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在中国革命新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长征概述、遵义会议、长征的意义、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全面。
编辑于2021-12-03 00:48:00中国革命新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共一大的内容
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党的性质:无产阶级政党 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采取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区分消除 党的基本任务:从事工人运动 党的组织规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1.成立于十月革命胜利和第二国际破产之后,接受的是具有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 2.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国革命有了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领导核心 2.中国革命有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创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时党的精神之源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4.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1922中共二大) 党的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现阶段的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922.1 香港海员罢工 1923.2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925.5 中华全国总工会 1925.5 五洲运动 1925.6 省港大罢工 3.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1923.6 中共三大 1924.1 国民党一大 新民主主义和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基本一致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 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 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共产党人在战斗中起到选择作用和表率作用 共产党人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配合正规军作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从客观方面来讲,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 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 第二,从主观方面来说,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期,没有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认知,不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返利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第三,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1922加入)
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
中国共产党不但要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而且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争取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组建由共产党直接统帅率和指挥的军队 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才能充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扩大革命的力量 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新”在哪里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 党在各地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失败了,逐步转移到农村区域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进而以农村包围城市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怎样探索出中国革命新道路
1.面对白色恐怖,党举起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旗帜,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进行抗争 2.召开白八七会议,举行三大起义 八七会议内容: 1.确定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2.强调军事工作,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3.提出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3.毛泽东做出了卓越贡献,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不仅在实践中把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而且在理论上阐明,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作出明确阐明。表现了毛泽东的革命首创精神。 4.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
毛泽东怎样上的井冈山
1927.9.9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 9.19 湖南阳文家市里仁学校,转向农村 9.29 三湾改革,人民军队的开端 10.7 江西宁冈县茅坪,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11 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1928.4 朱毛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意义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
1928.10.5 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其第一部分《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首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928.11.25 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委给中央写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 指出:党的正确领导是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保障。 1930.1.5 给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回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政权的建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形形式。 1930.9 《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
井冈山的三大亮点
土地革命时期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阶级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古田会议的内容(1929.12) 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案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军魂) 必须负担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 必须加强政治工作
开创了一条革命新路——井冈山道路 培育了一个精神瑰宝——井冈山精神 走出了一批开国元勋——中国的脊梁
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在哪里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 党在各地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失败了,逐步转移到农村区域,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1.11 江西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 二、三次“左”倾错误 从1927.7大革命失败到1935.1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一次1927.11—1928.4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倾盲目主义 第二次1930.6—9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 第三次是1931—1935.1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
”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左“倾情绪没有得到认真清理 2.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 3.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缺乏实践经验 4.不善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长征
1.概述
2.遵义会议
1935.1.15—17,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 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主要内容
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接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指挥小组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的线性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
3.长征的意义
极大地促进了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是中国转危为安的关键 实现了党和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开启了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4.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把全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为救国救民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的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7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教授《实践论》和《矛盾论》,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阐明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作用:在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上实现了拨乱反正,在理论上武装共产党人,为抗日战争和接下来的一系列审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