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闻传播史思维导图
新闻传播史思维导图,介绍了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和发展,包含历史背景、早期报刊的认识与接触、第一批近代报刊、自办报刊的特点。
赶快收藏!这是一篇关于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活动的思维导图,归纳了概述、康有为的办报活动和办报思想、维新派的其他主要报刊等内容知识。
下图介绍了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活动,知识点有概述、康有为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梁启超的办报活动与办报思想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乌合之众》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和发展
办报之初的历史背景
办报的“生态环境”
民族阶级出现但稚弱
没有言论出版自由办报毫无法律保障
“禁止华人而听西人开设”——(郑观应,《盛世危害*日报》
畸形发展应对政策
”找靠山“
”扯洋旗“
”进租界"
治外法权
国人对早期报刊的认识和接触
官员的办报活动
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1839年7月至1840年11月,林则徐翻译外国书籍汇集成《澳门新闻纸》,它是我国最早的译报,但只是内部传抄的新闻资料,而不是公开发行的报刊。
情报载体
魏源的继承与发展
为积极弘扬林则徐"夷情备采“的译报思想,魏源继承林则徐的资料,于1843年编撰出了《海国图志》并正式出版。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洪仁玕在太平天国时期的办报思想
概述: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人。1859年写出《资政新篇》。
历史故事:广东组织起义失败后,洪仁玕逃往香港在一家外国传教士家中教书。从1853年到1858年,潜心研究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设新闻馆“
“此策是也”
“兴新闻馆”
”此策现不可行,恐招妖魔趁机反间,俟杀绝残妖后行未迟也。“
“准买新闻”
“钦定,此策杀绝妖魔行未迟也。“
”实写新闻“
陈炽和郑观应的办报思想
陈炽:《庸书》、《报馆》 报纸是国家致兴盛的武器。 ”于己之名则禁之,于他国则听之。“——国之利器,不可假人。
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 ”通民隐,达民情“,”今如欲变法自强,宜令国种中各省、各府、各州、各县设报馆“。
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汉口
《昭文新报》
艾小梅
1873年创办,(”奇闻异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夭折(”人情未习“)
国人自办报的第一家近代报纸
上海
《汇报》(1874-1875):如履薄冰 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
《新报》(1876-1882):官商合办 ”道台的嘴巴“
广州
《述报》(1884)
”勉强度日“
中国最早的石印报纸
《广报》(1886-1891) “难逃查封”
香港的《循环日报》与其他国人自办报刊
王韬及其《循环日报》
1874年的“《循环日报》是第一份完全由中国人管理而取得成功的报纸”(柯文)
王韬被誉为“中国记者之父”(林语堂)
在新闻史上,他以报刊政论而著作。
代表作《弢(tao)园文录外编》,大多数为香港时期写的政论文章。
王韬及其《循环日报》,是中国人自办报纸的一个承前启后的里程碑。
王韬报刊政论的特色
时效性(速度)
广泛性(内容)
集中性(中心)
王韬政论的主要内容
“弱及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然也。”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立言”
相关评价
译《春秋左史传》、《易经》、《礼记》等,是第一个在牛津大学的讲坛上演讲的中国人
“他的政文冲破了古文辞的藩篱,形成了新的文体风格。他反对泥古,惟求一个简单标准——”达“,明白,人人能懂,代表了中国近代(新闻)文体变革的方向。”(《晚清报业史》)
开创了一个政论时代。——《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办报主体:办报者复杂
办报性质:除个别外,一般是私营性质
报纸内容: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
政治立场:表现出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
业务工作:大多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模式
报业环境:处境十分困难
经济上:1、民族工商业还很薄弱,还不能为报刊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足够的广告收入 2、读者不多,发行很少 3、缺少来自政党和政府的经费支持
政治上:来自封建统治者方面的限制
第一批国人办报,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地域范围仅限于汉口、上海、广州、香港等地,而且为求生存还往往要寻求官方庇护、挂洋招牌、托庇于租界,所以总体上社会影响力还不大。真正打破外报对中国报业的垄断,改变中国报业结构的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创办起来的维新派报刊。在维新运动期间中国民族报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开创了政治家办报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