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本思维导图是对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宏观经济模型相关知识的整理,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消费储蓄和投资、总需求与总供给等内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专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知识的整理,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经济发展。
本思维导图是对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六章市场失灵相关知识的整理,主要包括: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原因、政府干预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
含义
一个国家/地区按市场价格计算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是一个生产概念
形态
收产假
价值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收入-成本)
收入形态
创造并分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
所有常住单位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的进口价值 (投入-进口价值)
计算方法
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GNI=GD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1生产法
我国使用
各产业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收入法
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收入法增加值之和
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不含所得税)
劳固营生
3支出法
美国
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
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支出法GDP
去哪了=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
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总支出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总收入
Y=消费C+储蓄S+政府净收入T
总收入=总支出
I=个人储蓄S+政府储蓄(T-G)+国外部门储蓄(M-X)
三部门
消费者、企业、政府
I=S+(T-G)
两部门
消费者、企业
I=S
消费储蓄和投资
消费和储蓄
消费理论
英国凯恩斯 消费理论
三个假设
2减1收 凯三儿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β
=增加的消费/增加的收入=△C/△Y
0<β<1
通常不会都花掉或都留下
增加的消费支出在增加的收入比重不断减少
挣钱越多越想存钱
边际储蓄倾向s
0<s<1
边际消费+边际储蓄=1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C=α+βY
α—必不可少的自发性消费(和收入多少没关系)
β—边际消费倾向
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平均消费倾向APC=总消费/总收入=C/Y
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APC可以<=>1
赚的多少VS花的多少
美国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
莫命
C=α*WR+c*YL
家庭的消费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获得的收入和财产
社会中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高,消费倾向提高
中年人比例高,消费倾向降低
美国弗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
弗久 ”佛救“
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
现期消费支出Ct=边际消费倾向c*现期持久收入YPc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互补
收入=储蓄+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
投资函数及投资乘数
投资函数
购置物质资本(厂房、设备……),不含金融性投资
决定因素
实际利率
I=e-dr
投资的成本取决于实际利率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反方向变化)
主要因素
预期收益
投资风险
预期通货膨胀和折旧
投资乘数
1个因素的变化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也叫“倍数”
=收入变化/投资变化=△Y/△I
投资乘数是边储的倒数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自发消费α+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边际储蓄倾向s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
买方愿意购买的产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
利率
实际成本增加, 投资需要下降
税收
钱变少,买买买变少
价格总水平
越便宜越买买买
反向变化
沥水架
货币供给量
钱越多,买的越多
政府购买
政府也是经济主体
预期
预期利润增长→总需求增加
同向变化
供卖鱼
总需求曲线
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
右下
彩礼出 需求降
财富效应
价格上涨,居民财富减少,购买力下降,需求下降
利率效应
价格上涨,钱紧缺,利率上升,成本增加,需求下降
出口效应
价格上涨,汇率上涨,外币贬值,出口需要下降,需求下降
总供给
卖方愿意提供的产品总量
物价不影响供给
价格
成本
基本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利润
对未来利润预期下降,减少生产
劳动、资本、技术、工资水平……
通过对成本的影响,影响企业利润
总供给曲线
长期
工资具有灵活性 长期来看工资会提高
收入提高,成本提高,利润不变
总供给和价格总水平无关,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等因素
短期
工资具有粘性、缺乏弹性 短期内工资不变
收入提高,成本不变,利润提高
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同方向变化
总供求模型
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总供给是一条垂直线
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
一般均衡价格 ”物价水平“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交点
总需求右移,交点上升,物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