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政治化色彩是这个时期文学风貌最显著的特点。小说创作普遍追求重大社会题材,追寻现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再现历史过程,不少作品直接切入政治命题。
追求文学史诗性效果,即表现大的历史过程和对英雄人物崇高品格的歌颂,是文学风貌又一大特点。
十七年文学人物的阶级属性明确,人物性格单纯化,大量作品直接地把社会阶级分析的理论结论作为人物描写现成的规范,阶级规定性成为人物行动的依据,按照阶级地位和分类去写各种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表现人物关系。
十七年期间,文学日益失去自己的独立品格而成为政治的附庸,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