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植物的激素调节
生长素:发现过程、产生部位、生理作用;生长素类似物;其他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笔记,主要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部分内容。
高中生物必修三之种群与群落笔记,包括种群的概念、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数量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计数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法理
植 物 的 激 素 调 节
生长素
发现过程
达尔文
实验
结论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 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鲍森·詹森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温特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生长素本质
科学家首先从人尿液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另外植物体内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产生部位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分布
集中于生长旺盛的部位
举例:如胚芽鞘、芽、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
运输
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运输
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
横向运输:在胚芽鞘尖端
说明
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生理作用
特点
两重性:低促进高抑制(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实例
顶端优势 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而顶芽生长较快的现象
根的向地性
图示
原因
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在根的远地侧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在近地侧浓度较高(抑制生长)
敏感性比较
不同细胞
幼嫩细胞>老细胞
不同器官
根>芽>茎
不同植物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向光性
概念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其他说法
以向日葵、萝卜等为实验材料,发现单侧光照射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侧的生长抑制物质多于背光侧
生长素类似物
举例
α-萘乙酸(NAA)、2,4-D等
处理插条的方法
浸泡法
溶液浓度低,浸泡深约3cm,处理几个小时至一天
沾蘸法
溶液浓度高,沾蘸深约1.5cm,处理约5秒
预实验
目的
①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②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
其他 植物 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分类
赤霉素
合成部位
主要由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合成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由根尖合成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延缓衰老
脱落酸
合成于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衰老、脱落
乙烯
合成于植物的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关系
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其他物质
除五类植物激素外,植物体内还有一些天然物质,也在调节着生长发育过程,如油菜素、甾类化合物
植物生长 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青鲜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利(乙烯)、生长素类似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