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风景园林
弗雷德里克 劳 奥姆斯特德与卡尔弗特 沃克斯 为纽约中央公园提出“绿草地”方案大面积绿地具有城市“绿肺”功能。
编辑于2021-12-25 20:23:04风景园林规划
第一章
传统园林
欧洲几何规则式园林
中国自然山水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
伊斯兰园林
日本园林
景观设计
人类社会学
环境科学
城乡规划
建筑学
艺术学
心理学
地理学
林学
生态学
美学
现代景观设计创始人之一:安德鲁 杰克森 道宁
现代景观设计奠基人:弗雷德里克 劳 奥姆斯特德
弗雷德里克 劳 奥姆斯特德与卡尔弗特 沃克斯 为纽约中央公园提出“绿草地”方案
大面积绿地具有城市“绿肺”功能,纽约中央公园建成标志现代景观设计学的诞生
英国学者埃尔尼泽 霍华德 出版了《明日之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指:城市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生产生活而设计:在规模上,以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为限:四周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城市不能无限扩张,应该能够永续循环,实现只给自足。(名词解释)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
乡村引入城市理念,成为“园林城市”思想的起点
1901年奥姆斯特德的儿子小奥姆斯特德在美国哈佛大学开设世界上第一个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1969年《设计结合自然》由伊恩 伦诺克斯 麦克哈格 编著
本书结合了生态学观点,从宏观和微观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书中明确提出了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千层饼”技术叠加模式
麦克哈格认为人们应当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创建自然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
地图叠加技术:所有地图都参照同样的比例,都含有一些同样的地形或地物信息,这些地形或地物信息就作为参考系。(名词解释)
区域规划在特定领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对区域内建筑工程进行全面规划。景观规划即是对区域规划范围内进行景观规划。
3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用于搜集,提取,转换,显示,分析庞大的空间数据
遥感技术
采集,获取空间数据,通过航天遥感,空中摄影,雷达以及各种照相机摄制图像,获得观测物体信息
全球定位
在测量景观单元的具体地理坐标有明显优势。
景观分类:自然景观,居住区景观人造景观,系统景观,问题景观,财富景观,意识景观,历史景观,地域景观,审美景观(多选)
景观设计被定义为通过艺术或科学手段,对自然或人工场所进行研究,规划,设计和管理
景观设计师服务的对象是大众,是每个人
景观设计服务的对象,不局限于花园,宅院,庭院和公园,而是扩展到国土资源规划那样大范围的地域
景观设计师的知识要求要求:1.文化形态历史以及景观设计的正确理解2.文化系统和自然系统 3.植物材料及园艺应用4.场地工程,包括材料,方法,工艺技术,建造规范,管理及实施5.规划设计理论,方法6.各种尺度和类型中对景观设计管理规划和科学研究7.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应用8.公共政策,规则9.沟通能力和吸引公众参与能力10.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价值观(多选)
技能要求:专业知识,规划设计能力和工程技能简称(KAS)
读图,基础资料分析,基地分析判断,规划设计筹划,规划设计方案交流,规划设计技术,施工建造技术
景观设计师的就业范围:国家公务人员,方案构思设计人员,工程人员,景观教育人员
景观设计教育主要包括四大系统,艺术/审美系统,工程技术系统,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
综合题 现代景观和传统园林的区别?20页
第三章
人类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获得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
空间认知依赖于环境知觉,环境信息的捕捉靠感官来实现(填空)
心理学家认为,对环境的识别理解,关键在于对空间环境形象在记忆中重现。这就像一张“空间地图”这空间地图也被称为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意象,则被称为认知地图或心理地图
意象调查的方法:1.直接提问2.寻址说明3.意象图分析
城市意象五要数:道路,区域,边界,节点和标志
二.区域卫城在城市的特征:1.区域是城市形象的主要构成要数2.主题的连续决定区域的形态特征3.每个区域都有边界4.有较强的核心
三.边界 道路和边界有何区别? 边界不是道路或不视为道路的线形要素
五.标志的特征 标志是观察者的外部参考点。在城市中有可能作为方向的常考物。典型的标志可以多角度和多距离观察。
城市五要数对景观设计的指导?(综合题)66页
审美的核心内容是审美经验(填空)。审美经验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凝神观察美的事物和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体验。
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形式感知,是运用审美器官去观察审美对象的外观形式,把有关形式的信息提取到头脑中来。
审美创造是依赖于想象来实现的
审美想象的产生需要以下三个条件1.审美想像的基础是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2.审美想象要受激情的推动3.审美想象要靠际遇触发审美联想
审美体验与非审美体验的区别在于:审美体验是一种精神的,总体的情感体验,而非日常生活体验或科学体验是功利的,单纯的情感体验。2.审美体验是一种心理震撼的强效应,比之科学体验,道德体验,在强度上更为强烈3.审美体验过程始终伴随者一种心情愉悦,并在意象纷呈中获得审美享受,不像实践生活,日常生活体验那样,应为有太强的功利目的性丧失其精神的愉悦性。
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的区别?逆反心理是病态的与常态心理相反,对错误的落后的事物,认为是正确的,而对于正确的进步的事物,又偏偏认为是错误的反常的。好奇心理确实正常,合理的心理活动,好奇心可以使人产生惊奇疑问,促使人们去探索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
布洛的距离说:心理距离一词,由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布洛首先用于审美分析。并作为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
古典园林艺术审美主要是从诗画情趣和意境角度来讲审美主体所获得的美感。
城市景观审美的历史感主要体现在审美品格,时间韵味以及主观感受这三个层面,即城市景观的典与雅,古与今以及观与思(多选)
古典时期最经典和表现最为突出的柱式:爱奥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表现出清秀柔丽的性格,柱间修长,开间宽阔,柱头用精巧柔和的涡卷台基,外廊下垂,檐部及台基采用柔和的线条和浅浮雕形式
多立克柱式主要表现刚劲雄健的性格,典型的呈现出男性比例,柱子粗壮,开间较为狭窄。柱头采用简单而刚挺的倒圆锥台,外廊上举,檐部以及台基采用刚劲的线条以及高浮雕甚至圆雕的形式
第六章
景观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部分
建筑空间按照常理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三要数所限定的
要创造一个好空间,就要充分利用景观设计的各种实体要数,包括建筑,水体,植物,墙体,墙面,设施,自然地形等(选择)
景观空间按照使用性质大致可分为活动型,休憩型,穿越型三类。
什么叫公共空间?社会人员共同的空间,适应社会频繁的交往和多样的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
根据空间的围合程度,景观空间可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
什么叫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是介于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的一个过度形态,不像封闭空间那样由明确的界定和范围,又不想开敞空间那样没有界定完全开放状态。
人对空间的心理感受上分类,景观空间可分为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两类
点线面体是景观空间的造型要素
面起到限定体积或者空间界定的作用。
面的运用反映在
顶面 围合面 基面
空间限定的方法?常见的有围合 覆盖 高差 变化 地面材质变化和设立
空间的围合感受到以下方面的影响:1.围合实体的封闭程度2.围合实体的高度3.实体高度和实体开口的比值
空间形态的构成方式:口型 u型 l型平行线型 模糊型 焦点型(画图题)212页
色彩空间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丰富空间 强化造型 纯净结构
什么是质感 材料的形体和表面的纹理所产生的视觉和触觉印象,称为质感。质感是物体表面在内因和外因作用下形成的结构特征(名词解释)
空间尺度:近景60m 中景80-100m 远景150-200m
景观空间的结构方式主要有线式组合 集中式组合 放射式组合 组团式组合包容式组合和网格式组合6钟
空间序列是指人们穿过一组空间的整体感受和心理体验,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空间的组合效果。
一般认为完整的空间序列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序幕2.展开3.高潮4.结尾
景观空间设计手法景观空间设计是根据外部空间限定和空间组织研究,充分考虑到人的观察路线对空间组织的影响,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在手法上,需要综合运用对比与变化重复与再现,衔接与过度,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等多种形式。
渗透与层次:1.虚中有实2.实中有虚3.虚实结合
第七章
城市场地特点
地处城市环境 场地功能复杂化综合化渗透化。 场地空间有限 给人封闭和压抑感 由城市街道等要素串联起来的空间单元
农村场地
场地特征的构成
场地特征:由场地自身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
自然环境——水 土地 气候 植物 地形 地理环境等
社会环境:历史环境 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 小社会构成等
场地特征调查
场地自然特征调查
气候
小气候
地质
地形
水文
土壤
植被
场地人文特征
场地自然特征分析
气候分析
地貌分析
水文分析
植物分析
对已有景观或建筑分析
场地人文特征分析
场地区位分析
周边交通关系
项目定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