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导论总结,包括国际贸易的概念和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两部分内容,适合考前记忆和建立体系思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概念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二、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一般按离岸价格(即FOB价格)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价格)计算进口额,So世界货物出口总额<世界货物进口总额
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世界出口总额
对外贸易量: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数量规模,相对于对外贸易额而言在反映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规模时更为准确。
三、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按照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不同,国际贸易可分为总毛衣和专门贸易
总贸易:是以货物经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即进入郭靖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为总出口。
专门贸易:是以货物经过关镜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反思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计入进口贸易;凡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的货物计入出口贸易
进口
1.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直接进口货物
2.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从海关保税区域进入境内的进口货物
3.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从经济特区(如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进入境内的进口货物。
出口
在专门贸易体系下,一过的货物出口是指通过海关直接出口的货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离开国境的;另一部分是进入经济特区,但没有离开国境的。
一般来讲,一国关镜和国境是一致的。但是一些国家在国境内设立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经济特区,还有的国家通过签署协议建立关税同盟。这就使得前者关境小于国境,后者关境大于国境。
四、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
直接贸易:指商品直接由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的中间商参与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商人所从事的把商品从生产国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也成为中转贸易。
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是间接进口,而对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
五、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定义:针对游行的货物展开的贸易活动就叫货物贸易。
类型:《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将国际货物贸易共分为10大类
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1.饮料及烟类
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
3.矿物燃料、润滑剂及有关原料
4.动植物油脂及蜡
5.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机械及运输设备
8.杂项制品
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服务贸易
定义:针对无形的服务展开的贸易活动就叫服务贸易。
类型:《服务贸易总协定》中依照服务的提供方式不同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4类,分别是跨界供应、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依照服务部门的不同,可将国际服务贸易分为3大类:即: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性服务。
六、贸易差额
定义: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差额。
贸易差额的三种表现:
1.贸易顺差: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的差额,又称为出超。
2.贸易逆差: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又称为入超。
3.贸易平衡: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由于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刚好相等的情况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所以只能说贸易基本平衡。
七、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
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货物贸易或国际货物贸易结构
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
国际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的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等。
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其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是指改过的对外贸易值的国别地区分布情况,即该国的出口商品是流向那些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进口商品是从那些国家或地区流入的。通常用个国家或地区在该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清楚的表明了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的一个概念。
九、对外贸易依存的
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它表明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从时间上看,国际贸易产生于15世纪后。
发展:
1.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国际贸易(15世纪后-18世纪中期)
特征:1.国际贸易带有浓重的殖民色彩
2.国际贸易商品的流向十分鲜明
3.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讯条件的制约,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商品范围不大
2.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特征:1.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商品范围扩大了
2.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的国家多了。
3.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9世纪中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国际贸易在一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1914年-1945年)
国际贸易的规模相比较战前出现了萎缩,并且年均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
5.二战后的国际贸易
特征:1.国际贸易的增速在不同的子时期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
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