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做最好的执行者
做最好的执行者,拥有最好的执行力。包含接受任务不走样、执行任务不打折、四招消灭“想当然”、能表硬态,能打硬仗、强化结果思维,确保执行到位、执行要用手,更要用脑等。
编辑于2021-11-03 11:00:36《做最好的执行者》
简介
吴甘霖,著名管理学、方法学家,百万畅销书作家,在干部职业化培训领域很有影响,尤其在中层管理者培训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吴甘霖出版著作四十多部。其中《方法总比问题多》发行超过100万册。 吴甘霖现任甘霖智慧培训机构理事长。其服务对象包括财政部等三十多个中央国家机关部委,中国航天科技、中国移动、长虹、广铁、黄金搭档、王老吉等著名集团。众多媒体以“甘霖智慧旋风”等为标题加以报道。
最好的执行者如何确定最佳的工作标准
做好了,才叫“做了”
执行是能力,更是精神
不找借口找方法的精神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咬紧目标不松口”的精神
执行就是确保把目标变成现实
彭蕾 一手打造阿里的价值体系,挖掘了阿里的CTO王坚,副总裁童文红,39岁出任支付宝的CEO,42岁时候出任蚂蚁金服的CEO 无论马云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只有一个——帮助这个决定成为最正确的决定
把条件降到最低,把目标定到唯一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
“把每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
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
第一:同样的工作,做到最好
唯一: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我做到了,也就是独一无二
执行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负责
执行力=自觉力 X(思考力+落实力)
一流的执行者都有“主人公”的责任感
你也能成为单位的“金字招牌”
重视“成功学的先付法则”
不要别人推,自己做就好
“不用扬鞭自奋蹄”
没人督促,自我督促
让执行力与主动开拓精神紧密结合
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
让执行力插上创新的翅膀
“期望二,做到十”
要想成为领导格外重视的人,就要给超出他期望的结果
对领导安排的任务,比他要求的做得更好
对领导提出的精神和计划,落实得超出领导的期望
不仅能完成任务,还能弥补上级的不足
帮助上级把关
以自己的长处,弥补上级的不足
你能给人惊喜,命运会还你惊喜
优秀的人,常把“分外事”做成“分内事”
行善可开运
用手做只能保证“做了”,用心做才能保证“做好”
多一份关心,多一份责任
不关心,执行大打折扣
第一,抓执行,首先要明确这次任务的目标,以及有什么条件要求
第二,拿不准的事情,要主动问
第三,执行要有系统的思考
越关心,越能承担责任
多一份热心,多一份机会
你对单位的事热心,单位也会对你的发展热心
冷漠毁掉机会,热心赢得机会
多一份细心,多一份出色
小事不小,出色体现在细节之中
越细心,越能打造竞争力
最好的执行者怎么做事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接受任务不走样
越能体会上级的意图,执行越不走样
准确体会上级意图,是执行到位的基础
别因任务交代得模糊导致执行走样
走样的原因
听了,不一定听到了
听到了,不等于听清了
听清了,不等于理解了
理解了,不等于认可了
认可了,不等于会去做和做好
防止走样
养成随时带上笔记本记录的习惯
不理解的地方,一定要问明白,不能糊里糊涂的就去做
要做好事情,先管好表情
领导最不喜欢的下级表情
第一,心不在焉型
第二,木头型
第三,不耐烦型
第四,不高兴型
第五,对抗型
第六,一碰就炸型
打造一张好的“执行脸”
以复述和确认保证不走样
掌握复述和确认的4大要点
第一,接受任务的时候,最好带好本子和笔
第二,总结要点,并且以“一、二、三”的方式复述
复述之后,向对方核实
得到对方基本确认之后,再进一步将任务中概念和容易出错的地方再三确认
执行任务不打折
马上能执行,决不拖延
现在不做等于永远不做
警惕“快鱼吃慢鱼”效应
学会改“尽快”为“马上”
第一,养成越早面对越主动的习惯
第二,提高行动的果断度
目标不达成,决不放弃
改“条件导向法”为“目标导向法”
目标导向法步骤
1、为自己定一个非实现不可的目标
2、分析哪些条件不足,从而会阻碍目标的实现
3、着手解决这些不足,从而会阻碍目标的实现
4、千万不要遇到困难就随意改变目标,而是要为了目标迎难而上,直到将目标实现
没有达到目标,就决不放弃
执行不圆满,决不满足
想细致一点,哪方面都不能有漏洞
想全面一点,考虑事还要考虑人
四招消灭“想当然”
别自以为是,改变领导的意见一定要请示
不要想当然的改变领导安排的任务
没经验的事情,问好了再做
“表面印象”常误人,加强核实问题少
执行不要做“半截”功夫,要从“印象如何”转到“实际如何”
提高工作素养,实现精确判断
要想原来的“计划”,更要想可能的“变化”
不管以前打过怎样的招呼,事前一定要落实
不管以前有过怎样的惯例,遇事定要学会落实
别被盲目乐观误导
不要轻信“答应”,到手的才是真实的
多想“万一”,学会“防微杜渐”
能表硬态,能打硬仗
“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
一流的执行者,就要敢于背水一战
敢于承诺“保证完成任务”
第一,意味着拿自己的信誉做保证,让自己无法找借口
给领导以信心
给团队以坚强的斗志
只要有一点希望,就值得你100%的努力,只有100%的努力,才能变成100%的现实
遇到问题不能退缩,也不把问题上交,而是寻找一切可能性,想尽方法解决。这才是一流执行者的境界
越挫越勇,越挫越强
不经敲打,难成栋梁
弱者把批评当毒药,强者把批评当补药
重视领导的评判,就要真往心里去
反思自己的错误,从情绪上不抵触批评开始
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挫折并不是失败,而是重新学习的机会
从“尽力而为”到“全力以赴”
完成任务,一定要千方百计
干工作,一定要到“拼命”的程度
两者区别
强化结果思维,确保执行到位
警惕“100-1=0”
没有结果的执行都是白执行
对结果负责才是对执行负责
让结果思维贯穿执行的始终
进行工作计划时候,就得用结果思维
第一、任何执行前,先想清楚达到什么目的和效果
第二、达到这些目的和效果,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第三、哪些条件具备,哪些条件是缺乏的
第四、对关键的条件一定要重视,确保到位
业务,都是“盯出来的”
想要的效果不出来,就得“一抓到底”
将“无缝对接”落实到每个环节
预防“关键时刻掉链子”
“不放过每个细节,不放过每个环节”
执行要用手,更要用脑
从“埋头苦干”到“抬头巧干”
苦干不够,还得想方法
执行要重视效率思维
出彩,但不出事
警惕“万事忙中错”
警惕“冲动犯大错”
“三管好”才有“三解放”
管理好时间,可以减少执行中的随意性,从低效无功中解放出来
管理好时间,可以减少执行中的无序性,从杂乱无章中解放出来
管理好文档,可以减少执行中的无效性,从重复消耗中解放出来
彻底告别“差不多先生”
永远不当“差不多先生”
警惕中国人身上的“差不多先生”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改“差不多”为“零缺陷”
要想工作“零缺陷”,多用“找错”放大镜
常说没事,就会有事:常怕有事,就会没事
多用“数量词”,少用“形容词”
将细节做到完美
小事放光就是大事
就算再熟悉的事情,也要最高的标准
再简单的事,也要把它做到极致
将细节打造为“最佳行为准则”
最好执行者如何处理好关系
要懂得做事,还要学会做人
要当“有用之才”,更要当“好用之才”
“一说就动”——叫得动
“有用”不够,还得“好用”
一说就动,不推脱托
一说就动,不抱怨
“一说就透”——悟性高
同样的话不需要别人说两遍
听得出领导的弦外之音
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一做就好”——做得好
以“最好”的标准要求自己
以“最好”的标准要求团队
“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
有容乃易
“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宽容是领导者的成功之道
最容易发脾气,就需要控制脾气
“所谓老板,就是老板着脸;所谓经理,就是经常有理;所谓总裁,就是总是裁人”
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
快快听,慢慢说,慢慢动怒
忍辱才能负重
今天的忍辱,是为了明天能够更好地负重
小不忍,则乱大谋
“辱”是你成长中最好的老师
生气不如争气
遭遇否定的时刻,是最能锻炼和显示胸怀的时刻
团队的领导,更应该有不怕下属“冒犯”的雅量
执行者的“四可四不可”
本事可以大,架子不可大
谦虚不“掉价”,“为我独尊”才“掉价”
少一点“官威”,多一份尊重
贡献可以多,牢骚不可多
“抱怨是你对自己的生活下的咒语”
“不抱怨,去改变”
成绩可以增,骄傲不可增
别翘起尾巴,没有谁不可替代
才能是做事的资本,不是骄傲的本钱
工作要到位,角色不越位
明确职责,不要超越权力范围做事
越是忙乱,越要警惕“越位”
要想凡事行得通,常修“外圆内方”功
多一点光芒,少一点锋芒
要自信,不要自大
给人留有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退步是为了更好的进步
越能读懂人性,越能创造成功
人性=佛性+魔性
改“理直气壮”为“理直气和”
以“双赢”方式处理两难问题
以“双赢“的方式,解决接受任务的难题
在不伤面子的前提下把事情做成
最好的执行者如何提高表达与沟通能力
会工作,还要会说话
说到一定做到,做不到一定不说
轻诺寡信和含含糊糊,害己又害人
轻诺寡信,总会误人误己
宁可把问题说在前面,也决不因失信而误事
有问题就要及时指出,不要因含糊而误人误己
以”说到做到“铸造金字招牌
越优秀的人,越重视”说到做到“
以非常手段确保”说到做到“,更容易铸就”金字招牌“
即使可以做到,有时也可留有余地
警惕”水满了要漫,话满了要翻“
留有余地又能更好地完成,更能给人惊喜
换种说话方式,执行柳暗花明
改”嗯、啊。。。“为积极互动
一流的执行者总以承诺体现决心
如果拿不准或有问题,采取温和且更有效的方式提出
改”知道了“为”好的,谢谢!“
别把缺乏礼节当成”有个性“
一些需要注意的礼貌做法
改”我认为“为”你怎么想?“
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前,先询问对方的想法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学会”三思而后行“
说,还是不说?
为私利时不该说,为集体利益应用说
有适度展示自己机会的时候,应该说
有利于工作的话多说,不利于工作的话少说或不说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别人关心的事情先说
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说
缓和气氛的话先说,不同意见的话后说
分”一、二、三“说
说话的分寸是什么?
求人,也要以让人觉得舒服的方式进行
警惕”过犹不及“
直接说,还是”曲线“说?
警惕直接说的危害性,学会委婉表示意见
不必直接灌输,可以侧面引导
学习周总理的说话智慧
讲最合”时宜“又最有影响力的话
针对不同的人,讲最合”时宜“又最有影响力的话
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式,讲最合时宜又最有影响力的话
讲最能为人接受的话
要影响别人,就要采取别人容易听懂和接受的语言
讲最圆通的话
让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
讲最机智的话
当遭到讥讽时,抓住对方痛处并巧妙地反驳
当对方不了解用意时,机智躲避忌讳区,简单明了地说明情况
当遇到对方挑衅时,从话语漏洞入手,并拿最有力的例子加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