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分析历史事件
分析历史事件方法总结,主要可以从分析原因、分析过程、分析结果、分析影响四个方面展开,快来学习一下吧。
高中历史考试技巧汇编,包括比较类题目、分析原因类题目、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等。
高中政治必修四之唯物辩证的发展观思维导图来啦!下图归纳总结了量变与质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大方面的知识要点,帮助你建构一个更为清晰的政治知识框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分析历史事件
分析原因
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分析过程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分析结果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分析影响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4、转化分析:即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
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
如新航路开辟
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
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
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