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师的语言力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的语言力的思维导图,内容涵盖了表扬、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等板块,希望梳理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教师的语言力》
表扬
表扬语言的要点
立即表扬
60秒之内的表扬是有效的
多表扬
保持一定的不规则性。
语言、接触、奖励结合起来
养成表扬的习惯
进入教室时就要开启“表扬模式”
可以在上班路上试着赞美眼前的事物
从表扬餐具、早饭、家人、同事、身边的风景开始
案例
案例1:当学生应当的声音很小时
将“你.......”换成“我.......”,比如“老师觉得你做得很好”
惊讶法
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惊讶
夸张法
教师夸张地评价学生的行为
意见法
教师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
案例2:当表扬的对象总是集中在几个学生身上时
教师需要表扬的是学生的“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比较法
表扬学生比以前做得更好
赋予价值法
通过给学生的行为赋予价值来说明优秀的理由
案例3:当学生对表扬习以为常时
表扬学生身上还没有被他人注意到的优点
传闻法
教师将从他人那里听来的对学生的评价告诉学生
模范法
让某个同学成为模范,并让其他同学都注意到他的优点
案例4:当学生没有把卫生间的拖鞋摆放整齐时
教师对那些能够把拖鞋摆放整齐的学生表示感谢
感谢法
教师向学生表示感谢
令人高兴的比喻法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夸奖学生的努力
敬佩法
教师对学生表达敬佩之意
批评
批评的语言要点
是立即批评还是等待时机
批评的对象是个人还是集体
批评的程度
案例5:当学生哭闹时
教师对学生的无理取闹可以不予理睬
无视法
教师对学生的捣蛋行为采取无视的态度
直接否定法
教师毫无表情地否定学生地错误言行
案例6:当学生在换教室的途中大声喧哗时
撤回对学生的奖励
取消法
教师取消某些活动
案例7:当某些学生的言行伤害到其他同学时
教师要态度坚决地批评
怒斥法
教师用极其愤怒的态度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
说教法
教师向学生说明批评的理由
案例8:当学生未完成作业时
让学生认识到后果
警告法
敦促学生获得他人的许可
过度矫正法
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过度地矫正
案例9:当学生经常迟到时
教师要认可学生,只批评其行为
失望法
教师向学生表达对其感到失望的心情
重视法
教师把重视学生的心情完全表述出来
请求法
教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请求他遵守规则
专栏:在处理学生间的争吵时,教师的立场
“心理剧疗法”
提问
提问的语言要点
让学生说出教师想说的话
记录
评价事后行动
将全班同学当作“一个人”
西蒙·斯涅克的“黄金圈理论”
案例10:当学生对练习运动会舞蹈没有热情时
首先设定共同的目标
选择法
让学生从选项中确定目标
想象法
让学生想象一下获得成功时的情景
目标法
让学生思考活动的目标
案例11:当教室的窗户紧闭时
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法
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扩大法
教师继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详细的询问
案例12:当经常有学生在教室里受伤时
促使学生发现原因,并想出对策
原因法
让学生思考产生某些问题的原因
总结法
将所有的意见整合为统一的内容
案例13:当同学们都不想举手回答问题时
考察方法
数值化法
让学生的自我评价数值化、具体化
步骤法
确认某项活动的每个步骤
反省法
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反省
专栏:应对说谎的学生的对策
鼓励
鼓励性语言组成
理解(理解学生的烦恼)
转换(转换学生的思维方式)
行动(促进学生的行动)
鼓励(鼓励学生)
鼓励的语言要点
使用积极的语言
如果教师告诉学生“不要失败”,学生的脑海里反而会出现失败的画面。
使用简洁的语言
使用易懂的语言
说一些学生最想听的话
案例14:当学生忘记想说的话时
理解法
表达理解
示例法
将自己或者他人的经历作为范例告诉学生
倾诉法
教给学生如何表达情感
案例15:当学生因为和朋友相处得不好而苦恼时
承认某个事实
察觉法
把目光投向“目前具备的优势”
视角转换法
就像把硬币翻面一样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进一步否定法
教师否定学生的谦虚说法
案例16:当学生因考试而感到不安时
教师不要只关注结果,而要促使学生行动起来
劝诱法
让学生产生积极努力的热情
肯定法
通过肯定学生能力的语言让学生拥有自信
案例17:当社团活动的比赛即将开始时
加油法
减压法
语言重构
反向激励
什么是反向激励
反向激励的语言要点
将简单的事情说得困难一些
语气不要太强硬
结尾一定要表扬
案例18:当学生解答问题的速度比较慢时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性格中乖僻的一面
欲言又止法
想说一件事,却又装作不想说了
佯装不知法
教师装作不知道学生了解的或能够做到的事
制止法
教师在某一行动开始前就采取阻止的态度
案例19:当学生换衣服的速度较慢时
教师将学生需要克服的困难标准设定得高一点
叹气法
教师向学生表现出对他们失望得心情
基准法
教师将学生能够达到的基准说得难一些
理所当然法
教师告诉学生做到哪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案例20:当学生朗读不发出声音时
教师只让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某项活动
点名法
教师指定某位同学进行某些活动
示范法
只请做示范的同学来进行某项活动
案例21:当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时
奇怪的比喻法
通过较为奇怪的比喻来提醒对方注意
中途结束法
在说教的中途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