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人性法:通过人性去判断用户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实现一个功能之前,看这个功能是否符合人性,是否跟具体的人性表现相匹配,如果匹配就值得去做。人性的主要表现有:追求快乐、追求高价值、爱美、懒惰、喜欢猎奇、追求有趣好玩、逃避恐惧、建立存在感等。
马斯洛需求层级法:越上层的需求被满足,产品越能展示出高的价值,用户也越愿意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看要做的功能是马斯洛层次的哪一层需要,来判断是不是该做。对应底层需要的功能应该做,同时挑一些对应的中层或高层需要的功能。
观察法:既然用户表达出的需求并不靠谱,那么我们可以观察用户,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行为。推断出用户的内心世界,判断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KANO模型法:将需求归类到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中。基本型需求的功能必须要做;期望型需求的功能选择性做,提高产品质量;兴奋型需求选择1~2个去做,达到让用户尖叫的效果。
产品定位法:根据产品定位来评估需求是否要做,评估该需求是否符合产品定位。与产品定位比较远的功能就不需要做。
使用场景法: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评估需求是否要做。罗列目标用户群的主要使用场景、次要使用场景,基于罗列出的使用场景判断在不同场景下不同需求是否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