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复盘》
《复盘》解决人生问题的自我引导法则思维导图,对每一章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说明,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看下。
编辑于2021-11-16 22:59:25《复盘》虚舟著 解决人生问题的自我引导法则
前言 你不是缺思考,而是缺复盘
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以下问题:
成长缓慢:同龄人已经爬到很高的位置,而你还在原地徘徊。
职业倦怠:不管承认与否,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职业倦怠都会悄然而至,“我不想上班”、“不想学习”的想法挥之不去。
能力陷阱:擅长的工作做久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依赖,成为了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你曾经的优势,不再能帮助你披荆斩棘。
人生瓶颈:大多数人会遇到瓶颈,许多人用了各种方法试图突破瓶颈,但是瓶颈到底在哪,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何谈突破?
焦虑不安: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忙,却不知道忙些什么,好像什么都有了,又好像缺点什么。不知道未来究竟该走向何方。
破解:新的思维水平
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无法用”提出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即如果一个问题对你造成很大困扰的话,以你的思维水平,你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你就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只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
复盘:一种“更高层次的思考”
大多数人犯下的最大错误是没有客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这导致他们一次次跌倒在自己的弱点上。
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自我审视的习惯
实际上,有时不是你不知道答案,而是你没有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反省,就是一种复盘思维,他会让你看到自己的缺陷以及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整。“当你真的改变了,你眼中的现实世界就改变了“。
你,才是密码
真正的用功,是提升自己的心:时刻关照你的这颗心,是你真正不同于他人的方法。 你是谁,你是怎样一个人,你就会遇到什么、拥有什么,活出怎样的人生。
第一章 与这个世界上的高手们一同进化 高手们的成长路径有没有规律可循?人生如何从第一曲线走到第二曲线?
人生的两条曲线: 成长的本质是思维通道的改变
1.第一曲线是天然形成的,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最初的自己) 2.第二曲线是有意为之的、自觉的、清醒的。(只要一个人足够用心很上进,就完全有可能在一个看似传统的岗位上,跳出固有的思维局限,玩出完全不一样的工作状态,开发出他的多条第二曲线。例如:斜杠青年)
人生的第一性原理:为了宇宙的进化、自然的进化、人类的进化贡献自己,这就是个体最根本的生存发展之道。这就是人生的第一性原理。
一个人就如同一粒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除了自身的力量,还需要许多外界因素。一个人只有将自己和更广大的领域相连,然后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升华人生。
人生的路径
英雄之旅:对照英雄的整个人生历程,我们可能需要做如下几件事情:1、启程:寻找自己的第二曲线。
2、启蒙:发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凡事皆有因果 凡事都是先有念头才有行动,而后才有结果。 很多人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不断在结果上徘徊,不断在行为上挣扎,却从来不去尝试改变自己的念头。 念头一旦改变,行为和结果自会改变,从“心”上下功夫。
3、觉悟:践行自己的人生之道,然后“与道同行”。 改变从来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 判断一个人的心性,不是看他在顺境中的表现,而是看他身处逆境中的所作所为。 生活即老师,学会接受生活的磨炼和人生的洗礼。
第二章 复盘这件小事为什么对你那么重要
照镜子:成大事者向自己学习
向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一天当中会发生很多事,我们的很多信念、假设、情绪、想法、模式事实上都隐藏在这些事情当中,所以我们要回到这些事情当中,仔细去看,仔细去审视,透过这些事情反观自我。
经常复盘的人,他们会从工作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逻辑与方法,哪里做得好,就记下了,甚至思考是否可以做得更好;哪里做得不好,是什么导致的,下次怎么避免,正确的解决方案又是什么,需要哪些支援等等,这样长期不断地实践、总结、复盘,长期如此,那么一个人想不进步都难。这就是所谓的向自己学习。
剖析自己:善于在工作、生活中及时总结与反思,会让人不断获得累进的能力,并将自己的优势逐步放大,从而获得一次又一次机会。
生产者:经验只是经验的一半
复盘是知识生产的重要一环:知识=经验×反思²、“世事洞明皆学问”
复盘推动学习形成完整的闭环: 第一个环节:信息的接受;第二个环节:信息的内化;第三个环节:信息的再生产,也就是知识的再生产。
观察者: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
很多情况下,人都是在无意识的做事,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也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约·哈里窗:从自我表露到获得有效反馈
自我表露和反馈是复盘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盲点,同时让自身更多的可能浮现。我们如何缩小自己的盲目区和隐秘区?方法就是扩大开放区(披露或者反馈)
第三章 到底什么是复盘
复盘的基础认知及常见的误区
AAR与复盘: AAR即行动后反思:AAR(After Action Review),就是所有参与者一起讨论成败得失,不管是谁都有参与的机会,而且必须畅所欲言。实现了发言机会均等等,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复盘:复盘本身是一个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是指棋手在完成对局后,重新回顾一遍棋局,分析优势和得失的过程。复盘的内在逻辑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并学以致用。
常见误区:复盘=总结?、复盘=纯思考?、复盘=思过? 以上只是复盘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复盘是一种回头看,需要再次回头看甚至是反复回头看,不断让自己照镜子,从而得到最优策略。
复盘的层次、特征与类型
层次:1反观:即回顾过去,看看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责任与问题。 2反思: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回顾整件事情发生的经过,更客观的审视自己。 3反省: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反躬自省,通过实修实证,不断拓展一个人的认知边界,从而带动自己成长。
核心特征:1.跳出画面看画面。2.剥离情绪回归真相。3.带上新眼镜。4.指向学习与行动
类型:包括事件复盘、问题复盘、分类复盘、对标复盘等,这种划分也仅仅只是为了方便,其中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
第四章 复盘究竟应该如何做
复盘七步与复盘三角
复盘七步:“知止定静安虑得” 知:知道有反思的事,知道通过这些事可以学到经验 止:停下来,专门找一个时间反思。 定:把注意力停在需要反思的事情上 静:静下来,剖析事件和行为后背自己的想法、思考过程。 安:处理情绪,把情绪放下。处理情绪不是忽视情绪,而是正视情绪。 虑:分析。过去所发生的很多事,有没有规律,是否受到自己固有的行为模式影响。 得:前六步得出的一些新的结论、新的想法、新的行动指南,用以指导未来的行动。
复盘三角:记录、反思、提炼
好的复盘究竟“长啥样”
首先是“过电影”即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回顾。 复盘需要将矛头指向自己,而不是找别人的问题;复自己的盘,复盘给自己看、复盘自己的痛苦,复盘后要有相应的行动、好的复盘还需要不断质疑。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好的复盘不是一味地揪住过去不放,而是在过去纷繁复杂的事情中寻找未来的蛛丝马迹。
好的复盘的三个标准
能反观、会反思、有反省
第五章 复盘六字诀
慢——以慢为快
“彻底离线”:每天抽出一点固定时间,关掉手机或电子设备,专心工作或者思考而不被打扰。在复盘中,不能像对待任务一样”赶复盘“。
写——以笔代写 把事情写下来和只是在头脑里想一想是两码事。
真——本色表演
面对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自己,或寻求他人真实的反馈,借助外部的视角再去看我们的生活。人生如戏,在我们如戏的同时,也要具备出戏的能力,成为冷静的旁观者,客观的观察自己。
问——自问自答 向外求 不如向内求,我们首先应该请教自己。
离——抽身事外
离开,抽离,要从原来的事情中跳出来,不要身陷其中
行——行动导向:成果=一半行动+一半复盘 复盘是为了行动并达到目标,如果没有行动,复盘就失去了意义,最后甚至成了为复盘而复盘。
第六章 如何构建日周月年复盘体系
每日复盘——有一种成长,叫做“与日俱增”
1.记录;2.反思;3.提炼
每周复盘——有一种进步,叫作“周而复始”
1.本周主要事件回顾 2.工作经验总结 3.对标反思 4.价值观梳理 5.反省 6.下周计划
月度复盘——每年12次加速升级
1.梳理月度大事记 2.找出最好的急需改进的一件事 3.检视各类习惯的推进情况
4.检视自己的内在生活状态 5.找出收获最大的一个点 6.梳理问题的风险
7.寻找发力点 8.寻找反馈 9.制定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年度复盘——回到原点,清零再出发
第七章 时间管理复盘: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你
过好了今天,就过好了一辈子 你的每一天该如何度过,你的每一天该坚持什么,你安顿好了今天,也就安顿好了一辈子。例子:曾国藩
“一日一生”的活法
每天九件事:比如早起、早读、读书、交流、打扫、运动、磨炼、复盘、留白
第八章 学习复盘——不能成为知识生产者,你就只能低水平地勤奋着
从书本到现实:如何构建学习转化通道
学习复盘的框架:三个一、看学做
三个一:我印象最深的点是什么?我现在准备付诸实施的行动是什么?我通过这个计划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看学做:我看到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我做了什么?
重新定义学习
我们对一件事怎么理解,往往就会怎么行动,一个人的实践水平通常会受限于他的认知水平。
第九章 情绪复盘——人人焦虑的时代,如何“健康地痛苦着” (在人人焦虑的时代,如何反思痛苦,如何复盘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情绪是复盘中的一条主线 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的身份、地位、背景如何,你总会产生情绪。
人的很多判断和思考,会夹杂着情绪。
痛苦+反思=进步 当你反思多了,你就会从情绪事件中、从痛苦中学到不同的东西。
一旦遭遇了情绪事件,产生了痛苦的感受,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1.它想告诉我什么?它想让我看到什么?它想让我学到什么? 2.如果痛苦是由我引起的,那么源头在哪里? 3.我要感谢什么?
把情绪当做朋友,你需要这些锦囊
1.情绪没有好坏之分;2.不要有感性的烦恼;3.按下暂停键等18个锦囊
第十章 深度反省,让生命焕然一新
人 为什么要反省
反省就像骑自行车需要不断矫正方向一样,车有时会偏左一点儿,有时会偏右一点儿,只有不断反省,才能始终在中道而行。
人 如何进行反省
改过反省法:从反省自己的错误入手。 六个步骤:1确定时间;2找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笔;4罗列从小到大做过的所有错事、恶事;5选取其中的几件事进行重点反省;6清理。 感恩反省法:从梳理自己接收到的善意出发。 第一步:确定一个值得感恩的事或者值得感恩的人,为什么值得感恩?第二步:假设你就是对方,去体会对方提供帮助时的内心感受。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第三步:对于他的帮助,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做了什么?你今后会怎么做?
真正的反省 始于立志
一个人真正愿意反省,愿意对自己进行长期校正、慎独、自我克制、格物致知,必然因为心中对自己有不一般的期许。 一个人只有心中有了志向,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才愿意真正下苦工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