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心理学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包含自我意识;与自我有关的概念;自我过程;自我与文化;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判断、归因理论、归因偏差。
普通心理学之心理学概述,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流派和基本任务、研究领域、研究取向等内容。
统计心理学绪论思维导图,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和推理统计的定义、类型,还有统计心理学的数据类型和常见概念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社会思维
社会认知
社会知觉
特性
主观、整体、选择、恒常
社会知觉偏差
首因效应(陌生人)、近因效应(熟人)
晕轮效应(成见、光圈效应)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eg.霍桑效应)
认知启发
定义
策略
表征性/象征性启发:典型或相似信息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可用性启发:容易回忆,更平常、多见、容易
锚定和调整启发:抓住锚定点,调整
影响因素
情绪、投射、内隐人格、熟悉与个人情感
内隐社会认知
特性:社会、积淀、无意识、启动性
研究方法:反应时法、词干补笔法、投射法
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自尊
社会判断
归因理论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内外控
海德的归因理论
内外因
两个原则:共变、排除
韦纳的归因理论(三维归因理论)
内外因(情绪体验)、稳定性(预期)、可控性(今后的行为)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环境
三种信息:一致性、一贯性、独特性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人格、态度、心情
两个条件: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自由选择性
阿伯拉姆森的归因风格理论
抑郁型、乐观型
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错误
给他人归因
产生错误原因:内因评价结果、原因归于行动者
自我服务偏差
良好行为居功,失败不担责
产生原因
自己作用和贡献更容易注意
回忆自己容易于回忆别人
接受信息差异
印象管理理论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自身归因不同于他人对自己的归因。
产生原因:着眼点不同、信息来源不同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
社会态度
概述
认知(态度对象)、情感(好恶)、行为(反应倾向)构成,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
测量
量表(等距量表-瑟斯顿、总加量表-利克特、语义分化量表-奥斯古德、苏西)、问卷、投射、行为观察、生理反应法
形成
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同伴、团体
个体的学习:古典条件+联结、工具性+强化、模仿与观察
态度形成的认知理论
最具代表性:计划行为理论
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到的控制感
改变
方法
劝说宣传、角色扮演、团体影响、活动参与
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P-O-X模型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条件:违背逻辑、文化价值有冲突、观念层次有冲突、新旧经验有矛盾
减少和消除: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
偏见(易出材料分析题)
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的态度
原因
团体冲突理论
i社会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
影响
对知觉
对他人行为
对社会生活
克服
社会化、受教育、直接接触、自我检控
歧视
含义:给予不同对待,仅由于身份
特点:以某族群利益为代价,提高另一族群利益
自我意识
”我存在“,个体参与自我觉知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相对稳定性
詹姆斯认为包括:主我和客我
构成(“厌食控”)
自我认识
主我→客我、认知与评价
自我体验
自己→自己、情绪体验
自我控制
两个方面:发动作用、抑制作用
特点
客观、矛盾、形象、独特、倾向
与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概念
“我是谁”,对自己个方面和信念的总和,包括三个层面
自己对自己的存在和感知(eg.自我意识)
一个人对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与众不同的人的认识(eg.自我认定、自我认同)
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好坏评价(eg.自尊)
构建过程
自己→自己,行为推断
他人→自己,反馈
社会→自己,比较
自我意识→自己
米德“社会互动理论”
自我图式
一种模式,以信息加工来看待自我概念。是对自我的结构认知
自我觉知
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巴斯:内在自我觉知(对内)、公众自我觉知(对外)
自我差异
希金斯,自我差异理论:理想(目标和成就)、应该(目标追求)、现实自我(责任和义务)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抑郁沮丧;应该与现实不一致,焦虑激怒
自尊
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确立
获得成功经验、积极评价
提高方法
自我服务、自我障碍、防卫机制、向下比较及补偿、转移
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自我美化)
个体→自己,有利、正面评价、收集和解释、消息
自我确认
情境、证实自我概念、过程
自我效能
自己能够胜任和有效的感觉
最早由班杜拉提出,途径:个体、替代、言语说服、情绪
自我表演(自我展示)
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表露
自我障碍(自我设障)
提前准备理由解释失败
自我检控
通过他人对自己加以控制
自证预言
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行为
体像
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总称
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过程
自我评价
自我增强
自我表现
自我与文化
马库斯和北山:独立型自我(内在品质)、依赖型自我(个体和他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