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七上地理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思维导图,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天气和气候、风力和风向、识别卫星云图、常用的天气符号;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地球并非正圆球体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长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天气和气候
气候
概念: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时间长 变化不大
天气
概念:一个地区段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区别:短时间 时刻都在变化
两者都是大气的状况 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状况的综合
风力和风向
风向
风力: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 风力越强
识别卫星云图
绿色——陆地(晴天)
蓝色——海洋(晴天)
白色——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 表示云层越厚 下雨的可能性就越大
常用的天气符号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气温的变化
气温定义:大气的温度
气温的观测
次数:一天四次(通常在每天的8时、14时、20时、2时)
气温的分布
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 就是等温线(等温线密集的地区 低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 气温差异小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水平(方向)
低纬地区气温高 高纬地区气温低
同温度地带 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气温分布规律
垂直(方向)
在山地和丘陵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 气温约下降0.6℃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降水的变化
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 统称为降水
降水的等级
降水的测量
测量工具:雨量器
降水量
日降水量
每天8时和20时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
月降水量
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
某年每月降水量相加
降水的分布
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两极地区(地区)
少(降水量多少)
纬度位置(影响因素)
赤道地区(地区)
多(降水量多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西岸少(降水量多少)
东岸多(降水量多少)
海陆位置(影响因素)
中纬度地区(地区)
沿海多(降水量多少)
内陆少(降水量多少)
海陆位置(影响因素)
第四节 世界气候
气候的两大差异
气温
降水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是影响气候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也因此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气温(气候要素)
温度低 接受太阳光热多 气温就高(具体表现)
纬度高 接受太阳光热少 气温就低(具体表现)
降水(气候要素)
赤道地区降水多(具体表现)
两极地区降水少(具体表现)
海陆位置
冬季 海洋气温高 陆地气温低;夏季相反(具体表现)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 吸热和放热速度不同
降水(气候要素)
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具体表现)
距离海越远 到达水汽越少 降水越少
地形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约下降0.6℃
海拔越高 吸收地面辐射越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被风坡降水少
迎风坡气流上升 容易成云致雨 背风坡气流下沉 不容易形成降水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世界人口增长
2011年10月31日 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人口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世界人口的分布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公式: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人口数 (人)/面积 (平方千米)
不同的人种
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 人类可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白人种: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 头发天生就是波状 鼻梁高 嘴唇薄 体毛较多
黑人种:肤色黝黑 头发卷曲 嘴唇较厚 体毛很少
黄人种:皮肤呈淡黄色 头发黑直 面庞扁平 体毛中等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主要语言
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
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亚洲的西部、北美地区、亚洲的南部、澳大利亚等
俄语
欧洲东部和北亚
法语
法国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非洲的北部和亚洲的西部
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
欧洲、美洲、大洋洲
亚州西部(发源地)
《圣经》
伊斯兰教(第二大宗教)
亚州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阿拉伯半岛(发源地)
《古兰经》
佛教(第三大宗教)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古印度
佛经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
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 统称为聚落
聚落的分布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 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在高山、荒漠地区 则少或没有聚落
聚落的形态
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 这些聚落规模较大 人口众多 房屋密集
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