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
下图梳理了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第七、八章,讲述了游戏化奏乐教学活动实例与分析、游戏化律动活动实例与分析。
编辑于2021-10-27 20:57:17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设计
第九章:游戏化奏乐教学活动实例与分析
第四节:大班活动实例
一、音响探索以及结伴即兴配合游戏《吹气球》
二、音色听辨游戏《老虎逗猫》
三、猜谜-快反游戏《老鼠娶亲》
第三节:中班活动实例
一、抢椅子即领袖模仿游戏《加油,加油》(音乐:库企企QQ音乐)
二、玩队形及创意造型游戏《调皮的鼓》
三、结伴表演游戏《大象和小蚊子》(音乐:小象与蚊子QQ音乐)
第二节:小班活动实例
三、音色探究-点兵点将-猜测游戏《魔法时刻》
二、音色探究游戏《小猴吃栗子》
一、表演游戏《大象和小蚊子》
第一节:奏乐教学活动设计中的游戏规则嵌入
六、奏乐自学游戏(幼儿自发奏乐行为,从确定配器音乐、器乐、方案到分工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均由幼儿去设计、表现、调整,适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五、创造性打击乐演奏教学
(二)从音乐入手的探究活动
3.从生活意象入手的探究活动
1.用乐器表现故事
2.用故事表现乐器
3.分层次和篇章
2.探索乐句和乐段中的节奏型
1.探索节奏型
(一)从乐器入手的探索活动
3.探索乐器的使用
2.探索不同的物体
1.探索同一物体的不同发生方式
四、幼儿园奏乐活动中使用的“变通总谱”
3.语音总谱设计注意事项
3.可用有意义的字、词、句、象声词、衬词和无意义的音节来做乐谱。
比如有节奏的击打提示语“敲,敲,大力敲”
2.嗓音可以表现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
1.用嗓音表现配器方案
2.图形总谱设计注意事项
1.用图形或色彩来表现总谱
2.形状、色彩可表示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
比如抒情连绵的旋律可用波浪线表示,欢快跳跃的旋律可用点或三角形表示。
3.可用几何图片、乐器音色象征图、乐器形象简图来创作总谱
1.动作总谱设计注意事项
3.可用节奏动作、模仿动作、舞蹈动作、滑稽动作来创作总谱
2.动作表示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的变化及结构
比如密集节奏型用较灵活的小动作表现
1.用动作表现配器方案
三、累加的程序
4.创造性学习(选择乐器、节奏型、配乐方案等的设计)
3.独立声部独立指挥
2.模仿新的独立声部
1.先整体后部分的程序
二、先整体后部分的程序
8.改进练习(加花)
7.个别幼儿指挥,多声部合奏
6.教师指挥,多声部合奏
5.个别幼儿指挥,集体练习
4.徒手练习
3.总谱模仿学习
2.欣赏或简单的身体节奏律动
1.导入
一、打击乐器演奏整体教学法(先整体后部分)
(三)引导参与创作法(幼儿自主设计演奏方案)
(二)击节奏型指挥法(划拍指挥的变形式)
(一)变通总谱法(便于记忆的符号体系)
3.语音总谱
2.动作总谱
1.图形结构
第八章:游戏化律动活动实例与分析
tips:注意问题
4.重视前奏音乐,不易在此处编排动作。
3.值得推广的一堂集体音乐教学活动具备四个因素:持续的循序渐进、愉快地游戏体验、聪明的教与学、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
2.在舞蹈技能教学方面需要注意动作的循序渐进性,在原已掌握的动作基础上再学习下一个动作。
1.创意游戏与舞蹈知识与技能训练游戏有实质的区别。前者的重点在于游戏,后者则音乐、节奏、肢体表达等舞蹈元素与游戏的融合。在设计时坚持“够用原则”游戏和音乐都是新授内容,动作的选择不宜多。
第四节:大班活动实例
四、队形游戏
三、合作“解套”玩队形游戏
素材:《三人套圈》
音乐:墨西哥草帽舞(QQ音乐)
教案:P175
分析:这是一个音乐律动游戏,表演的要求较少,适合幼儿3-4人小组独自游戏。
二、控制-合作游戏
素材:《狐狸和石头》
音乐:奥尔夫音乐从头到脚(QQ音乐)
教案:P172
分析:韵律的重点主要在节奏和造型动作的创编上,分为两个角色合作游戏,难点在幼儿根据扮演的动物创编相应的动作并在狐狸干扰自己的时候保持不动,对大班孩子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挑战性。
一、表演-快反游戏
素材:《山狗与臭鼬》
音乐:山妖大殿(QQ音乐)
教案:P170
分析:活动重点在于引导幼儿随乐表演小动物跟随山狗进山寻宝,用泥巴伪装自己,进山寻宝四处看看,蹲下隐蔽自己等待山狗的信号的情景。难点在于幼儿知道遇到“马蜂”、“臭鼬”、“狗熊“这三种动物时不同的动作反应。整个活动的动作点只有摸泥巴的动作,教师在第一个环节便用语词口令带领幼儿熟悉并掌握动作,随后以邀请若干个小朋友与自己合作表演,引发幼儿观察进洞后的表演内容,通过三次进洞遇见不同的动物,引导幼儿突破活动难点。在创编环节启发幼儿遇见臭鼬被臭晕过去的样子,以集体检验的方式使幼儿掌握晕过去的表演要求是眼睛要闭起来,身体不能动,肢体抬起来后是没有力气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导幼儿表演山狗带小动物寻宝的故事。
第三节:中班活动实例
四、情景表演-镜面模仿游戏
素材《小鞋子的舞》
音乐:闲聊波尔卡(QQ音乐)
教案:P167
分析:音乐为ABABC结构。A段前8小结第一只鞋子出去做动作后8小节第二只鞋子重复第一只鞋子动作;B段两只鞋子合作表演,C段爷爷出来检查,没有在规定时间回到椅子上的幼儿被爷爷抓走了。活动重点在掌握鞋子跳舞的动作,难点在于幼儿知道A段时分组表演,第二组模仿第一组的动作,以及C段回到椅子上的游戏规则。
三、猜谜-快反游戏
素材:《狡猾的狐狸在哪里》
音乐:拨弦(QQ音乐)
教案:P165
二、声音长度的快反游戏
素材:《传统丹麦民间舞蹈》
音乐:七式进阶(QQ音乐)
教案:P162
分析:圆圈舞,在第12小节是长音做一个动作,短音保持不动,每遍需按顺序重复上一遍动作。中班教师出示图谱固定每遍的动作,幼儿的难点在每次按顺序重复上一遍动作;大班可让幼儿创编每次动作并要求每遍按顺序重复上一个动作。
一、表演-合作-快反游戏
素材《喜洋洋与灰太狼》
音乐:七式进阶(QQ音乐)
教案:P160
分析:木头人游戏规则。前11小节灰太狼在前面走动,喜洋洋跟在后面走动。第12小节长音时喜洋洋保持造型不动,灰太狼回头看,短音”3“时喜洋洋换造型,灰太狼回过头。没换造型和晃动的喜洋洋被灰太狼抓住。活动趣味性非常强,对于韵律表演的要求较低,只有前11小节走动3个动作,难点在游戏规则和按照顺序重复创编不同的造型动作。中班不规定按顺序重复创编动作,仅要求每遍创编不同的动作;大班要求每遍重复前一次创编的动作,在计数的要求上加入了顺序要求。
第二节:小班活动实例
三、猜谜游戏
素材《狗熊和面包》
音乐:b03兔子和狼(QQ音乐)
教案:见附件2
分析:曲式结构为ABC,动作技能有5个,分双角色,但第二角色没有动作,两个角色合完一个游戏,仅有1个游戏规则,有简单的动物形象创编。重点在第一角色的动作和猜测游戏上,难点在于快速猜出被抓走的幼儿是谁。适合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表演游戏
素材《牙细菌来啦》
音乐:以色列家庭舞(网络未找到音源)
教案:见P157
一、玩队形游戏
素材《糖果邀请舞》
音乐:邀请舞(QQ音乐)
教案:见附件1
分析:两种角色的动作基本一样(4个动作),只有最后一个造型动作不一样。在技能难度上幼儿仅需掌握一种角色的表演动作;认知方面游戏规则只有一种,即糖果被吃掉后创编一个造型保持不动。4个动作、1种角色、1种游戏规则、没有队形变化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第一节:律动教学活动设计中的游戏规则嵌入
二、律动自学游戏
以区域游戏或自由游戏时间,幼儿根据学习材料完全独立或教师支持下进行律动内容学习
学习超市活动
即兴娱乐活动
一、嵌入传统游戏规则的律动教学游戏
分类
个性发展
自信、勇敢、快乐等品质
比如大班《山狗和臭鼬》
社会性发展
合作、帮助、领导、服从等行为
比如小班《糖果邀请舞》
心理能力
认知、想象、审美、创意、表现力等
比如大班《狐狸与石头》
身体能力
力量、耐力、柔韧、平衡、速度、灵敏性等
比如大班《三人套圈》
举例
团队反抗快反追捉游戏
比如小班《狗熊和面包》、中班《喜洋洋与灰太狼》
领舞群舞
比如中班《小鞋子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