其的环境,所以看待部分“不那么高”的道德水平者时必须要结合具体生存环境
四、人际交往
(一)同伴关系
0、前导叙述
在和同伴的关系上,青少年和童年期的儿童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发展逻辑
童年期的儿童在结交朋友方面最明显的特点是团伙现象,表现为六七个儿童经常在一起交往和游戏
在这种交往中,他们感到了身心自由和愉快
因此,就交友的方式来说,小学时代是团伙的时代
到了小学高年级,这种交友的团伙形式就已发展到了顶点,然后就趋于解体,被新的交往形式所取代
基本认识
进人青春期后,青少年突出表现出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而交友的团伙形式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因此,青少年交友的范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小
研究显示,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拥有最好朋友的数量从4 ~ 6个逐渐减少到1~ 2个
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志趣相投,与异性交往希望坦诚公开,处理同学关系强调自我
青少年的好友一般为相同的性别,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所建立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2、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日益重要
总括简述
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建立人际关系的场所不尽相同,感情所指向的对象也有区别
基本认识
青少年朋友关系的特点
幼儿主要与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构成一种心理上的交往关系。小学儿童虽已有了自己所喜爱的同龄朋友,但在感情上仍十分依赖父母。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将感情的重心逐渐转向关系密切的朋友
青少年对交朋友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
朋友之间应该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能够从对方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
因此,他们对朋友的质量产生了特殊的要求,认为朋友应该坦率、通情达理、关心别人、保守秘密
在青少年的日常交往中,好朋友之间往往彼此公开自己认为最重要、最私密的事情
这种交流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能够使他们通过别人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自己。这一过程对其自我概念、观点采择和同一性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作用(Berk,2004)
观点和行动上的一致也是青少年朋友之间心理接近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某些场合下,好朋友之间经常会有一个一致的行动方针,若违反了方针,就要受到严厉的谴责。他们认为,能否忠于协议、忠于朋友是衡量友谊的十分重要的尺度
青少年交友的层次性与选择性
青少年在交友上还有一个多层次的特点。随着志趣和爱好的广泛发展、内心生活的丰富,自己各方面的需求很难在一个朋友身上得到满足。所以,他们可能与某一个朋友的交往只限于某一方面的兴趣,而与另一个朋友的交往又只限于另一方面的兴趣
青少年朋友关系的独特性与男女差异
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朋友之间的友谊比以后各年龄段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更直率,更容易被观察到。男生之间的友情强度较大,而女生之间的友情表现得更温和、更细腻
青少年朋友关系的作用
青少年的朋友关系对于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自我,确定新的自我概念;寻求理解和支持;获得地位;克服孤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发展逻辑
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的交往一般是不分性别的,经常是男女儿童在一起游戏,即使有时分出性别,也不是性别意识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在兴趣方面存在差异
进人青春期以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但是,在最初阶段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或者在异性面前表露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或者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的轻视,或者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总之,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
逐渐地,男女生之间开始融洽相处。而且,一些男生和女生心中会有一个自己所喜爱的异性朋友。调查表明,女生一般对那些举止自然、友好、不粗鲁、有活力的男生更容易产生好感,男生一般对那些仪表好、文雅、活泼的女生易产生好感
但男女生一般都不将这种情感公开出来,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一个永久的秘密。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成熟,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产生于青春期的这种情感很可能就渐渐地淡化下去了,甚至完全消失
所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情是很稚嫩的,缺乏牢固的基础,很 少有保持下来并最终发展为爱情和婚姻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控制在相当有 限的程度内,这种感情也有一定的意义。当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喜欢上一个异性的 同学时,他自然也希望对方能接受自己,于是就能更加自觉地按照一个好少年的 标准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如果这种关系无限度 地发展,就会妨碍青少年的正常进步
(二)与成人的关系
与父母或家庭关系的变化
基本认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是影响儿童早期成长的重要人物。在童年期之前儿童的眼中,父母的形象至高无上,他们对父母既尊重又信任。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许多方面
基本变化
(1)情感上的脱离。青少年由于在情感上有了其他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情感便不如以前亲密了
(2)行为上的脱离。.青少年要求独立的愿望十分强烈,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
(3)观点上的脱离。青少年对于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意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因此,他们对于以前一贯信奉的父母的许多观点都要重新审视,而审视的结果与父母意见常常不一致
(4)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随着青少年生活范围的扩大,会有其他成人形象通过各种途径进人他们的心目中,这些人物又都是些近乎理想水平的形象,相形之下,父母就黯然失色了。另外,随着青少年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他们会逐渐发现存在于父母身上的、过去未曾觉察的某些缺点,这也会削弱父母的榜样作用
与教师的关系变化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都是比较友好的,一般来说,小学生们可以接受任何一种类型的教师
青春期的少年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而且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
青少年所喜爱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成长、有朝气等
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他们所喜爱的教师几乎能达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并能在行动上对这些教师做出最好的反应
例如:对于他们所喜爱的教师负责的科目,会努力去学习;对于这位教师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会十分认真地去执行;对于这位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看法,会毫不怀疑地去接受和吸取;等等
同样,在青春期少年的心目中,也总有一两位他们最不喜爱的教师。在心理上,他们对于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的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
第四节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零、前导概述
基本概念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
指的是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
基本认识
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分为成瘾行为、内部失调和外部失调等方面
成瘾行为主要涉及吸烟成瘾、游戏成瘍和网络成瘾等
内部失调主要是指向个体内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或情绪上的烦恼、压力,如抑郁、焦虑、青春期精神分裂、自杀倾向等
外部失调主要是指向外部的问题,表现在行为方面,如反社会行为、青少年犯罪等
一、成瘾行为
(零)基本概述
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与社会的接触更广泛,也会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成瘾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临床医学中病人对药物的依赖现象
当前,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成瘾现象主要有吸烟和饮酒成瘾、游戏成瘾以及网络成瘾等
(一)吸烟成瘾
基本认识
基本数据
《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我国1.3亿青少年中明确吸烟者达1 500万人,而尝试吸烟者约4 000万人,吸烟行为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共涉及6 041名 12~18岁青少年,其中,明确吸烟者142例,吸烟率达 2.35%。男性吸烟者139例,吸烟率为5.18% ;女性吸烟者仅3例,吸烟率为0.12%。吸烟者平均年龄为16岁左右,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5岁左右,平均每日吸烟量达到九支半
青少年吸烟突出特点
(1)男生吸烟的比例较高。在男生中,初一学生吸烟比例约1/4,高一学生吸烟比例超过1/3,在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及工读学校这一比例能达到60%甚至更高
(2)少数女学生也吸烟,而且目前女学生抽烟人数有上升的趋势。
(3)开始吸烟的年龄变小。在吸烟的青少年中,很多人小学期间就已经开始吸烟
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
( 1 ) 我国社会吸烟的风气很严重,各种公共场合和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烟,对青少年吸烟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2 ) 家庭中父母及兄弟姐妹的吸烟行为和态度会起到强化和示范作用,家庭中父母的监控不适当和亲子关系不良与吸烟行为有关,家庭的社会生活背景也有一定的影响
( 3 ) 同伴群体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年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所属群体对吸烟的态度和团体的性质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吸烟与否及吸烟的多少
( 4 ) 心理上的自我满足。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较大的变化,容易对吸烟产生好奇心,这种独立意识和成人感的需要,使中学生容易沾上吸烟行为
(二)游戏成瘾
基本认识
电子游戏种类
为单机电脑游戏、游戏机游戏以及电脑网络游戏
电子游戏的益处
它能够训练人的手、眼、脑的配合能力,起到一定的开发大脑、提升智力的作用,有助于激发钻研、创造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可以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
电子游戏的问题
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比较差,社会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他们更容易沉溺于游戏中,而且电子游戏的设计情节、内容、画面等良莠不齐,容易给他们在心理、生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造成困扰和伤害
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暴力场景,对青少年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青少年本身心理抵御能力就弱,而随着这三类游戏越来越逼真,他们对游戏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而网络游戏又因具有娱乐性、互动性、开放性和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沉迷其中
电子游戏成瘾的主要症状
对网络游戏有不可遏制的渴望
对网络游戏的耐受性较强
抱有矛盾及自责心理
戒断网络游戏的反复性
以及生理症状,如肢体疼痛等不适反应
较高的焦虑和抑郁
还有一系列的社交问题、行为问题以及家庭矛盾
少数成瘾者还可能出现
体重下降
酗酒或吸烟
相关研究
佐斌和马红宇(2010 )对我国十省市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和大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不同学龄段青少年网络游戏的参与程度、成瘾比例、游戏时间、上网场所及占课余生活比例等多项数据
我国青少年中有79.3%的人玩过网络游戏,成瘾比例为3.2 %
青少年时期的特殊心理、网络游戏本身的吸引力,以及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与管理、社会监管等方面都是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的关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一致表明,接触暴力电子游戏与攻击行为存在正向联系
一项对八、九年级的青少年的研究显示,那些具有低敌意特质却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反而比那些具有高敌意特质但不运暴力游戏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身体冲突
项对八、九年级的青少年的研究显示,那些具有低敌意特质却玩暴力游戏的青少
年反而比那些具有高敌意特质但不运暴力游戏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身体冲突
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表明,暴力电子游戏启动了攻击性认知
(三)网络成瘾
基本认识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成瘾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在我国,青少年在网络活动的人群中占据主要位置,网络成瘾的发病年龄为15-40岁,青少年为高发人群。尽管时间并非判定网络成瘾的直接标准,但大多成瘾者每周的上网时间为40~80小时,单次上网时间最长可达12小时
网络成瘾定义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 rder,简称IAD),又称为网络性心理障碍或网络依赖等。目前对网络成瘾还没有一致的定义,有人将其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网络成瘾的表现
网络成瘾的人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行为和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控制时间,并且随着网上活动带来的满足感的强化,使用者出现难以自拔的现象
发展逻辑
在初期,患者会出现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如果不能如愿就会产生极度的不适应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
随后就会发展为躯体的依赖,表现为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最终导致学习、生活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网络成瘾造成的结果
由于这种成瘾行为,个体的睡眠习惯被打乱,上网时间不断占据就寝时间。睡眠的剥夺以及生物钟的紊乱导致成瘾者过度疲乏,削弱个体免疫系统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此外,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使得个体缺乏适当的锻炼,容易引起腕关节综合征、背部扭伤和眼睛疲劳等不良身体反应。与药物成瘾相比,网络成瘾对个体生理的消极影响较为轻微,但在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网络成瘾的危害是较大的
相关研究
研究者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本身特征。网络本身具有的匿名性、时间快、范围广、自由度高等特点,可以使人际交流具有很大的吸引性,而同时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交流方式的限制
(2)人格特征。那些具有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 征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网络成瘾
(3)家庭和学校环境。家庭和学习的压力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情绪、认知、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失调,因此他们就会借助网络来舒缓压力,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难
二、内部失调
(零)基本认识
青春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青少年会产生困扰、绝望、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因此极易产生内部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青春期精神分裂和自杀倾向等
(一)焦虑和抑郁
基本概念
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痛苦或失望的情绪状态,是青少年较为普遍的心理困扰
抑郁表现
抑郁一般会表现在情绪、认知和行为上,情绪上的主要症状有压抑、沮丧、对各类活动都不感兴趣,在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衰退、犹豫不决等,还会出现厌食、失眠和精力不旺盛等症状
抑郁的影响因素
造成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遗传和生物学的因素外,主要有两个因素的影响
一个是创伤性应激事件和持续积累的不良体验
对青少年来说,来自家庭的环境气氛、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以及来自学校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业成绩等,都可能构成威胁青少年的生活应激事件,从而导致青少年抑郁
另一个就是个人的认知特征
而个人认知特征能够影响个体对消极事件的解释。实证研究表明,即便发生最严重的压力事件,也并非所有人都会产生抑郁,具有抑郁易感素质的个体由于认知偏差、不成熟应对等可能遭遇更多压力事件,从而导致临床抑郁
抑郁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持续的抑郁和持续的焦虑若不加以治疗,则会对成年后的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人们通常认为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少年正处于情绪暴躁和忧郁并存的时期,许多人认为抑郁只是青少年必须经历的感受,这导致家长和教师很少注意到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有 70%~80%患抑郁症的青少年没有得到任何的治疗
相关研究
彼得森等人( Petersen et al., 1993 ) 报告了青少年抑郁的不同发展范式
青少年在13~15岁抑郁心境急剧增加,在 17-18岁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到成人水平
研究显示,童年期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而从12岁或13岁开始,更多的女生表现出临床抑郁,这种性别差异在青少年中期和末期最为显著
整体来看,从青少年期到整个成年期,男女抑郁症状发生率的比率一直保持在1:2左右
这可能是因为,在面对压力时女孩更容易把感觉指向内部,而男孩则会将注意力转向外部。因此,面对同等程度的压力时,女孩更有可能变得抑郁
焦虑比抑郁在青少年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有研究显示,在 1 180名中学生中,青少年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分别是73.2%和36.7% ,两种情绪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而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是当前中学生焦虑的两大主要来源
(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从 15岁开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明显增多,到青年期达到高峰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很明显,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扭曲现实或与现实脱离联系,不能控制情绪以及人格混乱等
在真正患病前,个体常表现出先兆,如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戒心过多以及缺乏幽默感等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遗传因素所致。调查表明,同卵双生子均发此病的比例为50% ,异卵双生子均发此病的比例为12%,兄弟姐妹同时发病的概率就更低了
但这种遗传因素之所以到青春期方发生效应,还是由青春期个体所具有的特殊身心特点所决定的
这个年龄的个体最易感受到压抑、挫折和焦虑,而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则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患者常有对性的妄想,这与青春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有密切关系
(三)自杀倾向
基本认识
自杀的倾向和行为在童年期以前极为少见,从青春期开始直至青年期呈直线上升趋势
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在 15~19岁青少年死亡的原因中,自杀是排在事故、癌症、其他疾病、被杀之后的第五个原因
我国青少年自杀现状
研究者经过推算得出,1995-1999年中国总的自杀率为23/10万,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基于此,研究者认为,自杀是中国第五位重要的死因,是 15-34岁人群首位重要的死因
我国青少年自杀率整体较低,并且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从2002年的8.79/10万,下降为2009年的3.01/10万
西方国家自杀情况分析
多数西方国家自杀死亡的青少年中男性多于女性,自杀青年男女之比为3:1
男性自杀人数多的原因是因为男性一旦发生抑郁,所产生的挫折感、失败感和悲观情绪具有非常大的不可逆转和无可挽回的内在体验,同时男性往往不像女性那样去寻求帮助,而是倾向于走极端和采取危险的方式,这样大大限制了干预的机会
而在国内,无论是自杀行为还是自杀意念的发生,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
自杀的男女差异
女性多采用消极的自杀方式,如吃大剂量的药物或服毒
女性一般只是表现出有自杀的倾向和举动,但许多时候不能完成
男性多采用主动的自杀方式,如用手枪自射或自缢等
男性所采用的方式比较彻底,多能完成自杀
自杀因素分析
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很多。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结构不完整(单亲家庭、再婚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等)、家庭关系欠佳、亲友自杀行为、家庭暴力等可显著增加青少年自杀相关行为的风险
在社会环境方面,与学校教师关系不佳、与同学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学业压力过大、社会媒体对于自杀事件的渲染性报道、体重认知偏移、失业及其他负性生活事件(自然灾害、性侵害、早孕等)等均为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
少年自杀的具体原因很多,如怀孕、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违法犯罪后的恐惧,也有人是出于浪漫的想法
但不论具体情况如何,有一条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少年面对的困难和烦恼突然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积累起来而导致心理崩溃,最终导致采用自杀的方式来解脱
自杀企图与实际完成自杀比例
在男女两性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和实际完成自杀行为的比例为100:1
三、外部失调——反社会行为和青少年犯罪
基本认识
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对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的界定并不统一,但一致的观点是青少年的违法行为要比其他年龄阶段更普遍
佐证数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 据显示,从 2000年到2005年,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从 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 上升14.18%,2005年比上年同期上升了 23.96% 。在 20世纪90年代,青少年罪 犯占全国罪犯的比例由1990年的57.35%下降到1999年的36.7%。2000年,青 少年罪犯占整体罪犯的比例为34.54%,2001年为33.96%, 2002年为31.05%, 但是从2003年起发展轨迹出现了细微变化,这一比例回升到31.22%,2004年 上升到32.55% 。未成年罪犯占罪犯总体的比例自1997年起开始增长,2000年 占 6.52%,2001 年占 6.68%, 2002 年占 7.13%, 2003 年占 7.93%, 2004 年占 9.17% 。整体来看,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 占青少年犯罪总人数比例在扩大,青少年犯罪案件占总的刑事案件的比例也在 增大。
我国青少年犯罪特点
(1)青少年罪犯在整个刑事案犯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青少年犯罪年增长率超过5%
(2)犯罪年龄呈下降趋势,且团伙性犯罪居多。据有关数据分析,从 1998年到2003年,青少年作案平均年龄下降2 岁,由 17.6周岁降为15.7岁。14〜 16岁青少年犯罪状况日益突出,14岁以下的犯罪案例也明显增多
(3)闲散青少年等群体违法犯罪凸显。团中央对2361名青少年罪犯调查后发现,闲散青少年为1445人,占61.2% ,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
(4)家庭问题和失学、綴学问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近年来,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的家庭逐渐增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在对全国18个少管所和监狱的调查中发现,有 26.6%的青少年罪犯来自破碎家庭,有近一半的青少年罪犯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5)因非法网吧、毒品等不良因素导致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最新统计,因互联网传播不良信息诱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增加了5倍多
无论是官方记录还是青少年自我报告的研究都表明,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从青少年早期就开始逐级增长,严重的暴力犯罪和财物犯罪在青春期都有所增长,到青少年中、晚期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到了青年早期有所下降,成年早期才有少许下降。在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中,男孩的比例要明显大于女孩。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更容易卷人到反社会的活动中
导致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家庭因素,导致孩子不良成长的家庭因素有三方面
一是家庭破裂,最新统计显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二是父母素质偏低,亲子沟通不足
三是家庭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对,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更可能使用体罚的管教方式
( 2 ) 同伴因素
在青少年时期,同伴逐渐取代父母的影响,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
许多青少年的犯罪行为都是在群体压力的情境下产生的
另外,同伴团体等亚文化群体对青少年的交往也有重大影响,有些群体会鼓励攻击行为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他们中较多人会被同龄群体排斥
有调查显示,对于那些仅仅是学习跟不上的同学,13%的同学希望他们离开班级;对于那些由于不良行为受到学校处分的同学,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他们应该离开班级
而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受到公安机关处理的同学,来自同龄群体的排斥更加强烈,只有25%的同学愿意他们留在原来的班级
( 3 ) 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时期的个体集众多矛盾于一身,表现为:渴望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集众多矛盾于一身,表现为:渴望摆脱束缚,但又受到能力的限制
想得到他人的认同,但自我中心意识太强;想张扬个性,但又比较偏激
再加上这段时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自尊心强,分辨是非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较弱,这些特点很容易激化矛盾,使青少年无所适从
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青少年甚至违法犯罪
成年早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零节 前导综述
基本时间节点
成年早期,约从18岁开始,到35岁结束,可以分为青年中期(18-25岁)和青年晚期(25-35岁)
成年期基本任务
该期个体正处于从志与学到而立之年,在这一时期,个体要吸收和整合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成家立业
可以说,成年早期在个体的一生发展中起定位作用,几乎决定了个体终身的发展方向
时期基本特点
该期个体自我意识得到充分发展,自我同一性逐步确立,这就促使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固,客观的认识自我成为可能
因此,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避免心理不适应以及其他精神障碍,是成年早期个体的主要发展课题
另外,由青春期开始的对异性的崭新意识,即性的觉醒,到了成年早期已基本趋于稳定,恋爱,结婚及婚后适应,选择职业等也是成年早期个体的重要发展课题
第一节 成年早期的基本问题
一、成年早期的年龄规定
青少年期前后的划分依据
青少年期以前的各个时期的年龄规定,一般是依据人的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来进行的
而青少年期以后的年龄规定,则应该在依据生理成熟、心理成熟的同时,参照社会成熟来进行
成年早期的划分依据
个体的生理成熟从11或 12岁到18或 19岁,即20岁以前,生理达到完全成熟。由此,从生理意义上,个体开始进入成年早期
在这里,我们将生理的成熟时间规定为成年早期的开始年龄(成年早期的上限),将社会生活的成熟时间规定为成年早期的结束,也就是成年中期的开始年龄(即成年早期的下限)
成年早期的具体时点
18-35岁
成年早期的其余划分法
阿奈特(Amett,2000, 2005 ) 把从高中时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即18~25岁或者更长的这段时期,称为始成年期(emerging adulthood) ,即从中学结束到成人地位获得的这段时间
始成年期可被看作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它以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更为成熟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以及向新的成人角色的过渡为标志
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关注的时期,是新角色的形成时期
阿奈特同时指出,始成年期并不是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之中,而是只存在于允许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青年有一个较长的、独立的角色探索时期的文化中
中国古代部分划分法及拓展阅读资料
二、成年早期的一般特征
(零)基本认识
成年早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个体的身心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个体建立起家庭并创立事业,开始全面适应社会生活
(一)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
基本认识
儿童及青少年阶段被称为成长期。青少年时期个体生理发展达到了高峰,心理也趋向初步成熟
进人成年早期后,个体进人稳定期。这种稳定性体现在绝大多数成年早期的个体身上,具体表现为
(1)生理发展趋于稳定
(2)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特点基本定型
(3)生活方式趋于固定化和习惯化
(4)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
(5)社会职业稳定,且能忠于职守
(二)智力发展到全盛时期
基本认识
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力发展进人全盛时期。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转为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思维更加具有相对性、变通性、灵活性、整合性和实用性
在成年早期的最后阶段,个体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也达到高峰,开始在不同领域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造力
(三)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基本认识
18-35岁是恋爱、结婚、养儿育女的年龄段
一般来说,个体在18岁以后开始考虑婚姻问题,这是因为:
(1)大多数青年此时已经就业,获得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初步完成了社会化的重要任务
(2)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特别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相对稳定
(3)个体生理发育成熟,性意识也趋于成熟,开始理解两性关系,产生精神上的性需要,形成自觉控制性冲动的意志力
虽然结婚后有些家庭选择不要孩子,但生儿育女仍是大部分夫妻婚后的一件大事。所以,为人父母成了成年早期个体最重要的生活角色
基本数据
研究者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计算,发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年初婚年龄开始逐步上升
2010年,我国青年初婚年龄为24.85岁,较 1990年累计上升了 2.06岁
2010年,我国男女青年初婚年龄分别为25.86岁和23.89岁,城市青年初婚年龄为26岁,农村青年初婚年龄为23.73岁
(四)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基本认识
根据金兹伯格(Ginzberg, 1972) 的职业选择三阶段理论,成年早期的个体进人了现实阶段
现实阶段始于18岁,这时个体开始选择职业,并在一定领域内实现自己的愿望
个体所选择的职业一般是和兴趣、能力、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于是职业必然成为个体的一个立足点,并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创业也必然成为这个年龄阶段个体的主要目标
事业工作相关
事业的成功需要有一定的机遇,但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去不断奋斗
对个体来说,对成功的追求是一种压力。如果需求适度,个体可以获得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感
如果需求太高,成就一般,或事业成绩与个人期望相差太大,个体则会感到沮丧或焦虑。这些状态常出现在30~35 岁
(五)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基本认识
成年早期个体将面临很多从未遇到的困难
儿童、青少年时期有父母的照顾、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协助,而到了成年早期,个体结婚成家,养儿育女,追求事业成功,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经济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等,这些都要自行解决
因此,良好的生活适应就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课题
三、成年早期的发展课题
基本认识
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课题。确定个体在每个发展阶段的发展课题的主要依据是:
身体上的成熟;心理上的成熟;社会、文化的要求、期待和压力,个人的价值观、抱负等
具体理论
张日昇认为,成年早期个体的发展课题应该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对身体的发育,特别是对因性成熟所引起的诸多变化的理解和适应
(2)从精神上和经济上脱离父母并走向独立
(3)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
(4)对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适应
(5)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完善自己
(6)树立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付诸社会实践
(8)选择职业及工作适应
(9)恋爱、结婚及婚姻适应
(10)成就感的获得与自我实现
理论解读
由上可以看出,成年早期个体的发展课题更强调学习和熟练过程,此时,延缓偿付已不再有效,履行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个体的重要课题
个体尤其要完成社会角色的变化
从单身到已婚,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从学生到职业人员,从向往职业到事业的初步成功
确立发展课题的理论根据,既来自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也来自社会、文化外来的希望和要求
伴随着这些发展课题的解决,青年就开始步人成人社会
第二节 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
一、成年早期智力发展的外在条件和发展任务
基本认识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实质就是适应。林崇德将智力定义为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 或完成任务)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可见,智力的发展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影响成年早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个体所处的新的客观环境及所面临的新的适应任务
青少年与成年的适应任务差异
在十八九岁以前,个体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与社会文化有关的知识系统,以消除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达到对社会的适应,实现社会化。个体这时所处的客观环境是受成人保护的,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
进人成年早期以后,经过进一步的正规或非正规的学习,个体已基本掌握了本民族的文化系统及社会道德系统,对社会的基本要求已能适应,但此时又面临着社会生活的新的挑战,如事业、婚姻、家庭等,需要不断进行恰当的分析、判断、推理,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青少年与成年的发展任务差异
所以,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中,个体在掌握知识方面所面临的目标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如何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以更好地发挥潜能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工作及人生其他各方面取得成绩,承担和履行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达到对社会的新的适应,获得自身的发展,并对人类做出贡献
同时,成年早期的个体还充当着传递者的角色,即把社会文化传递给他人或下一代,而且在传递和运用社会文化的过程中,个体又在不断地创造新的事物,以使人类知识经验在充分积累的基础上得到创新和发展
发展任务亦即外在环境
总结陈述
正是由于成年早期的个体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及任务,被赋予了新的社会角色,因而他们的思维特点不同于青少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这个时期个体的重要思维方式
二、成年早期智力表现的一般特点
一般认知能力
皮亚杰的基本理论及批判
智力发展四阶段理论(略)
对应批判
皮亚杰的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个体发展至成年早期,智力结构的各个方面均已基本发展成熟,所以,从成年早期智力表现的总体水平来看,的确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点
但与此同时,成年早期个体的智力在性质上仍表现出一些全新的属性
沙伊的基本理论
沙伊 (Schaie,1977 )总结了有关成人智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成人智力适应理论
这一理论模型指出了智力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所对应的不同认知任务
例如,个体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处于知识获取阶段(acquisitivestage)
成年早期个体处于实现阶段(achieving stage ),个体为了实现长远的目标,必须让自己的认知能力适应复杂的环境(如婚姻和工作)
在此阶段个体减少了知识获取活动,而更多地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获取的知识。正是由于知识的获得及应用形成了良好的有机结合,因而成年早期个体智力结构中的诸要素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仍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在观察力方面,成年早期个体具有主动性、多维性及持久性的特点,既能把握对象或现象的全貌,又能深人细致地观察对象或现象的某一方面,而且在实际观察中,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持久性进一步增强,精确性和概括性也明显提高
在记忆力方面,对于成年早期的个体来说,机械记忆能力有所下降。研究发现,个体在数字、图形和颜色三种材料上的短时记忆广度在16岁时达到高峰,之后(即成年早期)开始衰退
但成年早期的前一阶段是人生中逻辑记忆能力发展的髙峰期,其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记忆容量也很大。有研究显示,成年早期个体的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及阅读广度均优于成年晚期个体,在持续性负荷任务中,成年早期个体较成年晚期个体更快,错误率更低。 国内外研究也发现,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在成年早期达到高峰,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下降
在想象力方面,成年早期个体想象中的合理成分及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加,克服了前几个发展阶段中所表现的过于虚幻性,使想象更具实际功用
韦克勒斯的基本理论
韦克斯勒(Wechsler,1981) 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测查了7岁儿童至65岁成人的智力发展状况
结果发现,智力发展的高峰期在22~25岁,然后开始衰退,衰退的速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递增的
miles的基本理论
除知觉外,成年早期个体在记忆、比较与判断、动作及反应速度这几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均达到最高值,即人类一般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高峰
对美国成人所做的横向比较表明
个体在归纳推理、空间定向和知觉速度三个方面的能力从青年至老年呈不断下降趋势
申继亮、陈勃的基本理论
申继亮、陈勃考察了成年期几项基本认知能力(图形归类、减法乘法、数字比较、匹配图形、词汇理解)的发展状况
发现各项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基本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林仲贤的基本理论
采用12套不同视觉形状图形,研究了儿童、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心理旋转能力
发现在对图形方位匹配判断的准确性和完成任务的速度上,中青年人的成绩均明显优于儿童和老年人的成绩
元认知能力
基本概念
元认知
元认知最早是由弗拉维尔提出的,1981年他将元认知定义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
斯滕伯格(Sternberg, 1985 ) 的智力成分理论把元认知作为智力的核心成分之一
研究基本成果
成人往往具有更明确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在认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对主客体特征具有更清晰的认识,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大多达到了内控和自动化水平,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水平也更高。因此,成人的元认知发展水平整体上高于青少年
基本结论
由此可见,在成年早期,个体的大多数智力成分在质和量的方面均在发展并达到成熟,再加上成年早期个体具有较充分的文化及经验的积累、成熟的社会能力及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使其在思维发展的总体水平上,尤其在运用适当的思维策略解决问题方面,显示出了高于前几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成年早期的思维优势
(零)基本认识
成年早期的个体具有较稳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技能。成年早期个体的思维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年早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
思维概念发展的数个阶段
依据皮亚杰的观点,青少年到15岁左右就达到了形式逻辑思维的最高形态
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成果证明,15岁左右并非思维发展的终止时期,形式逻辑思维也并非最高的思维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们用后形式思维( post formal operation )、反省判断(reflective judgement )、辩证思维(dialecticalthinking)等不同的概念,来描述个体思维中超出皮亚杰形式逻辑思维的认知图式’ 统称为思维发展的第五个阶段
个体思维发展的简要概述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虽然已掌握了某些辩证逻辑思维的方式,但形式逻辑思维仍占据优势地位。形式逻辑思维的特点是,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强调逻辑性、客观性和确定性,而较少注意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运动性,且可以脱离感知、表象、经验的支持,以命题为依据,从纯粹的假设出发,通过推理得出结论
美国的研究(Elkind, 1961; TomlinsonKeasay, 1972 )表明,在 15~ 22岁的大学生中,只有67% 的大学生达到了形式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其余学生仍处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幼稚阶段。这说明在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个体的形式逻辑思维仍处于发展状态
在成年早期,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思维形态
辩证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其主要特点是
既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相对运动;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
研究表明,少年期、青年早期和成年早期的个体能够解决辩证逻辑问题的数量分别为30%、51%和62 .5 % ,呈现依次增长的趋势
相关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佩里和布朗(Peny & Brown, 1979 )认为
进入成年早期以后,个体思维中形式逻辑思维的绝对成分逐渐减少,辩证逻辑思维的成分逐渐增多,并指出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个体逐渐意识到围绕同一个问题多种观点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非单一性的事实
佩里(Perry,1981 ) 对大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了较深人的研究,发现上述转变过程至少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dualism)。思维水平处于此阶段的大学生常以对和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全白或全黑的,没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凡事追求“什么是正确的答案”,而不考虑合理的程度
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relativism)。此阶段的个体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权衡,比较不同的观点,审视各种理论,进而找到解释现实的有效理论。在这个阶段,个体思维过程的抽象性及理论性已达到很高水平。
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commitment)。此阶段的个体不仅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各种现象的解释能持相对的态度;由于能意识到所有事物都具有运动及变化的性质,因此,既能坚持那些约定俗成的立场和思想观点,又能随时对此做出调整。
上述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的确反映了成年早期的个体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思维形态
美国著名的成人思维研究专家拉布维- 维夫(Labouvie-Vief,1980 )认为
成年期思维中的形式逻辑性逐渐减退,而以现实为导向的实用性成分逐渐增多
成年期的这种思维变化,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如传统的皮亚杰理论看来是一种退化,即对现实的不适应,而在成人背景模式( adult contexted model) 理论看来则是一种适应性的思维形式
成人背景模式理论认为,形式运算思维是一种依照假设进行的严格的推理形式,当现实情况错综复杂的时候,此种推理会显现出局限性,阻碍个体对现实做出良好的反映
拉布维- 维夫认为,成年早期出现的“变通性” 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新的整合,也是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策略
具体表现为,个体能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条件及限制,能根据问题情境进行具体的和实用的分析和思考,并不严格按照逻辑法则进行推演
这正是思维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表现,而不是退化
所以,从成年早期开始,伴随着形式逻辑思维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个体逐渐表现出一种相对的、实用的并具有背景性的思维形态
这种形态开始出现于大学生阶段,随后便逐渐固定下来,发展成为成年期认知活动的一般形式。成年早期个体思维所发生的这种适应性变化,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及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克雷默(Kramer,1989 ) 对有关思维发展第五阶段的文献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中的理论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1)对认识相对性的意识
(2)接受矛盾
(3)在辩证的整体内整合
林崇德认为,思维发展的第五阶段体现了成年早期的认知特点
(二)成年早期的后期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
基本认识
创造性思维是指一种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及社会价值的思维形式
这种思维的结果不是简单地继承人类已经积累和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而是去解决人类尚未解决和认识的问题,因此,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具有首创性、发现性和突破性
如今,创造性思维普遍被看作一种认知活动,结果是产生新颖、有用的产品
近年来,从组合角度理解创造性思维的观点日渐增多
斯滕伯格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以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选择性比较三个过程为基础的,其中选择性组合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组合方式有多种,如词形的、词汇的、观念的、物体部件(或图形)的等,找到最适应当前问题的方式是极为重要的
相关研究
大量相关研究发现
创造性思维在成年早期处于上升阶段,30岁末或40岁初达到顶峰,然后逐渐下降,当然这种发展趋势也存在个体差异和领域差异
我国学者王极峰曾以许多科学家、创造发明家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他们的创造力的发展特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年龄是25-45岁
美国学者韦恩·丹尼斯( Wayne Dennis ) 以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学家为对象,研究了他们全部的创造成果及其产生的时间,结果发现在不同领域内创造性思维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以人文科学家为例,他们在70岁左右的创造性思维还像在40岁左右时一样活跃
而对于艺术家和科学家来说,在 50岁以后,创造性思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丹尼斯的研究同时还表明,无论在科学领域还是艺术、人文科学领域,个体都存在一个共同之处,即相对于以后的各年龄段,20岁前后尚未进人创造性思维的高峰期
此外,在成年早期,孕育并抚养孩子、离婚或者非支持性配偶等因素会导致女性的创造性被延迟和打断
总之,成年早期的最后阶段是创造性思维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时期
潘洁等人( 1983 ) 依据吉尔福德的智力结构理论对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较大;在发散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上也有差异,从总体来看,思维的流畅性发展最好,变通性次之,独特性品质得分相对其他品质而言最低
原因可能是在思维活动中要表现出独特性意味着各思维成分的重新改组,因此,要求个体以全新的、独立的视角去认识事物,难度最大
罗晓路(2006) 运用问卷法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角度去认识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
研究发现:大学生有较强的创造潜能,其创造性人格突出表现为富有挑战性
创造性思维核心品质的新颖性表现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典型表现中投射未来、评估力和通感特点较为明显
专业类别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艺术类大学生的创造力较为突出,社科类大学生的创造力较差
由此可见,在大学生阶段(即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创造性思维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还尚未达到成熟水平,仍处于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积极准备的阶段
基本结论
成年早期的前一个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充分准备的阶段,成年早期的后一个阶段是创造性思维较为成熟的阶段,因此,成年早期是为人类积累文化财富的黄金时期
第三节 成年早期的自我的形成
一、成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沿革
在儿童期,儿童在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认识自身的存在
到了青年期,青年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还存在一个“我”,并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
到了成年早期,这种对自我的关心日益强烈,个体开始经常问“我是谁”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为什么活着” 等问题
青年注意力向内指涉的原因
第一,身体的急剧成熟。这必然会造成青年对自我的身体、内驱力及内部欲求等的注意和关心
第二,社会人际关系的扩大。这必然导致青年将自己的性格、能力等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引起对自己的素质、天赋等问题的关心
第三,认识能力的发展。这必然引起青年对自己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可能的结果以及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青年外在指涉注意力的特点
对内心世界的关心并不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变少了
与儿童期、青年早期相比,进人成年早期的青年对外界的看法更加深刻而广泛
而且这种对外界的注意和关心是建立在以探讨自我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之上的
成年早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相对于以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成年早期的自我意识特点
自我概念开始具备复杂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自我评价更加独立,也更加独特,更趋于稳定
自我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与自我有关的内心体验更加深刻,也更加敏感
自我意识发展的意义
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了成年早期自我的形成
自我的形成,是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分化、整合过程之后得以最终完成的
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从小积累的经验,对社会及他人的态度,来自社会及他人的评价,独立意识,以及自身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和身份等
实践经验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系
青年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直接影响到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别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对自我的形成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影响更大
随着经验的扩大,成功和失败也随之增多,个体通过对这些经验进行再评价来修正自我意识
来自社会及他人的评价对自我意识的修正、自我的形成也产生作用
自我意识尚未确立的青年,往往对他人的评价非常敏感。成年早期的青年,能够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来认识并确认自我的存在价值
独立意识的发展使处于成年早期的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不再完全凭借一时的成败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及评价,而是有了自己独立的内在价值判断标准。这对形成稳定、牢固的自我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本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地位及身份等都会发生变化,其社会角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些使得成年早期的个体不断地探索自我在社会及家庭中的定位,从而获得对自我更深人和稳定的认识
自我的形成是自我明显分化的过程,自我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其结果造成了自我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即自我同一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我发展的结束
自我的形成,是以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获得安定的心理状态为标志的
二、成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发展沿革
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埃里克森将人看成是心理的、社会的存在,并将人生历程分为八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心理、社会的发展课题
发展课题的完成、危机的解决会促进积极品质的产生,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品质
个体进人成年早期的发展课题是确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的扩散,之后的发展课题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等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在15~18岁确立,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大约要到大学期间,个体才能达到同一性的确立
青年期-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刚步入成年期的青年,虽然他们应该而且有能力承担诸多社会责任和义务,但他们在做出某种决断的时候往往进入一种“暂停” 局面,以尽可能地满足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
在延缓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的同时,青年学习并实践种种角色,以掌握各种本领。由于确立自我同一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青年可以一时合法地延缓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青年期又被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有了这种心理的延缓偿付期,青年就可以利用这一时期接触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尝试着从中选择,再检验一下这些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经过这种循环往复,就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将来的职业等,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大学生-处于心理延缓偿付期青年的典型代表
发展逻辑
在现代社会,大学时代的青年应该说正处于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因为读初中、高中时,他们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追逐着,几乎没有余暇去充分思考自己的问题
进入大学以后,他们能够专心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
基本认识
大学生在确定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呈现不同的状态。
大学毕业并踏人社会后,心理的延缓偿付期结束,青年开始被看作一个能独立地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实体。与此同时,青年也开始得到了成人的许多权利,也已具备各种能力并自愿准备着去实践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交往等社会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
进人成年早期的青年,需要在自我同一性得到巩固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同一性
就可能导致美满婚姻并获得亲密感。发展亲密感对个体是否能满意地进人社会有重要的作用
相关研究
郑涌等人(1998 )研究发现
多数大学生感到自己处于同一性形成的中间状态,只有少数大学生属于同一性完成型或同一性扩散型
王树青等人(2007) 的研究得出了大学生在各种同一性状态上的人数比例
同一性延缓型占67.5%
同一性扩散型占13.3%
同一性早闭型占10%
同一性完成型占9.1%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路线
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预设
扩散型 (D ) —早闭型(F ) —延缓型(M ) —完成型(A )
扩散型(D ) —延缓型 (M ) —早闭型(F ) —完成型(A )
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现实
研究者逐渐发现个体并不总是按先后顺序从一种状态发展到另一种状态,个体有可能出现反常现象,如A—F 、A一M 或F一D 等
克罗格(Kroger, 1996 ) 指出这种反常现象为倒退(regression),并提出了倒退的三种形式
失衡 (disequilibrium )、固化(rigidification )、整合失败( disorgination )
他认为有些倒退是适应性的(失衡的倒退),有些为非适应性的 (固化和整合失败的倒退)
适应的倒退如A—M , 这样的个体可能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暂时退行到后一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探索达到更好的整合
非适应的倒退如F—D ,个体遇到困难后,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不进行探索,也没有做出承诺
所以,很多大学毕业以后的成人仍然会为自我同一性问题困扰,有人会把 “我是谁” 的问题重新提出。如离婚,就会让家庭主妇重新思考作为女人的意义,并对其他方面的自我认同感提出疑问
相关研究
近来,在马西娅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双环模型被用来解释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内在过程。它认为自我同一性由彼此独立但又高度相关的五个维度构成:
广度探索(exploration in breadth)
广度探索指根据自身的目标、价值和信念,在做出承诺之前寻找并初步评估不同的选择
深度探索(explorationin depth )
深度探索指对于已经做出的选择进行深入的评估,去探知其与个人的内心标准是否吻合
沉浸探索(ruminative exploration )
沉浸探索指由于对自身的同一性问题难以给出满意的回答,因此迟迟不能做出选择,由此带来一些适应不良的症状
做出承诺( commitment making )
做出承诺表示对于重要的同一性问题做出选择的程度
认同承诺( identification with commitment )
认同承诺指对所做出的承诺的确定程度和内化程度
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完成型的人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扩散型的人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郭金山、车文博(2004) 利用王登峰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 ZPS ),检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完成型、延缓型、早闭型、扩散型四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呈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尤其是成熟、高级的自我同一性与低级的自我同一性之间,人格特征的差异更大
总结综述
总之,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决定着个体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因此,我们可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成年早期的重要发展任务
第四节 成年早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固
一、人生观、价值观的一般论
基本认识
成年早期的青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稳固时期,他们最为迫切、最为认真地关心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一系列问题
“人应该怎样去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所期待的生活” “人生的价值、意义是什么”等与人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始终冲击着青年的心灵
与此同时,他们又表现出对人生的探求和摸索,以及为扩大和深化自我的精神世界并确立人生观所做出的各种努力
基本概念
人生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
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人生观的内容很复杂,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认识现象,而是以人生目的为核心,包括对人生的态度、评价、情感、意志等内容在内的个体人格的总和
对人生观的一些看法
林崇德认为,我国心理学研究者主要将人生观视为个性意识倾向性的一个组成因素
每个人都会对人生有个根本看法,且伴随着相应的态度
人们经常会考虑自身活着的意义、目的及社会地位、道德标准等问题,并要对群己关系和自我修养等问题持一定的观念,这一切都是人生观
人生观的成熟或稳定
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三个方面
总之,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生观是观念性的,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定位、调控和动力作用,并且人生观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
人生观的衍生逻辑
一般来说,青年早期是人生观的萌芽时期
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年对人生虽能提出各种疑问,但尚不能经常而且主动地反思自己
进入青年中期后,个体对人生问题的考虑虽然更加主动和经常化,但人生观的发展尚不稳定
而到了青年晚期,如前所述的心理条件已充分具备,特别是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人生观日趋稳定和巩固
可见,成年早期是人生观真正形成的时期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
人对于人生的看法和认识,归根结底主要凝聚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
心理学家大都认为,价值观是心理学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它是比态度更抽象、更一般的具有评价性、选择性、规范性的深层心理结构,是文化成员合理的信念体系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以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度
它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
这里,对价值的理解包括:
首先,客体必须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我们才能说其有价值
其次,价值必须与客体的性能和属性相对应,它包括对客体的认识和评价
价值与人生观
人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认识和理解价值的。客观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体存在,但是这一实体存在取决于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也必然表现出其存在的目的、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意义,这是其价值存在的基础
青年在理解这个道理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发现自身的存在价值,而且根据自身构成的价值体系决定自己应该形成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规定成年早期的青年价值评价的标准、价值体验的本质及价值判断的根据,从而促进成年早期人格的整合与完善
二、成年早期价值观的发展及稳定
价值观的发生逻辑
价值观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准则
而社会化过程中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也有很多
罗克奇(Rokeach,1973 ) 强调包括社会文化、学校和家庭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对价值观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认为,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在父母、教师的指导、强化和影响下形成的,在不断地接受父母、教师的影响的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的影响也日趋增大
但是,到了青年晚期,青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愈来愈强,过去那种由直接强化或外来影响而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情况愈来愈少,而主要依赖于青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
最初,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
到了青年期,特别是成年早期,无意识的学习可以转变为对榜样有意识的效仿、学习
在青年期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同时,信仰在建立自我同一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关宗教与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发现,有宗教信仰的始成年期个体具有更高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相关研究
在对不同文化下价值观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者(Shen, 1995 ) 基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根植于儒教,而美国人的价值观根植于犹太教一基督教的前提,采用坎菲尔德(Canfield) 的价值观问卷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导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在尊敬权威、谦逊、服从、善于克制、勤劳等方面,中国人的得分显著高于美国人
而在信奉宗教、诚实、乐于助人等方面,美国人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人
同时,文化变迁对个人价值观有深刻的影响
研究者(Egri & Ralston,2004 ) 调查774名中国人和784名美国人,总结中国不同时期和美国不同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取向,并对比中西方的差异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的变化性、开放性、自我评价均比其他时期要高
除了自我超越维度,不同时期的美国人在变化性、保守性和自我增强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在变化性、自我增强和自我超越方面,美国人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人
在保守性方面,中国人的得分显著高于美国人
这证明了文化变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伴随着个人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变化
价值观的形成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
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还与自我的发展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个体进入成年早期,日益深刻与独立的自我评价、渐趋丰富与敏感的自我体验、逐步明确与强烈的自我需求都会促进个体价值观的形成
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可以促进个体人格的整合,从而保证人的行为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促进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总结评述
总之,我们强调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同时,我们更强调青年价值观、人生观自我调节机制的形成和健全的重要性,也十分强调榜样的力量和社会条件、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强调这些显得更为重要
第五节 成年早期的恋爱、婚姻及事业
一、恋爱
前导理论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中,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这一任务是成年早期发展的核心问题
这一阶段,个体逐渐走出原生家庭,并开始组建自己的新家庭
青少年期个体所萌发的对性及异性的好奇,到了成年早期逐渐发展为一种强烈的愿望
并且由此开始,个体将对某一异性的情思发展为爱情,并导向恋爱的轨道
基本概念
爱情
爱情是指男女间一方对另一方所产生的爱慕恋念的感情
基本认识
卢家楣( 1989) 指出,爱情有三种层次和三个主要特征
三种层次为:以性爱为主,以情爱为主,性爱和情爱的和谐统一
层次越高的爱情越牢固,越具有生命力
三个特征为:
排他与守一的统一
冲动与韧性的统一
自私与无私的统一
一般来说,个体在童年期没有爱情,到青少年期才情窦初开,人类爱情的鼎盛期在成年早期
相关研究
成人依恋理论是由阿藏和谢弗(Hazan& Shaver,1987 ) 提出的
他们将成人的爱情关系视为一种依恋过程,即与伴侣建立爱情联结的过程,就如婴儿在幼年时期与双亲建立依恋情感联结的过程一般
巴塞洛缪和霍罗威茨 (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 将成人的依恋关系分为四类
(1)安全型(secure ):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
(2)专注型( preoccupied ) :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他人是可接受的。这种类型的个体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表象
(3)恐惧型(fearfbl):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种类型的成人可能因害怕他人的拒绝而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
(4)冷漠型(dismissing):对自己的看法相对积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认为他人会拒绝自己。这种类型的成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来作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手段
研究者在依恋类型与成人的婚姻功能、亲密关系质量及理想伴侣形象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20世纪70年代,李(Lee)采用分类学的观点,提出了爱情风格理论。他认为青年男女的爱情关系不外乎以下六种类型:
( 1 ) 浪漫式爱情;(2 ) 游戏式爱情;( 3 ) 占有式爱情;( 4 ) 伴侣式爱情;( 5 ) 奉献式爱情;( 6 ) 现实式爱情
C.亨德里克和S .亨德里克(Hendrick & Hendrick, 1986 ) 的研究有力地验证了李的爱情六类型理论
斯滕伯格(Sternberg, 1988 ) 在对先前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
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即亲密成分(intimacy )、激情成分(passion )、决定或承诺成分(decision/commitment )
并将这三种成分形象地比喻为爱情三角形的顶点
亲密成分指在爱情中能促进亲近、归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换句话说,它能引起温暖体验
激情成分或称情欲成分,指内驱力,这些内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以及爱情关系中的其他有关现象
或者说,该成分就是在爱情关系中能引起激情体验的各种动机性唤醒以及其他形式的唤醒源
决定或承诺成分有两层含义:
(1 ) 在短期方面,指一个人做出了爱另一个人的决定
(2 ) 在长期方面,指那些能维持爱情关系的关注、义务感或责任心
该理论也得到后续研究的支持
吸引与爱情的相关研究
异性间要建立起爱情关系,首先需要双方能够相互吸引
金盛华认为
美貌及个性、兴趣等的相似和互补都可能成为异性间相互吸引的条件
其次,双方有为建立和维持关系做出努力的意愿
研究表明
乐意在恋爱中做奉献的人比回避奉献的人所建立的恋爱关系的质量要好,且有更高的个人幸福感
通过分享任务和活动来保持与对方的接近是维持长久爱情关系的最常使用的策略
恋爱态度的相关研究
对待爱情及恋爱的态度是恋爱关系能否建立和维持的先决条件,我国许多研究者对成年早期个体的恋爱及爱情观进行了研究,发现有如下特点
第一,恋爱动机呈多元化趋势。调查显示,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是“寻找未来伴侣” 和 “体验一次真正的爱情” 的分别占36.4%和31.5%,女 生 “寻找未来伴侣” 的比例更突出,将近40%。选 择 “内心空虚、摆脱压抑感”的大学生占12.3% ,这个数字应该得到学校的重视。此外,选择 “其他” 的有15%
另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总体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认知模糊、价值取向功利、能力欠缺、性保护意识淡薄等问题。 这一结果值得重视
第二,当代青年择偶更注意个体内在的素质,注重爱情等精神需要。黄希庭等人 (1994 )曾给出包括性格、人品、健康等27个择偶标准让被调查者进行选择,结果发现,青年最看重的9个标准依次是人品、爱情、性格、责任、未来幸福、健康、才能、兴趣、发展前途,像宗教、门第、社会地位等则属于最不看重的条件
第三,当代青年持注重双方忠诚的同时对婚前性行为更为包容的爱情道德观。调査表明,多数大学生主张对待爱情应当严肃负责,认为那种朝三暮四,或同时与几个人恋爱,是极不严肃、极不负责的行为
与过去的研究结果相比较,当代大学生更能够包容婚前性行为。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性”是一种个人化活动,不应以道德和法律来衡量
但是,大学生并不是对所有婚前性行为都持包容态度。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无爱之性” 基本上都持否定态度,但是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性行为无须指责
这说明大学生非常看重性行为中的感情因素
另外,该调查还发现,除感情因素外,在性道德问题上,大学生对自愿、责任、忠诚的认同都相当高
他们会根据这些不同的因素决定对特定性行为的态度
总结评述
可见,虽然我国大学生最初的恋爱动机比较多样,但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真诚和负责的
这样,亲密感和爱情就会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两个人从最初的相识发展到拥有相互的承诺后,双方就开始考虑与对方结婚,开始描绘未来的家庭蓝图
二、婚姻与家庭
前置概论
恋爱的双方把对彼此的感情推向最高潮,恋爱状态以结婚告终,这当然是最理想的。但是,结婚未必就是恋爱的最终结果,因为婚姻还包括除当事者之外的各种因素,包括来自家庭或社会的阻力或压力。克服了这些阻碍,男女双方就会开始为结婚所需的各方面做好积极准备,经过结婚登记、婚礼,在法律上正式结为夫妻,同时也获得社会的认可
具体理论
婚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家庭,但是每个人所想象和期望的理想家庭是不同的。笔者认为,理想的家庭应该具备以下六个条件
(1)“同一屋檐下” 生活。所 谓 “同一屋檐下” 生活,是指家庭成员一定要生活在一起
这不仅是指整个家庭成员应该而且必须生活于“同一屋檐下”这一,更重要的是指心理层面,即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结,维持心灵的沟通
家庭是一个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的结合体。只有物理上和心理上生活在一起并保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家庭才可以说是健全和理想的
家庭成员都应为造就这一理想家庭的最基本条件做出努力,这是维持理想家庭的最重要基石
(2)夫 妻 “力动均衡”。夫 妻 “力动均衡”,是指夫妻在力量、动态等各个方面保持均衡
一个良好的婚姻和家庭是由家庭的每位成员所共同营造出的,需要每位成员的积极参与和融入
无论是家务劳动还是教育子女、决定重大事情,都应当由夫妻双方或家庭成员共同商量而达成一致,形成一种力量的制衡机制,而不是一方做决定,另一方完全服从
家庭是一个动力系统,只有夫妻力量均衡,才能维持整个家庭系统的协调运作和家庭功能的良好发挥
(3)亲子 “一线之隔”
亲子 “一线之隔”指的是父母与子女间有清晰的界限,每位家庭成员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亲子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相对自由和空间
父母对孩子既不能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甚或放弃养育,也不能过于严格,而是应充分认识到作为监护人的责任,有适度的爱护、关心、引导、倾听、理解和监督,当然还有必要情况下的限制和约束
“线” 即界限,如果界限没有了,孩子可能会卷人夫妻关系之中,或者造成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不能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如果界限过于僵化,虽然孩子的自主性得到了锻炼,但亲子之间也失去了温暖和爱
因而,亲子之间需要的是“一线之隔”,这样,孩子才能在学会独立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家庭的功能即可发挥得宜
(4)“ 自由与受保护” 的空间
“ 自由与受保护” 的空间,是在箱庭疗法中所提出的概念,强调治疗者需要与来访者建立“母子一体性”的关系,在箱庭治疗室和以沙箱为中心所创造的“ 自由与受保护” 的空间里,让来访者处于一种人静定心状态,并制作箱庭作品,促使来访者潜在的自我治愈力被唤醒并得以发挥,为来访者的人格走向整合提供可能性
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家庭系统。也就是说,每个人只要能拥有“自由与受保护” 的空间,在合适的机会和环境里,人的潜能就可以得到充分发展。家庭成员在家庭这一自然而特殊的组织里,如果能够拥有并体验到自由、安全和受保护,必然就会心情愉悦地过好每一天,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同时,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尊重和接纳孩子,使孩子能够在自由、安全与受保护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与关注,从而发展与父母之间的信任与依恋关系,产生对父母和家庭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使人格走向整合,心理趋于健康发展
(5)“父性原理” 与 “母性原理” 的协调
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和角色是不同的
日本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将家庭中父亲的角色作用命名为“父性原理”,把母亲的角色作用命名为“母性原理”认为家庭中必须明确父亲和母亲各自分担的角色
所谓 “父性原理”,是指无论多么可爱的孩子,如果做了违背社会准则或家规的事,当父亲的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孩子,或采取绝情、断绝关系等强制、惩罚手段对待孩子
而 “母性原理” 则恰恰相反,无论自己的孩子怎样,即使是惹是生非、无恶不作,当母亲的都会疼爱、关心,甚至包庇和袒护孩子
因此,父性原理是“切断的机能”,母性原理则是“包容的机能”。家庭里有“唱红脸的”,也有“唱白脸的“,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 6 ) 相同的志向
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要有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判断等大的人生信念上,更要努力去保持彼此的一致性,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俗话说“全家老少一条心,砖瓦石块变成金”,就是强调要有共同的积极向上的志向
其余注意情况
基本概述
当然,理想家庭的建立并非容易的事情,需要生活经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面对新婚生活,适应各种新情况
具体注意点
首先是性生活的适应问题。性生活从本质上讲,需要夫妻双方在结婚后通过自身的摸索和体验去慢慢适应。没有性生活的夫妻关系显然是不健全的。夫妻如果能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又保持经常的性的接触,便会自然地产生一种真挚的亲密感
其次是新的人际关系,包括夫妻间及同亲属间的关系的适应。夫妻双方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人际关系,就会给家庭带来消极影响
再次是夫妻间经济收人使用安排的适应。如果夫妻二人在家庭经济问题上的看法相差太大,问题可能就会显露出来。因此,彼此之间应加强沟通和理解,共同勾勒未来的生活蓝图,使婚姻生活向正确的轨道发展
最后是子女的抚养教育的适应。孩子的出生可能会使夫妻二人感受到一定的压力和负担,以至于婚姻关系变得消极。夫妻间往往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产生诸多分歧和争执
但是,只有夫妻二人一起体验了养儿育女的意义和感受后,夫妻关系就可能变得更加充实和完善
离婚相关研究
有人说离婚比死亡具有更强的创伤作用,这是从不负责任的离婚对夫妻和孩子造成伤害的角度而言的
父母离婚对其子女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是长期的
很多研究也关注离婚及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给孩子造成伤害的并非离婚本身,而可能是父母在离婚前后多方面的冲突,也有可能是父母未能很好地适应离婚后的生活,因为离婚造成了对孩子教养方式的改变,离婚造成的生活改变也给孩子的适应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研究表明,婚姻冲突与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适应、情绪、健康、学业成就等问题存在显著相关,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父母离婚后与一方的联系减少、孤独、搬家等因素也给孩子造成了压力,这些压力增加了消极情绪及行为问题的产生
另外,婚后父母不能就离婚问题跟孩子坦诚地沟通,给孩子灌输另一方不好、可恨等观念,或者不让孩子接受另一方的关心和爱,把对另一方的恨意转嫁到孩子身上,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
婚姻生活如果能够渐趋安定与和谐,个体就会体验到成家立业和生儿育女给人生带来的幸福
总结陈述
总之,理想家庭的建立、美满婚姻的维系需要双方真诚地沟通交流,努力地相互理解,勇于承担责任
其余阅读材料
三、事业
基本认识
成年早期个体:经历了从开始选择自己的职业到努力工作,成就自己事业的过程
职业选择相关
基本认识
马森等人曾说,选择职业,至少在选择第一个重要工作时,在很多方面类似于选择配偶
我们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认识自我和社会的过程,它涉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等个体因素,也受社会需求、人才供给、社会文化、家庭因素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
职业兴趣是影响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霍兰德(Holland, 1973) 认为兴趣属于广义上的人格,它是人格中对职业影响最大的部分,是匹配人与职业的依据
他依据人格的六个类型,把职业兴趣类型分为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
大多数人都可以被归为六种类型中的一种,现实中也有六种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模式
人们会根据自己不同的职业兴趣选择相应的职业模式
职业选择的其他影响因素
基本概念
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对于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职业兴趣并非职业选择的唯一参照标准,职业价值观也是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价值观造成了人们对具体职业评价的差异,也影响着个体的择业标准,从而影响着个体对职业的选择
而职业技能也对职业选择起着重要作用。技能即“你能做什么”
不同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一些天赋之外,对特定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这主要通过教育来达成
另外,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人才供给等密切相关
例如,我国当前人才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全国就业都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
社会文化通过影响人的价值观而影响职业选择,社会亚文化— 企业文化会在录用人才时由于特定的录用标准而影响人的职业选择
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期望、职业兴趣等都会影响个体对职业的选择
阴国恩等人(2000) 研究了我国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发现无论是从理想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考虑,高级职员都是大学生的首选职业
在理想职业等级的排序中,公务员排在最后一位,而律师、法官却排在第二位
这说明大学生已不再热衷于“做官”,他们愿意从事法制工作,这与我国正由“人治” 走 向 “法治” 有一定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标准
研究发现,大学生选择理想职业的择业标准首先是“充分发挥能力”
其次是“收入” 和 “ 自主” 等,但选择现实职业的择业标准首先是“收人”
其次才是“充分发挥能力” 和 “工作的稳定性” 等
这说明大学生在真正择业时更为现实。虽然有这些差异,但是这两个标准还是相当一致的,这也反映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已基本定型,不因考虑职业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职业适应相关
基本认识
个体依据这些主客观条件选择了某一职业后,职业的适应就成了个体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职业的适应跟工作是否能实现主体所希望的角色、职业训练(学历 )和职业能力甚至个体的年龄等都有关系
我们已处在信息时代,接受在职培训、继续教育是成年早期的个体要面临的重要任务,它可以促进个体的职业适应及长远的生涯规划
职业变动(职业适应不良指标)
一项研究调査表明,职业变动已经成为当今青年的普遍现象
多数青年都至少更换过1次工作,职业变动次数的均值为3 次
职业地位和工作年限对于职业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显著影响:
从事高端职业者,其职业稳定性更强
职业稳定性随工作年限呈现U形非线性变化,职业稳定性的拐点恰恰发生在青年时期,总体上20~34岁的青年正处于从职业不稳定向职业稳定过渡阶段
这一趋势说明相较上一代人,当代青年的择业心态更加灵活开放,并不再固守“一个工作干到老” 的观点,而是能够不断根据环境和自身调整职业
职业与家庭
成年早期的个体还要能够较好地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有研究发现,如何看待工作与家庭的重要性存在个体差异
有的人不太重视工作的价值,更重视家庭生活、休闲和娱乐,而有的人则相反
因此,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角色也成为个体面临的重要任务
四、总结评述
总之,在进人成年早期之后,事业的成功与挫折、家庭的幸福与不幸、生活的充实与空虚等都反映了一个人作为社会人的应有价值
在社会变得日益复杂的今天,各种人际关系面临着种种严酷的挑战,就业、生存压力也在日益增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婚后的生活,如何调节家庭生活,并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基础上追求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充实,是成年早期个体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
零、基本认识
阶段时间
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
补充认识
成年中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为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划分青年、中年、老年的年龄界限也随之变动
此外,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之间由于生活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个人修养等方面的不同,即使是年龄相同,其健康状态和衰老程度也可能相差很大
基本概念
发展任务
简单来讲就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变化
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成年中期的个体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由于成年中期个体面临家庭、社会中的多种任务,担任多种角色,其发展受到多种变量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关成年中期心理特点的研究难以得出统一的结论
成年中期也是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涉及最少的年龄段
阶段特点
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因此,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独特的
一、埃里克森的观点
基本观点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发展任务完成得成功或不成功,会有两个极端
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
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基本概念
繁衍感
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能帮助其他个体发展或者有益于未来几代人生活,都可以被称为是具有繁衍感的行为,如生儿育女、履行父母的职责、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具体理论
成年各期主要任务
埃里克森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
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找到你想要做什么以及你想要成为什么样人” (自我同一性)
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是“了解在工作环境中和个人生活中你想和谁在一起” (亲密感)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则是 “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 (繁衍感)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停滞感发生逻辑
当人进人中年以后,他们的事业成果逐年积累,家庭成员增多,他们往往奋力兼程,不惜代价地工作
然而,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人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关怀发生逻辑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感
因此,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是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
个体如果能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就能发展出与繁衍感相关的优良品质,即关怀的品质(virtue of care)
所谓“关怀”,既可以是关心下一代,也可以是对社会的关注,甚至是对种系的关注
具有这一品质的人,能关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等,而且他们做到这一切完全是自觉自愿的。成年人将从这种关怀的体验中获得自我的满足和成长
相关研究
麦克亚当斯(D. McAdams ) 和圣奥宾(E. St. Aubin) 从文化需求、内在意愿、繁衍关注、种族信念、繁衍承诺、繁衍行为、个人叙事七个方面来描述繁衍感的特征,并编制了一套测量繁衍感的工具
这套工具包括洛约拉繁衍感 量 表 (Loyola Cfenerativity Scale,简称 LGS )、繁衍行为核查表(GenerativityBehavior Checklist , 简称 GBC )、生活故事访谈表(Life Story Interview )
从个体是否具备繁衍动机和行为来具体测量繁衍感的水平
研究者们发现,具有较高繁衍感的个体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繁衍感的获得也与成年晚期能否实现积极老化(active aging) 有关
二、莱文森的观点
基本观点
莱文森(D. Levinson )认为,成人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
稳定期和转折期的区别在于生活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
基本概念
生活结构
是指个人的社会角色与职业角色的综合体
研究支撑
莱文森提出了主要描述成年早期和中期的六个阶段,这是基于他对40位男性的访谈
受访者的职业包括四类:蓝领工人、白领职员、经商人士和学者
后来莱文森和同事调查了女性对成年人发展变化的态度,发现了同样的发展阶段
具体理论
前置导入
根据莱文森的观点,成年期的发展涵盖了稳定和转折的交替
在比较稳定的时期,我们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优势
在转折时期,我们会改变过去建立起来的东西,重新建立新的系统
每个人都会经历转折,但转折期并不意味着一定发生明显的混乱
莱文森非常强调成年中期转折。他认为这样的转折会发生在40岁出头的时候
各阶段图示
转折期任务
在这一时期,个体要面临四个重要的问题:
依恋、分离、渴望亲密关系以及需要时间内省和认识自己
他们努力解决个人的问题,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打破过去,并创造薪新的生活
如果个体能较好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处理好现实与可能之间的矛盾,那么就可以顺利进人下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智慧、有见识、同情心、视野开阔等品质将会出现
相关研究
美国一项针对成年中期生活的十年追踪研究显示
无论是生理健康、认知功能还是幸福感,成年中期都体现出多方向性、变化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成年中期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平衡成长与衰退,建立前半生和后半生生活的联系,成为青年一代和老年一代的桥梁
三、古尔德的观点
基本观点
古尔德认为成年人的发展,就是将自我从童年的种种限制(主要来自父母)中脱离出来,建立自己的同一性
成年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体都需要克服一个有关父母和童年角色的错误假定,以形成独特的自我
研究支撑
古尔德(R. G o uld )基于临床的观察提出了另一种阶段理论
他研究了524名16-60岁的被试,他们来自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男性和女性都有
具体理论
阶段一,16~22岁,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我属于父母,并且认同他们的世界”
这是自主性(希望远离父母)与依赖性(仍然希望得到他们的保护与指导)相矛盾的时期
阶段二,22~28岁,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要像父母那样行事,坚毅忍耐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年轻人需要发展独立性,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面对现实,认识到理性未必总会成功,没有人总能为自己提供帮助,必须依靠自己
阶段三,28~34岁,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生活是简单和可控制的,我内心没有冲突和矛盾”
这一阶段的年轻人也许会认为世界非黑即白,他们认为自己知道“我是谁” 而且已经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一时期,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生活并非那么简单,理性和情感会存在矛盾,他们开始关注自身深层的感受和复杂的自我
阶段四,34~45岁,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邪恶和死亡是不存在的”
此阶段正是中年期,大多数人身体健康,朋友和亲戚都健在
因此,虽然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结局,但现实中的死亡还未进人个体的生活
中年人会逐渐感受到死亡这个主题,同时也会意识到无人能真正保护自己,每个人都可能有其阴暗的一面
阶段五,45岁以后,经历中年之后,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个人内在的自我指导占据优势,我赢得了我自己”
在现阶段,个体需要赋予生活意义,容忍错误和矛盾,接受生活现状,也接受死亡
总结陈述
古尔德的观点与埃里克森的观点类似,都关注自我的发展,每个阶段要克服的错误假定类似于埃里克森所说的发展任务
不过古尔德的观点更加强调个体如何打破童年角色,从和父母的联系中脱离出来,从而形成独立自我的过程
四、哈维格斯特的观点
基本观点
哈维格斯特(R. J. Havighurst)曾于1972年提出了关于中年发展任务的观点
他认为,发展任务主要源于个人内在的变化、社会的压力,以及个人的价值观、性别、态度倾向等方面
成年中期是人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它不仅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
在家里,中年人必须精心培养孩子,使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和幸福的人,同时必须维持好与配偶的和谐关系
在工作中,面对工作的压力,他们必须达到和保持职业活动的满意水平
与此同时,他们还必须接受和履行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义务
根据哈维格斯特的观点,中年人还必须寻找消磨时间的新方式,新的方式往往能够反映出身体、兴趣、价值观、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具体理论
哈维格斯特把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具体地归纳为七点
(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
(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
(3)开展成年期业余活动
(4)帮助未成年的孩子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
(5)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
(6)承受并适应中年人生理上的变化
(7)与老年父母相适应
五、总结陈述
有关个体发展任务的理论很好地反映了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事实,同时告诉我们个体的一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从对成年中期发展任务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成年中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
一方面,个体需要不断完善自我,以求实现个体的人生目标
另一方面,个体承担着教育子女、赡养父母照顾伴侣、完成工作等多方面的责任
不少研究者,包括莱文森和古尔德都认为存在中年危机现象,即成年中期个体会经历身心疲惫,主观感受痛苦的阶段
但实证研究表明,只有部分人在成年中期出现或感觉到危机
韦辛顿( E. Wethington) 通过对724名 28~78岁的美国成年人的调査,发现有26% 左右的成年人经历过中年危机,而在50岁左右的成年人中,这个比例在35% 左右
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英国成年人感受到危机的人数比例虽然较高,为40%- 60% ,但中年人中有危机感的人数比例并不比其他年龄的人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就算是相同年龄的成人,他们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社会状态,发展的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因而很难用一个发展任务模式描述所有的人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中年人都会面临相同的发展任务。事实上有研究已经表明,尚未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成人发展模式是普遍的、单一方向的
同时,不同的研究者提出的成年中期发展任务不尽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取样难度较大,要照顾到年龄跨度、职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很难获得充足的代表性样本
正因如此,研究者的理论往往都是基于来自不同样本的研究提出的,所以,把有关发展任务的理论统合起来是有难度的
但是,不论从哪个角度来描述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分析成年中期个体心理特征产生与形成的基础
第二节 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
零、基本认识
在成人智力发展研究中,研究者经常对老年人和青年人进行比较,并且假设中年人的智力水平处于两者之间
实际上,从成年早期到成年晚期,智力各领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与儿童和青少年相比,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显得更为复杂
在智力发展的某些领域中,中年人表现得像青年人
而在另一些领域中却更接近老年人
一、智力发展模式
(零)基本认识
基本概念
智力发展模式
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展是单向的还是多向的,是单维的还是多维的
青少年智力测量工具与成人测量工具的差异
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不管是哪种智力理论,还是使用哪种智力测量工具,所得到的结论都比较一致,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水平呈单调上升趋势,要么是高一阶段的智力取代低一阶段的智力,如皮亚杰提出的四阶段理论,要么是智力测量分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机械型智力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实用型智力则不断增长
(一)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诞生背景
20世纪早期的一些理论家都确信,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的衰退,中老年人的智力水平会不可避免地下降
然而,这种单调下降的智力理论随着研究的深人而被质疑
智力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各种成分的发展变化轨迹是互不相同的
为了精确描述各种智力成分发展的特点,R. B.卡特尔依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区分为两大类,即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基本概念
晶体智力
所谓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能力,如在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方面以储存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流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的能力,如知觉速度和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的能力
具体理论
R. B .卡特尔与霍恩(J. L. Horn) 一起收集了大量数据来揭示这两种智力各自的发展轨迹
他们发现,青少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
青少年期以后,在成年阶段,流体智力缓慢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保持相对稳定,甚至会因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而有所上升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在成年期发展的不同模式在追踪研究中也得到验证
沙伊(W .S chaie )在自1956年开始, 每隔7年重测一次的美国西雅图追踪研究中,对个体的基本心理能力发展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追踪
研究方法
基本心理能力以瑟斯顿(L. L. Thurstone ) 的理论为基础,沙伊在研究中选用了五种基本心理能力作为测量的因素,即数字能力、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归纳推理能力和空间能力
区分标准
其中,归纳推理能力和空间能力属于流体智力
词汇理解能力、词语流畅性和数字能力属于晶体智力
沙伊的追踪研究在1956年进行第一次测试时是以1889-1938年出生的成人为被试,之后每隔7年对其中的部分被试进行重测,且每次补充一些年龄范围相当的新被试,从而在结果分析时能将横向与纵向的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研究成果
研究表明,综观整个成年期,不同的智力成分具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空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而词语流畅性、词汇理解能力和数字能力则保持稳定或稍有提高
本土化研究
申继亮等人也曾对中国成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发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知觉速度、归纳推理能力、数字能力和语词能力等基本心理能力在20-75岁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但下降的显著程度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最明显的下降主要出现于60岁之后
语词能力比其他能力保持得更为稳定,下降的趋势与幅度均更小
理论成就
R. B .卡特尔把智力区分为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分别考察两种智力的发展轨迹,这一工作具有极大意义
首先,它有较高的生态学意义,可以解释生活与工作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例如,年轻人的流体智力比老年人保持得更好,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和加工新信息时表现更好,而老年人相比于年轻人经验更加丰富,因此解释问题的能力更强,显得更有智慧
其次,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而全面地认识成年人的智力特点,而不是将成人智力单纯地理解为随年龄增长单方向上升或下降
最后,这为丰富智力发展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促进了后来的研究者(如新机能主义者)对成人智力的进一步深人研究
卡特尔的观点尽管被多数人接受,但仍然有不足之处
其一,割裂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二者之间的联系
其二,在实际智力测验中很难设计出纯粹的晶体智力测验或流体智力测验,如词语流畅性的测验,一方面需要有大量的词汇知识,另一方面也需要迅速地做出反应
这些既是这一智力发展理论尚未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研究者应致力突破的问题
(二)机械型智力和实用型智力
产生背景
在强调智力发展的多维性与多向性的前提下,以巴尔特斯等为代表的新机能主义者部分借鉴了 R. B .卡特尔和霍恩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特点的论述,逐步确立了一整套成人智力发展的理论
新机能主义者承袭了早期机能主义者的主导思想,把心理或意识看成是个体适应其所处环境的有用的机能活动,强调研究心理活动的环境适应机能或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活动
在新机能主义者看来,智力就是活生生的个体在现实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工具。他们注重智力对人类适应和日常生活的作用,并认为智力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不同的智力成分在生命全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变化轨迹与适应价值
巴尔特斯及其同事提出的双重过程模型(dual-process model) ( 如图10-3所示 )是新机能主义者对智力发展的基本假设
具体理论
在双重过程模型中,智力被认为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即认知机械成分( cognitive mechanics ) 和认知实用成分(cognitive pragmatics ) ,这两种成分在人的一生中呈现出非常不同的变化轨迹
认知机械成分可看成流体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的是神经生理结构的认知操作水平,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负责基本的信息加工活动,如信息输入、视听觉与动作记忆、工作记忆,以及对知觉信息的比较、分析与归类
由于该智力成分与个体的神经生理状况紧密关联,而人的神经生理功能从出生到青年时期不断增强,随后便渐次减弱,因此,认知机械成分的毕生发展轨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 字形,成年早期为从升至降的转折点
认知实用成分可看成晶体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的是文化的作用,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为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积累的知识、信息或经验。由于受文化知识水平所决定,认知实用成分的毕生发展将随着知识经验的愈益丰富而不断增长
虽然不少实证研究的结果大体上与双重过程模型相吻合,但巴尔特斯及其同事也清楚地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找到纯粹的认知机械成分或认知实用成分
这两种智力成分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也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认知机械能力的降低会制约知识经验的获得与应用,如中老年人的认知机械能力降低之后,获取知识经验的速度和能力也有所下降
实用型智力的提高能够促进机械型智力的运用,如青年人经验知识不断积累,能够促进其更迅速地加工信息
巴尔特斯等人把智慧看作成年期知识增长的原型,智慧是认知实用成分的一种体现
但智慧水平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线性增长
巴尔特斯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也表明,以知识经验为主体的智慧水平在70岁左右便到了增长的极限。到了年龄很大的老年期, 由于流体智力的急剧下降,个体的智慧表现会越来越差
因为知觉速度、归纳推理能力等流体智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将会限制个体智慧的发挥
(三)有关成年中期智力发展模式的问题
前导认识
在对成年中期智力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时,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重视,一是同辈效应,二是个体差异
同辈效应
个体差异
二、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
(一)智力活动的性质
0、发展逻辑
智力发展模式更多地强调智力水平的变化。换言之,它关心的是各种智力成分 (如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言语能力等)如何随年龄而变化,考察的是智力水平与年龄之间的函数关系
然而,智力发展不仅有量变,也有质变,关于中年人智力活动的性质是心理学家近年来非常关注的问题
在大量的实验研究的理论分析中,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中年人的智力活动性质不同于其他年龄段个体的智力活动性质
1、智力是一种心理机能,具有适应意义
正像皮亚杰所指出的,智力的本质是适应。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个体进人成年期后,其智力变化仍具有适应意义
这就是说,中年人的智力特点是与其对环境的适应分不开的。环境对个体有什么要求,个体相应的智力功能就得到发展
沙伊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一生的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
沙伊认为
儿童期、青少年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皮亚杰及其他一些儿童心理学家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已对这一发展过程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然而这种智力发展观只适合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个体,我们应从新的角度来认识成年期个体智力的性质与特征
在成年早期,青年人开始从事工作,建立家庭
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将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
而这一过程
不仅涉及抽象的认知技能,而且涉及社会认知技能
不仅涉及标准化智力测验能测量的能力,而且涉及标准化智力测验不能测量的能力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青年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监控,评判当前的活动与设定的目标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各项能力发展的基础上,青年人的独立性有了较大的发展,紧接着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责任阶段,从年龄上看,这一阶段正是成年中期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他们的社会责任最为重大
他们不仅要承担家庭责任,如抚育子女,而且更主要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大部分中年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或技术骨干,他们的工作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部分中年人从事行政领导工作。由承担一般社会责任到承担行政领导责任,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个人的才能、成就,甚至机会
60岁以后,个体就进入了老年期
这一时期,人们获取知识的需要减弱了,未来对老年人来说是短暂的
由于退休,老年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逐渐减少
因此,老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任务转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重新融合自己一生的经验,如一些老年人写自传、回忆录等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个体智力活动的任务不同。简而言之,个体在儿童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知道些什么”,在青年和中年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应该怎样运用我所知道的东西”,在老年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是“我为什么要知道”
2、智力的主要成分
发展逻辑
根据智力适应理论,各年龄段有各自的智力活动任务
对应于不同的智力活动任务,智力的构成成分也不相同
对于智力的成分,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思路
两种思路
心理测量理论
研究者根据自己对智力结构的认识,选取、编制测量智力成分的材料,通过外在的测量材料来考察各成分的关系及发展
是信息加工理论
把智力活动过程视为信息加工过程,并把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研究,根据刺激一反应来推断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
不论是心理测量理论还是信息加工理论,它们都是基于某研究者的智力观,通过外在刺激材料进行测量评定的
所以,它们又统称为智力的外显理论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智力的外显理论对智力发展的研究更多是侧重于智力的量变,考察某种智力成分水平的变化,未能够从生活实际和社会的角度去分析各年龄段智力活动性质的变化
因此,与智力的外显理论相对应,以斯滕伯格为首的几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力的内隐理论(implicity theory )
智力的内隐理论
智力的内隐理论是指人们 (包括心理学家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保留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人类智力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
1985年,斯滕伯格等人对成人的智力内隐理论进行了系列研究
首先要求152名 17-83岁的被试列出30岁、50岁、70岁人中聪明者和愚笨者的行为特征
然后对被试所列的行为特征进行整理,要求22名24-84岁的被试对上述行为特征在确定30岁、50岁、70岁人中聪明者和愚笨者的重要性进行评定
最后请69名26-85岁的被试对上述行为特征在区分30岁、50岁、70岁人中聪明者和普通人的作用进行评定
该项研究发现,对 50岁、70岁人而言,被试更强调他们的日常智力(或生活智力)的重要性
而对30岁的人则不然。30岁、50岁、70岁高智力者的主要特征如下
各年龄段高智力者表现
30岁高智力者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对获取知识与了解新事物很感兴趣,表现出好奇心,敢于对公众媒介呈现给人们的内容提出疑问,能够用各种各样的新概念进行学习和推理,能够以新的和独特的方式分析新问题
(2)晶体智力:是自己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能胜任工作,能从给出的信息中得出结论,言语清晰,讲话富于智慧
(3)日常生活能力:有良好的大众意识,能够根据生活情景调整自己,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很感兴趣,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50岁高智力者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解决问题的新颖性:能够以新的和独特的方式分析新问题,能够知觉与储存新信息,能够用各种各样的新概念进行学习和推理,敢于对大众媒介呈现给人们的内容提出疑问,表现出好奇心
(2)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根据生活情景调整自己,对人与事富于觉察力,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知道自己专门知识领域以外的事件
(3)社会能力:举止得体,有高尚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很感兴趣,有良好的大众意识,是自己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
70岁髙智力者的主要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混合物:词汇丰富,阅读内容广泛,能够理解反馈(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能从无关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能从给定的信息中得出结论
(2)日常生活能力:思想与行动中都充满智慧,对人与事富于觉察力,能三思而后行,能够适应有挫折的生活情景,知道自己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
(3)认知投入:表现出好奇心,能胜任工作,能正确评价青年人与老年人,对自己的家庭及家庭生活感兴趣
上述内容表明,中年人的智力表现不同于其他年龄的人,不仅有与学术有关的能力,而且还有与生活、社会有关的能力,这与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
3、智力操作方式
基本定义
智力操作模式
上述智力活动的任务和智力的主要成分探讨的主要是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外部特征,而中年人智力活动的内部特征,即智力操作方式,或者说认知加工方式,涉及智力活动的内在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个体如何加工信息
具体理论
皮亚杰正是主张以智力发展过程中认知操作上的模式差异进行定性的阶段性描述的典型代表
他结合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实证研究,创立了著名的智力发展阶段论
他认为,个体的智力发展经过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形式运算一般在12岁之后出现,是个体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
形式运算也是达到成人思维水平所具有的特征,体现为个体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够假借抽象概念进行系统的、有步骤的思考。然而,这种形式运算的观点能否恰当地描绘与解释成人的智力发展状况颇受争议
评价
不少研究者认为,形式运算是严格按照形式逻辑规则进行推演的认知活动,具有去除自我、追求纯客观的理性化色彩,适合于在单一的系统内解决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而对于解决在成人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条件和答案均不明确的模糊问题或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 则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们构建了各种超越皮亚杰形式运算阶段的成人智力发展观
里格尔(K .Riegel)提出,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成熟的思维形式是辩证运算
个体可以从皮亚杰划分的四种水平(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中的任一水平直接发展为与之相对应的辩证运算模式(感知辩证运算、前运算辩证运算、具体辩证运算和形式辩证运算),达到思维的成熟阶段
他强调发展心理学家应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分析个体的具体行为,认为皮亚杰的智力理论不能充分解释成人的认知变化
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任务是为了消除概念上的矛盾,达到一种平衡(equilibrium)状态
里格尔则主张矛盾及非平衡状态是个体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更高水平的成人思维应表现为能用新的眼光去看待矛盾和有效地利用矛盾,而不是将矛盾视作必须清除的障碍
辛诺特(J. Sinno tt)提出相对后形式运算(relativistic postformal operation),认为它是成人智力发展的最高形式
相对后形式运算的主要特点是
(1)自我参照 (self-reference )
自我参照的意思是,人的认知系统是有一定局限的,不可能完全自由。事实上所有知识都有一定的主观成分,是不完整的
人运用任何逻辑都离不开以自我为参照,即所有的认识包含着一个不确定的范围
这种自我参照的认知是成熟的个体在解决复杂的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后形式的,并且是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有力补偿
一个高水平的问题解决者总是能合理和有意识地利用自我参照的认知
(2)形式运算的规则
成人在解决问题时同样要考虑到形式运算的规则,但是由于其知识的有限性,一般不能完全依靠纯粹的逻辑法则去进行解答,从而难以避免地要参照自我的主观经验做出选择
克雷默(D. K ram er)对有关后形式运算的文献进行分析后认为,这些不同的理论模型有三个共同特征
(1)对知识相对性的意识
(2)接受矛盾
(3)在辩证的整体内整合矛盾
她还指出:个体的世界观会影响其智力活动的模式,越是成熟的个体在世界观上越辩证,在评价问题情境时能做出更为全面的归因
总结评述
从上述理论观点中可以看出,超越形式运算阶段的智力特性具有辩证性、相对性、主观性、反省性、整合性以及接受不确定性等内涵
这些也是衡量成人成熟性 (maturity )的重要维度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个体进人成年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认知的成熟性会线性增长。成人不一定成熟,如克雷默等人的研究表明,辩证思维模式并不是成年期的所有个体或大部分个体能够达到的
即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辩证思维的程度也会有差异
拉布维-维夫也指出,一部分成人的智力确实是在不断地向最成熟的水平发展,但相当多成人的智力与成熟的发展水平仍然存在差距
(二)智慧与专长
0、基本认识
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在智力测验中的成绩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且对中年人生活的影响较小
成年人智力发展的重心更多地落在与日常生活问题解决有关的智慧的增长以及与职业发展密切联系的专长的获得上
1、智慧
衍生背景
人们常容易形成这样的印象,即年纪越大的人往往越有智慧,这与一些智力测验 (尤其是流体智力测验)的结果反映出成年期随年龄增长而智力下降的趋势正好相反
研究证实,那些追求智慧的发展和那些愿意且能够从生活经验中学习的中老年人的智慧会随其年龄的增长而提升
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常常出现年老者在应对某些问题时比年轻人更周到、更妥当的情况
因此,部分心理学家对成人认知发展中的智慧(wisdom )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并认为,智慧的内涵比智力更能概括成年个体功能的实质与全貌
具体理论
智慧的内隐理论
一部分实证研究者通过调查普通人对智慧的看法,建立起智慧的内隐理论
这类调查一般要求被试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什么是智慧?
智慧与其他形式的智力有何不同?
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需要智慧?
有智慧的人拥有什么特征?
采用因素分析等手段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后,研究者提出智慧的维度与内容
克莱顿(V. Clayton )调查后,发现有智慧者的典型特征体现在三个维度上
(1)情感特质,诸如有同情心和体谅他人;( 2 ) 反省过程
(2)反省过程( reflective processes ) , 诸如直觉和内省
(3)认知品质,诸如经验知识与智力。
斯滕伯格调查后,发现智慧被描述为六个维度
(1)推理能力,包括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与逻辑意识
(2 ) 通情,包括关心他人与考虑他人的意见;( 3 ) 对观点
(3)对观点与环境的领悟力,包括有洞察力和能从错误中学习
(4)判断力,包括有理智和行动合理
(5)有效利用信息,包括经验丰富和探求信息
(6 ) 反应敏锐,包括直觉和提供恰当的解决办法
智慧的外显理论
另一部分实证研究者关注的是如何借助外在表现对智慧的行为表现进行测评,从而建立起智慧的外显理论。这一方面的研究大体可归为三类:
(1)具有皮亚杰主义取向,将智慧看成是后形式运算的表现,根据个体达到后形式运算水平的程度评估其智慧水平
(2)将智慧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进行评估
(3)根据个体解释与处理生活难题的具体表现评估其智慧水平
巴尔特斯等人以若干实证研究为基础,初步建立了一个关于智慧发展的模型
特殊经验因素指的是个体通过接受专门的训练、指导或练习而积累的特殊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智慧的发展首先要以一定的经验因素为前提
个人一般因素指的是个体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特点,包括认知机械成分(流体智力)、心理健康程度、社会能力及开放性人格特质
其次,这些因素必须经过认知与情绪等心理过程的组织或调节,才能使个体获得与保持属于智慧范畴的知识和能力
相关经验背景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及经历等成分。图中的组织过程主要指的是对个人生活进行计划、调控与反省等
相关经验背景是相对来说更为宏观的影响因素,它一般不是直接通过组织过程,而是通过间接地影响个人一般因素和特殊经验因素来对智慧发展产生作用
个体的智慧主要体现在个体解释与处理生活难题时的表现上,以巴尔特斯为首的研究群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
这类研究综合了关于智慧的多种观点,将智慧看作关于现实生活的一套专家知识系统,这套系统使个体能够在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境中表现出独到的洞察力、判断力,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为了反映与测评个体具有的与智慧相关的知识及能力,研究者一般给被试呈现一些生活中的两难困境
例如:“设想你的一个好友给你打电话,告诉你她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了,并决定自杀了事。你此时会怎样想?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要求被试采用出声思维 (think alo u d )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及处理办法表述出来。研究者根据评分与编码细则,对被试的解答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从而推断出个体的智慧水平
总之,智慧是成年期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年人应对压力、处理问题、发展自我的重要资源。智慧与年龄没有必然关系,个体是否能发展出智慧更多地受个体自身特点的影响
2、专长
衍生背景
专长 (expertise)与智慧一样,被巴尔特斯等人看作认知实用成分的具体表现,即主要受个体后天知识经验影响的人类智能成分
一般而言,专长可理解为胜任某一领域的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具体理论
一些认知心理学家将专长看作一套知识系统。在他们看来,构成专长的知识系统大体为两类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前者是关于“是什么” 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 proceduralknowledge)
后者是关于“怎么做” 的知识
比较专家和新手之间的异同是心理学家在研究专长时的常用方法
有研究发现,组块的结构特征以及组块的内容特征可以显著地将专家和新手加以区分
和新手相比,专家回忆的组块数量多,容量大,组块内含有的语义关系更多,棋子回忆顺序更为灵活
另外,研究者在对新手和专家进行比较时还发现,专家基于多年在相关领域内的经验,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及模式的提取机制
斯滕伯格也曾对专长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认为个体由新手成长为专家必须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发展
(1)知识。专家和新手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在于专家将更多的知识应用于专业范围内的问题解决
(2)效率。专家和新手相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或只需要较少的努力完成更多的工作。这主要与两种能力有关
一是专家将熟练技能自动化的能力
二是专家在元认知或认知执行控制方面的能力
(3)洞察力。这表现在专家能从不相关的信息中过滤出有效的信息,能将有效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能将在其他背景中获得的信息运用到当前的活动中来
专长与职业生涯
专长的发展与职业生涯是密切相关的,通常要历经以下几个阶段
(1)新手或生手。新手对工作的程序及相关活动还不熟悉,需要获取职业知识与技能
(2)入门者。人门者初步了解工作的基本要点,并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逐步联系起来
(3)称职者。称职者基本能独立负责且合理地完成工作任务,但不能达到迅速、流畅与灵活的境界
(4)熟手或能手。熟手或能手能够熟练、自如地驾驭工作活动,具有完成工作任务的直觉与诀窍,可以准确地预测事件的发展,但在做决策时,仍然有分析性和随意性
(5)专家。专家对情境的变化高度敏感,能以非分析性、非随意性的方式迅速且理智地做出恰当的反应
在策略与操作方式上有很大的自由度,有许多现成的经验可信手枯来、自由组合,与任务要求浑然一体;行为表现流畅、灵活,且一般不需要意志努力
专家相关
成为专家是专长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很多人职业生活的最高理想,但是有研究者指出,在技能的正态分布中,只有极少部分人才可定义为专家,他们的技能表现要高出平均数2-3 个标准差
专家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其中包括原有的能力、知识和经验(长时记忆系统),大量的职业练习与实践,长期反复进行的工作反思,每次职业劳动过程中的操作知觉(工作记忆系统 )和信息加工活动,以及从业动机的激活、调控与管理的动力作用
而大量的练习是获得专长的最重要途径。有关专长的一项早期研究认为,若想在某领域中成为专家,至少需要10年有意识的训练与积累
职业专长与工龄
由于职业专长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年龄与专长水平之间一般不存在明确的线性关系
按工作年限计算的工龄长短虽对个体的专长水平有一定影响,如工龄越长,工作的熟练程度越高,但是当工龄达到某一界限(如 5 年或 10年,视工作性质而定)时,工龄的长短则不会对专长水平产生多大影响,也即出现了所谓的职业生涯高原期( career plateau )
专长与认知老化
研究表明,中老年人在身心健康与环境支持的条件下,在某些领域(尤其是职业活动领域)中的能力可以保持甚或提升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与其流体智力功能的老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对中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追踪研究发现,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等智力技能在中年期开始下降,但中年人在职业领域中的工作技能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甚至优于年轻人
五十多岁的打字员在反应速度、敲键速度上都不如年轻人,但是他们能通过提前阅读文本的方法来抵消运动速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打字速度与年轻人相当
所有这些都是专长对认知老化的补偿作用
第三节 成年中期的个性发展
零、基本认识
个性发展进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成年中期的个性发展,由于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的影响,比成年早期的个性发展更为复杂
一、自我调节与控制理论
(零)基本认识
个性结构是所有心理结构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不同的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个性进行解构
(一)自我意识
发展沿革
自我相关
自我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的发展实际上是个性发展的基础。理解自我的发展对于把握个性发展的内在动因有重要作用
自弗洛伊德创建心理动力学理论以来,尽管他本人并不很重视自我的力量,但是后来者非常关注自我的发展,并形成了自我心理学这一引人瞩目的研究领域
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的心理学家是荣格,此后埃里克森的理论对自我发展做了更全面和系统的探讨
而洛文杰(J. Loevinger)认为,埃里克森的学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扩充
她认为,自我是个性的核心,了解自我的发展也就等于认识了个性的发展
自我是第一 “组织者”,对我们的道德、价值、目的和思想过程进行整合
由自我负责进行的整合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受个人经验的影响
自我的发展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自我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按照洛文杰的观点,自我发展既不是单纯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类型,而是二者的综合
为此,她提出了发展类型说:自我的发展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
洛文杰采用句子完成测验来测量自我发展水平,认为自我水平较低的个体,通常会对若干问题有相似的答案,而自我水平较高的个体则会关注更多的主题
句子完成测验就是给出不同主题句子的前半部分,让应答者完善句子的后半部分,根据应答者完成句子的情况来判断其自我发展所处的阶段
具体理论
洛文杰把自我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自我发展的一种水平。尽管洛文杰认为自我发展水平与年龄变化可以是不一致的,但近些年关于发展的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都表明,自我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成年期自我发展主要经历如下四种水平
(1)遵奉者水平
即按规则行事。有少数成年人处于这个水平。在这一水平,个体的行为完全服从于社会规则,如果违反了社会规则,就会感到羞耻、有罪
个体之所以绝对遵奉社会规则,就是因为这些规则是群体(团体)采纳的。因此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还表现出强烈的归属需要
遵奉者的思维方式也是比较简单的,对人、事、物的评价标准是具体可见的,他们常根据是否违反了行为规则而做出“对” 或 “错” 的判断
(2)公正水平
也叫良心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遵守(或服从)规则,并不是为了逃避惩罚,也不是因为群体支持和采纳这些规则,而是为了自己
也就是说,社会的、外在的规则已经内化为个体自己的规则,个体有了自己确立的理想和自己设立的目标,形成了自我评价标准
因此,自我反省思维发展起来了。尽管这一水平的自我变得比较复杂,个体开始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性,但他们的思想认识仍具有两极性,倾向于把非常复杂的东西区分为对立的两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等
(3)自主水平
自我评价标准与社会规则、个人的需要与他人的需要并不总是一致的、和谐的,有时也是矛盾的、有冲突的
在上一水平,个体不能容忍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存在,通过两极化的思想方法来排除矛盾
而这一水平的突出特点就是个体能承认、接受这些矛盾与冲突,对这些矛盾与冲突表现出高度的容忍性
因此,在人际关系方面,个体不但充分尊重个人的独立性,同时也能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能够容忍自己和他人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性
有自主性的人有勇气面对矛盾和环境的挑战,把现实看成是复杂和多方面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集合体
(4)整合水平
这是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这一水平
在这一阶段,个体不仅能正视自身的矛盾与冲突,而且还会积极地调节和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
人们会致力于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放弃那些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有人认为,整合概念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是一致的,个体已实现了自我的最大潜力,情感上非常充实和满足,生活上有了新的体验,整体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总结评述
虽然洛文杰从理论上提出了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但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不能经历所有阶段,尤其是最后的整合阶段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研究表明,这些阶段与年龄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但并没显著的年龄特征
元分析发现,同一性状态和自我发展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同一性完成的个体比同一性扩散和早闭的个体在自我发展阶段上处于更高的位置
智力发展和自我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20~0.34,而控制了智力之后,自我发展阶段和其他关键变量(如攻击行为)的相关大部分都是显著的,从而表明自我发展与智力发展在概念上和功能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同时,有研究者认为自我发展的许多方面不仅体现为种类 (阶段)的不同,也体现为发展水平的不同。个体不断解释自己和心理社会世界,最终达到平衡
(二)控制理论
基本认识
个性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及独特的行为方式系统,个体与外部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关注的是主体的调节功能,而控制理论则系统地论述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模式
控制理论认为控制是人类发展的中心主题。其基本假设是人类总是努力想做好一些事情,使得自己在世界上留下生存的印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个体就会对其所生存的环境进行控制,这种控制不是短期的、暂时的,而是贯穿于一生当中
也就是说,个体会被激活去控制自身以及所生存的环境,并试图解释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
控制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方面,即
初级控制( primary control)
初级控制指的是改变环境的企图,这是人的根本愿望
对个体发展和适应而言,初级控制的功能相当强大。因为初级控制是指向外部的,它能使个体改变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某些特殊需要并优化地发展潜能
没有指向外部的活动,个体就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与次级控制相比,个体更愿意进行初级控制。初级控制能对个体产生更大的适应价值
然而,人类固有的局限使得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控制并不总能成功,此时,次级控制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次级控制(secondary control )
次级控制指的是适应环境并改变自己以顺应环境的企图
个体可以通过对行为的目标、预期及归因进行调整,对事件进行认知重构,从而改变对事件的认识,恢复自信,整装待发,准备应对下一次挑战
从真实性(真实的、虚幻的)、功效(功能良好的、功能不良的)以及起作用时间( 行为发生前,体现在对目标的预期;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体现在调整目标的价值;行为发生后,体现在对结果的归因)三个维度出发,次级控制可以分为十二种策略
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常常交织在一起,根据个体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二者会发生相互转换。研究者对初级控制进行了两维度区分,对次级控制进行了三维度区分
初级控制策略的两维模式
从真实性(veridicality) 和功能性( fimctionality) 两个维度确定了不同类型的初级控制策略
真实的且功能良好的初级控制既能加强短期控制,又能加强长期控制
这种类型的初级控制是最理想的,因为这意味着当前外在目标的成功实现以及长期控制能力得到提高
比较而言,真实的但功能不良的初级控制虽然能达到短期目标,却破坏了长期控制能力
虚幻的且功能不良的控制是所有初级控制策略中最有害的,因为它既不能达到当前的目标,又削弱了长期控制能力
最后是虚幻的但功能良好的行为。其特征是尽管做对了,却是出于对原因的不正确认识
例如,有些身受重病折磨的患者虚幻地认为,人能控制疾病。虽然这是不太科学的认识,但的确有助于健康状况的好转,而且在生活其他方面(如社会关系)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次级控制的三维模式
次级控制一般发生在初级控制受阻之后。不同个体采用的次级控制策略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个体是否能对初级控制的失败产生有效的缓冲作用
功能良好的次级控制策略能够保持并重新激活个体日后维持与提高初级控制的动机资源,或通过选择过程提高个体的初级控制能力,同时在个体面临失败或感受到失败的危险时起到补偿作用
而功能不良的次级控制策略,非但不能起到缓冲或补偿作用,反而会降低对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影响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进而对日后的初级控制产生负面作用
有关控制的研究表明,成年期次级控制策略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其中包括自我保护性归因(如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目标和激励水平的调整、积极再评价以及向下的社会比较等
总体而言,成年期的初级控制能力基本保持稳定,而次级控制能力的发展则贯穿于整个成年期
二、成年中期个性特点的稳定性与变化
(一)个性特点的稳定性
个性特点的稳定性包括两层基本含义
一是个性结构的成分不变
二是各成分的平均水平不变
把成年中期个性结构特点与其他发展阶段相比,成年中期个性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例如,R. B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问卷不仅适用于青少 年,也适用于成年人。这说明16种根源性特质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讲都是存在 的,不因年龄改变而有增减变化。麦克雷(R. R. M cC rae )等人认为,成年期的 人格特质是基于生物学的“气质”,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不会随着时间 发生改变。②他依据自己建立的大五人格特质模型,对 20 90岁 114名男被试进 行了长达12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特质在12年之内保持相对稳定,相关系数为0.68~0.85
(二)个性特点的变化
虽然有关个性特质的纵向研究表明,成年中期个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与此同时也有研究发现成年中期个性特点的变化
在大五人格中,中年人的宜人性和谨慎性比年轻人更高,而外向性、神经质(neuroticism )和开放性比年轻人更低
从群体角度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变得更加自信、温暖、自我控制及情绪稳定,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成年早期,而且发生在成年中期和晚期
还有研究者认为50~60岁是个性发展的转折期,过了这一时期,个体比以往表现得更为内倾和善于反思
在成年早期,个性的性别差异随着父母角色确立的过程而日益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异又会慢慢缩小
如前所述,自我在成年中期有重要作用,是应对生理变化和社会压力的资源,没有人能躲开成年中期的千头万绪,控制感强的个体可以迎接挑战,用有效的策略应对和减少压力
陈勃等人根据控制理论,考察了成人在解决人际性问题时的策略取向
研究表明,总体上25~75岁的中国成人,不同年龄组在不同策略取向上的人数分布模式基本一致,都表现出次级控制人数比例最大,初级控制和混合控制的人数比例均较小
不过,成年中期、晚期(35~75岁 )与成年早期(25-34岁 )群体存在一些差别。虽然在成年期都是次级控制人数占多数,但相比其他年龄段,成年早期初级控制人数与次级控制人数最为接近
此外,情境因素对成人的策略取向有较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对不同年龄段成人所产生的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在与领导发生人际冲突的情境中,成年早期的多数个体采取初级控制,选择与领导抗争的解决方式,而不像大多数成年中期、晚期个体那样选择委曲求全的次级控制
但在与家人发生冲突的情境中,成年早期被试与成年中期、晚期被试均以次级控制为主要的策略取向
(三)总结评述
不管个体在成年中期是否真的比在其他的年龄阶段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压力,纵观生命发展的全程,在应对各种问题时,中年人最擅长在多种策略和方法间取得平衡
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和智力对环境进行初级控制,又有充分的经验对自我进行次级控制的调节
第四节 成年中期的生活
一、家庭
(零)基本认识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核心,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因此,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中年人的家庭生活与职业活动显得更为重要
(一)家庭生命周期
基本认识
家庭
在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中,家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个体受到这个小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这个小环境产生影响
家庭与个体生命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并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点
家庭生命周期
根据家庭成员构成状况及发展任务的变化,家庭生命周期一般被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课题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或解决。如何面对或解决这些发展课题,关系到家庭成员的心理发展进程与生活适应水平
基本概念
家庭生命周期
通常指的是从男女双方结为夫妻组成家庭开始,至夫妻双方死亡导致家庭解体而告终的家庭发展过程
具体理论
最著名也最常用的家庭生命周期模式是由格里克(R C. Grcic ) 提出来的。研究者将家庭生命周期分成八个阶段,具体如下
阶段一:初始期。该阶段主要任务是维持与父母、兄妹和同伴的关系,接受教育,发展家庭生活的基础
阶段二:离家期。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关系,培养工作认同感和经济独立性。
阶段三:婚前期。该阶段主要任务是选择伴侣,发展关系,并确定与谁共组家庭。
阶段四:生育前期。该阶段主要任务是与配偶形成共同生活的模式,调节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阶段五:家有儿童期。该阶段主要任务是为儿童留出空间,初为父母者适应父母角色,帮助儿童发展同伴关系。
阶段六:家有青少年期。该阶段主要任务是调整亲子关系并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调节家庭关系并关注中年生活和事业问题,承担原生家庭的家庭责任。
阶段七:子女离家期。该阶段主要任务是解决中年问题,与子女协商成年发展问题,回归二人家庭,将 (外 )孙子孙女纳入家庭圈,解决原生家庭父母的身体失能和死亡问题。
阶段八:家庭后期。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应对自身和周围人的身体功能衰退问题,将培养下一代作为维持家庭的中心,重视老人智慧和经验,为即将到来的死亡做准备
总之,具体到某一个家庭,其家庭生命周期以及各阶段所面对的问题和事件未必完全按照上述模式表现出来
上述模式主要反映的是占主流的核心家庭演变的进程。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家庭生命周期也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
比如,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对家庭生命周期的走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孩子离巢即为空巢,离巢期和空巢期合二为一,夫妻二人相处且无子女在身边的时间大为延长,怎样协调代际关系,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经济赡养或精神慰藉的问题将更为突出
(二)成年中期的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
丈夫与妻子之间互动的方式及成效对婚姻家庭的创建、维持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是否 “亲密”“和谐”“平等”,是人们对夫妻关系最常使用的评语,也是研究者们对夫妻关系进行学术考察所关心的主要维度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考察夫妻关系亲密、和谐的程度是许多心理学家或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课题。现代家庭的组建与维持愈益强调以男女间的爱情为重要基础。不少研究者认为,夫妻关系亲密、和谐的程度反映的主要是双方的爱情关系
在实际生活领域,绝大多数夫妻关系并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婚后生活时间的延长或男女双方年龄的增长,夫妻关系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两人之间的情绪表达方式对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预测作用
一项对156对夫妻进行 了 20年的追踪研究,让夫妻进行时长为15分钟的对话并对其互动模式进行编 码,主要关注愤怒行为、拖延行为、恐惧行为和悲伤行为,并使用康奈尔医学指 数 (Cornell medical in d e x ,简称CM I) 评估其心血管功能、肌肉骨豁系统。交叉 滞后分析结果发现,情绪行为可预测未来20年后的身体健康状况
对于大多数夫妻关系的发展变化倾向,有两种常见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夫妻关系多半会由亲密、和谐、热烈朝着较为冷静、现实的方向变化
另一种看法认为,夫妻关系的变化发展呈U 字形,即婚后初始阶段双方感情十分热烈,相互间极为亲密、和谐,在孩子出生后则开始降温,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感情低潮与失和后,老年夫妻的关系又会回到初婚时的状态
一项对比中年夫妻和老年夫妻冲突和快乐来源的研究印证了这两种看法
利文森(R. W. Levenson)等人发现
中年夫妻更多将冲突归因于孩子、金钱和交际
而把快乐归因于过去的欢乐时光、他人和孩子
而老年夫妻更少将冲突归因于孩子、金钱和交际
更多将快乐归因于孩子、过去的欢乐时光和度假
总的结果表明,老年夫妻比中年夫妻有更低水平的冲突和更高水平的快乐
国内研究发现
老年夫妻冲突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家务分配、生活习惯、对待子孙的教育和婚姻问题及娱乐方式上
但老年夫妻避免冲突升级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珍惜多年情义和相互之间懂得宽容理解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随着夫妻关系的延续,以情欲为基础的爱情将愈益衰微,而以亲密感和承诺为基础的爱情则日趋强盛
里 迪 (M. N. Reedy) 等人曾考察了 102对婚姻幸福的夫妻对六项感情因素在夫妻关系中的重要性所做的评价
这六项因素为感情牢靠、尊重、交流、帮助与游玩、性关系融洽和忠心耿耿
结果发现,对不同年龄的夫妻来说,不同因素对婚姻幸福的重要性存在着差异
这一研究对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夫妻关系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亲子关系指的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关系
亲子关系的建立是获得繁衍感的重要组成
成年中期的个体往往既要扮演父母的角色,又要扮演子女的角色,因此亲子关系包括中年人与未成年子女间的关系,以及中年人与老年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两类亲子关系发生作用的方式和内容存在很大差异,但均对个体心理发展及家庭生活质量产生巨大影响
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通常是一种不对等的双向互动关系
父母在这种亲子关系中占支配地位,虽然孩子的反应也会对父母的心理与行为发生一定的作用,但是整个互动关系的运作方向则主要由父母控制着
有研究者将这种互动关系大致分成三类
(1)有权威的控制: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提出的正确要求一般都能为孩子所接受
此类关系受到多数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推崇,既有控制,又有民主和自由,有利于家庭成员的社会化
(2)专制式的控制:父母对孩子管教甚严,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不愿意孩子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压服胜过疼爱
(3)听其自然的放任:父母对子女没有什么明确要求,放纵溺爱,奖惩不严
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主要是围绕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学业进步、人格成长及未来前程而展开的
父母对孩子来说,往往既是信息来源的老师,又是行为示范的榜样
值得重视的是,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也总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
有文献表明,亲密的夫妻关系有助于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反之亦然
母亲与子女的关系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他们认为母亲与子女的互动模式对孩子的发展更重要
随着社会高知女性增多,有研究者关注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母亲的幸福感与子女的发展阶段是否有关系
这项长达五年的基于互联网的横断研究发现,母亲苦恼和不适程度(maternal distress) 随子女发展阶段呈“倒 V ” 模式,相应的,母亲的幸福感呈“正V ” 模式
其中,当子女处于中学时期,母亲面临的挑战和出现的不适应感受最多。主要原因有
首先,尽管生活富裕,但高知女性面临来自多个方面的压力,更易出现心理应激
其次,较高社会阶层要求母亲更多地参与子女教育,母亲的角色使其面临生理、心理的多重负担
最后,该阶层的母亲更容易对子女的情绪和幸福感的波动等反应过度,且从生理指标上可看出,母亲相比父亲承担更多来自子女的压力
子女不断长大成熟,其与父母之间时常容易发生矛盾与冲突,两代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应该承认,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在很多地方存在差异,甚至隔阂
(1)价值观念。年轻人喜欢幻想,敢想敢干,希望能创造性地工作,视野开阔,表现出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特征,而年长者喜欢稳妥地、按部就班地生活,思维上常表现出封闭性、保守性和经验性的特征
(2)生活态度。年轻人追求享受,千方百计地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年长者比较注重实际,生活过得去就行,很少刻意追求享受
(3)行为方式。年轻人敢作敢为,具有强烈的开拓意识,常常不多加思考地从事冒险的活动,轻易地接受新生事物,而年长者倾向于谨慎从事,三思而后行,不贸然接受新生事物
可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尚需两代人经常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体谅与信任
3、与父母的关系
成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近年来成为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学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有两个问题受到特别的重视
第一,成年子女是否会为了自身或其小家庭(配偶和子女)而忽视自己年老的父母?
第二,成年子女如何去面对体弱甚或多病的老年父母?
子女成年后是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还是继续与父母住在一起,直接关系到两代人之间的互动频率和互动方式
边馥琴和罗根的调査研究表明,在中国,成年子女与父母住在一起的比例与子女的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关系紧密
将中美两国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可看出中国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的比例均大大高于美国
另外,边馥琴和罗根的研究还显示,在中国,不和父母同住的成年子女与父母间的互访是较平常的事。成年子女每周至少看望父母一次的占66%,此数字明显高于美国的45% ; 中国成年子女与父母很少或几乎没来往的只占9%,美国却占39% 。
然而,成年子女与父母互动频次越高未必意味着二者在这种亲子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亲密感
譬如,与成年子女同住的父母不一定比不与成年子女同住者拥有更多的亲情满意度。在相当多的情形下,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出于情感上的自愿,而是实际需要
这些实际需要具体表现在经济支持、家务分担及身体照料等方面
两代人之间在观念、经历、生活习惯以及处世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很多家庭中时有发生,尤其是当父母还要与儿媳或女婿住在一起时,亲子间的情感关系更容易朝消极的方向发展
因此,大多数已婚子女倾向于选择与父母分开住,而且不少经济上相对独立且生活自理能力仍很强的老年人也宁愿不和子女住在一起
并且,有研究发现.,老年人从子女身上获得的经济和服务支持越多,他们的心理满意度就会越低 ,抑郁水平也越高,可能是因为如果从子女身上获得太多的帮助,这些老年人会认为自己成了子女的负担
对不少老年人来说,与子女交流信息、互通情感或获得其他心理支持比单纯从子女那儿得到物质生活上的支持更为重要
可是,子女对老年父母给予心理支持的热情与精力远较父母所期望的要低,只不过相比而言,女儿比儿子给予老年父母心理支持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面对体弱、多病或自理能力显著下降的老年父母,成年子女往往容易陷人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大多数子女都能认识到自己有孝敬父母、照顾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另一方面,对父母的生活照料常常给他们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这类压力不仅表现为经济、时间和精力的支出,而且表现为心理上的负担
有研究表明,即使是奉献意识很强的子女,也会不时地在照料年老父母的过程中产生压抑、怨恨、烦躁和内疚等消极情绪,照料父母者所报告的抑郁和愤懑是不照料父母者的三四倍
有意思的是,子女照料父母的压力大小与子女对父母积存的感情有关,即子女过去从父母身上体验到的爱与温暖越多,则现在对照料父母感到的压力越轻
另外,子女照料父母的行为还和父母对成年子女的孝顺期待有关
王大华等人(2003 ) 就目前我国老年人对孝顺的期待与亲子间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当老年人对子女的孝顺产生期待时,他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子女表达这种期待
子女在获得父母发出的信息后,会以各种方式来向父母提供支持和帮助,以满足父母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
因此,老年人对子女孝顺期待的水平越高,子女所给予老年人的支持和帮助就越多
(三)总结评述
总的来说,成年中期个体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处理好父母、子女和自身的关系
鲍恩(Bowen )提出了代际(世代与世代之间)模式的家庭系统理论(familysystems theory ),强调原生家庭生命经验的传承与影响
一项在美国和日本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追踪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探讨了成年中期、晚期的幸福感及成人一儿童一老年父母的关系问题
结果表明,成年中期、晚期的幸福感、对家庭的满意度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会受到个体青春期时家庭关系的影响
由此可见,即使成年离开原生家庭后,家庭对于已长大的孩子仍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二、职业
(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基本认识
职业发展是成年中期的主要内容,因此了解个体的职业发展非常必要
具体理论
基本概念
职业自我概念
是个体在同社会的接触中所形成的关于职业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及观念
根据个体职业生涯(occupational career) 的不同时期在发展任务、心理与行为或社会关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一些研究者建构起各自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在此,我们着重介绍休珀(D.E.Super)的职业发展理论
休珀认为,职业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发展与贯彻其职业自我概念的过程。按照个体自我概念的变化以及对职业角色的适应特征,休珀从终生发展的视角出发,将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0-14岁)
在该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渐渐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同时通过对生活中重要他人的观察逐步建立起关于职业角色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与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
此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与对工作的态度,了解工作的意义,并积累与未来工作相关的能力
2、探索阶段(15-24岁)
在该阶段,个体通过打零工或参加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更多地认识自我,并尝试做出职业决策
同时,在尝试的过程中,个体通过经验积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职业期望
此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将职业期望变为事实
3、建立阶段(25-44岁)
个体已经进入特定的工作领域,努力掌握此领域中职业发展的信息,力图开辟自己在职业中的发展道路,把基本上适应的职业确定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该阶段有一定的稳定性,个体容易获得成就和提升,并且其职业与自我概念变得更为一致。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统整各种信息,保持稳定并追求上进。这一阶段包括两个时期
(1)适应期(25~30岁 )。这一时期因人而异,有些人较长,有些人较短。个体以适应现有职业为主要任务,若一直不能适应,就有可能转换职业。如果一个人要转换职业,其职业发展又可能从探索阶段重新开始
(2)稳定期(31~44岁 )。个体已经适应了整个职业环境,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定。个体明确自己在岗位上的责任和权利,能够成功、顺利地解决职业中的种种问题,由于资深和富于创意,往往业绩优良,进而可以体会到满意感和成就感
4、维持阶段(45-59岁)
该阶段的个体巳经在工作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一般不寻求新的职业领域,而是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由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个体容易进人职业发展高原期,出现技术落后、发展停滞等现象,同时会面对新进人员的挑战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5、衰退与脱离阶段(60岁以上)
由于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
同时,个体一般已到了退休年龄,开始淡化职业角色,脱离工作岗位,考虑退休后的生活安排
这一脱离工作的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已有职业的认同感
个体越是认同已有的职业,脱离过程就越困难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适应退休生活,发展新的角色或探寻合适的活动来补充退休后的空闲,同时维持自身的能力水平
对于上述五个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休珀特别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而定
休珀还指出,虽然在总体上对以上五个阶段的特点分别以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来表示,但是仔细考虑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可发现,每个阶段同样都要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从而形成了成长一探索一建立一维持一衰退的循环
(二)成年中期职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1、职业成熟度
具体理论
休珀是最早提出职业成熟度概念的研究者,他认为人的职业发展是持续终生的、阶段性的过程,人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不同
职业成熟度即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
他认为人的职业发展是持续终生的、阶段性的过程,人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不同
通过对青年人的职业成熟度进行分析,他认为职业成熟度是由四个维度构成的
职业规划
职业探索
职业信息
职业决策
克赖茨(J. C rites )认为,职业成熟度是理解职业行为、评估个体职业发展水平的核心
所谓职业成熟度,是指与个体年龄相适应的职业行为的发展程度和水准,即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达到社会期望的水准,可用各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标准进行衡量
如果个体的职业行为越符合其年龄阶段发展任务的要求,则其职业成熟度越高
判断个体职业成熟度的发展水平一般涉及两个维度
个人从探索到衰退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所达到的发展进度,即职业成熟的绝对度( absolute degree )
个人实际达到的发展阶段和他应该达到的发展阶段的相距程度,即职业成熟的相对度(relative degree )
对于未确定具体职业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代表个体进行职业选择的准备状态
对于已确定具体职业的人来说,职业成熟度代表个体完成职业活动与执行职业任务的水平
相关研究
有研究表明,对处于职业探索阶段的青少年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职业成熟度不断提高
然而,在 20岁以上的个体中,职业成熟度与年龄并无明显的线性关系,个人的个性特征、现实条件、工作性质、知识经验以及社会情景等因素对职业成熟度会产生复杂的影响
还有研究发现,生涯辅导会显著提高中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职业生涯发展任务上的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与职业满意度、生涯满意度和生涯建立具有一定关联
2、工作满意感
基本概念
工作满意感(job satisfaction) 是工作者在对其工作及工作相关因素评估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性反应
基本认识
它一方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特征(需求、兴趣、个性特质、价值观)、工作情境、工作性质、工作条件、工作报酬、晋升机会、领导行为及同事关系等
另一方面又对许多变量产生作用,如工作士气、离职率、流动率、意外事故及工作绩效等
相关研究
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在成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工作满意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国内的一项研究也显示,35岁以上职工的工作满意感明显高于35岁以下的职工
不过,这种年龄与工作满意感的相关性并非简单的关系,而是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
工作满意度与年龄的具体关系
首先,工作满意感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情况只表现在某些领域,而非所有领域
有研究表明,年老者比年轻者对工作活动的内在属性(如工作过程)有更多的满意感,但对工作活动的外在属性(如报酬)则未必如此(Cavanaugh, 1990)
而另有研究(邢占军等,2001 ) 却认为,年长者的收人较年轻人高是其工作满意感较髙的重要因素
其次,工作满意感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情况并不是单纯由年龄因素本身产生的效应,而往往是其他的协变因素导致的
比如,有研究(White et al.,1987)显示,伴随年龄的增长、工龄的延长,工作者的个人特征与工作活动的磨合或吻合的程度二般也越来越好,其工作满意感自然也会越来越高
也有研究认为,年老者比年轻者有着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工作投人度更高,从而影响其工作满意度
最后,一些研究(如 Howard, 1984 )提示,工作满意感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原因在于
工作时间越久的个体越有工作的稳定感,更可能在职业中取得成就,更可能从被支配的角色变成支配的角色,也更可能体验到工作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补充说明
当然,工作满意感与年龄的正相关也不是恒定的,二者的关系很容易因个体职业变动或社会变迁等的影响而发生波动
例如,中途被迫变换职业或受到下岗威胁的个体,其工作满意感会产生相当大的动荡
3、职业倦怠
概念沿革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最早是在1974年由临床心理学家弗罗伊登伯格( H. Freudenberger) 提出来的,专指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个体在面对工作的过度要求时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耗竭状态
后来又有不少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而且涉及的行业也不仅限于助人行业
总的来说,职业倦怠包括三个维度
衰竭
其中衰竭被定义为心理资源的损耗
工作怠慢
工作怠慢被定义为对自己的工作不关心并有距离感
专业自我效能降低
专业自我效能降低表现为对自己的职业成就做出消极评价
相关研究
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职业特点、组织因素等
在工作中,职业角色与定位不清的个体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当从业者要同时服务于顾客和组织,处 于 “跨界”状态时,更容易感受到压力
工作负荷过大也会增加个体的倦怠感。工作超负荷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
数量方面指工作任务过多,以至个体难以完成
质量方面是指工作任务要求过高,以至个体无法胜任
从组织因素看,组织的奖惩措施设置不当以及对员工缺乏支持,会导致个体对工作产生倦怠感
作为内部因素的个人因素和人口学变量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自尊水平与职业倦怠相关很高
个体在职业领域的自尊受挫,则很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容易体验到情绪衰竭和成就感降低
个体内部动机的减弱,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个体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也影响着倦怠感的产生,外控者更易表现出职业倦怠
在年龄方面,年轻人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在婚姻状况方面,离异者最易产生职业倦怠,单身者次之,已婚者情况最好
职业倦怠对个体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阻碍职业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有损个体的身心健康
职业倦怠的干预
需从个体内部和外在环境两方面入手
个体应努力改变对职业的认识,清晰界定职业角色和任务,学习正确的归因方式和有效的压力应对策略
组织则应该加大对员工的支持,制定公平、公开、公正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
家庭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成年中期的个体成为“三明治一代” (sandwich generation),面临工作、家庭的多重压力,且越来越多的家庭变成了双职工家庭,职业倦怠与配偶倦怠(couple burnout)都会影响中年人的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总体来说,中年人感受到的职业倦怠比配偶倦怠更多,妻子的倦怠感比丈夫的更多,来自婚姻的压力源可预测配偶倦怠
情绪重评与职业倦怠
研究者在大型追踪项目“美国中年人生活调查” 二期的数据中发现(样本量为2 091人 ),情绪的积极重评功能(positive reappraisals fUnction,如:总能在面临困境时找到希望)可以作为保护缓冲器来缓解职业倦怠
而仅仅降低个人的期望值 (如:为防止失望不会设立较高目标)则不具备这样的作用
因此,在工作环境中为个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个人次级控制策略的使用,都会对工作、家庭关系有积极作用
研究视角的转切
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边界渗透性越来越强,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面,有关工作一家庭
溢出(work-family spillover) (个体在某一领域中的情感和行为会传递到另一领域 )研究的视角发生了转变
从较多关注负向溢出,转变为关注正向溢出
个体在多个角色中的投人有利于其身心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实现积极的工作一家庭溢出,即工作一家庭增益
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老龄老化与发展
零、基本认识
所处时期
成年晚期亦称老年期,一般指60岁以上的时期
时期基本变化特点
尽管个别差异很大,但其总的趋势是逐渐表现出退行性变化
就生理而言,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以及骨骼等系统,均趋于衰退,功能减弱
生理上的退行性变化、年龄的增长以及退休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和非规范事件的发生,导致心理上的种种变化
认知活动有所减退,但并非全部减退
易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但生活满意度一般较高
个性有所变化,但持续稳定多于变化
基本结论
成年晚期是一个在退行性变化的总趋势下仍保持诸多优势的时期,是衰退与获得性发展并行的时期
研究意义
研究成年晚期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关爱老年人,为国家老龄事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一、老龄与老化
(一)老龄与人口老龄化
基本概念
老龄
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基本认识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从各自的角度研究老龄问题,所使用的年龄分别有“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 “社会年龄” 等
其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历龄 (历法年龄)即按出生年月计算的年龄,是各学科一致通用的
发展心理学所说的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这里的年龄指历龄
人到多大年龄算是老年呢?各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划分标准不一
英、美、加拿大等国都以65岁作为老年期的起点
日本、俄罗斯等以60岁分界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规定60岁或65岁为老年期的起点
一个国家和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 , 就称为老龄型国家和地区
从此,老年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分界线
我国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也将60岁作为统一划分老年人口界线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年龄不同可分为年轻老年人(75岁以下)、老龄老年人(75~85岁 )和高龄老年人 (85岁以上)
相关数据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跨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具体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提高的过程。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10年 11月 1 日,全国总人口约为13.7亿,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约为13.4亿。在大陆31个省份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査提高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约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 ,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査提高了 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的主要趋势。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预测资料显示,2050年 60岁及以上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以上,到2049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1% 。这预示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二三十年间我国仍将是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老龄化问题处理的意义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对此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老化及其理论
0、前导认识
基本概念
老化
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衰老
则是指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心智钝化、记忆减退、体能失调等
可见,“老化” 和 “衰老”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但在汉语中,人们时常将二者作为同义词使用
研究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心功能退行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
对受伤的修复能力降低
对致病因素的感受能力升高
体内环境的稳定性降低
细胞内物质代谢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
抵抗能力降低
感知觉衰退,记忆减退,言语出现障碍,心智钝化,消极情绪增多
基本认识
一般来说,人在成熟期后开始老化,速度较缓慢,50岁后老化进程加快。老化开始的时间和速度,个体差异很大
即便同一个体,其不同组织、器官老化的时间和速度也有差异
有关老化的理论繁多,但可概括为两类
一类解释老化的原因,企图解开衰老之谜;另一类探讨怎样延缓或适应老化,以提高老年期的生活质量
1、老化原因的理论
基本认识
有关老化原因的理论大致可归为两类:
一类是遗传预设理论,认为身体是按照基因决定的正常发展时间表而衰老的。这类理论主要有预设衰老说、内分泌说、免疫说和进化说等
另一类是可变速率理论,认为老化是因人而异的随机过程。主要有磨损说、自由基说、生活速率说以及自体免疫说等
理论概貌
其中大多数理论认为老化是生物系统偶然的错误或环境对生物系统的损坏造成的
另一些理论则强调新陈代谢的内部过程可能对老化的速率有直接而持续的影响
新近理论吸取了遗传程序和生命过程变异理论的观点,认为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能量资源只能维持到繁殖,繁殖以后,身体中的剩余能量不足以继续维持身体细胞和系统在分子水平上的完整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随机发生的恶化超越了身体的修复能力,从而使个体在疾病和死亡面前变得脆弱不堪
上述理论都只是从某一个侧面或角度解释老化的原因,其实老化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要得到全面的、科学的诠释,需要多种相关学科不断深入地进行
2、延缓或适应老化的理论
有关延缓或适应老化的理论主要有如下四种:
积极活动理论
认为社会活动是个体生活的基础,人到老年期同样需要活动,适应老化的最基本原则是积极与社会保持接触,继续以往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自我形象以及充实感与幸福感
减少参与理论或脱离理论
与前一种理论相反,该种理论认为衰老是不可阻挡的自发过程,人到老年期应当减少职业活动和交往活动,留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安享自由、恬静的晚年。这是适应老年期身心特点的一种策略或生活模式
连续性理论
认为人到老年期并没有进人全新的生活方式,而是延续以前的活动模式,即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的习惯和爱好。只有这样,老年人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社会构造理论
认为所有年龄阶段的人包括老年人,都是以他们为自己构造的社会意义为基础参与每天生活的,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
该理论关注的主要不是哪种适应模式,而是老年人对怎样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更适合其自身状况的解释或理解
显然这是一种较新的、更适合老年人实际的延缓或适应老化的理论,因为它强调老年人的个体差异以及由此而选择不同的适应方式
二、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发展观
(一)传统发展观
基本认识
直到20世纪上半叶,发展心理学实际上只局限于儿童发展阶段的研究。这段时期关于发展的主流观点认为
人自出生到机体成熟进人青春期,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属于“发展期”
青春期过后进人稳定的成年期,然后便开始衰退
老年期各种心理机能处于衰退阶段,不再发展,年龄越老,心理活动的衰退越明显
这种变化只能称作“老化” 而不能叫作“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把老年期看作“丧失期” — 身体健康的丧失、动人容貌的丧失、家庭和社会地位的丧失、智能的丧失等,把老年期心理活动的变化描写成只有衰退而没有发展。这是一种消极的、悲观的发展观
这种传统的发展观的主要理论根据有三点
其一,把人主要看作一个生物有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机体的衰老而衰退
其二,认为心理的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的
其三,认为年龄(时间)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而且是普遍适用的
(二)毕生发展观
发展沿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研究的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关于中老年人的研究逐渐多起来,人们对“心理发展” 概念内涵的认识逐渐加深,出现了与上述传统发展观相反的毕生发展观
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出现的新的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以德国的巴尔特斯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了毕生发展的基本观点
基本发展原则
(1)个体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发展中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可以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发生,亦即从胚胎形成到衰亡的整个一生都在发展,发展不仅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
(2)发展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因心理与行为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心理能力发展较早,衰退也较早;有的心理能力发展较晚,衰退也较晚。有的心理能力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期,而有的则很快衰退,有的却很少变化。在同一个年龄阶段内,不同的心理能力可以处于不同的发展方向
(3)任何一种心理或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的方向运动,而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组成的
(4)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可塑性。由于个体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发展可有多种形式
(5)心理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非规范事件相互作用的产物
年龄只是影响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发展心理学研究业已揭示的事实表明,人到老年,虽然某些心理功能(如感觉等)有所减退,但另一些复杂的功能(如抽象逻辑思维等)非但不减退,甚至还继续增强
理论评价
毕生发展观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老年心理变化观,认为衰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缓的,人们可以采取某些干预策略或措施来改善成年晚期的心理状态或延缓心理衰退
(三)综合评价
总评
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老年心理发展观各有其理论和实际的根据,但也有各自的某种偏颇之处
传统发展观
传统发展观认为人的心理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衰退,就个体心理变化的总的趋势来说,这无疑是正确的
大量观察和研究材料表明,个体从出生到机体成熟,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发展,而到成年期尤其是成年晚期,尽管某些心理机能没有衰退甚至还有所发展,但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减退或下降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规律,我们应当承认并给予应有的重视
正视这一点无论对于发展心理研究还是对老年工作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这种观点把人主要看作生物有机体,过于看重生物机体的变化和年龄对心理变化的影响,把心理发展看作单向的、不可逆转的,以个体生物机体的成熟期作为心理发展或衰退的临界点,从而否定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毕生发展观
毕生发展观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强调人到成年期以后,心理仍然继续发展。这已为众多的研究材料所证实,无疑是正确的、乐观的,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但同时也应当指出,这种理论在强调心理发展贯穿于个体整个一生,即强调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的同时,对人到成年期尤其是成年晚期,其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衰退或下降的这一事实,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
综合评价
我们应当吸取两种观点的合理 “内核”,科学地、正确地看待成年晚期的心理变化与发展
第二节成年晚期的认知
零、基本认识
与前几个年龄阶段相比,成年晚期认知活动的显著特点有三个
一是退行性变化,即总的趋势是减退或老化而不是增长或发展
二是持续性,即增长或发展并没有终止,而是在持续进行,如晶体智力等
三是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不同心理机能老化的早晚和速率不同,如感知觉衰退得较早较快,而思维等老化得较晚较慢
其二,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如有些老年人甚至高龄老人担任政府高官或大中型企事业的主管或决策者,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洞察力和相当高的智慧,但也有些老年人记忆显著衰退,心智显著钝化,思维严重迟滞
可见,成年晚期的认知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以衰退或发展单一维度来评述,而应具体分析
一、感知觉显著减退
(零)基本认识
在成年晚期个体的各种认知活动中,感知觉的变化最明显。人们对七八十岁老年人外表形象的典型描述往往是“耳聋眼花”“反应迟钝”。其实感知觉的变化从成年早期就开始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到了成年晚期,个体要产生和以前同样的主观感受就需要越来越强的刺激(Kline&Scialfa,1997)
据科索(Corso,1977)的研究,成年晚期几种主要感觉衰退的一般模式是
最早开始衰退的是听觉,许多人不到60岁听觉衰退就非常明显
其次是视觉,直到55岁仍然十分稳定,以后便出现相当急剧的衰退
味觉的衰退和视觉相似,在 60岁之前的几年还相当稳定,但随后对咸、甜、苦和酸等物质的感受性便陡然下降
(一)视觉减退
1、视力下降
基本概念
视力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基本认识
视力从成年早期或中期开始减退,到成年晚期衰退更为显著
由于眼睛晶状体硬化,睫状肌减弱,眼睛不能根据视物远近有效地调节距离,因而老年人时常看不清近物,出现人们常说的 “老花眼”
所以,老年人读书看报时常常把书报拿得远远的或佩戴老花镜
2、明适应、暗适应时间延长
基本认识
在老年期由于一些视觉感受细胞凋亡,不管是明适应还是暗适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适应光线强度改变所需要的时间都会越来越长(Kline &Schieber,1999)
具体变化
一项对成人视觉的大范围研究指出,75岁以上特别是85岁以上的老年人视觉最显著的衰退主要表现在对强光的反应
在强光照射后眼发花,年轻人只需要十秒钟即可恢复视觉,而 50%的9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需要一分半钟以上的时间
鉴于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尽量避免从一个明亮的地方突然进人一个很暗的地方,中间最好有一个中等明亮的空间作为过渡
日常生活用品最好不要放在光线很强的地方,以免不易看清所需要找到的东西;夜间行走或开车时对迎面而来的车灯灯光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容易发生事故,需要高度警觉!
3、对颜色的辨别力下降
基本认识
由于晶状体变黄和视网膜老化,对光感受性降低,老年人好像戴着太阳镜看周围世界,从而影响对颜色的正确辨别
具体变化
研究发现,60~70岁以及80~90岁老年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分别是青年人的76%和56%,接近90岁时对颜色的正确辨认不到50%
老年人对黄、红色的辨别力降低较少,而对蓝、绿色的辨认最为困难,对颜色相近的物体(如墨绿色和黑色的袜子)分辨困难
此外,老年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以及运动物体的视知觉均不如年轻人,视觉的注意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些影响了他们上下楼梯或过人行道(Bian & Anderson,2008)
注意点
但老年人一般都行为谨慎,具有长期的视觉经验,可以弥补视觉能力下降的不足
只要老年人充分利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同时人们创设条件使老年人的感觉信息简单明确(例如,对老年人经常使用的药瓶加上明显不同的色彩标志或使之具有可触摸到的不同的表面纹理等),便能在较大程度上方便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尽快适应视觉的退行性变化
(二)听觉减退
1、听力下降
基本认识
据研究,美国大约有1 000万名以上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同视觉一样,年龄是影响听力减退的重要因素
年龄越大,有微弱听力损失的人口百分数越高
65~74岁组老年人,大约有30%存在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
75岁以上年龄组老年人的相应比例就超过了50%
据 2005年我国第六次“爱耳日” 活动报告,老年性听力障碍的患病率约为40%,以全国老年人口1.43亿推算,老年性听力障碍患者至少有4 000万人
基于2007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
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高达11.04%
致残原因,老年性耳聋占66.87% ,原因不明性耳聋占8.91%,中耳炎占8.62%。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导致老年人听觉多种功能的减退
人的听力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既有年龄差别,又有性别差异
听力的最佳年龄是20岁,30岁以后听觉阈限就随年龄增长而逐步提高
而一般超过50岁,人的听力就显著下降
55岁以后,男女之间听力障碍差别较大,男性出现听力障碍
的比率比女性高(程学超、王洪美,1986)。老年人中男性的听力衰退比女性更明显
2、对声音的辨别力下降
基本认识
老年人听觉减退的显著表现是:对高频率声音和低强度声音的敏感性降低,高音听力的减退比低音听力的减退更明显,对复杂音调的辨别更加困难
近年的调查显示,约有63%的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虽有功能正常的耳朵,但无法听见频率高于75分贝的声音(Lin & Ochers, 2011 ),有40% 的中度听力损失的人使用了助听器
因此,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喜欢听低沉、舒缓、悦耳动听的音乐,能欣赏旋律优美的音乐,而对高音调的音乐旋律和音调的急促变化无法辨别,认为好像都是一个样子的单调声音
3、对言语的理解力下降
基本认识
很多耳聋耳背的老年人常常听不清或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说明老年人对言语的理解力也在下降
相关研究
(Schneider e tal.,2000)
一些研究指出,人在20~50岁时对言语理解相对稳定
70多岁时听清对方说话所需要最低声音强度比青年人要高6~7 倍
到80岁时言语理解力下降25%或更多
70岁以后听清对话内容、辨别谈话的情绪表达特征的能力下降,在嘈杂的环境中困难更大
我国学者孙云章、边春燕( 1987 )采用汉语语言测听法进行研究并指出
50-59岁可视为中国人听力老化的转折期。语言听觉理解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70~79岁开始明显下降
80~89岁及90岁以上下降尤为明显
因此,对老年人讲话,关键部分要慢些,多重复几遍;同时,不要突然转换话题,要平视谈话对象,这样,老年人就可以通过观察说话者的嘴唇活动判断话语(读唇)
(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迟钝
基本认识
味觉
由于味觉的感受器味蕾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因而味觉的敏感性也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味觉的多样性也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青年人能同时品尝出食品中的多种味道
而老年人往往只能感觉到其中的几种,他们对咸味比对其他味道敏感
嗅觉
人类辨别各种气味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衰退,老年人嗅觉丧失比味觉丧失要明显
由于味觉、嗅觉的显著下降,很多老年人时常埋怨现在的食品不如过去的香、好吃,导致食欲减退,长此以往,易造成营养不良。由于嗅觉严重衰退,某些老年人闻不到煤气、烟火或烧煳的食物的气味,这是很危险的,必须特别注意
皮肤觉
触觉
由于皮肤感受点和感觉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触觉的敏感性急剧下降,定位能力减退
温度觉
温度觉根据生理零度分为温觉和冷觉。老年人由于上皮细胞角化、皮肤增厚,温度觉迟钝,容易烫伤或冻伤
由于对室温的感觉很迟钝,很低的室温他们也往往觉不出冷,患病率和死亡率就明显提高
老年人应对高温和低温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当外界温度发生骤变时,老年人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甚至热死或冻死
痛觉
基本概念
痛觉是有机体遭到损伤或破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
基本认识
它不仅是一种皮肤感觉,还受到认知、动机、人格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研究时很难进行操作
相关研究
味觉
斯皮策(Spitzer,1988)研究发现
酸、咸、苦三种味道的刺激阈限值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而甜的阈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另有研究(Schiffinan,1996)指出
人的味觉一般在50岁前看不出有多大变化
而一过50岁,咸、甜、苦、酸四种味觉阈限都上升了
人大约在60岁开始丧失某些味觉(Hawkes,2006)
嗅觉
1984年在美国迈阿密进行了一项著名的研究
对 1 955名 5~ 99岁的被试测试了櫻桃、烟草、机油等40多种气味
结果发现
年龄与嗅觉衰退之间的关系
人类嗅觉的最佳时期是20-40岁
50岁以后出现轻微的衰退
70岁以后显著衰退
在 65~80岁,大约有60%的人嗔觉严重衰退,约有25% 的人完全丧失嗅觉能力
皮肤觉
触觉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不大使用或活动较少的下肢(脚踝、膝盖)比经常使用的上肢(手指、手腕、肩膀等)更早变得迟钝(Corso,1977)
老年盲人的触觉能力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很可能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较多使用触觉有很大关系(Legge et al.,2008 )
痛觉
研究发现,尽管痛觉阈限的年龄差异不大,但是老年人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报告较弱的痛觉剌激,而且比青年人更多地经受慢性的痛苦
据统计,60%~85%的老年人曾表示经历过持续性疼痛(Molton& Terrill, 2014),最经常出现的疼痛有背痛(40% )、周围神经痛(35% ) 和慢性关节痛(15%~25% ) ( Denard et al.,2010)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痛觉迟钝,不能及时躲开伤害性刺激,容易遭受外伤
例如:有些老年人不小心被开水烫伤或皮肤破损但并无痛感,因而没能及时治疗,引起感染;而有些老年人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疼痛、胸闷也不敏感,常常延误了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是儿女和老年服务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记忆既有减退、又仍有优势
(一)记忆老化的特点
相关实验
许淑莲等人(2001 ) 的实验表明
50岁后记忆开始减退
50-60岁无明显差异
70岁以后又有更显著的减退
吴振云等人(2001 ) 的研究也证实
75岁以后记忆减退比60多岁时明显
60~74岁的老年人比75~89岁的老年人记忆要好些
这说明成人的记忆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
但是研究也同时表明,老年人的记忆并非全面减退,这与记忆的性质和内容有关,表现出记忆老化过程中的选择性
许淑莲等人(2001 ) 对 20-90岁成人记忆的系统研究以及国内外其他有关研究的表明,记忆老化有如下特点
1、再认成绩好于回忆成绩
许淑莲等人(2001 ) 在采用自编的临床记忆量表(内容包括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和人像特点联系回忆这五项分测验)对20 -90岁成人进行测査时发现,老年人对无意义图形的再认虽然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但这种下降幅度较小,发生较晚,直到70-80岁才明显减退。在智力匹配的条件下,未见到明显的年龄差异
而回忆成绩年龄差异明显,减退亦较早
例如,人像特点联系回忆从50岁已明显减退,指向记忆和图像自由回忆情况相似
研究者(Bahrick et al., 1975 ) 将高中毕业15年和近50年同班同学的照片同陌生人的照片混在一起,要求被试辨认出昔日同班同学的照片
结果发现
对于毕业15年的同班同学的照片,被试能再认出90%
对于毕业近50年的同班同学的照片,被试仍能正确再认75%
老年人的视觉记忆持续保持了近半个世纪,这再次佐证了老年人再认的优势
2、内容有关联的和有意义的记忆成绩好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成绩
在上述许淑莲等人研究的联想学习中,有关联的联想学习(如上去一下来、白天一晚上)成绩减退较晚,直到60岁以后才明显减退,且年龄差异较小,80岁组的成绩仍相当于20岁组的75%
而无关联的联想学习(如西瓜一衣服、光明一服从)成绩减退较早,30岁已开始减退,50~60岁减退明显,且年龄差异明显,80岁组的成绩只相当于20岁组的30%
3、初级记忆成绩好于次级记忆成绩
初级记忆是对当前意识中的信息进行的保持,具有暂时的性质。在这方面,老年人表现较好,年龄差异小
次级记忆是对当前意识以外的过去经验的存储,具有长期保持的性质
在这方面,老年人表现较差,年龄差异大
许淑莲等人对20-89岁成年人的短时记忆进行研究,其中 “数字广度” 一项分测验的结果表明
顺背数字(包含初级记忆成分较多,保持较好,年龄差异小)成绩减退较晚,60~89岁年龄差异不大
倒背数字(包含次级记忆成分较多)成绩衰退较早,30~40岁已开始下降,60~70岁下降明显,年龄差异较大
4、日常生活记忆成绩好于实验室记忆成绩
曰常生活记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吴振云、孙长华( 1998) 将北京 25个著名地名的系列回忆作为日常生活记忆,将无意义图形再认作为实验室记忆,分别对青年组、中年组、年轻老年组和年老老年组进行测查
结果表明
在记忆老化过程中,日常生活记忆减退缓慢,成绩好于实验室记忆,年龄差异较小
老年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记忆的某些减退
5、内隐记忆的年龄差异小于外显记忆
研究发现,老化与外显记忆的改变有关(Hoyer & Roodin, 2009)
与外显记忆相比,内隐记忆受衰老的不利影响较小(Howard et al.,2008)
在测量外显记忆的任务中,老年人的作业成绩通常没有年轻人好,但是他们在内隐记忆测验上的成绩能够跟年轻人一样好或差不多一样好(Mitchell & Brnss, 2003)
有研究指出,在内隐记忆测验中,未见到年龄差异(Nilsson, 200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现:老年人有可能忘记他们到菜市场本想买的菜,但他们不会忘记如何炒菜
他们有可能忘记向电脑里录人哪份文字材料,但他们不会忘记如何敲击电脑键盘打字… … 。这就是老年人内隐记忆的优势
6、语义记忆的年龄差异小于情景记忆
和青年人相比,尽管老年人比青年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提取语义信息,但他们最后总能把信息提取出来(Luo& C raik, 2008)
在多数情况下,老年人的情景记忆比语义记忆下降更多(Yoon, Cole, & Lee, 2009)。年轻的成人比年老的成人有更好的情景记忆(Cansino, 2009)
老年人对以往事件的记忆好于对新近事件的记忆,但众多的研究都一致地发现,往事发生的时间越久,老年人的记忆越不准确
(二)记忆的个体差异很大
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组内记忆成绩的个体差异很大,并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老年人记忆的个体差异比其他年龄组要大,表现为
记忆减退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
减退的速度有快有慢
减退的程度有轻有重
有的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显示了记忆老化过程的变异性
(三)记忆减退的原因
研究表明,记忆随年龄增长而减退的原因非常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个体因素,包括
个体的一般情况(如性别、职业、受教育年限、人际交往的情况等)
健康状况(如有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等)
非认知因素(即某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性、情绪、态度、动机、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和自信心等)
二是特定环境因素
例如,老年人经常服用的某些处方药有可能妨碍记忆,老年人在记忆任务上成绩较差可能与服用这些药物有关,而非与年龄相关
另外老人退休后不再面临工作上的挑战,一般也较少使用记忆
三是生物因素
记忆的改变是由大脑和生理衰退所致
四是加工速度减慢和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三、思维的变化
(零)前导概论
基本认识
一些心理学家关于思维的年龄差异的研究表明,人到老年期,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等思维过程的效能呈现出逐渐衰退的趋势
但由于思维是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许多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的甚至矛盾的观点
同龄人悖论
从现实生活来看,各国政府官员和大中型企业中的决策者主要是那些五六十岁甚至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这表明他们仍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
可是,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示出普遍下降的趋势
基本结论
老年人有强于青年人的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且这些能力不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但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较青年人有所减退
(一)概念学习、解决问题效能减退
基本结论
关于概念学习的实验研究表明,老年人概念学习的作业效能减退
相关研究
一项关于成年人形成概念的实验研究( 1965 ) 指出,形成概念需要的时间和出现的错误数都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即年龄越大所需时间越长,出现错误越多
一项概念形成课题的无关属性越多,对于老年人来说,难度也就越大。这说明老年人形成概念时比较容易因无关属性而分心,因而影响概念形成课题作业的成绩
在一项与概念形成有关的分类课题实验中,实验者要求不同年龄的被试对画有叉子、茶杯、书、烟斗等物品的50张卡片进行分类
结果表明,60岁、70岁和80岁三个高龄组,年龄越大,所分的类别越少,剩下来没归类的东西越多
这说明人到高龄时对类属概念的把握能力降低
从分类的性质看,年龄越大,按意义联系分类的比率越高,而按种属关系分类的比率越低
关于解决问题的实验研究表明,老年人主要受记忆能力尤其是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因而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降低,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效能减退
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从70岁开始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不同活动领域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存在不同的发展轨迹
国外学者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得出结论:从成年早期到成年晚期,个体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比较稳定,直到生命晚期才开始下降
但有关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都是横断研究,研究者无法对其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下定论
老年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一些经验因素,如受教育水平、养老方式等的影响。和年轻的已婚夫妇相比,老年已婚夫妇会更多地合作解决问题,补偿认知困难。
(二)完成皮亚杰任务的特点
研究者在老年人完成皮亚杰分类、守恒及形式运算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特点
(1 ) 老年人的总体成绩不如其他年龄的成人,但有关守恒成绩的结论不一:
一些研究发现老年被试的容积守恒成绩不如青年被试,其他成绩非常好
另一些研究指出,老年人和青年人没有显著差别(Selzer & Denner, 1980)
(2 ) 在分类和问题解决任务中,老年人表现出了比青年人更自我中心、更具特异性的反应方式
(3 ) 学业背景而非年龄因素与形式运算问题解决成绩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例如,受过大学教育、年龄在63 ~ 75岁的老年男女被试的形式运算思维测验成绩与在校男女大学生一样好,在大学时主修自然科学的人比主修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成绩要好
(三)更多地运用后形式运算思维
基本认识
传统的皮亚杰任务受纯粹的逻辑作用的支配,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对于老年被试来说缺乏适当性和熟悉度
尽管大多数形式运算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处理多个变量,但一般只有一种正确的解决方法,而在成人包括老年人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问题涉及多种变化的维度或难以定义的变量,而且有不止一种解决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问题有明确的参数且只需要单一的解决方法时,个体采用具体运算或形式运算思维就够用
但是,当一个问题意义重大、模棱两可或涉及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人们就开始启用后形式运算思维了
现实生活和研究表明,成人包括老年人,常常更多地运用后形式运算思维
某些实验研究说明,人到老年期,在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思维能力有所衰退,但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等方面往往比儿童、青少年时期强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某些实验研究材料便武断地认为老年人的思维衰退了
即便思维能力衰退,究竟是认知结构的变化抑或是操作能力的变化,目前心理学界尚意见不一
生活现实和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思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的老年人思维显著衰退,而有的老年人却仍能表现出较高的思维水平
一个人的思维到老年期是否衰退以及衰退的程度,固然有其生理上的原因,但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只要老年人不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经常关心、思考某些问题,便仍能保持较高的思维水平
四、智力有所减退,但并非全部减退
(零)基本认识
智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尚有许多问题仍处于“黑箱” 状态
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以及老年人的生活实践,我们认为,一方面应当承认老年人智力有所减退,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老年人智力并非全部减退
(一)智力有所减退
早期的研究者琼斯和康拉德(Jones & Conrad,1933 )、韦克斯勒(Wechsler,1944,1955 ) 以及迈尔斯夫妇(Miles & Miles,1932 ) 采用测验法对人的智力进行了大量的横断研究,发现一个大致相同的倾向:
人的智力在20岁以前是迅速发展的,以后便逐渐减退
老年性智力减退,除表现为记忆障碍、思维固执、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外,较为严重的是老年痴呆。患者表现的主要症状是
记忆受损、言语障碍、视觉和定向障碍。这些症状在普通的老年人身上并不多见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见,人的智力到了老年期呈减退趋势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我们应该接受和正视它
(二)智力并非全部减退
一些基本观点
近四十多年来,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如格林(Green,1969)、巴尔特斯和沙伊( Baltes & Schaie, 1974 )根据测验所得结果指出,人的智力一直可以增长到40岁,60岁以前都是很稳定的,其后即使减退,幅度也不大。他们强调老年人的智力也有可塑性,不认为老年人的智力有严重的衰退
相关研究
很多研究者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査成人的智力,发现
言语测验的成绩在老年期仍然很好,直到70岁后才开始有较明显的减退
而与心理运动速度、知觉整合能力等有关的测验成绩在25岁后就逐步减退
言语量表中的常识、理解两项测验成绩,正常的老年人到75岁还可以保持相当髙的水平
如果两项测验成绩明显减退,则往往是老年器质性神经精神疾病所致,并非正常老年人所固有的心理特征
我国 “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全国协作组”在有关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订研究中指出
我国大部分被试在35岁以内智力比较恒定,但在这个年龄以后开始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是一般趋势
如果仔细分析言语测验成绩和操作测验成绩又有区别
年长的被试一般是言语测验成绩比操作测验成绩保持得好一些,而且在常识和词汇等方面的言语测验成绩保持得更好
操作测验成绩下降较明显,在数字符号上的操作测验成绩下降更明显
美国著名成人认知研究专家沙伊(Schaie,1956, 1994 ) 鉴于在成人智力发展的早期研究中存在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缺点及所得结果的分歧,采用聚合交叉设计对5 000多名25 88岁成年被试的认知能力进行了长达35年的追踪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结论
综合沙伊和其他人(Craik& Salthouse, 1999; Salthouse, 2006) 关于老年人智力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在以25岁为起点的整个成年期,个体的某些能力逐渐下降而另一些能力则相对稳定。成年期智力的各种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模式并不相同,流体智力逐渐下降,晶体智力则保持稳定,甚至会上升
(2)在67岁以前,个体的某些认知能力会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很小,80岁以后才会很明显下降,而且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比7年前的测验成绩有所下降
(3)智力变化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一些人从30多岁开始就出现智力下降,而另一些人直到70多岁才出现下降。事实上,70多岁的老人中,大约有1/3的人智力测验分数高于年轻成人的平均水平
(4)环境及文化因素对智力下降的程度存在影响。如果个体未患慢性病,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置身于能激发智力的环境中,具有灵活的人格特点,保持良好的知觉加工速度,对过去的成就感到满意,那么其智力下降的幅度就会较小
第三节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
一、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零)基本认识
关于这个问题,多数文献均用相当多的篇幅陈述老年人的消极情绪,比如失落感、疑虑感、孤独感、忧郁感、老朽感以及对死亡的情绪反应等(程学超、王洪美,1986)
应当指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老年人情绪的一般特点,但并不是老年人情感世界的全部,也不是当代老年人情绪生活的基调
根据当代我国老年人的现状以及有关研究资料,我们认为老年人情绪情感有如下一般特点
(一)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
基本认识
人到老年期,由于生理、心理的退行性变化以及退休后角色地位、社会交往的变化,比较容易产生抑郁感、孤独感、衰老感和自卑感等消极情绪情感
相关研究
国内研究
上海的一项对164名退休老人的调查表明
有时有抑郁感(包括焦虑不安)的约占40%
有时有孤独感的占21.3%
经常有孤独感的占13.1%
北京的一项对53名离退休干部的调査指出
抑郁感
完全没有抑郁感的占42%
稍有和一般有抑郁感的分别占22%和34%
抑郁感较重的占2%
孤独感
完全没有孤独感的占47%
稍有和一般有孤独感的各占23%
衰老感
完全没有衰老感的占15%
稍有和一般有衰老感的分别占51%、30%
衰老感较重的占4%
我们虽然不能仅根据这些初步调査对我国老年人目前的情绪情感做出结论,但这些调査结果起码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国老年人有各种消极情绪情感的占相当数量
我国学者采用斯皮尔伯格(C.D.Spielberger)编制的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AnxietyInventory,简称STAI)和自编的老年人焦虑影响因素问卷,对上海市302名(男135名,女167名)50岁以上的被试进行测査,得到以下结果
(1)女性老年人的状态一特质焦虑水平高于男性老年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2)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的老年人,其状态一特质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3)“社会福利”和“个人健康”两大类因素对老年人状态一特质焦虑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对特质焦虑影响更大
对老年人焦虑水平具有显著影响的“社会福利”因素包括
老年用品难买
退休后,人走茶凉
年纪大了,没人管
找不到好医生,用不到好药
担心治不好病
担心年纪大了,被人瞧不起
物价上涨
医院预约难、挂号难
缺少娱乐场所
显著影响老年人焦虑水平的“个人健康”因素包括:
担心患高血压
腿脚不灵,走路不便
担心患脑血栓和经常神经痛
一项对社区老年人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
(1)7.4%的老年人有罹患焦虑症的风险,女性焦虑得分高于男性,低龄老年人的焦虑水平高于高龄老年人,仅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与子女同住及独居的老年人
(2)年龄、受教育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及朋友交往都是老年人焦虑的预测因素
国外研究
国外有心理学家(卡温、荒井保男)指出
老年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紧张焦虑的时期
(二)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基本认识
老年人的情感体验比较深刻,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道德感、美感方面
老年人十分重视美的内容
他们热爱、赞赏那些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事物,在他们看来,凡不符合社会公德的东西,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很美,也是毫无价值的
他们用理智的头脑去审视美。他们一般能够了解自己生理的变化,并不为年轻貌美的“丧失”而悲叹
在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天平上,老年人和中年人一样,更倾向于追求内在而深沉的美,如心灵美等
就情绪体验持续的时间来说,由于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生理变化以及内稳态的调整能力降低,老年人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平静
也就是说,老年人情绪体验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无论是心境、热情还是激情、应激都是如此
同时由于老年人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价值观以及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的情绪情感一般不会轻易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起伏波动
基本研究
中国科学院促进发展中心和中国社会调査所联合对全国42个城市4483名对象进行了关于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心理系列调查(从1986年12月到1987年1月)
调査问卷中有一题要求对象对“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基本道德”进行选择
结果选择“热爱祖国”一项的百分率如下:18~30岁的占27.9%;31~45岁的占38.3%;46~60岁的占45.5%;60岁以上的占52.1%
老年人把“热爱祖国”看成是最重要的基本道德的人数比例是各年龄组中最高的,这说明我国大多数老年人对祖国、社会仍充满着政治热情,有高度的责任感
国外研究表明,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的情感生活更稳定,少有高低起伏
(三)情绪表达方式较为含蓄
基本认识
老年人对于自己的情绪表现和情感流露更倾向于控制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如遇喜事,他们不再欢呼雀跃,如遇悲事,也不轻易痛哭流涕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性格方面往往有一个由外向到内向变化的倾向,因此在情绪表达方式上较为含蓄,这与老年人长期的生活经验有关
老年人遇事,往往要考虑到事情的前因后果,照顾到方方面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老年人活动的倾向性和表达方式
久而久之,老年人逐渐形成了内向的性格,情绪表达日趋含蓄
相关研究
国外研究者通过样本多样性研究(被试包括挪威人、天主教修女、非裔美国人、华裔美国人和欧裔美国人),发现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善于控制情绪,也有着更少的负面情绪
(四)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基本认识
西方研究指出,由于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人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由于老年人的适应能力、期望水平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激发情绪体验的事件类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尽相同的
研究表明,在影响老年期情绪体验的各种事件中,各种“丧失”(loss),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专业、健康、容貌、配偶等的丧失是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把握这一科学道理,对于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调节,对于老龄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影响老年人情绪的各种激发因素及其中最重要的激发事件,科学地调适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五)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高
基本概念
生活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是以个体生活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对生活持积极与肯定态度的内心体验
基本认识
研究指出,由于人的情绪情感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活在具有尊老爱幼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老年人,情绪情感的“基调”或基本特征是生活满意度较高
相关研究
胳为祥等人根据2002年、2005年、200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査数据,考察了年龄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自评
老人的年龄越大,生活满意度评价越积极
有学者对我国2081名城市空巢老人进行调查,通过让老人对自身生活现状进行评价,调査其生活满意度
结果显示:对自身生活现状评价为“好”和“不好”的百分比分别是65.67%和34.33%
对山东省农村1261名空巢老人的类似研究指出,农村空巢老人对生活感到满意、一般、不如意的分别有976人、241人、44人,分别占77.4%、19.1%和3.5%
七成以上老人对生活感到满意,可见,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多数老人对生活是比较满意的,不满意的为数极少
二、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零)前导认识
基本概念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基本认识
马克•麦吉利夫雷(MarkMcGillivray)和马修•克拉克(MatthewClark)指出
主观幸福感涉及对生活的多维度的评价,包括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判断以及对感情和情绪的情感评价
主观幸福感是成年晚期重要的情绪情感,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老年期心理卫生的重要课题
相关研究
国内外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中年人和青年人
城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
老年人学历越高,主观幸福感也越高
(一)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邹君等人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217名60岁以上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以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测查,结果发现
(1)觉知的社会支持、一般智力效能感通过提高正性情感、降低负性情感来提高主观幸福感
(2)受教育年限通过降低正性情感来降低主观幸福感;
(3)家庭月收人通过降低负性情感来提高主观幸福感
另外,任杰等人采用元分析技术对21篇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等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
(1)性别、婚姻、年龄、职业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较弱,文化程度与收入在低文化水平和收入稳定群体中有中等预测力
(2)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力
(3)解决问题与求助、自责与退避分别有中等的正向和负向异质预测力
(4)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异质负向预测力
(5)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内外倾与神经质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分别有正向和负向高预测力
(二)老年人的日常环境控制感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我国学者(王大华、申继亮,2005)采用自编的老年人日常环境控制感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对217名60岁以上老年人施测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老年人日常生活环境控制感包括三个维度:
物理环境控制、人际环境控制和假想环境控制
相关及回归分析表明:
老年人物理环境控制感与主观幸福感中的正性情绪存在密切关系,可以明显预测主观幸福感中的正性情绪
老年女性的日常环境控制感高于老年男性
国外有研究表明,对居住环境有控制感,哪怕只是有对日常事务进行选择的权利,都可以让人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状况
如果老年人能对生活中的重要事务保持掌控力,在面对责任时,他们就会保持其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方面,正确地看待过去和未来,情绪也会更乐观
(三)亲子支持、兄弟姐妹关系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王大华等人采用自编的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老年人恩情感问卷,以及现有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UCLA孤独量表、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简称SES),对我国北京等四省市的288名(男159名,女129名)53~87岁被试进行测查,结果表明
亲子支持通过影响老年人的自尊感、孤独感和恩情感进而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其中,接受支持对自尊感、孤独感、恩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给予支持对老年人的自尊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应
老年人接受子女的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大于老年人给予子女的社会支持
姐妹之间的关系对维持主观幸福感尤其关键。姐妹之间关系好的老年人比起没有姐妹的或者姐妹之间关系不好的老年人,对生活感觉更好,担忧更少
第四节成年晚期的个性和社会性
一、成年晚期的个性及其适应性类型
(零)基本认识
由于个性本身的复杂性,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具体问题不同,关于这个问题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从理论上看,个性发展阶段论认为包括老年期在内的整个成年期是不断变化的时期,个体的总体发展是积极的,而个性发展特质论似乎更强调成人个性的稳定性
(一)个性的变化
1、个性有所变化
基本认识
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尤其是横断研究表明,进人老年后,人的个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关研究
日本心理学家金子(1956)根据研究指出
老年期的个性有如下十大变化或特点
自我中心性;内向性;保守性;容易胡乱猜疑;嫉妒心强;办事刻板,灵活性差;适应能力下降;不耐烦,爱发牢骚;好管闲事;依赖性
另一些日本学者荒井、桐原等人用气质测验、重量判断实验等方法对老年人进行研究
发现老年人判断的速度缓慢,学习迁移量比年轻人少,想象力贫乏,刻板性增强
许淑莲等人对60岁以上的100多名老年人的调查发现
有2/3的老年人自认为自己的个性发生了变化。其中有50%的人认为自己变得比过去急躁了,而另50%的人则认为自己不像过去那样爱发火了
研究者认为,前者可能是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所致,后者可能是人到老年精力减退、经历沧桑、阅历较深的缘故
时蓉华(1985)对164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的调查指出
老年人的急躁、抑郁、自卑、多疑、孤独等个性特征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三个年龄组分别有61%、58%、57%的人自认为很急躁
不少老年人逐渐变得多疑,怀疑自己生病,对自己的生理功能过分敏感的老年人在三个年龄组中均在半数以上,分别为58%、61%、66%
具有既怀疑自己生病又怀疑别人对自己不怀好意这两种多疑性格特征的老年人,在80岁以上年龄组中的人数明显多于在其他两个年龄组中的人数
上述研究材料说明,人到成年晚期,个性发生了某些变化乃是客观事实
对一些固有印象的研究
基本认识
在人的个性的诸多变化中,人们通常认为人到老年会变得小心、谨慎、固执、刻板,甚至认为这是老年人特有的个性特点
国外心理学家曾对此进行研究,尽管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持上述看法的很普遍
对小心谨慎人格特质的研究
一般来说,老年人是小心谨慎的,但这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特定的条件下老年人和年轻人同样敢于冒险
标注在一项要求老年人和年轻人对不同颜色的灯光 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如红灯亮按键1,绿灯亮按键2)的实验中,老年人按 键的速度比年轻人慢,但错误率低。这一方面可能受他们知觉速度的限制,另 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那种宁愿牺牲速度也要少犯错误的谨慎性格。在一项要求 成年被试解释词汇的实验中,解释对了予以奖励,但奖金额的多少与词汇的难 度相适应(如难度小的奖10元,难度较大的奖20元,难度最大的奖50元)。 结果发现,老年人宁愿少得奖金,也选择成功把握较大的题目作答。在他们看 来,选择较难的题目并不比选择较易的题目作答更合算,因为答对难题虽然奖 金多,但成功的机会少。研究者进一步改进实验,将答对难题的奖金大大提高, 拉开了难易题之间奖金额的差距。结果发现,老年人选题就不那么保守了,他 们和年轻人选择题目的区别就不那么明显了
对固执刻板人格特质的研究
德国的一项研究指出,65-75岁老年人的刻板性没有明显的变化,但79~87岁老年人的刻板性显著增强
这说明年龄较老的老年人具有刻板性这一特点
另一项试图客观测量刻板性的研究,从运动一认知刻板性(能否有效地适应不熟悉的新环境)和运动一心理刻板性(对某种熟悉的认知的反应速度)两个维度,对25~81岁共九个年龄组的被试进行测量
结果指出,自53岁以后人的刻板性逐渐增强,不同年龄组均有显著差异。观察和研究材料说明,从总体上来说,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比较刻板
但这是相对的,刻板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不容忽视,我们不能笼统地断言每个老年人都具有刻板性
其余相关补充研究
基本认识
从上述材料来看,人到成年晚期个性的消极变化似乎多于积极的变化。老年期真的是个性僵化、人气低落的时期吗?许多研究对这种老年成见提出了质疑
相关研究
研究者对一些60多岁的老人进行开放式访谈,然后在他们80多岁和90多岁时再分别做一次访谈
结果发现,第二次访谈时,1/3的老年人在反映随和性,如“慷慨大方”“服从”“脾气好”等形容词上的得分远高于第一次访谈时的得分
这些老年人在人格测验中,随和性的得分也有所提高
另外,研究者发现成年晚期人格的五因素(经验的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会持续产生变化
老年人比中年人和青年人更加有责任心,也更随和。进入老年期后,人在控制冲动、可靠性和因循性等方面都有提高
2、个性持续稳定多于变化
基本认识
在看到老年期个性发生某些变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老年期个性持续稳定的一面。这同样已为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特别是纵向研究和连续研究的结果所证实
相关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纽加顿(Neugarten,1964)等人曾对40~80岁的大量被试进行历时十年的研究
结果指出,老年人的个性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变化的一面
老年人的个性结构和所属的个性类型(整合型、防御型、被动依赖型和不整合型等)基本上是稳定不变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上,则逐渐表现出由主动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而朝向内心世界的明显趋势
几十年前德国的一些学者对两组分别为约65岁(1900—1905年出生)和约75岁(1890—1895年出生)的220名男女老年人,采用包括刻板性、态度和焦虑三方面内容的量表进行连续测验,前后历经十多年的测验和观察,结果指出
年纪较轻的一组(65-77岁)的刻板性没有变化,而较年老的一组的刻板性的分数有所增加,尤其在79-87岁期间增加较明显
个性的其他方面(如对现实的态度等)均未发现明显的变化
美国一项对平均年龄80岁的老人做的纵向研究表明
老年人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在六年内保持了中等程度的稳定,这些个性的稳定受到了生活环境消极变化的影响
社会支持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会导致老年人神经质增强
外向性的减弱和疾病与更多的心理需要有关;开放性是非常稳定的,很少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
其他的有关研:究也表明,老年人的个性的基本类型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生活方式等次要方面
可见年龄不是影响个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智力、教育、社会地位、健康以及环境的重大变化,或者说因出生年代不同而造成的群体差异以及在不同时间所经历的社会文化等都对个性有重要影响
前述许淑莲等人对100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所进行的调查表明,虽有2/3的老年人自述自己的个性发生了变化,但所调查的老年人的个性均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由上述国内外研究可见,人到成年晚期,个性虽发生了某些变化,但个性的基本方面是持续稳,定的,而且稳定多于变化
(二)个性的适应性类型
基本认识
关于个性的适应性类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具体理论
西方心理学家赖卡德(Reichard,1962)根据老年人对环境尤其是退休后的社会生活环境或条件的适应状况和适应水平,将个性(性格)划分为五种类型:
(1)成熟型(承认并接受老化和退休的现实,积极参与工作和有关社会活动)
(2)安乐型(承认和接受现在的自我,满足于现状,过着逍遥自在、自得其乐的生活)
(3)防御型(对老化带来的不安和苦恼采取强有力的防卫态度,不停息地活动着,企图借此抑制或摆脱由于身心机能老化而带来的不安)
(4)愤慨型(不愿承认或接受自己的老化,因自己未能达到人生目标而怨恨、绝望,并把自己的挫折和失败归因于他人,非难他人)
(5)自责型(不承认或接受老化,同样因自己的人生目标未达到而怨恨、绝望,但不把怨恨的矛头指向别人,而是指向自己,自己责备自己,认为死亡并不是一种威胁,而是对自己悲惨生活的一种“解脱”)
研究表明,上述五种类型中前三种均可以顺利地适应老年期生活,只是适应的方式各不相同。至于后两种则属于不良的个性类型,难以适应老年期生活甚至酿成种种不幸,我们应予以格外的关心(程学超、王洪美,1986)
美国心理学家纽曼等人(Newman&Newman,1980)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社会参与程度高的老年人比社会参与程度低的老年人享有更大的生活满意度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性,从而确信个性是老年期适应的关键或决定因素。研究者以活动理论和脱离理论为基础,划分了如下八种老年人适应社会生活的个性调整模式或类型
(1)重建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强调以新的活动代替旧的活动
(2)聚焦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精心选择想参加的活动,放弃某些活动,对新的活动非常挑剔
(3)脱离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心甘情愿地放弃以前的角色和职责
属于以上三种类型的老年人都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4)坚持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通过坚持中年期模式(坚持策略)来回避他们对衰老的忧虑
(5)退缩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通过逐渐与世隔离(退缩模式)来回避对衰老的忧虑
(6)寻求援助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需要或期待被照看和护理,当他们发现某个可以依赖的人时,就感到对生活很满意
(7)冷淡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相当闲散,他们很早就放弃了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并且拒绝改变长期形成的自我失败信念,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生活环境
(8)紊乱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活动层次低,心理功能差
属于最后这三种类型的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二、成年晚期自我概念的变化
基本认识
自我概念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就内容而言,一般包括身体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从时间维度看,可分为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理想的我
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许淑莲(1997)通过编制自我概念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成人的自我概念可归结为自我意识、自觉精神状态、自制与自尊、自我力量和自觉能力五个方面
巴尔特斯等人认为,在所有的生命阶段,尤其是老年阶段,人们需要调整预期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老年人如何看待老化问题
视年龄增长可以增加知识和智慧的人,通常会有较为健康、积极的自我概念
而认为老化是身体衰败、控制丧失的人,将会形成较为消极的自我概念
有关德国老年人(70~84岁)和更高龄者(85~103岁)回答“我是谁”的研究发现
两个年龄组老人的积极自我评价都多于消极自我评价,其中高龄组老人的消极评价略多些
而在四年后的随访中,多数人删除了一些消极的自我,代之以新的与个人特征、社会关系和健康有关的内容
关于老年期自我概念是否稳定的问题,一些研究文献显示自我概念呈下降趋势
而另有研究指出,虽然身体和认知都在衰退,个人目标也在修正,但是多数老年人始终保持着前后一致的自我感
他们认为现在的自己和一直以来的自己非常相同。另一些对自我概念的不同方面的研究指出,一般来说,自我概念是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但是有些方面或维度也确实发生了变化
西方的一项对几百名分别处于不同年龄阶段(高中毕业后离家、有了第一个孩子、最年幼的孩子离开家庭和从工作中退休)的成年人的自我概念进行的调查表明
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五年中都保持稳定,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方面包括个人安全、友善和自信等概念,但某些维度的自我评价水平,如社会姿态、自我控制和敌意等方面出现了显著的变化(Pierce&Chiriboga,1979)
其他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如有的研究指出,个体的自我概念在成年初期的14年中显示出相当的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我概念的某些维度没有发生变化
许淑莲(1997)编制自我概念问卷,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94岁成年人进行年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
自制与自尊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强,即老年人自制力较强
在自我力量方面,中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
在自我意识方面,中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
这表明在我国现阶段成人中,中年人尤其是男性中年人似乎是最强有力的群体。但自觉精神状态并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说明我国老年人能觉察并面对自我能力有所降低的现实
在性别差异方面
除自我意识外,均是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文化程度与自我意识、自我力量、自觉能力有关,即文化程度较高者,自我评定较好
此外,成年晚期个体的身体自我、理想自我和自我效能感都有所变化
三、成年晚期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
(一)成年晚期的人际关系
人到老年期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变化,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转变
以工作单位为中心向以家庭为中心转变
由工作驱动型向享乐型转变
由对象的多变型向对象的稳定型转变
研究者对272名城市老年人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邻居关系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当身体不好时,大多数老年人都能得到家人非常好或较好的照顾(占59.7%),但也有部分老年人被家人冷落或忽视(占2.6%)多数老年人的意见和看法受到家人的尊重(占90.1%),但也有部分老年人不太或不受重视(占4.6%),甚至精神或身体受到虐待(占8.2%)
(2)大多数老年人拥有美满的婚姻,巳婚并与配偶同住的占78.2%,其中夫妻非常和睦和比较和睦的分别占38.4%.、46.0%,不太和睦和很不和睦的占2.5%;寡居(17.3%)、离婚(1.9%)、与配偶分居(0.4%)、未婚(1.9%)四项共占21.5%,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比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和职业因素对老年人家庭关系及婚姻生活没有显著影响,但受教育年限对婚姻状况及配偶关系有显著影响。这也就是说,受教育年限越长的老年人与其配偶生活在一起且夫妻关系和睦的越多,受教育年限越短的老年人与其配偶一起生活且夫妻关系融洽的较少
(3)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12个“关系密切,可以与之谈私事和求助”的亲戚、朋友,分别占82.9%、82.0%,没有亲密的亲戚和朋友的分别占8.0%、8.8%。
(4)邻居之间互相关心的占86.6%,从不关心的占13.4%
(二)老年人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有多种定义,一般是指来自家庭、亲友和社会其他方面(团体、社区等)对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慰藉、关怀、尊重和帮助。根据国内外有关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多项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老年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其幸福感、生活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这也就是说,老年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幸福感、生活质量越高
(2)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影响取决于社会支持的维度和来源。国外研究表明,代际感情是激励女儿向老年父母提供支持的主要因素,而孝顺义务、合法继承财产和接触频率是激励儿子向老年父母提供支持的重要因素;子女的住所及其与父母住所的物理距离是影响子女向父母提供支持的关键因素
(3)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系统尚不平衡:大多数老年人都有一个较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且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社会支持,当遇到困境时会向他人倾诉或求助;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并不好且很难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社会支持,家庭关系较差
(4)人口统计学因素对我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具有不同影响。受教育水平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具有最显著的影响
既影响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和夫妻关系,也影响老年人经济支持的来源和助人以及求助行为
性别对老年人社会支持没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能减少老年人进养老院和遭遇抑郁的概率
王大华等人通过对288名北京等四省市老年人的调查,探讨了老年人孝顺期待的相关因素以及孝顺期待与老年人亲子间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
(1)当前我国老年人孝顺期待与居住地区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城镇老年人孝顺期待水平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
(2)当前老年人孝顺期待与老年人接受子女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物质、服务、情感)普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孝顺期待能够显著地预测老年人接受子女的社会支持
第五节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和长寿心理
一、成年晚期面临的挑战与适应
(零)引言
法国人把60岁以后的年头叫做(xxxxxxx),意为生命的第三个阶段
生命的第一个30年(0~30岁)是学习和构建知识的时期(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准备承担成人角色)
第二个30年(30~60岁)是角色扮演时期(角色同一性的形成,确立自己的承诺,努力扮演好工作、家庭和社区的各种角色)
第三个30年(60岁以后)乃是重新创造的时期
进人成年晚期后,个体如何面对身心机能的变化和退休后社会角色地位的改变,需要重新探索,重新构建新生活的意义和结构
(一)成年晚期面临的挑战与发展任务
相关研究
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成年晚期的发展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以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这也就是说,当老年人回顾一生时,不论成功与否,都应接受自己走过的历程以及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生活
如果消极地看待过去,否定自己的一生,便会陷入失望或绝望之中
埃里克森认为,老年人必须努力地在寻找完善的自我与绝望感的冲突之间保持平衡,而这二者冲突的解决则可能导致智慧或贤明品质的产生,因此,人类的优点往往与老年联系在一起
佩克的基本观点
佩克(Peck,1968)拓展了埃里克森关于成年期心理社会危机的概念,强调超越与老龄化有关的角色丧失和身体障碍方面的自我能力,以及自我在新的活动、新的乐趣和自己对他人生活贡献的新感觉中找到满意感的能力
他指出,老年人专注于丧失和缺陷是危险的,因为它有碍于生活满意度,不利于身心健康
其余相关研究
在一项对老年女性的研究中,一些80多岁甚至90多岁的老人说,她们比60多岁时更安心,她们“接受老年带来的变化”,“已经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有一种明确的生活意义感”,“有了要去寻找的新的精神礼物”(Brown&Lowis,2003)
埃里克森的夫人琼•埃里克森认为,这些成就其实是在达到自我完整感(对自己一生的满足感)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并达到一个新的心理阶段,她称之为老年卓越(gerotranscendence),一种超越自我、指向前方、指向外界的宇宙观和卓越观
成功地达到老年卓越的人,表现出一种强大的内心平静和镇定状态,他们把很多时间用在安静的反思上
概括总述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成年晚期个体面临三大挑战和四项发展任务
三大挑战
适应生理上的变化
重新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
形成新的生活结构
四项发展任务
接受自己(退休后)的生活
促进智力的发展
将精力投入到新的角色和活动中去
形成科学的死亡观
(二)成年晚期的适应模型
基本认识
面对诸多心理社会危机、挑战和发展任务,心理学家认为通向老年社会化和生存的道路有三条
一是追求更完全的自我实现和超越境界,追求最美好的年华
二是满足现状,一如既往地生活下去
三是使往日失败之火复燃,沉浸在昔日的回忆之中,导致更大的不满和绝望
理论研究和现实生活表明,第三条道路不足取。最佳的选择是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有利于健康长寿的适应方式
对此,心理学家、老年学家进行过长期的探索,提出诸如本章第一节谈到的延缓或适应老化的理论:积极活动理论、减少参与理论、连续性理论和社会构造理论
但研究指出,适应老龄化既不存在普遍模式,也不存在不可逆转的模式,一切依老年个体实际情况而定。SOC模型(Themodelofselectiveoptimizationwithcompensation)便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SOC模型
理论沿革
在个体生命全程发展中,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总会遇到需要将各种不同的机会和此消彼长的资源进行平衡与匹配的挑战
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个体可以利用的资源,如时间、体力、智力乃至于金钱等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拥有展示自己能力或才华的所有机会
以成年晚期而言,有的老年人退休后有继续工作的机会,但由于疾病缠身(健康资源缺失),难以胜任工作
鉴于此,巴尔特斯等人(2003)提出的SOC模型是成功解决成年晚期个体适应老化的理论模型
具体理论
根据该理论模型,适应要整合以下三种过程
选择(selection),确认最有价值或最重要的机遇或活动领域
最优化(optimization),有效地分配和提炼资源,以便在所选择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补偿(compensation),在资源减少的情况下,确定一些可以弥补损失和将其对功能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小的策略
理论解读
人到老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资源的变化
时间可能比较多,但身体健康不佳,也可能缺少经济来源等
因此,老年人要想对生活感到满意,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个具体指标(放弃某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然后有效地投人内部资源(精力、想法、计划等),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聘请技术顾问等),以便发挥最大的作用
SOC模型给老年人最重要的提示是,性别、年龄、民族以至于经济收人并不能预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或生活满意度,幸福与否依赖于这样一种能力
通过对有限资源的管理,个体设法减轻生活应激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便继续承担有价值的角色和从事有价值的活动
其余研究
我国学者陆芳等人针对浙江省某市老年人的研究发现,SOC策略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补偿策略
因此,老年人必须在有限范围内选择一定数量的目标(S)
集中资源或手段在选定的领域里实现目标(O)
而当实现目标的手段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丧失或者下降时,为了维持某种功能水平,个体就必须采用相应的策略(C)
二、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
(零)前置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9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会议上向全世界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正像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研究表明,人的某些疾病不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而是身体不能应付环境刺激尤其是心理紧张刺激的结果
老年人要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持身心健康,就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如下心理紧张刺激或心理卫生问题
(一)退休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基本认识
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大批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由原来整日为工作操劳奔波转而过清净安闲的退休生活
如何正确认识退休并尽快适应这一重大变化,是每个老年人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阿奇利(Atchley,2000)在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退休六阶段理论。他认为个体在适应退休的过程中,会做出一系列的调适,经历不同的变化过程。由于退休事件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然经历以下这六个阶段
退休影响六阶段论
(1)前退休期。这是真正退休前的一段时期,个体脱离实际的具体工作场所,为退休做精细的计划和准备
(2)退休期。此时个体已经不再参与付酬的工作,可能会选择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度过此阶段
方式一是“蜜月期”,个体的行为和感受类似于度蜜月,觉得自己在享受无限制的休假,男性和女性都忙于他们之前无暇顾及的休闲活动,特别是旅游
方式二是“有计划的即刻退休”。除了工作之外有积极且充分时间规划的个体更可能选择这种方式。他们在退休之后,很容易就安排轻松且繁忙的活动日程
方式三是“休息和放松”。曾经工作非常繁忙,几乎没有私人时间的个体很可能选择这种方式。退休之后的前几年,他们的活动非常少,几乎不做什么,尽情休息和放松。退休几年后,他们的活动又会多起来
(3)幻灭期。这是一段并不轻松的时期。个体休息、放松一段时间后,有人会感到失望、迷茫、痛苦和沮丧。成就感的缺失、丧偶、被迫迁移等创伤性事件都可能引发这些消极情绪
(4)重新定向期。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为个体设计一个满意的、愉快的退休生活。此阶段个体开始审视之前的退休经历和体验,提出改善退休生活的新构想,个体往往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形成新的爱好,搬到适合自己消费水平的居住地等
(5)常规的退休生活期。这个时期是形成退休生活的最终目标的时期,即形成舒适且具有激励性的常规退休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多年。
常规退休生活期实现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退休后不久就能完成,有些人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6)退休终结期。此时,退休的角色和个体的生活变得没有太大关系。老年人由于疾病和瘫痪等因素而无法独立生活时,无法独立生活的角色成为其主要关注点,退休事件对个体不再造成困扰
相关研究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张向葵采用问卷法,以退休人员社会角色丧失为压力源,考察了298名(男158名,女140名)退休人员的应付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
结果指出
退休人员的应付方式受文化程度影响,高文化程度比中、低文化程度的退休人员更多采用面对与探索的应付方式,更少采用幻想与退避的应付方式
退休人员原有社会角色丧失后,应付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是,社会联系减少对退休人员的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而社会联系减少、职务地位丧失、经济收人降低共同通过退避、幻想和淡化三种应付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二)疾病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基本认识
由于机体老化,抵抗病菌感染能力降低等原因,人到老年期各种疾病增多
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影响生活最大的慢性病及其患病率分别是:心脏病,52%;糖尿病,34%;哮喘,27%;关节炎,27%
据人民网2012年10月10日报道,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慢性病的患病率为43.8%
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是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
疾病类型划分及相关特点
根据老年人患病时间长短和病情轻重,一般可将老年人分为
为早年型(60岁以前就患病)
晚年型(60岁以后开始患病)
轻型(如患早期慢性支气管炎等轻度疾病)
重型(如患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卧床型(患有截瘫、偏瘫等疾病)
不同类型患病老人的心理特点往往不同
一般来说,早年型老年病人由于患病的长期折磨,情绪比较抑郁、消沉,有的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我国对住院治疗的内科病人的调查指出
在50岁以上的病人中约有33%的人有程度不同的厌世情绪
而中青年病人有厌世情绪的则仅占4%
晚年期病人特点
由于得病较晚,缺乏长期患慢性疾病的思想准备或亲身体验,因而其中有的对疾病盲目乐观,觉得生点儿病没什么,不重视调治
而有的则惊慌失措、忧虑,小病大养
但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多数都能对老年性疾病有所了解,比较冷静地对待疾病
轻型老年病人由于疾病较轻,自我感觉和正常人没多大差别,因而多半表现出“无所谓”“不在乎”,不把疾病放在心上
与此相反,重型老年病人,尤其是当他们得知自己的疾病难以治愈或目前医疗水平无能为力时,多数人容易消极悲观,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心情沉重,不愿与任何人接触
有的“破罐破摔”,不和医护人员合作,不遵医嘱服药
有的甚至轻生
卧床型老年病人长期卧床不起,获取外界信息很少,因而其心理老化加速
尤其是那些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靠他人照料的老年人,时日一久,便日益觉得自己成为家人或亲友的累赘或负担,痛苦、焦虑、抑郁、内疚等多种复杂的情感往往交织在一起,因而病情更加恶化
调查材料表明,长期因瘫痪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往往失去生存愿望,容易产生厌世情绪
(三)社会生活紧张事件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0、前导引言
基本认识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常会遇到社会生活紧张事件,处于生活应激状态,如何科学地调整适应,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
现代心身医学研究指出,社会上的各种事件或因素(如社会制度、风尚习惯、居住环境、经济收人等)都程度不同地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
那些引起人们产生威胁感、损失感和不安全感的社会生活紧张事件最容易使人得病
相关调查
生活历程中,在遭遇过剧烈变动的每五个人中,就有四个人在经受剧烈变动的两年内得了较严重的病
在没有这种遭遇的每三个人中只有一人得病
另有调査指出,丧失最亲近的人的老年人的死亡率要比年龄相仿的对照组高七倍
1、配偶死亡
基本数据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丧偶的老人达到4747.9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6.89%
基于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
女性从60岁迈向70岁的过程中面临丧偶风险最大
男性65岁以上面临的丧偶风险最大
婚姻质量决定丧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
对伴侣高度依赖的人在丧偶半年后会表现出强烈的焦虑以及对伴侣的思念
丧偶后独居的压力也会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
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
丧偶后的男性老年人相比伴侣健在的同龄人在死亡率上高出了21%
而女性群体中这个比例为10%
基本认识
此外,性别、年龄、社会支持和人格等也会影响个人对丧偶的适应
女性,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之外承担着有意义的社会角色的女性,往往比男性生活得更好
维持社交关系的努力、外向的人格特征、高自尊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丧偶适应
2、离婚
基本认识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离婚的老人有138.08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0.78%
离婚给老年人造成的压力大于较年轻的成人
长期的夫妻生活会导致老年人离婚后很难把自己的同一性与前配偶分开
总的来说,老年期离婚给女性带来的困难比男性更大,因为离婚可能给女性带来较大的经济困难和较小的再婚可能性
3、子女迁移
基本认识
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留守老人达40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其中65岁以上农村留守老人达2000万人,留守老人已成为许多农村常住居民的主体
基于安徽巢湖12年纵向调查数据,考察中国农村地区成年子女迁移对老年人心理福利影响的研究发现,子女迁移对农村老年人心理福利有消极影响,而有子女在本地会起到保护作用
尤其是在高龄老人中,有子女迁移,特别是全部子女迁移的老年人比无子女迁移的老年人心理福利下降更快
三、人类的自然寿命与长寿心理
(一)人类的自然寿命
科学发展至今天,人们根据对哺乳动物的寿命的观察、研究并进行推论,已经知道三种测算自然寿命或最高寿限的方法
一是性成熟期测算法。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是其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的性成熟期是14~15年,据此推算,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10~150岁
二是生长期测算法。法国生理学家布丰(Buffon)提出“寿命系数”。布丰通过研究指出,哺乳动物的自然寿命相当于它生长期的5~7倍。比如猫的生长期是1.5年,它的寿命是8~10岁。人的生长期是20~25岁,据此推算,人的最高寿限应是100~175岁
三是细胞分裂次数和分裂周期测算法。有关研究指出,人的自然寿命是细胞平均分裂次数(50次)和平均分裂周期(2.4年)相乘的乘积。据此测算,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20岁
以上三种测算方法中
最后一种是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并非依据推理所得,因而比较准确、合理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算,人的自然寿命都在100岁以上
可是由于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脂肪、盐、糖等摄入过多,烟酒嗜好,不良饮食习惯)以及消极情绪的长期困扰等种种因素及其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对健康长寿的影响,因而人类的平均寿命远远低于人类的自然寿命
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三提前”
提前得病
提前残废
提前死亡
并且
许多人是病于愚昧,死于无知,很多老年人都是因生病死亡而不是因机体内部各种器官功能的衰竭谢世的
因此,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向不同年龄的人宣传《维多利亚宣言》中概括的科学生活方式(健康四大基石)“16字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二)长寿老人的经验与特点
基本数据
随着医疗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长寿老人越来越多。相比于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査,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十年来,中国的长寿人口增长很快,百岁老人有3.6万人,增长了111.8%,90岁以上的老人有184.6万人,增长了90.1%
长寿老人的增多,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进步的综合反映
我国学者对62位9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进行访谈,发现健康长寿老人具有以下特点
身体五脏六腑健康
有较强的自身抵抗力
顺其自然的心态
友好的人际关系
素食为主,少量荤菜
早睡早起
生活在植被丰富、饮用水优质、年降水量丰富、气候暖和的山区自然地理环境
国外部分学者概括长寿十条中,有如下几方面与心理有关
退休后应继续做点儿工作
建立起各种业余爱好
不要谈论衰老,避开那些为衰老而忧愁的人
避免各种令人烦恼的事,至少应懂得如何对待、处理这些事
不要为孩子们担忧。近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对长寿老
近现代基本研究
近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对长寿老人的观察、分析表明,大多数长寿老人一般都具有如下主要心理特点
1、热爱生活
长寿者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是:
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事业。热爱生活,朝气蓬勃,可以常葆心理上的青春
热爱劳动,能从劳动中得到乐趣
热爱事业,可从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凡此种种,都有益于健康长寿
相反,厌倦生活、自暴自弃、忧心忡忡则降低人体功能,削弱人体的抵抗力,容易患病、早衰
现实生活一再证明:热爱生活者多长寿,生活空虚的人多早逝
2、心情愉悦
巴甫洛夫揭示了愉快、乐观情绪与健康长寿之间的内在联系
愉快可以使你生命的每一跳动,对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接受,不管精神和躯体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相反,“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一个心情舒畅、时常乐观的人,由于生理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不易被内外致病因素所冲击,有益于健康长寿
正如长寿学者胡夫兰德在《人生延寿法》中所说:“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的就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愁、颓丧、惧怕、贪求、怯懦……”现实生活一再表明,“轩双眉,无忧愁”,“知足常乐”,是所有长寿老人的共同秘诀
3、性格开朗
性格和健康长寿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不良的性格对健康的危害极大。《新体育》(1979年第9期)介绍湖北宜昌市一位116岁老中医在精神修养方面的长寿之道有三条
宽心、忍性、乐观
这三条中有两条是直接与性格有关的
宽心,就是心胸坦荡,遇事想得开。他常说“天下无不可了之事”,认为任何问题只要认真对待,最终都会得到解决,并以此为座右铭,遇事“不钻牛角尖”,不庸人自扰
忍性,就是自觉磨炼性格,遇事沉着,不慌不怒,从容不迫,泰然处之
我国学者对健康长寿老人进行开放式提问的研究发现
当问及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心态时,回答心态平和、开朗、温顺、随和、乐观的占75.2%,回答性格倔、脾气不太好、心事多的只占3.2%
当问及自己待人处世的态度时,回答心善、心宽、不吵架、以礼为重、待人和气、热情、真诚的占87.8%
由此可见,心胸坦荡、性格开朗是长寿老人共同的心理特点
四、生命的最后阶段
(一)人类对死亡态度的历史演变
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菲利普•艾里斯,1974)根据从中世纪到20世纪有关文献的研究,概括出西方社会人们对死亡态度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及相应的三种主要的历史性观点
中世纪初期(5—12世纪),认为生者与死者是一种共存或统一的关系
中世纪晚期至近代(12—19世纪),认为生者与死者是一种逐渐分离的过程
当代(20世纪),把生者与死者分离开来
(二)个体对死亡的认知发展
1、个体在童年期和青少年期对死亡的认识
对死亡的最早关心始于学步儿童,他们很可能认为一个人也许在某一时刻死亡,但会在另一时刻“活过来”
根据早期新皮亚杰学派的研究,5~7岁的儿童开始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逆性,即死去的人或动物是不能复活的
在差不多同一阶段,儿童也意识到了有关死亡的另外两个重要观念
死亡的普遍性(所有的生物都会死亡)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可避免性
死去的人是去功能化的,即在死去后所有的生命功能都会终结
总结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提出的有关死亡的典型问题及帮助儿童应对死亡的策略
2、个体在成年期对死亡的认识
在成年早期,由于个体刚跨人人生的门槛,幸福生活刚刚开始,很多人根本不去想与死亡有关的事
但如果一旦面临死亡,他们会非常愤怒,觉得世界太不公平,并把怒火朝向照料者及所爱的人
他们对面临死亡感到特别沮丧和失望,大多数人表达的愿望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尽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在成年中期,人们认识到自己巳经活了大半辈子,随着父母和其他老年亲属的相继去世,死亡的主题变得越来越具体
中年人对社会、工作、配偶、孩子、朋友等具有义务、承诺和责任,死亡意味着与这一切联系的突然的、完全的断开,死亡使中年人惧怕
但是,中年人日益增强的自我效能感和仍然旺盛的生命力降低了死亡的威胁。中年人所获得的创造性成就通常使他们认为其影响力即便在自己死后仍会继续被人感觉到
到了成年晚期,许多人继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还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死亡,且不认为死亡已近在眼前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自己经历的一生的反省、回顾日益频繁,对自我的探索仍在继续之中,对死亡的自我关注反而减少了
由于老年人见多识广,目睹大量生生死死的事实,认识到生和死都是整个人生的自然组成部分,死亡不再对个人的价值、成就的可能性以及影响他人生活的愿望构成威胁,因而不会因为自己生命的终结而感到沮丧
但这并不表明老年人有想死的愿望,而只是表示他们对死亡这一事实的认可或接纳。事实表明,老年人需要很大的勇气来面对死亡,同时还要充满乐观和热情来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尽情地颐养天年
(三)死亡心理
基本认识
所谓死亡心理,泛指人类面对死亡时的各种心理反应,包括死亡态度、死亡意识、死亡反应等各种心理活动
各种心理反应
外部防御和内在成长是个体面对死亡时的两种心理反应类型
外部防御是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引起的对死亡的恐惧、抗拒和自我防御的过程
内在成长是在死亡反省的条件下引起的对死亡持接受态度,在人生反省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内在价值,更愿意帮助别人和为他人、社会做贡献的反应
那么,在面对死亡时,究竟是产生外部防御还是内在成长呢?
研究发现,对死亡的不同认知和体验产生不同的死亡意识,抽象的认知产生死亡焦虑,具体的认知产生死亡反省。不同的死亡意识产生不同的死亡心理应对反应
虽然表面上看来,面对死亡的内在成长比外部防御要好,但是我们仍需将外部防御看作适应死亡的机制
一方面,外部防御很多时候是内在成长发生之前必经的一个阶段,不仅每个人可能在某个阶段(遭受创伤)会经历从死亡焦虑到死亡反省的转变过程,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生阅历和发展任务不同,也可能会导致个体产生不同的死亡心理反应
另一方面,对死亡的外部防御,尤其是对文化世界观和自尊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使个体通过归属于群体和文化以及实现自我的价值来获得意义感和永恒感
(四)对死亡的情绪反应
相关研究
中国相关研究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国外相关研究
屈布勒-罗斯(E.Kiibler-Ross)的研究最有代表性
研究方法
自1964年开始,她和她的同事在芝加哥大学的医院进行临床观察,研究了五百多名临死病人案例,发现患晚期慢性病的老年人临终期长,意识一般比较清楚。他们在临终时的心理或精神状态一般要经过如下五个阶段,虽然这些阶段也可能互相交叉或重叠
研究成果
(1)否认。患者或者认为有关死亡的消息是不真实的,或者认为死亡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患者家属与亲友必须充分理解患者的这种心情,同时给予尽可能多的同情和体谅
(2)愤怒。患者开始承认死亡,但充满怒气而难以控制,时常愤怒地质问:“为什么我现在必须死呢?”“为什么死亡偏偏降临到我的头上?”这种愤怒如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加速患者死亡的到来。患者及其家属都必须尽快过度到平静、宽容的状态
(3)交易,也可译为“讨价还价”。患者往往表现得特别随和,通常与医生甚至命运、死神进行交易,取得同情、谅解和帮助,以延长寿命,多活些时日。亲属和周围的人要尽可能给患者以帮助
(4)抑郁。患者面对即将与亲人永诀,即将抛弃财产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因而表现出悲观、沮丧等抑郁情绪。对此,患者亲属一般给予劝慰,试图使患者尽快恢复内心的平静,但如用语不当,反而会激怒患者,使他处于更加愤怒、焦虑、抑郁的状态之中
(5)承受。患者听从或承受命运的摆布,不得不接受死亡的严峻现实,死亡即将来临
对屈布勒-罗斯研究成果的质疑与批评
五个阶段没有被她本人和其他人的研究所证实,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濒死者都按照这个顺序经历每个阶段
每个人的死亡应对方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她的论述忽略了病人的个体情形,比如社会支持、不同疾病所产生的效应及个体受访的环境的不同等
但是,瑕不掩瑜,屈布勒_罗斯关于死亡过程的五阶段描述迄今仍然是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她的理论对于我们关于死亡的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唤起人们关注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老年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鼓励人们关注临终老人和他们的家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哈佛大学著名的“格兰特研究” (The Grant S tud y )历时76年,研究 “什么 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研究选取268名当年正在哈佛大学就读的本科 生作为研究对象。经过长期的跟踪调查,接任主持这项研究整整32年的心理学 者乔治•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 得出结论:持续终生的良好亲密关系对人的 幸福影响深远。但是,并非所有的夫妻通过适应期都能建立良好的婚姻关系。经 过很长一段时期双方仍然难以适应的婚姻,甚至不幸的婚姻,是存在的。婚姻关系和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如果关系双方非常难以适应,而且他们也为保持关系做 出了许多努力也无果而终,那么离婚为双方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终结痛苦并可 以与其他人建立新的婚姻关系并拥有家庭幸福的机会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个体年满18岁则意味着步人成年,将依法享受 公民的权利,同时依法承担公民的义务。成人仪式(或成人礼)是个人已经成 人、进人成人社会的标志,它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在古代社会,它就像是跨人 成人社会的通行证。中国古代的成人仪式中,男子和女子分别有一个专门的名 称— 冠礼和笄礼。按照周代的制度,男子在20岁时行冠礼,女子一般是在15 岁时行笄礼。《礼记• 乐记》曰:“昏 (同 ‘婚’ ) 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郑玄 注:“男二十而冠,女许嫁而笄,成人之礼也。”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标志成 年的成人仪式,如日本青年在2 0岁时举行的“成人式”、非洲部分部落实施的 “割礼”、埃塞俄比亚一些部落男孩的“越牛” 仪式、秘鲁男孩的“跳崖”仪式 等,其他民族还有“拔牙” “锯齿” “文身” 等加于肉体上的一种永久烙印。 仪式通常被界定为带有象征性、表演性并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 方式,从本质上说,成人仪式具有标志生命周期的过渡功能。有了这一有形与 无形的标志物,个体的成人身份便得以辨识。阎光才说:“对于个体而言,成人仪式只是一个人一生中一次特定片刻的体验,而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它是周而 复始、循环往复的集体行为,它的符号化功能早已延伸和贯穿到成年人整个教 育生活中去。这种符号化不仅建构了一种集体幻觉和想象,而且以一种成年人 的价值介人和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使得教育的日常生活结构化。” ® 成人仪式与 其说是代表一种新的生命周期的开端,不如说它仅仅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次身 份转换。
个体差异:以往的智力研究都是针对某一年龄阶段群体的智力发展特点或发展水平,关注的是群体的平均水平,而忽略了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 ) 和个体内差异(intra-individual difference )。个体间差异主要关注同一特质/ 能力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如个体A 和个体B 在数字比较能力上的差异。个体内差异主要关注同一个体在不同特质/能力表现上的差异,如个体A 在数字比较能力和加工速度能力上的差异。另外,个体内变化(intraindividual change ),主要关注同一个体的同一特质/能力跨时间的变化,如个体A的数字比较能力随年龄增长是如何变化的。近年来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差异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行为水平的系统性差异,这主要表现为某一项智力测验上的个体间差异与其他智力测验上的个体间差异是相关联的(如个体A 和个体B 在数字比较能力上的差异,与他们在加工速度能力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是系统差异而非偶然差异)有研究发现,中年期的个体间差异可能是老年期个体间智力水平差异的有效预测指标。® 同时,同一个体在不同智力维度上的发展轨迹的差异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沙伊就曾经提出,这种个体内的发展轨迹的差异可能比研究设计(横断或纵向)、实验间隔时间等操作所造成的差异更为突出。此外,个体间智力水平的差异( 个体间差异)与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智力变化(个体内变化)是不一样的。塔克- 德罗布(E. M. Tucker-Drob ) 等人发现有着较高水平的词汇知识、.受教育程度的被试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认知功能,这是成年人智力的个体间差异。同时他们还发现,词汇知识、受教育水平都和随年龄增长的认知衰退无关,也就是说无论这个人的词汇知识丰富与否、受教育程度高或低,其认知能力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这是成年人智力的年龄变化规律_(体现的是个体内变化)。横断研究和追踪研究结果的差异预示着个体间和个体内发展轨迹的差异,这将成为研究者日后研究的方向。同时,研究者可以探讨受教育水平、职业特点、健康水平等对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日后认知老化表现的影响
同辈效应:当采用横断设计,对分别来自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三个群体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期获得成年期某种智力发展轨迹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三者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当社会稳定发展(如科技进步、重视教育)时,中年可能是成人智力发展的顶峰,而在社会发展不稳定(如经历战争、流行病)时,中年有可能是成人智力发展的低谷,或者出现其他的发展模式。沙伊在西雅图追踪研究中选取了三个同辈群 体 ( 1896年前后出生,1924年前后出生,1952年前后出生),比较他们在成年期的智力发展水平。结果发现,随着年代增长,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均表现出了增长效应,且 1924年前后出生的那一代人比1896年前后出生的那一代人的智力增长得最多。沙伊认为这体现了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不能简单认为是由于年龄引起的智力差异(两个同辈群体处于相同年龄时智力表现仍旧存在差异)。如美国在1900— 1920年各州相继通过了禁止使用童工的法案,推行义务教育,这极大地影响了当时儿童人学的比例和受教育程度,进而影响了他们在中年期的智力表现。① 同样,在国内进行中年人智力水平的研究也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例如,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目前处于成年中期的中年人所获得的教育机会和生活条件会比出生在2 0世纪60年代初,目前处于成年中期的中年人所获得的教育机会和生活条件好。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中年人,可能在儿童期经历了营养不足,在青少年期又经历了 “文革”,工作中又遇到社会转型等一系列生活重大事件,因此他们的智力表现可能会比改革开放初期出生的中年人差
青春期自我意识高涨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个体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一方 面,青少年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 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因此,如果听到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如果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教师多 看了自己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 。总之,青少年觉得周围人时时 刻刻都在评价他们,这种想法使他们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
到了青年早期,正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 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 自我” 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 “ 自我” 这个问题为目的的。这种主客观上的需求使得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获得了 进一步的发展
进人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青少年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 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产生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 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 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 自我意高涨的突出表现是,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 和学校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 “我的特征是 什么? ” “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 ” 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 于他们的心中,这种倾向在其作文及日记中常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例如,同是以 “我看到了什么” 为内容的作文,小学生是纯粹地描述客观世界的景象,而青少 年虽然仍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但他们的描述中带有浓重的个人情绪情感基调, 在作文中更突出了个人的喜好、烦恼和憧憬等
该研究采用2 ( 控制,相关)X5 (儿童1,儿童2 , 青少年1,青少年2,成人)的混合设计,刺激材料由六种不同的几何图形组成并配有不同的纹理图案(共六种)。在控制条件下,实验者向被试呈现三个刺激项目,要求被试判断底端的项目是否在某一特定维度(形状或纹理)上与顶端两个项目中的一个相匹配。在相关条件下,实验者向被试呈现四个项目,要求被试推测顶端两个项目间的变化维度(形状或纹理),并判断底端两个项目间的变化维度是否与该维度相同。被试统一使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进行“是”或“否” 的按键反应
浮动主题实验材料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屏幕顶端呈现条件 句,用来描述屏幕中间部分盒子里的两个图形,例 如 “如果圆圈是红色的,那么 五角星是黄色的”。实验者大声朗读条件句。7 秒后,屏幕中间呈现长方形的盒 子,1秒后在盒子的左侧呈现圆圈,2 秒后在盒子的右侧呈现五角星,并由实验 者大声说出这两个图形的颜色。最后,屏幕底端呈现相应的反应键,真假评估任 务中反应键为“真” “不知道” “假”,可能性评估任务中反应键为“一致” “不一致”。整个实验共使用了 16种颜色配对、4 种逻辑关系(如果p,则 q ; 如果p, 则非q ;如果非p ,则 q ;如果非P , 则非q )。在可能性评估任务中,实验者告诉 被试,教师要求16名学生用一个圆圈和一个五角星来填充盒子,并且告诉每个 学生盒子里圆圈和五角星的颜色。该任务要求被试根据指导语判断盒子里面的情 况:“请判断该学生是否遵守了游戏规则。如果这个学生遵守规则并按照指导语的 内容正确完成操作,请你在绿色盒子上做标记;如果这个学生没有遵守规则并且 没有按照指导语的内容正确完成操作,请你在红色盒子上做标记。”在真假评估 任务中,实验者告诉被试,教师要求16名学生每人负责填充五个盒子。每个学 生收到五个盒子中的四个盒子,通过学习这四个盒子中圆圈颜色和五角星颜色之 间的关系,判断第五个盒子的填充规则。当看到第五个盒子时,实验者要求被试 判断这个学生推理出来的规则的真伪(学生并没看到第五个盒子)。“通过学习盒 子里的内容,请你判断该学生发现的规则是否正确,或者,你认为根据盒子里的 内容还不能判断规则的真假。绿色的盒子代表‘真’ ,红色的盒子代表‘假’,蓝 色的盒子代表‘不知道’ 。” 在真假评估任务的控制组实验中,指导语做如下改 变:“通过学习盒子里的内容,请你判断学生发现的规则是否正确。绿色的盒子 代 表 ‘真’ ,红色的盒子代表‘假’。”这项实验的核心内容是从不熟悉的关系中 推理事件存在的可能性,因而并不涉及知识经验的使用。结果发现,六年级的学 生,即青春期初期的孩子,能够把单一的解释转化成两种可能的解释。三年级的 小学生尚未意识到可能性的存在,他们无法理解“非 p” 这种情况,而青春期的 孩子能够掌握条件的假设意义,并且能够理解“非 p” 条件并非必须与“p” 条 件相对立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 Rosenthal)在一个著名实验中,对小学一至六年级学 生进行智力测验,从中随机选取20%的学生,告诉这些学生的教师,他们是非 常有发展潜力的,将来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8个月后,再次施测智 力测验。结果发现,那些随机抽取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表现了出乎意料的 进步,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更为明显。
安娜•弗洛伊德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六个孤儿的调查表明,在缺乏成人照料的情况下,同伴关系弥补了他们丧失父母的痛苦,这些儿童发展了类似亲子关系中的依恋模式,他们发展正常。实验室研究也表明,当儿童面临陌生或恐怖情境时,同 伴 (一个好朋友)在场可以起到与父母同样的作用,消除紧张和压抑(Schwam,1972;Ispa, 1977 )。研究者还发现,至少有一个支持性朋友的儿童,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减少被较大的同伴群体拒绝所引起的孤独感和伤害(Hodges et al.,1999; Schwartz et a l., 2000)。相对于没有同伴一起上学的儿童,与朋友一起上学的儿童更喜欢学校,适应不良的问题更少(Ladd e ta l1997 )
例如,儿童常从同伴那里获得一些不便或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在同伴集体中,当发生规范冲突时,儿童考虑到同伴提供的信息和团体规范,会表现出从众行为。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也得益于同伴集体。同伴既可以给儿童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儿童在将自己与同伴比较的过程中形成对自我的评价
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对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怎样对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怎样处理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等。这一切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父母不同,同伴既是平等的,又是铁面无私的。同伴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的机制实现的。同伴榜样在改变儿童行为和态度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儿童常模仿同伴的行为并将其同化到自己的行为结构中去
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的一部分。儿童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有益于儿童的发展。但归属感无法在一对一的友谊关系中获得,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属于群体和被其接纳的感受。
传统上,心理学家认为男子气和女子气是一个维度的两个极端。但是,有人(Bern, 1975; Spence, 1982)提出了心理两性化的新看法。柏姆 (Bern) 的模式是男子气和女子气属于两个分离的独立维度,人可以具有两性化特质,糅合男女两性的优秀品质,不必只接受某一性别的特质而拒绝另一性别的特质。一般而言,假小子是被成年人和同伴接受的,而且假小子并没有干扰成年人“女性化”人格的发展,同样有助于女孩获得好的性格,如警觉性。相反,玩洋娃娃及女子气的男孩容易招致同伴、家长和教师的反对,甚至是嘲笑和奚落。大多数成年人对男孩双性行为的反对可能源于对可能导致同性恋的恐惧( Sandnabba & Ahlberg,2010)
父母传递这些信息的方式很微妙,如果一个孩子在为家庭作业寻求母亲帮助时听到母亲说“去问爸爸吧,他数学好”,或者听到父亲说“你妈妈学数学很费劲”,孩子会逐步形成一种观念,认为数学是男孩的领域,女孩不适合(Lips,2006)。
M空间证明
基本结论
3岁儿童只能处理1个单位的信息,而5岁儿童可以处理7个单位的信息
验证实验
多刺激反映综合法
教会孩子各种各样的刺激-反应连结(如见红色鼓掌,见被子张嘴)
同时呈现数种刺激-反映连结要求孩子做出反映(如红色杯子等等)
观察孩子的正确反映数(所谓的正确反映实际上就是孩子联想到的刺激-反应连结数,对应了该研究者所提的“提取长时记忆信息(曾经记忆的刺激反应连结)”)与m空间所能综合的图式的最大数是否一致,若一致,假设成立
延迟满足
地位
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自我控制的经典范式,包括选择范式、选择等待范式、选择工作范式、礼物延迟范式等
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张萍等人通过礼物延迟范式考察了114名2-11岁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及性别差异
所得结论
(1)儿童的自我控制在2-4岁具有低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
(2)女孩在2、4、7和11岁时自我控制均显著高于男孩
(3)从2到11岁,男孩和女孩自我控制的发展变化存在差异
对于女孩子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4岁与7岁、11岁之间以及7岁与11岁之间无显著差异
对于男孩子来说,4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高于2岁时,7岁时的自我控制显著低于4岁时、7岁与11岁的自我控制无显著差异
由于幼儿的皮质兴奋机制相对于抑制机制仍有很大优势,所以幼儿更多表现为冲动性,自我控制较低
研究意义
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人完成各项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的必要条件
各部位髓鞘化开始与结束时间(关系排版)
脊髓腹根(5个月-出生后2个月)
脊髓背根(6个月到出生后7个月)
前庭—听觉束(6个月到9个月)
内侧丘系(6个月到出生1岁)
小脑下脚内侧部(6个月到9个月)
小脑下脚外侧部(7个月到出生之后5个月)
小脑上脚(7个月到出生后9个月)
小脑中脚(出生起到4岁)
网状结构(出生起到20岁甚至以后)
下丘脑脚(7个月到出生后5个月)
上丘脑、视神经与视束(9个月到出生后4个月)
——(1)丘脑束和xx束(10个月到出生后4岁)
豆状核束(8个月到出生后10个月)
——(2)豆秋核束(8个月到2岁)
视觉辐射(出生后到6个月)
体觉辐射(9个月到1岁半)
听觉辐射(出生后到4岁)
非特异性丘脑辐射(出生后4个月到8岁)
纹状体(出生后4个月到2岁甚至以后)
椎体束(10个月到两岁半)
额—脑桥束(出生后2个月到4岁)
穹隆(出生后3个月到3岁以后)
扣带(出生后2个月到12个月)
脑的长联合束(出生后3个月到10岁)
联合区皮质内联系(出生后3个月到30岁甚至以后)
各部位髓鞘化开始与结束时间
脊髓腹根(5个月-出生后2个月)
5个月开始
脊髓背根(6个月到出生后7个月)
前庭—听觉束(6个月到9个月)
内侧丘系(6个月到出生1岁)
小脑下脚内侧部(6个月到9个月)
6个月开始
小脑下脚外侧部(7个月到出生之后5个月)
下丘脑脚(7个月到出生后5个月)
小脑上脚(7个月到出生后9个月)
7个月开始
豆状核束(8个月到出生后10个月)
——(2)豆秋核束(8个月到2岁)
8个月开始
体觉辐射(9个月到1岁半)
上丘脑、视神经与视束(9个月到出生后4个月)
9个月开始
——(1)丘脑束和xx束(10个月到出生后4岁)
椎体束(10个月到两岁半)
10个月开始
小脑中脚(出生起到4岁)
网状结构(出生起到20岁甚至以后)
视觉辐射(出生后到6个月)
听觉辐射(出生后到4岁)
出生起
额—脑桥束(出生后2个月到4岁)
扣带(出生后2个月到12个月)
出生2个月开始
穹隆(出生后3个月到3岁以后)
脑的长联合束(出生后3个月到10岁)
联合区皮质内联系(出生后3个月到30岁甚至以后)
出生3个月开始
非特异性丘脑辐射(出生后4个月到8岁)
纹状体(出生后4个月到2岁甚至以后)
出生后4个月开始
发展心理学
基本概念
发展心理学
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广义: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科学
狭义:个体毕生发展心理学
种系心理发展
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动物心理的进化和人类心理的进化两个过程
复演说
把个体心理发展看做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过程的理论
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视觉偏好法
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一个(复杂和有意义的刺激)更感兴趣
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重复刺激的反应强度降低的现象
去习惯化
已经对某一刺激形成习惯化的婴儿,当呈现另一新的刺激物给他时,又会引起他新的注意,这一过程叫去习惯化
客体永久性
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泛灵论
指3-6岁左右的儿童在认知方面,相信一切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自我同一性
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横断研究
纵向研究
交叉聚合研究
微观发生学设计
跨文化研究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横向的整体变化
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如发展心理语言学、发展心理生物学
纵向的整体变化
研究范围向人生的两极延伸
胎儿、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老年
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发展心理学研究思路的生态化取向
重视纵向(或聚合交叉)的研究
研究方法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
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
理论进展
一般理论的进展
理论模型
毕生发展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的进展
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
语言智力
逻辑-数学智力
知人的智力
自知的智力
音乐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
空间智力
存在主义者智力
自然主义者智力
成功智力理论
斯滕伯格
分析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实践性思维
所谓成功智力,就是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选择环境、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
真智力理论
珀金斯
神经智力
经验智力
反省智力
情绪智力理论
梅耶尔和戈尔曼
能力(戈尔曼)
认为情绪智力是能力与人格倾向的混合产物
能力(梅耶尔)
认为情绪智力是传统智力的一部分
社会性和品德发展理论的进展
心理理论
生态学理论
主张
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
方法
准实验设计、无觉察技术
基本观点
微系统:
是儿童每天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家庭、照料者、朋友和老师都是影响者
儿童可以主动帮助微观系统的建构,塑造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
小系统:
联系了微观系统系统的众多方面,中间系统将儿童与父母、学生与老师、员工与雇主等互相联系起来
体现了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外在(外部)系统:
代表了更一般的影响(社会机构),包括地方政府、社区、学校、宗教场所等社会机构
会影响微观系统和中间系统的运转
大系统:
代表了作用于个体更大的文化影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各种政府和政治价值系统以及其他的价值因素
是最大的系统层级
强调发展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时间序列:
所有系的基础
包括了历史实践和渐进的历史变化
涉及了时间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评价
生态学理论非常重要,因为它指出了影响儿童发展的多水平环境
生物学因素是生态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但生态因素是理论的核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
描述
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
解释
是对发展心理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交互关系等做出说明
预测
是根据研究形成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景中的反应做出推断
控制
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影响婴儿正常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病
先天代谢缺陷
表观遗传因素
DNA甲基化异常
RNA干扰
组蛋白修饰
基因组印记
X染色体失活
组织分化等
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地理因素
母体因素
情绪
应激
营养
患病
父源因素
遗传主导因素
年龄
疾病及药物
肥胖
环境主导因素
生活方式
环境暴露
其他
新生儿的反射
吸吮反射
指面部受触时引起的胎儿转头、张嘴、吮吸的本能活动
抓握反射
出生后第2周开始消失 指当物体接触到胎儿手掌时,他会抓住不放
行走反射
2个月消失 行走反射又称踏步反射或无意识步行。正常新生儿处于清醒状态时,用两手托住其腋下使之直立并使上半身稍微前倾,脚触及床面,他就会交替地伸脚,做出似乎要向前走的动作,看上去很像动作协调的步行
颈强直反射
4个月时消失 指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时表现出的反射
惊跳反射
6个月消失
足趾反射
8-12个月消失 触摸新生儿脚底,足趾向上呈扇形展开

新生儿的学习
可以通过条件反射进行学习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模仿学习
胎教
胎教相关概念
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给胎儿积极的言语、音乐、动作刺激,激发胎儿大脑神经元增殖,同时使胎儿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发展的干预性活动
胎教是胎儿期心理卫生实现的主要手段
胎教种类
音乐胎教
抚摸胎教
言语胎教
光照胎教
依恋
概念
指婴儿与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结
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2-3月)
用哭、笑进行联系,但是对任何人无偏爱,见到人比较兴奋
选择性的社会反应期(3-6月)
辨认并偏爱比较熟悉的人,对陌生人反应减少,不拒绝熟悉的人的离开
特定依恋(6月-2/3岁)
依恋对象成为安全基地,依恋对象离开会哭,对陌生人警惕戒备,这时产生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目标调整的参与期(2/3岁到以后)
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能容忍与依恋对象的距离逐渐加大,学会和不熟悉的人交往
对依恋对象如何 对陌生人反应如何 是否拒绝熟悉的人离开
类型
安全型
与母亲在一起时能主动探索,母亲离开会哀伤,母亲回来会欣喜并积极寻求接触,母亲在场与陌生人能愉快相处
抗拒型
母亲在场时留在母亲身边很少探索环境,母亲离开会很苦恼,母亲回来表现出矛盾的情感,欲接近又反抗,即使母亲在也害怕陌生人
逃避型
母亲在不在影响不大,母亲离开也没有特别紧张或者忧虑,母亲回来会掉头走开,不理睬或回避母亲的接触,不特别害怕陌生人,没形成依恋
母亲在场时能不能主动探索 母亲离开时会怎样 母亲回来时会怎样,母亲在场时是否害怕陌生人
语言的形成阶段
第一阶段(0-1岁)语言发展的准备期
掌握语言
0-4月掌握单音节
4-10月掌握多音节的音
12-13月模仿成人的语音称呼周围的人和物,语音与语音结合
理解词汇
7、8个月能听懂话并能做出动作反应,但是最初不是对词反应,而是对整个情景反应
12个月以后,词才能作为信号引起婴儿的反应
第二阶段(1-3岁)词汇发展和表达能力发展期
词汇发展
最早9个月,最晚16个月出现第一批词
1岁左右20个词左右
2岁末300-500词
3岁末1000词
表达能力发展
理解语言阶段(1-1.5岁)
单音重复、以音代词、以词代句
积极语言活动阶段(1.5-3岁)
简单句阶段,复合句出现
游戏的种类
游戏的种类
依认知特点分
练习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
结构性游戏
依社会互动分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合作游戏
联合游戏
旁观游戏
游戏的作用
在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性方面有重要价值
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亲社会行为
概念
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
亲社会行为培养
角色扮演训练
行为强化训练
父母通过强化来控制儿童的合作、分享、帮助等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谩骂、不友好等反社会行为十分有效
自我概念训练
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与期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榜样示范
模仿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增加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推动力
学习兴趣不断广泛:不局限于学校的教学内容
学习兴趣不断深化,最初对学习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
之后不断对学习内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学习兴趣不断分化,儿童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初步分化
学习兴趣不断抽象化,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比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罗森塔尔效应
影响
教师对不同的学生怀有不同的期望,期望不同区别对待学生的方式也不同,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就不同
影响教师期望的因素
学生的外貌、性别、家庭背景、智力
对学生的控制程度也影响教师的期望。如果学生表现好,会给教师留下好印象,提高教师期望
教师的期望从两个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
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通过影响学生的心理特质、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等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家庭教养方式的作用和应用
权威型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和接纳,对儿童的控制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能倾听孩子的心声,一旦做出决定要求孩子坚决执行,给儿童相当的自由自主探索
孩子独立自信,往往有较好的学业成绩和更高的理性和抱负
专制型
父母对儿童眼里粗暴、缺乏温情,甚至滥用权力,要求儿童绝对服从,很少对其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儿童感到愤怒和拘束
家长孩子间缺乏沟通,孩子无法从父母哪里学到适当的社会技巧,一般不善于交往,对学校生活适应性较差,有时对他人充满敌意,攻击性很强,不能自控,有些孩子则抑郁、退缩缺乏自信
溺爱型
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肯定,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思想,但很少提出控制和要求,或偶尔提出纪律要求但不能坚持下去
过度的放纵使得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愿望和要求一旦不能满足就心生愤恨,没有学会处理人际问题的方法,责任心和独立性较差
忽视型
对孩子缺少关注和爱,很少提要求与控制,对儿童的要求缺乏回应,让儿童感到受忽视与冷落,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孩子的社交及学业表现皆有缺陷,也常变成有敌意及反叛的青少年,易出现行为偏差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成人感与幼稚感
成熟性表现在他们对成熟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来自身体的快速发育以及性的成熟
幼稚性表现在认知能力、思想方法、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反抗性与依赖性
引起反抗的事件
独立意识受阻
被成人强迫接受某观点
自主性被忽视,对一切不顺从,不愿意听取成人的意见
但是他们的内心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闭锁性与开放性
将内心封闭,表露于外的东西减少,加上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使闭锁程度增加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孤独,希望有人关心,不断寻找朋友,一旦找到,推心置腹毫不保留
高傲与自卑
不能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定论,偶然成功便沾沾自喜,一时失利就自我否定
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身体发育成熟,成人意识明显,他们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于生活的各方面
但另一方面又有几分眷恋

自我同一性
概念
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感受(特定环境里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
能力(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
意识(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践行我人生发展方向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个体统合隐含一种一致感,有相当稳定且具有未来取向的的自我印象
解决同一性危机的方式(马西娅)
自我同一性的两个分界标准
青少年探索(危机)
对可能的未来人生的探索
投入程度(承诺)
对所选择人生道路的践行
四种情况
同一性扩散
个体既没有探索(没有探求有意义选择)也没有自我投入
同一性早闭
个体没有经过探索就进入了自我投入
同一性延缓
个体经过了自我探索,但是没有自我投入,即青少年正处于现实的同一性危机之中,但是成人和社会没有给他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同一性完成
青少年已进行了探索,也进行了积极投入
青少年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两个意识)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追求独立自尊,但是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接受,于是产生了偏激的想法,认为行动的阻碍来自于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强(生理因素)
青春期个体有关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性增强,过分活跃,使得青少年对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表现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
独立意识(两个意识)
为了否认自己是儿童,确认自己已经是成熟的个体,将父母、教师以及其他成员的教诲视作对自身独立发展的束缚,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青少年早恋及原因
原因
生理成熟和性意识萌芽对性探索的兴趣
青春期思维活跃但自制力相对脆弱产生激情
缺少家庭温暖的青少年更容易早恋
从众心理
逆反心理
媒体与书刊的不良刺激
教育对策
理解
尊重
引导升华
丰富活动
成年早期的恋爱
三种层次
以性爱为主
以情爱为主
性爱和情爱的和谐统一
特征
排他与守一的统一
冲动与韧性的统一
自私与无私的统一
男女差异
对爱憧憬不同
女现实,男浪漫
侧重不同
女被爱,男重所爱之人
对爱情选择定向不同
女重才能及事业,男重外貌人品及温柔
老年期认知退行的表现
感知觉的显著退行性变化
记忆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思维效能减退
智力并非全部减退
老年期的人格变化
不安全感
孤独感
适应性差
拘泥刻板性
趋于保守
回忆往事

老化
个体在成熟期后生命历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形态学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
成功老化的秘诀
SOC模型 通过补偿达到选择性最优化模型
选择(S)
确认最有价值或最重要的机遇或活动领域
最优化(O)
有效分配和提炼资源,以便在所选择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补偿(C)
在资源减少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可以弥补损失或将其对功能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小的策略
面对死亡的态度
否认
愤怒
讨价还价
挫折
接受死亡
智力
成年早期的思维特点
辩证的
成年早期以辩证思维为主
三种水平
二元论
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
相对性
比较、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
约定性阶段
相较于上面两者的“上帝”视角式的辩证观,此时的辩证者有了自己立场与观点
以矛盾作为思考的基础,能从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辩证观点看问题,思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实用的
思维的专门性
指学会在特定的情境中以某一角色出现所必须具有的思维方式
思维的具体实用性
学会以一种最好的解决办法来解决可能对角色行为构成威胁的具体问题
保护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学会以维持这种社会情景的方式来进行思维
相对的
脱离既有的、固定的框架,而以相对的视角进行思考
不再如形式思维阶段一般强调思维的确定性、客观性和确定性,而是强调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运动性
沙伊的智力理论
成人智力适应理论
儿童和青少年期
知识获取阶段
成年早期
实现阶段
个体为了长远的目标,必须让自己的认知能力适应复杂的环境(如婚姻与工作)
此阶段个体减少知识获取活动,而更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
正因为知识的获得及应用形成了良好的有机结合,因而成年早期的个体智力结构中的诸多要素保持稳定的同时,仍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成年中期
责任阶段
中年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责任水平
其必然要承载起中流砥柱的职责,成为家庭、企业、事业单位的骨干
成年晚期
整合阶段
情商
评估、评价、表达和调节情绪的一系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