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免疫学
免疫分子知识点总结,主要介绍了抗原(Ag)、抗体(Ab)、细胞因子(ck)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介绍了它们的概念、分类、结构、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免疫分子
1. 抗原(Ag)
1.1. 概念:能被T,B淋巴闭包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orBCR)识别和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1.2. 抗原的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能激活免疫系统(半抗原无)
免疫反应性:能被T,B细胞清除(完全抗原都有)
Eg.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烯酸,本身并无免疫原性,一旦与血清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诱导机体产生lgE并介导Ⅰ型超敏反应(青霉素过敏)
1.3. 抗原表位
概念
决定抗原特异性
与抗体结合位点
一个单独的抗原表位无法被识别诱导免疫反应(一个半抗原=一个抗表)
类别
T细胞表位(APC+MHC复合物并提呈于APC表面的标为供T细胞TCR识别)
CD8 8-10aa
CD4 13-17aa
B细胞表位(无需APC加工提呈,位于抗原分子表面)
1.4.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1.5.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
基本:异物性 Eg.眼晶状体蛋白
其他:化学属性(决定免疫原性),分子量,分子结构和构象,易接近性,物理性状
宿主特性 MHC基因控制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皮内>皮下>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口服(耐受)
1.6. 抗原种类
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TB多表位,有MHC限制性,参与体液和细胞免疫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B表位,无MHC限制性,参与体液免疫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易嗜性抗原:人马等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异种抗原:来自另一物种抗原,如植物蛋白,微生物,动物血清等对人而言
同种异型抗原:如ABO,Rh,HLA等
2. 抗体(Ab)
2.1. 概念:介导体液免疫,在抗原刺激下,由B或记忆Bcell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外分泌液等。
2.2. 抗体的结构
基本结构: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轻链)通过二硫键连接的Y形单体
重链和轻链:重链的不同分IgMAGED
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V区)
高变区HVR:(又互补决定区CDR)重链轻链上各三个,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和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骨架区FR:不变,稳定CDR区的空间构型,利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恒定区(C区)
铰链区:含有脯氨酸,易伸展弯曲,IgGDA有,ME无
辅助成分
J链:由浆细胞合成,能将单体Ab分子连接成二聚体,AM有
分泌片: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保护SIgA不被水解酶降解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2Fab+1Fc
胃蛋白酶:1F(ab')2+npFc'
2.3. 抗体的功能
V区的功能:识别和特异性结合抗原(CDR区主导)
C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IgM和IgG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
结合Fc受体
调理作用:IgG的联桥作用,促进巨噬/中性粒细胞吞噬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NK细胞进行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IgE与肥大/嗜碱性粒细胞高亲和
穿过胎盘和胎膜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
IgA是唯一能通过呼吸道的消化道粘膜的Ig
2.4. 抗体的分类:MGADE(有张纸)
2.5. 人工制备抗体
多克隆抗体:作用全面,特异性不高
单克隆抗体:结构单一,纯度高,特异性强,易于制备
基因工程抗体:克服鼠源性弊端
3. 细胞因子(ck)
3.1. ck的概念
有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节作用的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
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参与免疫调控
一定条件下参与炎症发生
3.2. ck的共同特点
基本特征:小分子可溶性蛋白;低量高效;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可诱导产生;半衰期短;效应范围小
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如高浓度TNF)
功能特点
多效性:
eg:IL-4
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促进胸腺细胞增殖
促进肥大细胞增殖
重叠性:IL-2,IL-7,IL-15 均有刺激T细胞增值的功能
协同性:IL-4+IL-5有效诱导IgE类别转换
拮抗性:IFN-γ阻断IL-4诱导类别转化
3.3. ck的分类
白细胞介素(IL) (不只是在白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CSF)
干扰素(TFN)
肿瘤坏死因子(TNF)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