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农牧业发展质量。
1.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牲畜棚圈改造升级。
2.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培育家庭牧场、合作社、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3.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探索建立政府以试产竞争方式购买农机推广服务的机制。
4.实施质量兴农兴牧战略。发展县域优势特色农畜产业,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强县。
5.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产业化领军企业。
6.加强农畜产品品牌建设。举办优质特色品牌产品展销会、博览会。
7.推进小牧农户生产经营现代化。发展生态、设施、体验、制定农牧业。
(二)着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统筹推进农村牧区生态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
2.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制度。
3.加快治理农牧业资源环境突出问题。
4.大力整治农村牧区人居环境。厕所革命,推广清洁能源,空心村服务。
(三)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加强农村牧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农牧民学习讲堂”作用。
2.传承发展提升农村牧区优秀传统文化。
3.推进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做好农牧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文化服务工作。
4.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移风易俗”试点旗县区。
(四)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
1.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北疆先锋”“富民党建”
2.深化村民自治实践。3.推进法治乡村建设。4.提高乡村德治水平。5.抓好平安乡村建设。
(五)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破解人才瓶颈制约。
1.大力培育新兴职业农牧民。建立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
2.加强农村牧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科技特派员。
4.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