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ndroid-讲透学习这件事-《断墨寻径》总结笔记
跟随YJango大神制作的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断墨寻径》视频学习,做了这个思维导图笔记,这系列视频以及《学习观》系列视频的价值极高,所以边看边做了笔记加深印象,同时反复回来查看,指导实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断墨寻径
现象
表面:高中之后成绩下滑
本质:初中时养成的学习习惯不适合于高中知识的学习,高中知识更加抽象
01 原因
信息:具体,只描述一个情况→学习习惯:记忆-重现
知识:抽象,描述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信息→学习习惯:学习-生成
泛化
02 怎么泛化:建构规律、理解知识
指令学习:看书→根据书本指令输出
归纳学习:观察、实践→输出
理解:感知模式(可重复的共性)
03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学习:经验1、经验2、经验3…→建构规律≈客观规律(欠拟合、过拟合)
提升效果方法1:搜集更多经验(多刷题)
提升效果方法2:尽量选择简单规律(奥卡姆剃刀)
合理做题方式:做完题要总结
怎么总结?双例对比法
1.确定要学习的知识点
2.指令学习(看定义)
3.做题
4.归纳比较(做两道题后,就比较这两道题的共性和差异性) →大脑会自动完成这一工作,确保给大脑提供充分长的感知时间就可以,不用太纠结有没有找出全部的规律!
5.测试新题(用这个规律太验证自己的理解,同时不断调整)
04 如何运用知识
有些“道理”并不是知识(不可泛化)
知识的可泛化范围是有限的
结论:运用知识,需要明确知识的前提条件和预测结果
05 什么材料适合学习
材料看不懂,并不代表智商不行。智商+高效学习方法+合适的学习材料→建构新知识
完成归纳学习需要实例:起因+结果(提问+回答)
如:做完题目对答案!!!做完英语查明白英语中不认识的单词!!!
学习误区:对于学习材料中的专有名词,容易用自我感觉的经验去判断,从而对整个知识似懂非懂
06 突破学习瓶颈
学习新事物,刚开始迅速提升,之后进步缓慢
学习材料的瓶颈:有限的已见→无限的未见
解决办法:接触新材料
大脑抗拒的瓶颈:大脑觉得已建构的知识能够解释所处环境面临的问题,因此会拒绝新材料
解决办法:先用实例性材料让大脑意识到自己认识的不足【苏格拉底式提问】
07 如何存储知识
知识存储位置
大脑用白天获取的有效材料,训练神经细胞形成特定结构
知识存储过程
不断调整,不会一蹴而就
08 如何有效训练
实际执行并得到结果!
反馈答案
把书读薄是一种状态!理解了知识点后,就可以推测出其他材料,书就相当于变薄了,而不是通过精简内容把书变薄
09 验证自己的知识体系
针对实例性材料的验证→做新题
针对指令性材料的验证→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平常心看待“学了忘,忘了学,学了还得忘”
睡眠时间充足!
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