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加氢和脱氢过程
以下汇总了加氢和脱氢过程,包括加氢反应类型、脱氢反应类型、甲醇的合成、加氢及脱氢反应一般规律、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加氢和脱氢过程
概述
加氢反应类型
不饱和键加氢
烯烃加氢,乙烯反应速度最快
芳烃加氢
苯环加氢、苯环侧链取代基加氢、二者同时加氢
含氧化合物加氢
含氮化合物加氢
氢解
加氢过程有裂解,产生小分子混合物。
脱氢反应类型
催化脱氢
催化氧化脱氢
加氢、脱氢反应一般规律
催化加氢的一般规律
热力学分析
温度——可逆放热,T下降,Kp增大
压力——加氢反应,P增大,Kp增大
氢用量比——A+H2→B H2增多,优:X变大,有利于移走反应热 ;缺:分离难,循环量大,能耗大
动力学分析
反应温度
不可逆反应:Kp足够大,T上升,r增大
考虑副反应、能耗、材质,选适宜温度
可逆反应:存在最佳反应温度
开始X低,Top较高,随反应进行,X增加,需降低T
压力——一般加氢,P增大,r增大,若反应级数为负则相反
氢用量——H2过量,P增大,r增大
溶剂的影响(液相加氢反应)
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溶剂效应
加氢物质结构的影响——与催化剂的吸附能力越强,本体物质空间位阻越小,反应越快
加氢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骨架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金属硫化物催化剂、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催化脱氢的一般规律
温度——吸热反应,T升高,Kp增大,X增大
压力——脱氢反应,分子数增多,P减小,X增大(工业上高温下减压操作不安全,加稀释剂常用水)
催化剂粒度的影响——催化剂粒度小,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增加
脱氢催化剂
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以降低反应温度
热稳定性好,可耐高温操作
化学稳定性好,H2存在下不被还原为金属态
结构稳定性好,可耐水热、腐蚀
抗结焦性能和再生性能好
氮加氢制合成氨
正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乙苯脱氢的基本原理
主、副反应
高温、低压(稀释剂有助于脱氢反应的进行)
乙苯脱氢催化剂(x↑,S↑)
氧化铁系催化剂
助催化剂Cr2O3----提高热稳定性
K2O---改变催化剂表面酸度,防止结焦,催化水煤气反应,促进催化剂的自再生能力
小粒径,减少内扩散阻力,可提高选择性
乙苯脱氢反应条件选择
温度
主反应:吸热反应,T↑,Kp↑
副反应:裂解、结焦,T↑,有利于副反应。
压力
为降低乙苯分压,采用添加稀释剂(如水蒸气)
空速
空速小,X↑,S↓;空速大,X↓
催化剂颗粒度
小颗粒催化剂可提高脱氢反应速度和选择性
水蒸气的用量
6~9:1
乙苯脱氢工艺流程和反应器
等温式反应器(间接供热)
绝热式反应器(直接供热)
优:简单、生产能力大、成本低
缺:温差大,进口进口T个,S↓ 出口T↓,Kp↓,影响X。 (高活性催化剂、反应器改进)
反应器改进措施
单段串联式
多段式
多段式径向绝热式反应器
阻力降小、降低压降,使P入↓,X↑
选择性提高
减少水蒸气用量
催化氧化脱氢工艺
实质:H2+1/2O2→H2O+242kJ/mol
优点:降低过热蒸汽消耗. 促使平衡向右移动,提高X
甲醇的合成
合成甲醇的基本原理
低温高压,但实际工业生产: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
甲醇合成的工艺比较
高压法(高温-高压)
动力消耗大、设备复杂、差品产品质量差
低压法(低压-低温)
动力消耗低、产品质量好、设备体积放大(普遍采用)
中压法
10mpa左右的甲醇合成,联醇工艺
催化剂
锌铬催化剂、铜基催化剂
甲醇合成的工艺条件
可逆放热反应,存在最适宜温度
因催化剂种类而异
活性→最低进料温度
稳定性→最高出口温度
T↓,P↓;T↑,P↑
低空速:促进副反应,降低甲醇选择性和生产能力
高空速:抑制副反应,提高反应器生产能力和甲醇纯度
原料气组成和配比
氢气过量H2/CO=2.2~3.0
①降低副反应的发生; ②氢气的导热系数大,有利于反应热的导出
适量的CO2(~5%)
CO2制甲醇反应热<CO制甲醇的,减少反应热的放出
惰性气体CH4、Ar
积累Pco、PH2↓,使x↓,故循环气应适量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