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组织学与胚胎学(10-12章)
包含免疫系统:执行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由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免疫活性、免疫防御、免疫监视等等。
编辑于2021-12-02 23:46:03组胚 10-12章 ❀建议配合 课本图片食用
第10章 免疫系统
概述
免疫系统:执行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由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免疫活性分子构成。
淋巴器官:中枢淋巴器官(胸腺、骨髓)+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
淋巴组织: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其他淋巴样组织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
免疫活性分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
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超敏反应/免疫缺陷)
2.免疫监视(肿瘤发生)
3.免疫自稳(自身免疫病)
识别自我/非我的分子基础
1.机体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MHC分子
自身细胞标志;免疫排异主要抗原;亲子鉴定标签
分类: MHC-Ⅰ类:所有细胞,内源抗原呈递 MHC-Ⅱ类:B、树突状细胞、MPS(单核吞噬细胞),外源抗原呈递 MHC-Ⅲ类:补体、细胞因子、热休克蛋白,与炎症有关
2.T细胞和B细胞表面有特异性抗原受体
一、主要的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1.T细胞

概述
来源:骨髓;在胸腺发育成熟并转移到外周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
初始T细胞(相对静息)—》接触抗原肽—》大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效应T细胞(MHC限制性,近距离作用,寿命一周)+记忆性T细胞(遇到相同抗原转化增殖为大量效应T)
三个亚群
1.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直接、连续、特异性免疫杀伤效应的功能 穿孔素(细胞溶解死亡),颗粒酶(诱发细胞凋亡), 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细胞免疫应答
2.辅助性T细胞/Th细胞: 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多种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发挥正调节作用
3.调节性T细胞/Tr细胞: 数量较少,负反馈,减弱或抑制Th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
2.B细胞
在骨髓成熟的初始B细胞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的初级淋巴小结—》 抗原刺激—》大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中和毒素、中和病毒、阻止病原体黏附细胞)+记忆性B细胞
两个亚群
1.B-1细胞:分泌IgM,抗感染
2.B-2细胞:大多数,分泌IgG,活化需要T细胞,体液免疫
3.NK细胞
来源骨髓,大颗粒淋巴细胞,不表达T、B细胞膜受体
无MHC限制,无需抗原提呈细胞中介,可不借助抗体(固有免疫细胞)
直接杀死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淋巴管—》血液—》全身—》弥散淋巴组织内的高内皮微静脉—》返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
(二)巨噬细胞及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巨噬细胞
来源:血液单核细胞穿出血管进入结缔组织后分化而成
终末细胞
体积增加,溶酶体大量增加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巨噬细胞(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破骨细胞(骨组织)、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肝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肺巨噬细胞(尘细胞)
(三)抗原呈递细胞
APC:能捕获、处理抗原,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激发后者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
专职性APC: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DC: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APC,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四)浆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
二、淋巴组织
概述:网状纤维为支架、网孔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的场所。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
1.弥散淋巴组织
组成: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高内皮微静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高内皮微静脉HEV:内皮细胞杆状/矮柱状,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抗原刺激—》弥散淋巴组织扩大,出现淋巴小结
2.淋巴小结 /淋巴滤泡
淋巴小结—》受抗原刺激—》增大,产生生发中心
初级淋巴小结—未受抗原刺激—较小,无生发中心—小淋巴细胞 次级淋巴小结—受到抗原刺激—有生发中心—大中小淋巴细胞
生发中心 组成
1.暗区:位于深部,较小,B细胞+Th细胞,细胞较大,嗜碱性较强
2.明区:位于浅部,较大,B细胞+Th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3.小结帽:生发中心周边一层密集的小淋巴细胞,着色较深
区分总结
弥散淋巴组织: 1.无固定形态 2.境界不清 3.淋巴细胞分布松散 4.主要含T细胞
淋巴小结: 1.圆形或卵圆形 2.境界清晰 3.结构紧密 4.以B细胞为主 5.根据免疫功能状态及存在方式分2种
三、淋巴器官
中枢淋巴器官—胸腺、骨髓—胚胎发生早—作用:淋巴干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不受抗原刺激影响; 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胚胎发生晚—作用:免疫应答的场所—受抗原刺激影响
(一)胸腺
结构
概述: 分左右两叶,表面有被膜包被—形成小叶间隔,将实质分割成胸腺小叶 位于甲状腺下,心包上,胸骨后 幼儿期较大,青春期后缩小,老年大部分被脂肪组织代替,皮质消失,髓质终身存留 皮质:胸腺细胞密集,着色深;髓质:较多上皮细胞,着色浅; 为T细胞发育提供微环境 构成微环境的细胞——统称胸腺基质细胞:大量胸腺细胞、胸腺上皮细胞、胸腺DC(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
胸腺结构
被膜——小叶间隔
实质
皮质
概述:胸腺上皮细胞:少;胸腺细胞:密集;巨噬细胞等 胸腺上皮细胞为支架,间隙间含大量胸腺细胞和少量基质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上皮性网状细胞
①分布:被膜下和胸腺细胞间
②星形有突起
③突起间以桥粒连接
④某些被膜下上皮细胞胞质丰富,包绕胸腺细胞——哺育细胞
⑤分泌胸腺素、胸腺生成素、胸腺肽
胸腺细胞
胸腺内处于不同分化发育阶段的T细胞
分化过程
皮质——》髓质 阳性选择:皮质外层,赋予MHC分子限制识别能力 阴性选择:皮质内层和髓质,淘汰与自身抗原反应的T细胞
淋巴性造血干细胞—》早期胸腺细胞—》普通胸腺细胞(无免疫应答能力) —》与自身抗原相容,则继续分化(5%)—》初始T细胞 —》与自身抗原不容,被巨噬细胞灭活淘汰
分化过程异常: T细胞不被淘汰——自身免疫病 存在外来抗原——免疫耐受
血-胸腺屏障
位置:皮质内
结构: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完整的紧密连接)2.内皮基膜(连续) 3.血管周隙中的巨噬细胞(防免疫耐受)4.上皮基膜 5.胸腺上皮细胞(连续,突起)
功能: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持T细胞的正常发育
髓质
概述:胸腺上皮细胞:多;胸腺细胞:较少;巨噬细胞等(少量初始T细胞)
髓质上皮细胞
①多边形,胞体较大
②细胞间以桥粒相连
③分泌胸腺激素/胸腺素
④部分胸腺上皮细胞构成胸腺小体
胸腺小体
定义:胸腺髓质内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排列而成的圆球形的嗜酸性小体
形态:外周细胞较幼稚,核明显; 中心的已角质化,嗜酸性,或破碎呈均质透明
功能:不明。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意义: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
功能
①形成初始T细胞的场所,从皮质到髓质,T细胞逐渐成熟
②分泌胸腺素、胸腺肽、胸腺生成素
(二)淋巴结
1.结构
概述
分布:位于淋巴循环的通路上,300-500个
 结构
被膜—》小梁
实质(皮质、髓质)
被膜:薄层致密结缔组织;输入淋巴管-穿越被膜-连被膜下淋巴窦; 一侧凹陷-门部-血管&输出淋巴管;被膜和门部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实质-小梁(相连接) 小梁-淋巴结粗支架-穿行血管;小梁之间-淋巴组织&淋巴窦
(一)皮质 (被膜下方)
浅层皮质
淋巴小结&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B细胞区,大量淋巴小结(明区暗区小结帽)
副皮质区
皮质深层,较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Th细胞(T细胞区),胸腺依赖区
细胞组成:Th细胞、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少量B细胞
多高内皮微静脉(一种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重要部位 流经此段:淋巴细胞-穿越内皮进入副皮质区-B细胞迁移到淋巴小结
皮质淋巴窦
被膜下窦:被膜下方的淋巴窦
小梁周窦:小梁周围的淋巴窦
功能:淋巴窦内星状内皮细胞支撑窦腔,巨噬细胞附着于内皮细胞,淋巴缓慢流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抗原
(二)髓质

髓索
相互连接的索条状淋巴组织 可见高内皮微静脉,含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大量浆细胞
髓窦
髓索之间,髓索与小梁之间的间隙 与皮质淋巴窦结构相同,较宽大 巨噬细胞较多—》滤过功能强
2.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淋巴——》输入淋巴管——》被膜下窦&小梁周窦 ——》渗入皮质淋巴组织/经小梁周窦——》髓窦——》汇入输出淋巴管
流经淋巴结:抗原越多流速越慢; 输出淋巴液:抗原大部分清除,较多淋巴细胞和抗体
3.功能
(1)滤过淋巴 对细菌清除率99%,但病毒和癌细胞较低
(2)免疫应答 (同时发生)
体液免疫
淋巴小结增多增大
髓索内浆细胞增多
输出淋巴管内抗体上升
细胞免疫
副皮质区明显扩大
效应T细胞增多
(三)脾
概述
分布:位于血循环通路上(富含血管)
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
1.结构
结构概述
被膜:厚(富含纤维),间皮、小梁(动脉)、平滑肌纤维
实质
白髓:散在分布的灰白色点状区域
红髓:大部分组织为深红色
(1)被膜与小梁:被膜和脾门的结缔组织伸入脾内形成小梁——》构成脾的粗支架
(2)白髓 (相当于淋巴结皮质)
1.动脉周围淋巴鞘: 中央动脉+弥散淋巴组织(T细胞为主) 围绕中央动脉呈鞘状弥散淋巴组织—细胞免疫时鞘增厚 相当于淋巴结副皮质区,无高内皮微静脉
2.淋巴小结: B细胞为主,体液免疫时增多增大
3.边缘区: 白髓和红髓交界处,B细胞为主,少量红细胞和较多巨噬细胞 边缘窦:中央动脉侧支末端膨大—血液内抗原及淋巴细胞进入白髓的通道
(3)红髓
分布:被膜下、小梁周围、白髓边缘区外侧的广大区域(皮实质80%)
组成
脾索
富含血细胞的淋巴组织,不规则条索状,互连成网
较多网状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脾血窦
脾索的网孔即为脾血窦,实质上是窦状毛细血管—形态不规则,互连成网
组成: ①纵向平行排列的长杆状内皮细胞 ②不完整的基膜 ③环形网状纤维
脾索内血细胞-变形穿越内皮细胞-进入髓窦 血窦外侧-较多巨噬细胞-突起可通过内皮间隙伸向窦腔
2.脾的血液供应
3.功能
1.免疫应答:脾是对血源性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体液免疫: 白髓内淋巴小结增多增大;脾索内浆细胞增多
细胞免疫: 白髓内动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厚,脾脏体积增大
2.造血:胚胎期,或严重缺血、贫血、疾病
3.滤血:脾索巨噬细胞(脾脏是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器官)
4.储血:血窦
(四)扁桃体
第11章 皮肤
概述
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
构成:表皮+真皮
以皮下组织与深层组织相连
功能: ①阻挡异物和病原体侵入 ②防止体液丢失 ③感受外界多种刺激(感觉神经末梢) ④调节体温 ⑤排除代谢产物 ⑥参与合成维生素D
一、表皮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概述
皮肤的浅层,构成: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5层)
分类:厚皮(手掌足底)+薄皮
表皮细胞分类:角质形成细胞(90%以上)+ 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朗格汉斯细胞)
(一)表皮分层和角化 (薄皮的颗粒层透明层不明显,角质层较薄)
1.基底层
基底细胞: 矮柱状基底细胞,胞质强嗜碱性(核糖体), 强分裂增生能力,有散在或成束的角蛋白丝(张力丝) ——表皮的干细胞,再生修复作用
2.棘层
组成:4-10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细胞
棘细胞: 表面许多短小棘状突起,桥粒相连,弱嗜碱性(核糖体多)
合成功能
角蛋白丝束、外皮蛋白—》细胞膜增厚(让细胞干硬); 板层颗粒—》分泌板层颗粒,颗粒释放到细胞间隙,阻止外界物质,防止水分流失
3.颗粒层
3-5层梭形细胞,核与细胞器逐渐退化
光镜下呈强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富含组氨酸; 角蛋白丝穿入其中,形成角蛋白的前体。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
4.透明层
2-3层扁平细胞,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细胞器均已消失(溶酶体)
强嗜碱性,折光度高
5.角质层
多层扁平角质细胞: 完全角化,干硬,角蛋白——》角蛋白丝+嗜酸性均质状。死细胞 角蛋白=角蛋白丝+均质状物质(复合物)
角质层浅表细胞间桥粒消失,松散——》脱落后形成皮屑
表皮角化过程:复层扁平上皮细胞随角蛋白的逐步合成,细胞渐向表面移动,最终角化死亡并脱落成皮屑,更新周期为3-4周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1.黑素细胞
位置:基底层细胞之间
形态结构:多突起,细胞器发达, 胞质内有黑素体(出现黑色素后改称黑素颗粒)
决定肤色/发色,白化病,痣/胎记
功能: 吸收紫外线(防止对角质形成细胞核中的DNA的辐射损伤) 决定肤色,神经嵴,色素痣,胎记 (不同人种黑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别,有差别的是黑素细胞合成黑素颗粒的能力和分布)
2.朗格汉斯细胞
分布:棘层浅部
形态:圆形,核深染,有树突样突起
电镜下:伯贝克颗粒(特征性),参与处理抗原
皮肤的抗原提呈细胞: 捕获抗原,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布于表面,游走出表皮,进入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呈递给T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炎症情况下数量增多,接触性皮炎
3.梅克尔细胞
分布:基底层细胞之间
有短指状突起。指尖、口腔、生殖道上皮多
感受轻触觉和机械刺激
梅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
一种神经内分泌细胞,有一定内分泌功能(表达突触素、多种神经多肽)
二、真皮 (结缔组织)
表皮下方的致密结缔组织,1-2mm
1.乳头层
紧靠表皮薄层较致密的结缔组织(书本)/紧贴表皮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PPT) 向表皮突出形成真皮乳头,有触觉小体
2.网织层
厚,致密结缔组织
胶原纤维粗大,交织成网,有弹性纤维 较多血管、淋巴管、神经,深部常见环层小体
皮下组织/浅筋膜
位置:真皮下方(不认为它是皮肤的一部分)
组成: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作用:使皮肤有活动性、缓冲、保温、能量贮存
三、皮肤的附属器 (由表皮衍生)
1.毛
分布:除手掌、足底外均有毛分布
分为毛干、毛根、毛球
结构
毛干
毛根
毛囊
内层:上皮性鞘
外层:结缔组织性鞘
毛球(毛乳头、毛母质)
毛根和毛囊下端融合并膨大形成
毛球的上皮细胞为干细胞,称毛母质细胞
立毛肌
头发生长周期3-5年
毛囊干细胞——》新生毛囊 毛囊干细胞:毛囊隆起部,皮脂腺开口,立毛肌毛囊附着处
2.皮脂腺
位置:除手掌、足底、足侧部,都有 毛囊与立毛肌之间(有毛皮肤);真皮浅层(无毛皮肤)
结构
腺泡
导管-复层扁平上皮
功能:分泌皮脂,保护皮肤(性激素)
分泌过程:皮脂腺—泡状腺(皮脂腺导管短而粗,开口于毛囊或皮肤表面) 分泌部由一个或多个腺泡组成。腺泡周围—一层较小的干细胞,称基细胞。 不断增殖并向腺泡中部移动,细胞体积变大,聚集大量脂滴。 最后,近导管处,腺细胞解体,成为皮脂。
3.汗腺
分布:全身皮肤,手掌足底最多
结构
分泌部:单层立方上皮,基膜,肌上皮
导管:双层立方上皮(弱嗜碱性)
分类
外泌汗腺
分布:全身皮肤
腺泡:锥形。外有肌上皮细胞(收缩)
导管:两层立方形细胞
功能:分泌汗液(分泌物:水) 调温、湿润、排泄废物(调电解质)
性激素:-
顶泌汗腺
分布:腋窝、乳晕、会阴
特点:分泌部管径粗,管腔大,盘区成团
分泌物:三大物质(蛋白质、脂质)粘稠,受性激素影响
4.指甲
四、皮肤再生
第12章 眼与耳
一、眼
(一)眼球
1.眼球壁
概述: 从外到内: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
纤维膜:致密结缔组织 前1/6角膜—角膜缘—后5/6巩膜
血管膜:富含血管和黑色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 从前向后:虹膜基质、睫状体基质、脉络膜
视网膜:最内层,盲部—锯齿缘—视部 盲部:虹膜上皮,睫状体上皮 视部:感光部位
(1)角膜
特点概述: ①前1/6部分 ②透明圆盘状结构,中央较薄,周围较厚 ③略向前方突出(弯曲度大于眼球外壁) ④不含血管和淋巴管 ⑤游离神经末梢丰富
1)角膜上皮
特点概述: ①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②基部平坦,表面平整光滑 ③上皮基底层细胞有增殖能力(单层矮柱状细胞) ④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
2)前界层
不含细胞的薄层;胶原原纤维+基质
3)角膜基质 /固有层
角膜全厚度的90%; 成分:多层与表面平行的胶原板层,较多水分 胶原板层:平行排列,相邻板层纤维互相垂直 细胞:板层间散在分布成纤维细胞,扁平多突(产生基质和纤维,参与角膜修复)
4)后界层
似前界层,更薄(角膜内皮细胞分泌)
5)角膜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 角膜透明原因: ①角膜成分(特别是纤维)规则排列,折光系数与基质相同 ②富含水分 ③无血管和黑素细胞
(2)巩膜
特点概述: ①后5/6 ②致密结缔组织: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为主 ③瓷白色,坚韧不透明 ④支持,保护(眼球壁的重要保护层)
巩膜距:与角膜交界处的内侧,巩膜向前内侧稍突起,形成一环形嵴状突起。 小梁网和睫状肌的附着部位
球结膜:巩膜前部的外表面;复层扁平上皮+疏松结缔组织
(3)角膜缘
角膜与巩膜的带状移行区域,1-2mm——临床眼球前部手术的入路
角膜缘上皮:较厚,有黑素细胞,无杯状细胞
角膜缘干细胞:角膜缘基底层,增殖,向角膜中央方向移行,补充角膜基底层细胞
巩膜静脉窦:角膜缘内侧
小梁网:巩膜静脉窦内侧,网格状,小梁+小梁间隙 小梁:胶原纤维+内皮;小梁间隙:通巩膜静脉窦,房水回流
(4)虹膜
概述:将眼房分为前房后房,近瞳孔缘处厚,周围薄
前向后三层
1.前缘层:不连续的成纤维细胞+黑素细胞
2.虹膜基质:较厚,富含血管和黑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 黑素细胞:不规则,有突起,胞质充满黑素颗粒 瞳孔括约肌:靠近瞳孔缘的虹膜基质中的环形排列的平滑肌,收缩使瞳孔缩小
3.虹膜上皮:前后两层细胞 前层细胞:特化为肌上皮细胞,以瞳孔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 瞳孔开大肌(收缩使瞳孔开大) 后层细胞:较大,立方形,充满黑素颗粒
(5)睫状体
概述:虹膜与脉络膜之间,有伸缩功能的环带状结构,矢状切面呈三角形 前部:宽大,向内增厚形成许多突起 后部:渐平坦,终止于锯齿缘 结构组成:睫状肌+基质+上皮
睫状肌:平滑肌,睫状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肌纤维:环形(睫状体前部)、放射(巩膜距—睫状体内侧份)、纵行(巩膜距—脉络膜)
睫状体基质:富含血管和黑素细胞的结缔组织
上皮: 外层:立方形黑素上皮 内层:矮柱状非色素上皮,分泌房水,产生构成睫状小带和玻璃体的生化成分
睫状突:睫状体前内侧伸出的70个呈放射状排列的结构,通过大量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睫状小带:细丝状,一端连于睫状体,一端插入晶状体囊内——将晶状体悬吊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睫状肌收缩—睫状体突向前方内侧—睫状小带松弛—调节晶状体位置、曲度
(6)脉络膜
血管膜后2/3,富含血管和大量黑素细胞的疏松结缔组织,棕黑色 玻璃膜:与视网膜相贴的最内层
作用:为视网膜外1/3提供营养
(7)视网膜
1)色素上皮层
色素上皮细胞构成的单层立方上皮,顶部大量突起伸入视细胞外节间, 细胞侧面有紧密连接(维持内环境稳定)
胞质内含大量粗大的黑色颗粒和吞噬体
黑素颗粒:防止强光对视细胞的损害(色素颗粒可移入移出突起)
吞噬体:视杆细胞脱落的膜盘(色素上皮细胞可参与视细胞外节的更新)
功能:保护视细胞;稳定视网膜内环境;贮存维生素A;营养神经层;吞噬视细胞脱落物
2)视细胞层
细胞结构
胞体
细胞核所在位置,略微膨大 众多胞体排列成多层构成视细胞层
外突
垂直伸向色素上皮细胞,一缩窄将其分为外节和内节 连接纤毛:缩窄处内部的纤毛样构造
内节:紧临胞体,丰富MT、RER、Golgi,合成感光蛋白, 感光物质经缩窄处转移到外节
外节:感光部位,大量平行层叠的扁平状膜盘(外节基部一侧的薄膜向胞质内陷形成) 膜中由能感光的镶嵌蛋白(视杆——视紫红质;视锥——视色素)
内突
末端膨大,与双极细胞和水平细胞形成突触
视杆细胞
视网膜周围部,感受弱光,数量远多于视锥
较细长,核较小、染色较深,外突杆状,内突末端膨大呈小球状
膜盘与胞膜分离独立,膜盘脱落(色素上皮细胞吞噬)
感光蛋白:视紫红质(11-顺视黄醇+视蛋白);维生素A不足——夜盲症
神经连接多对一:清晰度小
视锥细胞
视网膜中部,感受强光颜色
粗大,核较大,染色较浅,外突圆锥形,内突末端膨大呈足状
膜盘与细胞膜不分离,顶端膜盘不脱落
感光物质:视色素(11-顺视黄醇+视蛋白)——红绿蓝敏色素
神经连接一对一:清晰度高
3)双极细胞层
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中间神经元
树突——视细胞内突;轴突——节细胞树突
大多数:与多个视细胞和节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少数:与一个视锥和一个节细胞联系(侏儒双极细胞),中心凹边缘
双极细胞,侏儒双极细胞;层间: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网间细胞
4)节细胞层
长轴突的多极神经元,树突主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 轴突向眼球后极汇聚,穿出眼球壁构成视神经
大多数节细胞层:胞体较大,与多个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少数:侏儒节细胞,胞体较小,只与一个侏儒双极细胞联系,中心凹边缘
黄斑
视网膜后极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横向椭圆形,直径1-3mm
中心凹 (视觉最敏锐部位)
黄斑中央的浅凹,视网膜最薄部分,0.1mm
细胞特点: ①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 ②视锥与侏儒双极,侏儒双极与侏儒节一一联系,精确传导信号 ③形成局部凹陷,光线可直接落在视锥细胞上(双极和节均向外周倾斜)
视盘/ 视神经乳头
黄斑鼻侧,圆盘状,乳头状隆起,中央略凹
①所有节细胞轴突汇集,穿出眼球壁形成视神经 ②无感光细胞,生理盲点 ③视网膜中央动脉、中央静脉在此穿过
将信息传入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
2.眼内容物
眼球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无色透明
(1)晶状体
特点:①有弹性的双凸透明体 ②无血管和神经,靠房水供给营养
功能:眼球中最重要的屈光装置,生物透镜
结构
晶状体囊:基膜+胶原原纤维
晶状体实质
皮质: 前表面-立方形细胞-晶状体上皮 赤道部-细胞长柱状-晶状体纤维-环层状排列
晶状体核: 新纤维构成皮质,旧纤维推向中心,细胞核消失,含水量减少,构成晶状体核
(2)玻璃体
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间的无色透明胶状体
99%水分,胶原原纤维、玻璃蛋白、透明质酸、少量细胞
功能:维持眼球形状
(3)房水
充满眼房的透明液体
来源:睫状体的血液渗出、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
房水循环: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间隙—巩膜静脉窦—睫状前静脉—眼静脉
功能:①屈光 ②营养晶状体、角膜 ③维持眼压
(二)眼的附属器
1.眼睑
前向后: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睑结膜
睑板腺:睑板内平行排列的分支管泡状皮脂腺
2.泪腺
浆液性复管状腺
二、耳
(一)外耳
(二)中耳
(三)内耳
概述
组成: 骨迷路:耳蜗,前庭,半规管; 膜迷路:膜蜗管,膜前庭(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
膜迷路:悬系在骨迷路内封闭的膜性管或囊,内层衬以单层上皮 膜迷路内有听觉与位觉感受器: 位觉:壶腹嵴、椭圆囊斑、球囊斑螺旋器;听觉:球囊斑螺旋器
淋巴:营养内耳、传递声波; 内淋巴:膜迷路腔内;外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
1.耳蜗、膜蜗管和螺旋器
耳蜗:中央圆锥形蜗轴+围绕蜗轴盘旋约两周半的蜗螺旋管(骨蜗管)+膜蜗管 蜗轴:松质骨构成,内有耳蜗神经节
(1)骨蜗管
前庭阶+膜蜗管+鼓室阶
上部:前庭阶;下部:鼓室阶 均含外淋巴
(2)膜蜗管
螺旋形模型通道
上壁:前庭膜,外高内低 外侧壁:血管纹,特殊的含毛细血管的复层上皮,产生内淋巴;螺旋韧带:上皮下方增厚骨膜 下壁:内侧的骨螺旋板+外侧的膜螺旋管
(3)螺旋器 /柯蒂氏器
基底膜上感受听觉的高度分化结构,螺旋状走形
1)支持细胞:柱细胞+指细胞
内外柱细胞→三角形内通道; 指细胞:顶部凹陷内托着一个毛细胞
特点:胞质富含张力丝
支持作用:稳定螺旋器的结构、固定毛细胞的位置
2)毛细胞
感受听觉刺激的上皮细胞,指细胞顶部的凹陷内;1列内毛细胞+3-4列外毛细胞
内毛细胞:烧瓶形;外毛细胞:高柱状;静纤毛:细胞游离面数十至上百根粗而长的微绒毛
静纤毛排列:阶梯状(外侧增高)
毛细胞底部胞质内有含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底部与来自耳蜗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的树突末端形成突触。
听觉传导途径:声波—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外淋巴—前庭膜
2.前庭、膜前庭和位觉斑
前庭
膜前庭
组成:椭圆囊+球囊
位觉感受器/位觉斑: 椭圆囊斑、球囊斑:椭圆囊底壁与球囊前壁的骨膜和上皮局部增厚
位觉斑
表面平坦,上皮为高柱状(支持细胞+毛细胞)
位砂膜:支持细胞分泌胶状糖蛋白,在位觉斑表面形成的胶质膜 位砂:位砂膜内细小的碳酸钙结晶
毛细胞
位置:支持细胞之间
纤毛: 40-80根静纤毛,1根动纤毛 静纤毛阶梯状排列,最长的静纤毛一侧为动纤毛
分类
Ⅰ型: 烧瓶状 绝大部分被前庭神经末梢包裹 神经末梢称神经杯
Ⅱ型: 长圆柱状 不形成神经杯
作用:感受直线变速运动,静止状态 (位砂膜与毛细胞胞体相对位移,纤毛弯曲,毛细胞兴奋)
3.半规管、膜半规管和壶腹嵴
半规管
内耳的后外侧
三个互相垂直的半环形骨管
壶腹:每个半规管与前庭相连处各形成一个膨大的壶腹
膜半规管
壶腹嵴
膜性壶腹部骨膜和上皮局部增厚,形成横行的山嵴状隆起
上皮构成:支持细胞+毛细胞(与位觉斑类似) 支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形成圆锥形的胶质壶腹帽,动纤毛和静纤毛插入壶腹帽基部
作用:位觉感受器:旋转变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