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配合物导图笔记
无机化学第八章配合物,讲述了配合物组成、配合物类别、配合物命名、配位键的阐释、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配位化学的应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配合物
组成
形成体
中心离子(中心原子)
大多数是带正电的金属阳离子,其中以过渡金属离子居多
Cu(NH3)4*2+
少数高氧化态非金属元素
【BF4】-
配体
与形成体结合的离子或中性分子
配位原子
在配体中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体形成配位键
配位个体
由形成体结合一定数目的配体所形成的结构单元
配位数
在配位个体中与一个形成体形成配位键的配位原子的总数
增加
中心离子正电荷越多
中心离子半径较大
减小
中心离子半径过大时对配体引力减小,有时候配位数反而减小
配体负电荷增多(斥力)
配体半径增大
配体浓度大,温度低,易形成高配位
内界
由中心离子(原子)与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形成的稳定整体
在配合物化学式中用方括号表示
外界
方括号外的离子
类别
简单配合物
单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只有一个配位原子
一类由单齿配体与中心离子直接配位形成的配合物
螯合物
多齿配体
有两个及以上的配位原子
由中心离子和多齿配体结合而成的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
通常把形成螯合物的配合剂成为螯合剂
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螯合物比结构相似且配位原子相同的非螯型配合物稳定
一般五元环或六元环的螯合物最稳定,而且一个多齿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的螯环数越多,螯合物越稳定
羰合物
以CO为配体的配合物称为羰基配合物
CO几乎可以和全部过渡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在羰合物中,CO提供孤电子对给与中心金属原子的空轨道形成西格玛配键,另一方面,CO分子以空的Π2p反键轨道接受金属原子d轨道上的孤电子对,形成反馈(d-p)Π键,这样的键称为西格玛派配键,双方电子授受作用结合,使M-C键比共价单键略强。
由此类配体形成的化合物,金属原子通常处于低正氧化态、零氧化态甚至负氧化态
性质
一般熔沸点不高,容易挥发(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纯治今属
羰基配合物与其他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在配位催化领域应用广泛
命名
遵循一般无机物的命名原则P200
配位键的阐释
价键理论
形成体的杂化轨道与配位原子的某个孤电子对轨道相互重叠,形成配位键
几何构型P202
sp3d2\d2sp3
Co3+与F-/NH3
配位键类型
外轨配键
d10大多数形成
电负性大的配位原子通常不易提供孤电子对,中心离子以外层轨道与之成键
内轨配键
d8大多数形成
中心离子电荷增加,有利于
d4~7均可以形成
稳定性
由能量最低原则,一般内轨型比外轨型稳定
磁性
强弱用磁矩u表示,uB表示单位(玻尔磁子)
u=n(n+2)开根号 uB
问题
忽略配体对形成体的作用
不能解释配离子的吸收光谱和特征颜色
晶体场理论
要点
中心离子与配体间作用类比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之间静电作用
能级分裂
中心离子5个能量相同的d轨道受配体负电场不同程度的排斥作用,轨道能量升高或降低
由于能级分裂,d轨道上电子重新排列,体系总能量降低
配体作用前,如受到球形均匀电场的静电排斥,轨道能量升高但不分裂
配位数为6
六个相同配体从x\y\z坐标轴正反向接近中心离子
dxy\dxz\dyz刚好插在配体空隙中间,因而所受排斥力较小
t2g
dx*-y*2\dz*2,刚好迎头相碰,所受排斥力较大
eg
能级分裂2大3小
配体场越强,d轨道能级分裂程度越大
在不同构型的配合物中,d轨道分裂情况不同
分裂能
最高能级与最低能级之差
Eeg-Et2g
可通过光谱实验测得
影响因素
配合物的几何构型
同种配体接近中心离子,正四面体场中d轨道分裂能仅为正八面体中的4/9
配体性质
配体场强大小情况P206
通过光谱测定
中心离子电荷
随中心正电荷增多,配体更靠近,斥力增大,分裂能增大
中心离子所在周期数
四五六周期依次上涨40%~50%,20%~30%
电子成对能和配合物高低旋
分布方式
吸收能量到高能轨道eg
吸收能量克服电子成对能P与前面t2g单电子配对
对于d1~d3,电子优先分布t2g
对于d4~d7看分裂能与电子成对能的相对大小情况
若分裂能较小,则优先自旋
高自旋型配合物
若分裂能较大,则优先成对
低自旋型配合物
对于d8~10构型离子,d电子只有一种分布方式,无高低自旋之分
由前面可知,低氧化态离子易形成高自旋,高氧化态易形成低自旋
应用
由于电子成对能与分裂能可通过光谱实验测定,可推测中心离子电子分布及自旋状态
可以较好解释配合物的颜色
由电子的d-d跃迁
如果中心离子d轨道全空,则不可能发生跃迁,故其水合离子是无色的
优点
能较好地解释配合物的构型、稳定性、磁性、颜色等
缺陷
假设配体是点电荷或偶极子,只考虑中心离子与配体间的静电作用,没有考虑二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共价结合
Ni(CO)4
Fe(C5H5)2
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解离方式
全部解离
内界与外界之间
部分解离
配离子的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
解离平衡与平衡常数
同高中所学化学平衡常数相同
溶液中配离子的生成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都有一个对应的稳定常数,称为逐级稳定常数
多配体配离子的总稳定常数等于逐级稳定常数的乘积
解离常数
Kd
生成常数
Kf
解离常数与生成常数互为倒数关系
利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可以计算配合物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判断不同物质转换的可能性,此外还可以利用Kf值计算有关电对的电极电势
一般形成配离子后,金属离子氧化性减弱,对应的金属还原能力增强
由于一般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彼此相差不大,因此在计算配离子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时,应考虑各级配离子的存在,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加入过量配位剂,此时中心离子基本处于最高配位状态,而低级配离子可以忽略不计,这样可以根据总的稳定常数来计算
配位化学的应用
分析化学
离子的鉴定
形成有色配离子
形成难溶有色配合物
离子的分离
粒子的掩蔽
利用生成配合物的方法排除其他离子对测定离子的干扰作用
化学上称之为掩蔽反应
所用配位剂称为掩蔽剂
配位催化
单体分子先与催化剂活性中心配位,接着在配位内界反应
由于催化活性高,选择性专一,反应条件温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中
C2H4中的双键在配离子Pd*2+的影响下削弱而活化,有利于双键打开并加成
冶金工业
高纯金属的制备
金属羰基化合物容易挥发、受热易分解为金属和一氧化碳,由此性质可制备纯度很高的金属
贵金属的提取
贵金属难氧化,从矿石中提取困难,用合适配位剂先与其形成配合物,如Au(CN)*2-,Au的还原性增强,容易被氧气氧化,形成Au(CN)*2-溶解,然后用锌粉置换提取
电镀工业
欲获得牢固、均匀、致密、光亮镀层,金属离子在阴极镀件上还原速率不能太快,为此需控制有关金属离子的浓度。
生物医学
特殊催化作用的酶,几乎都与有机金属配合物密切相关
叶绿素M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