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算法导图笔记
算法导图笔记,讲述了算法推荐、算法推荐新闻的积极影响、算法推荐消极影响、算法媒体治理机制等,新闻传播考研算法专题必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算法
定义
是指基于特定而精确的逻辑运算,用计算机程序实现的基于数据分析、面向特定目标的一套指令或方案。作为具有广泛应用性和连接性的信息技术,算法应用领域,广泛包括gps路线规划、内容推荐、属性匹配病情预测等方面。
算法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以算法引领、数据支撑、自主操作为特征的算法新闻正在渗透到新闻生产传播整个过程
算法推荐
通过追踪用户的网络行为,运用算法计算出个人特征、环境特征等相关信息,并由此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
算法需要了解并匹配三方面特征
用户特征:兴趣年龄,职业,手机型号,阅读历史等
环境特征:根据时间、地理位置、网络情况、天气情况等环境特征因时因地给用户做推荐
通过算法分析文章的内容和特征:包括关键词,主题词,标签热度,时效性等
基于用户兴趣的算法推荐是移动互联网新闻的主要分发方式,其代表有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
算法推荐新闻的积极影响
新闻观念:从“内容为王”到“用户至上”
受众地位提高,用户成为新闻生产和推送的中心
新闻采编:从基于“新闻价值”到基于“用户兴趣”
收集整理用户关于使用场景、使用偏向和兴趣偏向的数据进行新闻整合和采编,新闻采写由基于新闻价值逐渐转化为基于用户兴趣,有学者认为,这是把关权力从人工编辑向智能算法的让渡
新闻推送:从传统的“统一推送”到“个性化推送”
针对用户过往的浏览记录,利用算法推荐可以实现对用户画像的动态描述,进而达到千人千面,让每个生产者的新闻智能化精准匹配用户,估计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长尾需求,而且能进一步的增加用户粘性,提升传播效果
新闻人才:由“采写型人才”到“全能技术型人才”
精于大数据传播甚至算法设计等技术型人才或全能型人才成为需求导向,未来新闻职业者除了采写编评等基本业务能力,计算机技术也将成为需求重点
新闻市场:从“统一市场”到“利基市场”
建构利基市场是在较大的细分市场中具有相似兴趣或需求的一小群顾客所占有的市场空间,以往新闻传播的方式是针对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进行新闻推送,这些信息所满足的社会上大部分人群的信息需求,忽视了市场的精细划分,如今,采用算法推荐进行个性化新闻推送,使得小众人群的需求能够被极大满足,实现个性化领域的利基市场的建构
算法推荐消极影响
算法推荐用户隐私泄露的矛盾
算法推荐会导致信息茧房的出现,用户只接受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进一步强化原本的固有喜好,疏远与其他信息碰撞的机会,脱离了社会信息及经验共享
网络巴尔干效应凸显,用户只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将不感兴趣的信息排除在信息接收网之外,相同兴趣的群体聚集在一起,这些兴趣群体与另一个群体之间形成了厚厚的壁垒,久而久之,社会被分割成了一个个小区隔,极大弱化了群体的功能
网络群体极化,由于信息茧房和网络巴尔干效应,群体成员与外部世界交流机会大幅减少,群体内同质的特征显著,这些群体存在着群体极极端发展的趋势。他们会对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其他人或群体进行的辱骂
在注意力经济中,算法平台充分利用人性中的猎奇,惰性的弱点,推送低俗化,娱乐化新闻,是那些需要用户付出学习成本或高质量的长尾内容,则往往不受待见,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导致略不以驱逐良币标题党后真相,新闻层出不穷
算法媒体治理机制
技术层面的平台社会责任
制度层面的法律政策伦理
社会层面的用户算法素养
算法推荐与网络舆论
积极影响
精准画像,知晓行为
精准分发,个性传播
精准反馈,洞悉观点
精准修正,重塑倾向
消极影响
把关人离场主,流价值导向成色不足
回音室现象严重,凝聚共识难度大
沉默的螺旋效应显现,网络舆论场失真
算法歧视
表现
价格
性别
种族
特征
更精准
更多元
更片面(人类社会对个体的判断通常是综合和动态的,但算法无法获取和处理用户的全部数据)
更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