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鉴定学
学习中药学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是一张有关于中药鉴定学,根据十三五规划总论整理而成,希望能帮到大家!
编辑于2021-10-29 14:57:41中药鉴定学
任务与定义
定义
任务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中药学遗产
同名异物、异物同名:贯众、肉苁蓉(又名大芸)
品种混乱:白头翁
不同时期品种发生变迁:白附子
一药多基源:川贝母
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真(正品):国家药标准或地方标准收载的品种
伪:不符合国家或地方药品标准规范的品种或以非中药冒充中药、以其他种中药冒充正品
优:符合国家或地方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规定的药物
质量鉴定
真伪鉴定
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安全、有效、稳定、均一、可控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药源普查寻找
从民族药或民间药寻找
根据生物亲缘关系寻找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
从古代本草中寻找新药源
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研究寻找
老药开发新用途
扩大药用部位
发展史
《神农本草经》
最早药学专著、365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
药物自然属性分类
火试和真伪优劣鉴定
《新修本草》
最早药典
基源考证
图文并行
《图经本草》
最早药图
《本草纲目》
16世纪(明朝)以前本草学说之大成
产地加工
产地
道地药材
定义
来自一定产区,生产历史悠久,生产和加工技术精细
质量优良,疗效显著
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釆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主要道地药材
广药:砂仁、广藿香、巴戟天、陈皮、肉桂、槟榔、益智
川药:川贝母、川芎、川乌、黄连、附子、黄柏、金钱草
云药:三七、茯苓、木香、儿茶、诃子
贵药:天麻、白芨、杜仲、朱砂、天冬
怀药
“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关药
人参、鹿茸、蛤蟆油、细辛、五味子?
浙药
“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
北药
黄芩、知母、阿胶
江南药
苍术、薄荷、牡丹皮、木瓜
西药
当归、枸杞、大黄、党参、紫草
藏药
“四大藏药”冬虫夏草、雪莲花、炉贝、藏红花
采收
一般规律
植物药的采收期
根及根茎类
秋、冬及夏初
茎木类
秋冬
皮类
春末夏初
叶类
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花
花蕾、初开、盛开时
果实种子类
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
全草类
茎叶茂盛时或开花时
藻、菌、地衣类
茯苓-立秋 马勃宜-子实体刚成熟时
动物类:根据季节变化在质量最好时
矿物类:全年
加工
目的
去除杂质及非要用部位,保证药材纯净度
灭活、干燥、保证质量
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刺激性,保证安全
利于商品规格标准化
便于包装。运输、贮存
常用方法
拣、洗:除去泥沙及非药用部位
芳香及含粘液质多者不适用(车前子、葶苈子)
切片:利于干燥
大黄、天花粉等
蒸、煮、烫:利干燥、杀酶
含淀粉、粘液、糖分多者宜采用
搓揉:使皮肉紧贴,油润、饱满、柔软或半透明
党参
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干燥
晒干
①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以避免挥发油散失,薄荷
②有效成分不稳定,受日光照射后易变色变质者,不宜用此法, 白芍、黄连、大黄、红花
③有些药材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如郁金、白芍、厚朴等。
烘干或低温干燥
阴干、晾干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
远红外加热干燥
微波干燥
贮藏
变质现象
虫蛀
霉变
变色
引起药材变色的原因
结构中具有酚羟基,在酶的作用 下经过氧化、聚合作用,形成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如含黄酮类、羟基蔥醍类、糅质类等的药材较易变色
含有糖及糖酸类分解产生的糠醛或其他类似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活泼的羟基,能与一些含氮化合物缩合成棕色色素
有些药材所含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可能与还原糖作用而生成大分子棕色物质
在加工火烘时,温度过高或药材在发霉、生虫过程中也会变色
使用某些杀虫剂也会引起药材变色,如用硫黄熏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硫遇水成亚 硫酸,为还原剂,导致药材变色。
某些外因,如温度、湿度、日光、氧气等也与变色有关。
走油(泛油)
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柏子仁、苦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及当归、肉桂等(含挥发油)
天冬、太子参、枸杞子、麦冬等(含糖质)
风化
有些矿物药容易风化失水(结晶水),使药物外形改变,成分流失,功效减弱,如明矶、芒硝、胆矾等。
自燃
贮藏保管和变质防治
仓库管理
霉变的防治
库房的湿度在65%~70%
药材含水量不能超过其本身的安全水分(9%-13%)
一般而言,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
害虫的防治
物理方法
利用药材气味,防止同存药材虫蛀
调节温度
气调养护
调节库内的气体成分,充氮或 二氧化碳而降氧,在短时间内,使库内充满98%以上的氮气或二氧化碳,而氧气留存不到2%, 致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达到很好的杀虫灭菌的效果
化学方法
鉴定
依据
《中国药典》
一般程序
取样
原则
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各包件是否一致...
同批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 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 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 包件少的抽取总量应不少于实验用量的3倍; 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每一包件的取样量: 一般药材抽取100~500g; 粉末状药材抽取25~50g; 贵重药材抽取5~10go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留样保存
取样方法
四分法
采样器
10cm以下的深处
鉴定
结果
鉴定方法
基原鉴定
性状鉴定
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内容
形状
大小
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l~2mm,厚片2 ~ 4mm
段:短段5~ 10mm,长段10~ 15mm
块:8~ 12mm的方块
丝:细丝2~3mm,宽丝5~ 10mm
色泽
表面特征
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毛茸或其他附属物
质地
轻重、软硬、坚实、坚韧、疏松或松泡、致密、黏性、粉性、纤维 性、绵性、角质性、油润性等
断面
“菊花心”是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形如开放的菊花,如黄芷、甘草、白芍等
“车轮纹”是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形如古代木质车轮,如防己、青风藤等
“朱砂点”是指药材断面散在的红 棕色油点,如茅苍术
异常构造
大黄的“星点”
牛膝与川牛膝 的“筋脉点”
何首乌的“云锦状花纹”
商陆的“罗盘纹”
气
味
水试
水试是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发生沉浮、溶解、变色、透明度改变及黏性、膨胀性、 荧光等特殊现象进行鉴别药材的一种方法
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橙黄色物质线状下沉,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
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熊胆粉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
火试
火试是利用某些药材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或响声等现象鉴别药材的一种方法
显微鉴定 (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
组织构造与细胞形态鉴别
横切或纵切片
根、根茎、茎藤、皮、叶类--横切片观察,必要时制备纵切片
果实、种子类---横切片及纵切片
木类----三维切片(横切、径向纵切 及切向纵切
切片方法
徒手
滑走
石蜡
冰冻
解离组织片
如需观察细胞的完整形态,尤其是纤维、导管、管胞、石细胞等细胞彼 此不易分离的组织,需利用化学试剂使组织中各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溶解,使细胞分离。
表面制片
粉末制片
为了使细胞、组织能观察清楚,需用水合氯醛液装片透化。其透化的目的是溶解淀粉粒、 蛋白质、叶绿体、树脂、挥发油等,并使已收缩的细胞膨胀
花粉粒与孢子制片
磨片制片
坚硬的矿物药、动物药
中成药制片
细胞内含物鉴定和细胞壁性质检查
甘油装片观察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菊糖:可用水合氯醛液装片 不加热立即观察
草酸钙结晶:在装片时加入硫酸溶液逐渐溶解,并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
碳酸钙(钟乳体):加入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黏液细胞:遇钉红试液 显红色
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ID试液呈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加乙醇脂肪油不溶解 挥发油则溶解
木质化细胞壁
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加盐酸1滴,因木化程度不同,显红色或紫红色
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
苏丹Ⅲ试液,稍放置或微热,呈橘红色至红色
纤维素细胞壁
遇氯化锌碘试液或先加碘试液再加硫酸溶液显蓝色或紫色
硅质化细胞壁
遇硫酸无变化
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
物理常数
一般理化鉴别
呈色反应
沉淀反应
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
微量升华
大黄粉末升华物有黄色针状(低温时)、枝状和羽状(高温时)结晶,在结晶上加碱液则呈红色,可进一步确证其为 蔥醍类成分
显微化学反应
荧光分析
常规检查
水分测定
烘干法
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
甲苯法
含挥发性成分的
减压干燥法
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
灰分测定
生理灰分或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600℃
稀盐酸
膨胀度检查
酸败度检查
酸败度是指油脂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类、酮类等分解产物,因而出现异臭味,影响药 材的感观性质和内在质量
色度检查
有害物质检查
内源性的有害物质
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
肝毒性成分毗咯里西嚏生物碱
外源性的有害物质
神盐检查
古蔡氏法
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重金属的检查
黄曲霉毒素的检査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柱后衍生法和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二氧化硫的检查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热导检测器(TCD)
氮磷检测器(NPD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质谱检测器(MS)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蛋白电泳色谱法
光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荧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
核磁共振光谱法
浸出物测定
含量测定
生物鉴定
利用中药或其所含的药效组分对生物体的作用强度,以及用生命信息物质特异性遗传标记特征和基因表达差异等鉴定中药 也就是通过对生命信息物质(核酸、蛋白质等)的识别或对中药所含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药效、活力或毒力)测定,来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分子生物学鉴定
DNA分子标记鉴定
DNA分子条形码鉴定
mRNA差异显示鉴定
细胞生物学鉴定
免疫学鉴定
生物效应鉴定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