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机电工程专业技术02起重技术
2019一级机电管理与实务03机电工程专业技术02起重技术
2019一级机电管理与实务03机电工程专业技术03焊接技术
2019一级机电管理与实务03机电工程专业技术01测量技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起重技术
起重机械
分类、适用范围、基本参数
轻小型起重设备(非常规)
千斤顶
滑车(起重滑轮组)
起重葫芦
卷扬机
起重机(常规)
桥式起重机
梁式、桥式、门式、半门式
臂架型起重机
门座式、半门座式、塔式、流动式、桅杆起重机、悬臂起重机
线索型起重机
缆索起重机、门式缆索起重机
基本参数: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
吊装载荷
被吊物(设备或构件)在吊装状态下的重量和吊、索具重量
吊装计算载荷
动载荷系数 k1 = 1.1
不均衡载荷系数 k2 = 1.1〜1.25
一台 Qj = k1 • Q
多台联合 Qj = k1 • k2 • Q
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
确定起重机的站车位置(幅度确定)
被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就位高度、设备尺寸、吊索高度等和站车位置(幅度),由起重机的起重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已确定的幅度(回转半径)、臂长,由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表或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
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大于计算载荷,则起重机选择合格,否则重新选择
计算吊臂与设备之间、吊钩与设备及吊臂之间的安全距离,若符合规范,选择合格,否则重选
流动式起重机的基础处理
流动式起重机必须在水平坚硬地面上进行吊装作业。吊车的工作位置(包括吊装站位置和行走路线)的地基应进行处理。应采用合适的方法(一般施工场地的土质地面可采用开挖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地面应做耐压力测试,地面耐压力应满足吊车对地基的要求。在复杂地基上吊装重型设备,应请专业人员对基础进行专门设计。吊装前必须对基础验收
吊具
钢丝绳
由高碳钢丝制成
6X19 缆风绳 6×37、6×61跑绳和吊索
钢丝绳做缆风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3.5,做滑轮组跑绳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5,做吊索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8,如果用于载人,则安全系数不小于12〜14
滑轮组
穿绕方法有:顺穿、花穿和双跑头顺穿
起重工程中,一般采用慢速卷扬机
基本参数:额定牵引拉力,工作速度,容绳量(最大工作长度)
平衡梁
根据设备的重量、规格尺寸、结构特点及现场环境要求等条件来选择平衡梁的形式,并经过设计计算来确定平衡梁的具体尺寸
作用
保持被吊设备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
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小动滑轮的起吊高度
减少设备起吊时所承受的水平压力,避免损坏设备
多机抬吊时,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点的荷载
液压提升装置
液压装置主要由液压泵站、穿心式液压提升器(液压千斤顶)、钢绞线和控制器组成。
吊装方法与吊装方案
常用吊装方法
塔式起重机吊装
桥式起重机吊装
汽车起重机吊装
履带起重机吊装
直升机吊装
吊装方案选择步骤
技术可行性论证
安全性分析
进度分析
成本分析
综合选择
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
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
工程概况
吊装工艺设计
人力资源计划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吊装应急预案
吊装计算书
吊装方案的管理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
对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报项目总监审核
①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②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③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工程;④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拆卸工程,吊装方案应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对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应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①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②起吊重量300kN及以上起重设备安装工程,吊装方案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再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实行总承包管理的项目,由总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会。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吊装稳定性要求
缆风绳的设置要求
(1)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根至8根,对倾斜吊装的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后背主缆风绳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 (2)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最大不得超过45°。 (3)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 (4)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 (5)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地锚的种类及要求
1.常用地锚的种类 (1)全埋式地锚。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适合于重型吊装。 (2)活动式地锚。这种地锚一般承受的力不大,重复利用率高,适合于改、扩建工程。 (3)利用已有建筑物作为地锚。在实际工程中,还常利用已有建筑物作为地锚,如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柱等,但在利用已有建筑物前,必须获得建筑物设计单位的书面认可。 2 .地锚设置和使用要求 (1)地锚结构形式应根据受力条件和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设计和选用。地锚的制作和设置应按吊装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 (2)埋入式地锚基坑的前方,缆风绳受力方向坑深2. 5倍的范围内不应有地沟、线缆、地下管道。 (3)埋入式地锚在回填时,应用净土分层夯实或压实,回填的髙度应高于基坑周围地面400mm以上,且不得浸水。地锚设置完成后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4)埋入式地锚设置完成后,受力绳扣应进行预拉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