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大气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第二节气温;第三节大气压强;第四节风和降水;第五节天气预报;第六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包含地球上的水、水的组成、水的浮力、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物质的溶解、物质的分离、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大气层
Q没有大气层会怎样?A无天气变化,无声,无生命,易受陨石袭击,昼夜温差大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
①外层>500:卫星接收反射电视电话信号/空气少温度高(↑↑) ②暖层(电离层)85-500:反射电磁波信号/无线电通信/航天飞机可达/温度高(↑↑) ③中间层50-80:陨石燃尽(↑↓) ④平流层17-50:包含臭氧层/气流平缓,适于飞机飞行(↑↑) ⑤对流层0-17:有天气现象/两极薄赤道厚/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空气的热胀冷缩
第二节 气温
⊕天气短时间,气候长时间 ⊕最高气温午后2时,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人最舒适气温为22ºC
测气温:百叶箱①漆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使所测温度接近真实温度 ②朝北开是为了防止太阳光直射 ③安装在约地面1.5m高的地方
第三节 大气压强
⊕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测量大气压:空盒/水银气压计 ⊕h↑,P↓,ρ空气↓/Ⅴ↓,P↑ ⊕冬比夏P ↑,晴天比雨天P↑ ⊕高压区空气流动自上而下 ⊕高压锅原理:P↑,沸点↑ ⊕适于气体和液体:流速大压强小
☞离心式水泵:启动前灌满水(为了除尽泵壳里的空气)。叶轮旋转过程中可形成低压区,大气压把水压入泵壳内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大小(760mmHg≈1.01*10*10*10*10*10Pa) ↪裂桶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第四节 风和降水
⊕同一高度上水平运动是风(高气压区至低气压区) ⊕风的基本要素: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和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人工降水:降温干冰,凝结核碘化银 ⊕风的符号:风旗8级,长线2级,短线1级 ⊕测湿度(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干湿球温度计(相对湿度越小,温棉纱水蒸发越快,带走热量越多,温度越小)
降水(雨雪冰雹)条件①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②相对湿度百分之百 水汽凝结条件①+②+③空气中有微小灰尘颗粒
第五节 天气预报
⊕高压区晴燥低压区阴雨 ⊕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
锋
冷锋:向暖移动,降雨降温(▲) 暖锋:向雨移动,降雨升温(形状为半圆形)
第六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同,所以所处温度带位置不同;四季分明:夏高冬低) ②海陆位置(同纬度,陆地冬降温夏升温幅度大;离海洋近的气温年较差较小) ③地形eg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④季风(海水比热比沙石大)夏天海水不易升温,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区,陆地形成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内陆,形成东南季风,冬季则相反
⊕亚洲气温最强盛,范围最广
第七节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季风特点1冬季气温低,降水少。雨热同期。2南方气温高于北方,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但北方气温年较差较大 ⊕年降水量<400mm:干旱和半干旱(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