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统词项逻辑
逻辑词项的概况, 导图主要从直接推理、三段论、词项、直言命题这四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传统词项逻辑
直接推理
直言命题变形推理
换质推理
换位推理
换质位
对当关系推理
直接推理的检验
直接推理的特点
改变量项、联项以及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三段论
定义
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量的前提,必然的推出结论的推理。 【结论的主项是小项(用S表示),含有小项的前提是小前提;结论的谓项是大项(用P表示),含有大项的前提是大前提;两个前提共有的词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
格式
有效格式:前提真,则结论一定真。
规则判定法:先给出三段论必须遵守的一些推理规则,根据这些规则去判定一个具体的三段论是否有效。
图解判定法:即用欧拉图和文恩图去判定一个三段论是否有效。如果使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为真的欧拉图也一定使该三段论的结论为真,则这个三段论就是有效的;反之,如果使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为真的欧拉图有可能使该三段论的结论为假,则它的结论就不是必然得出的,该三段论因此也是无效的。
公理演绎法。首先给出明显有效的三段论公理, 再根据保持有效性的推理规则,能够推出的三段论式就是有效的。
一个格与一个式相组合。三段论共有4个不同的格。三段论总共有4×4×4=64个可能的式。于是三段论总共有64×4=256个可能的格式。但其中只有一少部分是正确的推理形式(是有效的格式)。
一般规则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周延
M和S爱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
两个前提都不能是否定直言命题
前提和结论中否定命题的数量必须相等
导出规则
两个特称的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必须是特称的
直言命题
逻辑结构: 直言命题=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分类
全称直言命题{所有的是(A)或不是(E)
单称直言命题(是或不是)
特称直言命题{有的是(I)或不是(O)}
主项谓项的周延性
SAP: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SEP:主项谓项都周延
SIP:主项谓项都不周延
SOP: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对当方阵
A/O: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E/I: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A/I:A真I真,I假A假
E/O:E真O真,O假E假
A/E: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I/O: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词项
词项的种类
单独/普通词项
集合/非集合词项
集合:以一类对象的集合体的整体属性表达
非集合:以一类对象的每一分子属性来表达
Eg:中国人有骨气
Eg:中国人是亚洲人
词项外延的关系
全同关系 (内涵不同,外延相同)
真包含于关系 (S的全部外延是P外延的一部分)
真包含关系 (p的部分外延是s的全部外延)
交叉关系 (S、P部分外延重合)
全异关系 (毫不相干:反对和矛盾)
词项特性
内涵
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