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孔子周游列国线路图
《孔子的故事》阅读梳理之周游列国线路时间轴!让阅读思路更加清晰!包含孔子55岁-59岁、孔子耳顺之年、孔子63岁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周游列国线路图
卫国
来此原因
卫国需要人才
蘧伯玉年老
史鱼去世
有亲属关系
子弟子路与卫国宠臣子瑕为兄弟
处境艰难
卫灵公不信任
孔子受到监视
匡城
在卫国受到监视
被拘留
原因
正值战时
卫国贵族公孙戌 占据匡城
发生误会
结果
公良孺(弟子)战斗
孔子与公孙戌协商离开
晋国赵简子杀二位贤人
晋国国内在进行战争
没有选择
并不如意
卫灵公贪图享乐, 不重贤臣
孔子感到受到侮辱
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卫灵公在街市上招摇
卫国内战
蒯(kuai上声)聩(太子)与南子争执
太子逃至晋国
太子的儿子立为国君
太子归来
父子之争
形势混乱
宋国
不受重用
卫国局势混乱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不支持这种父子相争
遭到迫害
桓魋(tui入声)欲杀孔子
陈国
受到迫害,仓皇出逃
B.C.492
没有一展抱负
吴国和楚国两面威胁
陈国国君软弱平庸
孔子的才能得不到重用
负函(属蔡国)
去往楚国,途经
处境危急
被乱兵包围
断水断粮
安全到达
B.C.489年
辅佐叶公沈诸梁
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楚国(边境)
吴国攻陈,楚国联陈抗吴
孔子佩服楚昭王的开明
同时陈国国势混乱
勾留边境
楚昭王想要重用孔子, 楚国贵族不赞成
楚国的顽固贵族势力大
卫鲁两国关系密切
孔子对卫国熟悉
卫出公(辄)的政权稳固
担当职务
主张整顿名称
不受欢迎
反映了实际情况
变革混乱,难以统一
鲁国
归国原因
鲁国需要贤才
吴国势力扩张,攻打鲁国
鲁国请冉有归国
冉有举荐孔子
孔子思念家乡
发表见解 淡出政治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
转向文化教育事业
孔子63岁
孔子55岁-59岁
孔子耳顺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