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质量和密度
质量和密度知识总结,包括质量的单位和测量工具,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因素、与温度的关系等知识。
物态变化本章思维导图,包括温度及其测量、三种状态六种变化、水循环三部分内容,很详细的思维导图,值得收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质量和密度
2.密度
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计算公式
p=m/v
单位
kg/m³(国际单位) 、g/cm³
g/cm³=1×10³kg/m³
影响因素
温度
状态
气压
浓度
3.测量物质的密度
量筒的使用
用途
量筒是测量体积的仪器(没有零刻度线) PS: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1L=1dm³ =1×10³mL =1×10-³m³ 1mL=1cm³=1×10-6m³
使用步骤
1.观:使用前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将量筒放置在水平台上
3.读: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记 纪录时,要包括数字和单位。 PS: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大,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小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固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导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3.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
密度的表达式:p=m/V2–V1
测量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待测物体的总质量m1
2.讲烧杯内的待测液体导入量筒一部分,记下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密度的表达式:(m1–m2)/V
4.密度与温度
密度与温度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气体因受热体积膨胀最明显,故气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固体和液体热胀冷缩(温度计🌡️的原理)不明显, 所以温度变化不大时可以忽略温度对固体液体密度的影响
水的反常膨胀
1.一般情况下,物质发生热胀冷缩时,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2.但有些物质有反常的膨胀现象,比如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从4℃无论温度升高或降低,密度都变小小
密度的应用
求质量和体积
质量
m=pv
体积
V=m/p
鉴别物质
1.质量
国际单位:千克㎏,其他常用单位:克g、毫克㎎、吨t
单位换算:1kg=1×10³g 1t=1×10³kg 1g= 1×10³mg
性质: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位置、物态的改变而改变
常考质量的估测:一支新的2B铅笔质量约为8g,一个鸡蛋 的质量约为50g,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普通中学生 的质量约为50kg。
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生活中常用台秤、秤和案秤称质量
测量工具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实验中
托盘天平
测量物体的质量
测量物体质量
两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一调
调节横梁两边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上, 这时横梁平衡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左盘物
1.进行称量时,左物右码 2.用镊子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 3.最后再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
正确读
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即m物=m码+m游
注意事项
不超过量程
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
不能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用品直接放入天平里
测量时不能用螺母调节平衡
常见问题
砝码生锈→读数偏小
砝码磨损→读数偏大
游码没有归零→读数偏大
☆右物左码,若未使用游码→m读数 = m物 ☆右物左码,若使用了游码→m读数>m物
特点
物体的质量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半身所含物质的多少 它与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无关
生活中
杆秤
台秤
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