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核酸学习笔记
生化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别总结了核酸的化学组成、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及理化性质,适用于考试复习的同学们!
《医学免疫学》第7版第一章免疫学概论,重点有标出
根据免疫学概论,整理了学习内容,标记了重点
生化第十八章血液的生物化学,梳理了血浆蛋白质、血红素合成、血细胞物质代谢等方面,有需要的朋友收藏下图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核酸
DNA
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
碱基:A、G、C、T
AMP、GMP、UMP、CMP
方向
5`→3`
二级结构
双螺旋结构
实验基础
不同生物个体的DNA,其碱基组成不同
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或不同组织的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
对于一个特定组织的DNA,其碱基组分不随其年龄、营养状态和环境而变化
对于一个特定的生物体,A与T,G与C数量相等
结构特征
DNA由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着同一个螺旋轴,形成反向平行的右手螺旋结构
两条链呈现出反向平行的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的直径为2,37nm,螺距为3,54nm
DNA的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之间形成了互补碱基对
一条链上的腺嘌呤与另一条链上的胸腺嘧啶形成了两对氢键;一条链上的鸟嘌呤与另一条链上的胞嘧啶形成了三对氢键
碱基对平面与双螺旋结构的螺旋轴近乎垂直
每一个螺旋有10,5个碱基对,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的亲水性骨架将互补碱基对包埋在DNA双螺旋结构内部
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集团构成了亲水性骨架
该骨架位于双螺旋结构的外侧,而疏水性的碱基对包埋在双螺旋结构的内侧
DNA双螺旋结构的表面上产生了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两个碱基对平面重叠产生了碱基堆积作用
在DNA双螺旋结构的旋进过程中,相邻两个碱基对平面彼此重叠,由此产生了疏水性的碱基堆积力
纵向有碱基堆积力,横向有氢键,维持DNA结构的稳定
天然的双螺旋结构
B型-DNA
右手螺旋
主要存在方式
A型-DNA
左手螺旋
由B-DNA湿度降低所得
Z型-DNA
真核生物染色体3`端是一段高度重复的富含GT的单链,被称为端粒(可形成G-四链结构)
高级结构
超螺旋结构
正负原因
当DNA双链弯曲盘绕的方向与DNA双螺旋方向相同时,其超螺旋结构为正超螺旋,反之为负超螺旋
主要存在形式
负超螺旋结构
封闭环状的DNA
绝大部分原核生物DNA
线粒体DNA
叶绿体DNA
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
组成
核心颗粒
组蛋白八聚体
146bpDNA
核小体形成串珠状结构
左手螺旋盘绕成30nm中空状螺线管
螺线管经多级螺线化压缩成染色体
染色质
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复合物
RNA
核苷酸
碱基:A、G、C、U
种类
编码RNA:mRNA
非编码RNA:ncRNA
组成性非编码RNA
tRNA
rRNA
snRNA
snoRNA
scRNA
调控性非编码RNA
sncRNA
incRNA
circRNA
空间结构
mRNA
特点
蛋白质合成直接模板
含量少,种类多
大小不一
寿命最短
结构特点
5`端帽结构
大部分真核生物都有,原核生物没有此结构
3`端多聚腺苷酸尾结构
真核生物和部分原核生物
成熟mRNA的前体:hnRNA
氨基酸载体
种类少
大小局限,结构稳定
富含稀有碱基
三叶草二级结构
倒L三级结构
含量大
种类最少
结构-多茎环
原核生物核糖体
大亚基50s
小亚基30s
真核生物核糖体
大亚基60s
小亚基40s
功能
重要的能量载体(ATP)
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信使(cAMP)
作为分子的辅酶结构
抗肿瘤(5-FU)
一级结构
RNA的核苷酸和DNA的脱氧核苷酸从3`到5`的排列顺序为核酸的一级结构
理化性质
紫外线吸收
DNA变性
H2A,H2B,H3,H4各两分子
碱基对之间的键是氢键
核苷酸的连接结构为3,5-磷酸二酯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