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本章思维导图,包括温度及其测量、三种状态六种变化、水循环三部分内容,很详细的思维导图,值得收藏。
质量和密度知识总结,包括质量的单位和测量工具,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影响因素、与温度的关系等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物态变化
温度及其测量
温度
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单位
单位:摄氏度(℃)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把它们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测量工具 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原理
常用液体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常用液体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结构
使用
①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被测温度不能超出量程 ②使用时竖直放置,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要在液柱上升过程中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要俯视或仰视读数
①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被测温度不能超出量程
②使用时竖直放置,
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 (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触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要在液柱上升过程中读数;
读数时,
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 ,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要俯视或仰视读数
体温计
结构:有缩口,使用前甩一下
三种状态 六种变化
熔化(吸热) 和 凝固(放热)
概念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体的过程叫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熔化(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 继续吸(放)热
晶体从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称为这种晶体的熔点 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熔化(凝固)特点
熔化吸热温度不变 凝固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 熔化过程逐渐升温 凝固过程逐渐降温
固体
定义:有规则结构的固体
举例:食盐、糖、海波、矿石、金属、石英、水晶
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
定义:没有规则结构的固体
举例:松香、玻璃、沥青、蜂蜡
持续吸(放)热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 非晶体熔化过程逐渐升温 非晶体凝固过程逐渐降温
汽化(吸热) 和 液化(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含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有降温和加压两种方法)
汽化 (吸热)
沸腾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沸腾的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蒸发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汽化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进行
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面处空气流速 (液体的种类)
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液化 (放热)
液化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气体燃料液化可以缩小体积,便于贮存和运输
升华(吸热) 和 凝华(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举例:樟脑球变小,雪人变小
物体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举例:霜、雪的形成,碘蒸汽变为固态
水循环
意义
不断补充淡水资源
循环过程
云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
雨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冰晶熔化成小水滴下落成雨
雪
水蒸气凝华成冰晶下落成雪
雾
水蒸气在地面附近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空中
露
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小水滴
霜
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