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抱团现象与投资者特征
机构抱团的原因,为什么要抱团,什么时候瓦解,如何厘清这条线,机构不会喜欢某一特定板块,他们总是选择业绩最快的那个板块。
这是一篇关于人民币汇率框架的结构思维导图,阐述了经济增长,利率水平,突发风险事件,市场情绪。国际收支,经济账户,资本账户等内容,对人民币汇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哟。
炒股必用的,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科技周期,股市投资框架等知识点的总结梳理,内容全面,逻辑清晰,希望对大家有用。
十年心血,如何进行基本面研究,行业轮转,技术分析买点,包括交易思路、选股思路、投资境界、客观原则、主观情感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云报税(个税)
收入
抱团现象与 投资者特征
中国经济特征
长时间并存
传统基建
消费升级
科技发展
金融扩张
映射A股
周期
股价波动较快
消费
科技
金融地产
机构投资者愿意 持有并抱团轮动
四次著名抱团
2007Q1-2010Q1 抱团金融地产
持续13个季度
2009Q3-2012Q3第一次抱团消费
2013Q1-2016Q1抱团信息科技
2016Q1-当前第二次抱团消费
已经持续了13个季度
机构抱团的原因
机构定期考核机制
国内基金管理人考核要求最短三个月必须交出一份答卷
表现最好的那个行业持仓会越来越重
价值投资理念
业绩持续表现优秀的板块必然会被集中持有
排名机制
大家买入的就是业绩增速最高的行业
产品发行机制
业绩好-认购新老产品-买入原持仓-业绩更好-发行更多产品
第一次抱团 金融的黄金时代
起因:货币增速的高企
2006年热钱涌入
2006-2007金融板块业绩翻倍
2009年四万亿投资
2006-2008金融板块业绩明显好于A股整体
规律
金融宽松先买金融
十年期国债利率下坡3.5%将导致社融增速回升
此时,金融板块相对于大盘有超额收益
成长股
2006公募基金在年底对金融的持仓高达40%
6000点时是48%
4万亿
金融和信贷的再一次扩张
2009Q1金融板块配置回到48%,Q3达到49%
金融宽松-金融领涨这种映射关系使得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可预测性
第一次消费抱团
2009年食品饮料板块业绩最早复苏,是的当时抱团金融的投资者感到一丝异样
2009Q3开始,公募不断加仓消费-2010Q3已经达到28%,超过金融成为第一持仓
2010年随着通胀不断回升CPI+PPI,消费业绩始终保持高增长
2011Q2产品提价,业绩超预期,机构配置比例达到了31%为历史新高
信息科技的抱团
2012年底,公募基金对信息科技板块的配置只有7.4%
2013年Q1信息科技板块整体业绩由负转正,达到32%
2013年4G带动进入移动互联网元年
信息板块成了增速最快的行业
2013Q3机构持仓猛增到25%
2015年爆款基金频发,管理者都是过去两年重仓科技板块的赢家,这次也毫无犹豫的加仓了信息科技
2015年全年信息科技业绩增速最稳健且最高
2015Q4公募基金对信息科技板块持仓达到35%
第二次消费抱团
2016年机构在消费的持仓为18%
2018Q2持仓近30%
截止2019Q2持仓还在增加
抱团什么时候瓦解
业绩出现转折了吗?
信息科技板块业绩回升具有一定反作用
当前的消费估值是2012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总结
机构投资者具有
业绩定期考核
排名压力
产品发行运作机制
导致机构投资者总会发现业绩增速最高的板块并 调整到集中持股,是抱团的根本原因
每个板块业绩推动模式自有其原因和逻辑
货币超发和信贷放量是金融板块业绩改善并大幅回升的动力
通胀升温是消费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
新技术和并购趋势是信息科技板块业绩大幅改善的动力
每次抱团真正瓦解前,通常会有1-2次大幅调整
调整后会重新抱团并比前次更加坚定,因此调整后都加速
抱团后期
永远涨永远赢躺着赚为什么要调仓深入人心,并产生估值溢价
正反馈
抱团-申购-买入抱团板块-持续跑赢市场-吸引资金加入抱团
这个正反馈一定会引发估值溢价
每次抱团瓦解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业绩更好的板块
不要被虚妄的概念说蒙蔽,找到业绩最强的板块,重仓他
比找到业绩爆发板块更重要的是找到驱动业绩变化的中观宏观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