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腹部检查
本思维导图是关于腹部检查的一系列内容概述,视,听,叩,触,与其他检查顺序不同。欢迎大家点击了解
诊断学头部检查的思维导图,检查头颅一般是触诊和视诊,需要检查眼睑,瞳孔,鼻窦,扁桃体。框架完整,脉络清晰,便于复习。
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的思维导图。神经系统检查需要做神经反射检查,运动功能检查,神经反射检查分为正常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诊断学血栓与止血检测的内容。血栓与止血检测需要做血管壁检测,凝血因子检测,纤溶活性三方面的检测。有需要的小伙伴下载收藏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腹部检查
检查顺序:视,听,叩,触
视诊
蛙腹: 常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量腹腔积液
舟状腹: 见于恶病质,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
1、格雷特纳征(Grey-Turner征)是指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呈蓝色,是由于血液自腹膜后间隙渗到侧腹壁的皮下所致,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肠绞窄等。 2、脐周围发蓝为库伦征(Cullen征),提示腹腔内大出血,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或宫外孕破裂等。 3、下腹部紫纹见于皮质醇增多症。 4、脐周簇状曲张静脉见于门静脉高压致回流障碍,侧支循环形成,腹壁静脉迂曲变粗而显露,形如水母头。 5、系腰带部位皮肤发黑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听诊
通常以右下腹部作为肠鸣音听诊点,在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
摩擦音:深呼吸时可听到
血管杂音: 动脉性杂音——1.腹中部触及,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 2.左右上腹触及,为肾动脉狭窄,可见于年轻的高血压病人 3.下腹两侧触及,髂动脉狭窄 静脉性杂音——连续性的潺潺音,无收缩期,舒张期性质,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叩诊
移动性浊音:(腹腔积液大于1000ml) 检查时先让病人仰卧,腹中部由于含气的肠管在液面浮起,叩诊呈鼓音,两侧腹部因腹腔积液积聚叩诊呈浊音。 医生自腹中部脐水平面开始向病人左侧叩诊,发现浊音时,板指固定不动,嘱病人右侧卧,再度叩诊,如呈鼓音,表明浊音移动。 同样方法向右侧叩诊,叩得浊音后嘱病人左侧卧,以核实浊音是否移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水坑征:(腹腔积液大于120ml)
(触诊内容)触及液波震颤时,游离腹水量至少达到3000ml
触诊
从做左下腹逆时针至右下腹,再至脐区,先健侧再患侧
腹壁紧张度: 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柔韧感:结核性腹膜炎
反跳痛:腹腔脏器炎症累及壁层腹膜
脏器触诊
肝
1.肝缩小: 急性重型肝炎或亚急性重型肝炎,门静脉性肝硬化晚期 2.肝肿大: 可分为弥漫性肝肿大、局限性肝肿大。#弥漫性肝肿大在临床上最常见于肝炎、其次是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等疾病。 #局限性肝肿大见于肝脓肿、肝肿瘤等疾病。
肝震颤见于肝棘球蚴病
脾脏
脾肿大分为轻、中、高三度。 1.脾缘不超过肋下2cm为轻度肿大; 2.超过2cm,在脐水平线以上为中度肿大; 3.超过脐水平线或前正中线,则为高度肿大,即巨脾
#Ⅰ线测量指左锁骨中线左肋缘至脾下缘的距离,脾脏轻度肿大时只作第Ⅰ线测量。 #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最远点的距离指的是脾脏第Ⅱ线测量。 #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指的是脾脏第Ⅲ线测量,脾脏明显肿大时应加测第Ⅱ、Ⅲ线。
腹部包块
诊断幽门梗阻最有价值的体征是振水音阳性
腹部常见疾病
腹膜炎三联征: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